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綠色能源程度超過世界平均,是全球發電量最多的國家

2020-12-12 電子發燒友

中國綠色能源程度超過世界平均,是全球發電量最多的國家

佚名 發表於 2020-12-04 15:58:23

社會經濟發展離不開電力,任何能源都可以發電,但電力要進入電力市場,其價格必須為人們所接受,因此人類總是不斷地探索電力的來源,力圖增加發電量並且探索新能源發電,電力顯然發展得很快。

中國是全球發電量最多的國家

中國仍然是世界上電力生產最多的而且是增幅最大的國家,2019年發電量達7503.4TWh,比2018年增加了4.7%,中國發電總量佔世界總量的27.8%;而美國、日本、德國、法國和英國均降低。

中國綠色能源程度超過世界平均

電力生產結構是指電力來自一次能源的比例,以%表示。根據REN21 2012~2020年的報告匯集成表。非再生能源發電(化石燃料和核能發電)佔72.7%,繼續被再生能源發電排擠,而再生能源發電佔27.3%,以水力發電為主,但是風電場和光伏發電進展較快。

任何能源都可以發電,由於各國所處的地理位置不同,電力的來源也就不同,這就構成了世界各國各不相同的電力結構。電力結構是指電力來自一次能源的比例,也以%表示。

化石燃料是原油、天然氣和原煤構成;非再生能源由化石燃料和核燃料構成。綠色能源由水力發電、再生能源和「其他」構成。「其他」指抽水蓄能、城市廢物發電等。綠色程+度為水力發電、再生能源和「其他」的水力發電、再生能源和「其他」的%之和,用%表示。表中紅色表示這些國家綠色程度超過了世界平均值26.9%。

2019年我國的能源綠色程度達到27.5%,剛超過全球平均線;全球國家中,中南美洲的能源綠色程度最高,其中巴西的綠色能源度達到82.6%。

根據BP 2020年的報告,2019年全球再生能源發電量7261.3 TWh佔全球總發電量27004.7TWh的平均數為26.9%。超過平均數的國家有個特點:水力發電特別多的國家如巴西、加拿大;利用風力發電和光伏特別多的國家如義大利、西班牙、德國等,而富產化石燃料的國家如美國、俄羅斯就比較低。

水力發電:中國、巴西和美國是全球三巨頭

水力發電(Hydropower)是利用工程措施將天然水能轉換為電能的過程,也是水能利用的基本方式。優點是不消耗燃料,不汙染環境,水能可由降水不斷補充,機電設備簡單,操作靈活方便。但一般投資大,施工期長,有時還會造成一定的淹沒損失。水力發電常與防洪、灌溉、航運等相結合,進行綜合利用。根據iha(國際水力發電協會)》 2020年的報導,2019年水力發電總裝機容量為1308GW,中國為356.40GW,佔總量的356.40/1308=27.2%。

在全球發電份額中,水力發電僅次於燃煤發電和燃氣發電,居世界第三。水力發電是再生能源發電的「領頭羊」,遠比風力和太陽能的發電量多。

中國湖北省的三峽水電站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總裝機容量為22.50 GW;位於巴西和巴拉圭的伊泰普水電站是世界第二大水電站,裝機容量為14.00 GW。不過,伊泰普水電站所處的巴拉那河水量豐沛且季節分布相對均衡,幾乎可以全年滿負荷發電;而三峽水電站則每年都會經歷約6個月的枯水期,從而限制了其發電量。

風力發電:中國名列前茅

風電場(Wind Farm),又稱「風力發電場」。由一批風力發電機組或風力發電機組群組成的電站。通常按照風電場址的主導風向和地形,將機組排成陣列,儘量減少相互間的尾流影響。風電場可以安裝在陸地上,也可以安裝在海洋上。

風力發電的成本接近天然氣發電,是目前較經濟的再生能源之一。海上風能比陸上多40%的產能,但裝置成本比陸地高60%,並且風險高。儘管如此,與成本昂貴的光伏發電比較,發電量大的離岸風力發電仍然顯示出優越性。

根據BP2020年的報告,2019年全球風電場年增長12.5%,發電量為1429.6TWh,其中發電量最多的國家是中國,中國於2016年超過美國,2019年增長10.9%,發電量為405.7TWh,佔全球風電場發電總量的405.7/1429.6=28.4%。

太陽能發電:中美兩國發電量佔比近半

根據REN212020年的統計,2019年全球光伏裝機容量增加了115GW,裝機容量達到627 GW。根據BP2020的報告,2019年全球太陽能發電佔全球發電總量的724.1/27004.7=2.7%,佔再生能源發電總量的724.1/7261.3=10.0%,其份額較少,但進展較快。太陽能發電最多的國家是中國和美國,兩國之和佔全球太陽能發電總量的30.9+15.0=45.9%。

