哈囉,大家好,我是藤校媽,你今天好嗎?
話說自從藤校媽幾次展現營養方面的專業後,微信交流群裡面相關營養的議題簡直熱翻天▼
發現大家都很關心營養相關的議題,其實讓藤校媽我非常happy啊,畢竟,沒有什麼比吃得營養更能保障全家人的健康,尤其孩子的成長發育。
好了,所以今天周末晚上,藤校媽就來跟大家聊聊,是不是天天吃蔬果,營養就均衡了?蔬菜要怎麼吃(煮)才健康?
錯過前面兩篇營養學的教科書等級文章(我真敢說)的盆友,直接收藏哈▼
依照慣例,正文開始前,先說一下今天給大家準備的資源有什麼?還有,今天藤校媽一次送出
六本思維導讀全腦開發遊戲工具書▼我是不會告訴你活動辦法滴關於"怎麼吃才健康",今天藤校媽來破解
三大健康飲食最常見的問題:燙青菜跟生菜沙拉是蔬菜最健康的烹飪方法?
在家自己煮,青菜+魚+白飯,簡單健康又營養?
外食族該怎麼吃,才能吃得健康?
青菜熱水燙過,拌點醬油或肉醬,或是直接吃生菜沙拉最健康?很多群友在群裡面問到,
"燙青菜會不會讓營養素都流失了?"答案肯定是會的!我原本在群裡的回答是,雖然部份的營養素會流失,但是比起吃生菜沙拉,煮過的青菜贏在"量"上面;
大家一定有經驗,青菜經過熱水燙熟,體積會大幅縮小,所以我那時候說儘管營養流失了點,但
只要量夠,營養還是夠的。可是後來我又收到幾位讀者留言,表示家裡孩子是飯渣,或是不愛吃青菜,所以希望
確保每一口的青菜,營養素都能保留得最好。OK!你們的問題,藤校媽都聽到了,
怎樣的青菜烹調方式才最健康?首先,當我們在烹調蔬菜前的準備時,我們會把蔬菜從大切小,可是只要
切割的面積越大、烹煮時在水裡面的時間越長,營養素的流失就越大。
所以如果要最大程度地保有營養素,就得儘量
減少烹煮的時間,同時還不能太高溫。很多蔬菜,尤其是葉菜類的,大家可以嘗試用
"水炒法",也就是熱鍋後一點點冷油低溫稍微爆香大蒜後;加入
葉菜類,再加入一些水,快速拌炒一下,
蓋鍋蓋悶個1-2分鐘就好了;西蘭花菜的話,大約2分鐘也就熟了,而且水炒青菜還不會爛爛的,口感更好。記得,青菜很容易熟,尤其是葉菜類,(根莖類就不是了哈),千萬別煮過頭了。
低溫,短時間的烹煮方法,才能最大程度地保住營養素。還有一個重點,最健康的食物攝取是少量多樣,蔬果尤其是這樣。每餐的蔬菜儘可能遵循
"少量多樣"的原則,
選擇不同顏色的蔬菜,才能很均衡地攝取到不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植化素。如果想要用燙青菜的方式,更健康的方法是類似
"蒸青菜";蔬菜洗淨切塊後,
把白菜或其他沒有葉綠素比較少的青菜放下面,上面以"站立"的方式把多種不同蔬菜排排站好;撒點鹽,像這樣一鍋蔬菜,大約加水100-200ml,中火4分鐘,就好了。這樣"蒸"出來的青菜不只能最大程度保留營養成分,還可以保有青菜原本的脆度。看看這樣"蒸"出來的青菜,是不是跟一般燙青菜燙出來顏色又黃,看起來還蔫蔫的,完全不一樣▼這樣的青菜上鍋前,淋一點Omega-3比例比較高的優值油品,像苦茶油、橄欖油或亞麻仁油;可以幫助蔬菜裡面豐富的維生素A跟胡蘿蔔素更好被身體吸收,身體也能同時攝取到優質脂肪。最後說到大家認為很健康的生菜沙拉,最大問題除了擔心沒有清洗乾淨以外,主要還是回到"份量"的問題。