責任編輯:gt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中國清潔能源發展報告:能源70年巨變!發電量增長超2000倍!
    9月4日,在「2019中國國際清潔能源博覽會」現場,中國能源經濟研究院發布了《中國清潔能源發展報告》,梳理70年來我國清潔能源發展情況。清潔能源的裝機從少量逐漸發展到全球領頭羊,清潔能源的裝備製造也從零開始逐漸成為全球的領頭羊,清潔能源的技術能力也逐漸從引進到創新再到全球的領先者。裝機容量上,經過70年的發展,我國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清潔能源擁有國。
  • 2019年全球發電量超過27萬億度,那中國、美國、印度、日本的呢?
    來源:南生今世說BP公司的《世界能源統計年鑑2020》在今年6月份正式發布了!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各國、地區的發電量首次超過了27萬億度(具體為27004.7TWH),同比增長1.3%。發電量前三名:中國、美國、印度分國別來看,咱們中國的發電量繼續穩居世界第一,BP公司報告給出的是「7503.4TWH,即超過7.5萬億度電」,同比增長4.7%,約為全球總發電量的27.8%——自2011年以來,中國的發電量就一直位居世界第一,並逐年拉大了對第二名美國的差距。
  • 《世界能源發展報告2020》顯示——世界可再生能源發電份額持續增長
    《世界能源發展報告2020》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原院長、國際能源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黃曉勇教授主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藍皮書指出,2019年世界經濟增長率放緩至2.3%,經合組織(OECD)國家仍處於經濟疲軟態勢,中國經濟相對保持穩定增長,印度、俄羅斯等新經濟體呈現經濟分化局面。
  • 普氏能源資訊調查:2007年美國反應堆發電量創記錄,但全球核電產量...
    華盛頓3月7日電 /新華美通/ -- 全球領先的能源和商品信息供應商普氏能源資訊 (Platts) 旗下出版物《Nucleonics Week》(《原子核周刊》)發布的數據顯示,2007日曆年,全球核反應堆發電量較2006年記錄的28億兆瓦時 (MWh) 下降了約3.6%。
  • 核電在中國2018年發電量中佔比4.22%
    中新社北京4月2日電 (記者 高凱)《中國核能發展報告2019》(下稱藍皮書)4月1日在北京發布藍皮書顯示,2018年中國核電發電量為2865.11億千瓦時,約佔全國累計發電量的4.22%。《中國核能發展報告2019》由中國核能行業協會、中智科學技術評價研究中心、中國核科技信息與經濟研究院聯合發起編制。藍皮書稱,2018年中國核電發電量比2017年上升了15.78%,在非化石能源發電量中的佔比達到15.83%。
  • 中國綠色能源(清潔能源)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2020...
    中國綠色能源(清潔能源)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2020年版)是對綠色能源(清潔能源)行業進行全面的闡述和論證,對研究過程中所獲取的資料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和分析,通過圖表、統計結果及文獻資料,或以縱向的發展過程,或橫向類別分析提出論點、分析論據,進行論證。
  • 推廣清潔能源 共享綠色發展
    中國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的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對共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可再生能源領域投資首次超過化石能源領域投資。據統計,中國在光伏、風電、水電、熱能等領域已與全球超過100個國家開展了合作,在共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可再生能源項目投資額每年均維持在20億美元以上。
  • 國家能源局:2018年全國光伏發電量同比增長50% 居世界首位!
    (央視財經《中國財經報導》欄目)今天,國家能源局對外發布了2018年可再生能源併網運行情況,2018年,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實現較快增長,光伏發電量已經居世界首位。2018年,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1.87萬億千瓦時,可再生能源發電量佔全部發電量比重為26.7%,同比上升0.2個百分點。其中,水電1.2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2%;風電366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0%;光伏發電177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0%;生物質發電90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
  • 「碳中和」競賽倒逼能源轉型,中國能否彎道超車
    經過近一個世紀的更迭,世界能源格局在1960年代從煤炭時代轉向為石油時代。石油工業助力美國成為了世界頭號經濟強國,並通過控制石油美元體系,在全球範圍內掌握了最大話語權。如今,在應對氣候變化等因素的驅動下,各國相繼提出淨零排放的碳中和目標,加速了全球能源結構從石油時代向可再生能源轉型。
  • 中國下個能源巨頭或橫空出世,創下全球之最,美日嗅到能源危機?
    此刻,正處於傳統能源與新能源迭代的交匯期,能源是人類發展的主線,更是世界經濟的「血脈」,世界可以沒有美元,沒有黃金,但卻不可以沒有能源。此刻,當世界多國還在為石油產量和油價喋喋不休時,世界級能源巨頭中國國家能源集團在重大重組後橫空出世,並將創下全球之最。
  • 非水可再生能源佔比低於全球平均水平 新能源如何「贏」在平價時代
    日前,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發布了《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報告2019》,對我國可再生能源狀況進行了全面梳理。總體來看,2019年,我國再生能源發展提速,其新增裝機容量佔比超過50%,新增發電量在總增量中佔比53.3%。
  • 英國《自然》雜誌:可再生能源強化了中國的能源安全
    《自然》雜誌稱中國在風能、太陽能、智能電網設備的製造和使用上已領先於世界。CFP 資料        作為世界最大的能源生產國和碳排放國,中國對煤炭的大量使用是眾所周知的。但是,中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發展速度已經超過了化石能源和核能的發展速度。中國在風能、太陽能和智能電網設備的製造和使用上領先於世界。
  • 世界級能源巨頭在中國橫空出世,並創下四個全球之最
    能源是人類發展的主線,也一直關係到世界經濟的命運,世界可以沒有美元,沒有黃金,但卻不可以沒有能源。此刻,全世界正處於傳統能源與新能源迭代的交匯期,許多國家卻還在為石油爭鬥。在這個過程中,無論是新能源的探尋,還是傳統能源的升級,中國無疑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以下三個跡象正在佐證這一觀點。
  • 獨家翻譯 | IRENA: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將佔總發電量的85%
    國際太陽能光伏網訊:在IRENA最新報告「全球能源轉型:2050年發展藍圖」中,IRENA總幹事Adnan Z. Amin表示,要實現全球能源結構脫碳,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必須佔總能源的三分之二,累計排放量至少應比目前預計的少4700億噸。
  • 可再生能源成為全球最大新增電能來源
    新華社巴黎10月25日電國際能源署25日發布報告說,2015年可再生能源首次超過煤炭,成為全球最大新增電能來源。報告說,去年,可再生能源發電新增裝機容量153吉瓦,佔全球新增裝機容量的50%以上。不過,煤炭發電量仍佔全球發電總量的近39%,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僅佔23%,預計這一比例到2021年將增至28%。
  • 中國能源、環境與氣候變化問題回顧與展望
    一直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仍是一個十分落後的農業國家,工業只是這個國家的點綴。根據1952年我國發布的一份統計資料分析,當時中國農業佔GDP的比重高達82%,工業的比重還不到5%。當時中國煤炭消費量還不到3000萬噸,石油生產量只有20多萬噸,人均商品能源消費量僅為36千克標煤。發電量只有42億千瓦時,人均用電量只有7千瓦時,不及當時世界平均水平的1%。
  • 前三季度風電發電量超2600億千瓦時,平價上網大勢所趨
    根據國家能源局統計,今年前六月,全國風電發電量191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8.7%,平均利用小時數1143小時,同比增加159小時,1至6月全國棄風電量182億千瓦時,同比減少53億千瓦時。另據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中心的最新統計,前三季度國內風電新增裝機達1219萬千瓦,佔全國新增裝機中的15%,發電量超過了2600億千瓦時,相當於去年全國總的風電發電量的87%,同比顯著增加,在全國用電量中佔比達5.2%。
  • 補貼綠色電力生產企業 德國可再生能源佔電力消耗量一半以上
    原標題:補貼綠色電力生產企業 德國可再生能源佔電力消耗量一半以上   補貼綠色電力生產
  • 一毛錢一度電:中國光伏改變世界的力量
    諸多跡象表明,綠色發展已經成為全球共識,可再生能源將成為未來的主力能源獲得廣泛認可。同向而行,未來可期。在全球綠色發展大潮下,中國新能源企業貢獻的中國智慧與中國方案更顯出巨大的現實意義。「一毛錢一度電」,中國領軍光伏企業為之奮鬥的夢想正在變成現實,並加速推動著一個能源新世界撲面而來!
  • 十年後中國風電、光能發電量將超火電,專家解讀氣候治理新目標
    為什麼中國要堅定不移施行低碳轉型?趙英民認為應該從三個方面理解。「首先,積極推動低碳轉型,體現了中國負責任大國的責任擔當。我們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必須要不斷提升影響力,推動引領全球治理體系。我們既是參與者,也是貢獻者和引領者,要向全球治理提供中國的智慧和方案。」趙英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