沒有煮過的生菜沙拉看起來一大盤,其實煮熟了,剩不到一半,所以想要攝取足夠的蔬菜量,必須吃掉真的很大一盤;這對不愛吃青菜的孩子或大人來說,都會是很大的挑戰。
很多小家庭每天晚餐,炒一道青菜,煎條魚,或是炒個肉,煮個湯,配上白飯,就覺得有蛋白質,有蔬菜,有主食,營養很足夠了。ps. 這邊插個廣告,一直有群友建議藤校媽開直播課程,好消息來啦(?!),
三月初藤校媽的線上語音課程就開播啦!透露一下,
內容是告訴大家爬藤的秘訣,除了成績以外,到底怎樣雞娃才能把娃雞進藤校?想要孩子爬藤的家長,千萬別錯過哈然後這邊我同時想要問的是,有人建議我開營養課程,是說,到時候我還會繼續宣揚營養餐盤,這樣真的會有人要聽嗎?還有呀~ 你們喜歡語音課程還是視頻課程啊?(這點我純粹問問哈,在我瘦回少女時期螞蟻腰前,本人只賣聲)我簡單用我們家今天早餐跟前陣子不知道哪天,反正我手機裡面剛好有照片的一個類似的早餐作對比:類似的中式早餐,大家看出哪天的早餐有問題?哪天的早餐比較營養?
對啦,今天的早餐比較不營養,
主要的問題除了主食以外,最主要的就是多樣性不夠。前幾天的早餐,主食是十穀米粥,看名字就脂道,有10種穀類,再加上炒蛋裡除了雞蛋,還有青瓜、洋蔥、磨菇,還有3種水果,一頓早餐,吃進去快20種食材了。
今天的早餐,主食是白粥,一個蔥炒雞蛋,一份燙青菜,再一份蝦餃,就算加上小晞早餐雷打不動的牛奶,也只有6種食材。大家一定要記得一個觀念,
營養攝取重在"均衡,不偏科",跟
藤校申請重在"偏科是捷徑"(看看,我又劇透收費的課程內容了)現代人的營養問題
不是"不足",而是"不均",不管是吃太多碳水化合物啦!還是蛋白質來源、蔬果來源太單調,重複性太高,多樣性太少。
長期營養不均會導致特定維生素、礦物質跟微量元素攝取不足,進而影響生理機能,雖然不至於馬上生病;但是會
讓人老覺得身體哪裡不舒服,譬如最近老是疲倦、常便秘、皮膚不太好,老是長痘子或過敏、常常嘴角破等各種身體不舒爽的狀況。
所以,請大家一定要記得藤校媽今天的千叮萬囑,
"想要人生像彩虹,請先吃得像彩虹"▼不管在家吃,還是在外面吃飯,記得腦中永遠一定要先假想出一個餐盤,然後依照50%蔬果+25%蛋白質+25%主食的比例原則,基本就不會出錯。
儘量選擇"木耳炒黃花菜"、"西芹炒磨菇"、"炒素什錦"、"黃瓜金針菇"這類一道菜裡可以同時吃到比較多不同蔬菜的菜餚;如果買便當,請老闆把主菜(飯)減半,蔬菜加量,(當然記得要告訴老闆你會額外加錢,免得被當成來打劫的);如果今天想吃個拌麵什麼的,記得加個滷蛋、點盤青菜;很多孩子都很愛吃水餃,除了水餃以外,可以加個西紅柿雞蛋青菜湯;大家聚餐吃火鍋時,湯底儘量清淡,(雖然我也很愛小肥羊);避免吃火鍋料,像丸子類、餃類都要避免,這些都是高鈉食品;好啦,那今天周末的怎麼吃出營養就分享到這啦,應該很實用吧!針對營養健康,大家還有什麼想要討論的議題嗎?哪些食物可以讓孩子越吃越聰明?吃什麼可以抗老凍齡?怎麼吃才能越吃越瘦?快點,
大家還想看哪方面營養的議題,文末留言給我哈。今天藤校媽開春大贈送,一次送出6本
思維導讀,全腦開發遊戲工具書▼筆芯 撒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