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精準定位肺部病變!蘭大一院胸外科再添「黑科技」

2021-01-21 蘭州日報

近日,蘭州大學第一醫院胸外科應用3D列印手術導航系統結合術中CT,實現肺部病變的超精準定位。

伴隨胸部CT篩查的普及,早期肺部腫瘤發病率逐年增加,外科治療是唯一根治手段。這類疾病手術的難點在於,由於病灶偏小(<1釐米)、質地軟(磨玻璃型結節),外科醫師術中難以精準確定病變位置及切除範圍。蘭大一院胸外科利用3D列印技術,個體化定製肺小結節的術前定位導板,結合目前國際先進水平雜交手術平臺,術中CT設備輔助外科醫師術中定位肺結節位置;對比傳統定位技術,3D導板定位導航系統可極大簡化肺結節定位操作步驟,降低輻射暴露劑量,提高手術精度,減少肺部手術損傷。為患者加速康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此前蘭大一院胸外科已成熟應用電磁導航氣管鏡對肺部小結節、肺癌進行術前定位、活檢、微波熱消融治療,結合已開展的快速康復治療,微創手術,為患者提供了更為微創、全面的治療方案和術後恢復策略。目前這項技術全國僅有極少數醫院開展,填補了甘肅省相應領域的空白。

圖片由蘭大一院提供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劉曉芳

相關焦點

  • 讓胸中的「大石頭」落地:濟寧市一院胸外科 掃除你的恐懼
    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胸外科主任醫師李迎新表示,隨著科技的進步,濟寧市一院胸外科潛精研思,在本地區率先開展了十餘項胸外科微創新技術,如今,胸外科已經進入加速康復的微創時代,手術已經不再可怕,患者們胸中的「大石頭」也可以放心落地啦!
  • 蘭大一院完成我省首例微創腹膜透析置管術
    近日,蘭大一院腎病科主任劉天喜帶領團隊成功完成我省首例B超引導下微創腹膜透析置管術,術後患者腹膜透析治療過程順利,效果良好,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蘭大一院此次開展的術式,全程由B超引導,可做到精準腹膜定位穿刺,避免損傷腹腔內臟器,同時聯合使用引導鋼絲及撕脫鞘,無需開腹便可置入腹膜導管,尤其適合急危重症患者。該術式擴大了腹膜透析在急性腎功能患者救治中的應用面及成功率,是目前國內外急診腹膜透析置管首推手術方式。(記者宜秀萍)
  • 蘭大一院甘肅省重大科技專項「疏乳消塊片的開發」通過驗收
    新甘肅客戶端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宜秀萍)近日,由蘭大一院武新安教授牽頭負責,蘭大一院和蘭州佛慈製藥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擔的甘肅省科技重大專項計劃項目——「疏乳消塊片的開發」順利通過甘肅省科技廳專家組驗收。
  • 胸外科手術告別傷筋動骨 濟寧一院腔鏡微創解決大問題
    齊魯網濟寧訊(記者 李蕾)胸外科是一門醫學專科,是專門研究肺、食管、縱隔等胸腔內器官病變的科室。以往提到胸外科手術,人們很容易聯想到長長的切口和劇烈的疼痛。轉移性腫瘤較常見,多數為淋巴結的轉移,縱隔淋巴結轉移病變多見於原發性肺部惡性腫瘤,如支氣管癌。」李迎新主任補充說。
  • 德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微創技術不斷成熟 同期切除肺部合併賁門病變
    德州新聞網訊(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胡兵通訊員高宇攝影報導)近日,患者李先生在德州市第二人民醫院檢查身體,在肺結節篩查中發現有肺部可疑結節,考慮為肺腫瘤。針對李先生的這一特殊情況,德州市第二人民醫院進行了MDT會診討論,專家們一致認為:病人肺部結節在影像學表現上符合原發性肺癌的表現,而非賁門癌肺轉移,患者體質尚佳,具有手術切除的指徵。賁門腫瘤和肺部腫瘤具有相似的淋巴引流區域,結合德州市第二人民醫院胸外科成熟的微創技術,可以做到保證患者生活質量的前提下一次根治性切除。
  • 醫大一院兩個月手術治療36歲以下患者12人...
    )胸外科兩名年輕癌症患者的患病經歷,引起關注。8月19日,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從醫大一院胸外科了解到,近倆月,胸外科手術診治了36歲以下肺癌患者12人,這個數據令人心痛。她在體檢中發現肺結節過大,來醫大一院胸外科門診檢查發現其大小足有3釐米,癌症的可能性很大。胸外科立即組織手術,病理顯示,小王患的也是肺癌,屬於腺癌患者。她的癌性程度比小張大,手術後10年生存率沒有小張高,5年後復發比例達到20%。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近兩個月醫大一院胸外科收治的36歲以下肺癌患者,已經手術的有12例,最小的才19歲。
  • 八個「時差」不阻中英友情 蘭大一院與詹姆斯·庫克醫院線上分享...
    會議期間,蘭大一院副院長趙達代表醫院向參會英國專家介紹了甘肅省疫情情況,同時,還講解了蘭大一院在疫情發生後,迅速響應、健全機制、改建發熱門診與管理病房、成立應急處置工作委員會、關口前移嚴防死守、舉全院之力收治病員等各方面工作的經驗與模式,重點向國外專家介紹了醫院採用多學科綜合診療MDT、中西醫結合精準治療等特色模式及其顯著療效,介紹了醫院實施的省內多次專項培訓模式及其成效以及醫院開展的相關研究進展
  • 蘭大一院與瑞士洛桑大學及洛桑大學醫院籤約
    每日甘肅網10月28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秦娜)記者從蘭大一院獲悉,近日,該院專家團隊赴瑞士洛桑大學及醫院,就腫瘤診療與研究、加速康復外科(ERAS)臨床實踐及研究開展、肝膽胰疾病診療等多方面進行學術交流研討。
  • 肺部結節是腫瘤的早期病變?肺癌的成因不止一種,為什麼我們這麼...
    當他們吞雲吐霧時,這些毒物會慢慢侵蝕我的身體,久而久之便增加了感染和病變的風險。 那麼,吸菸和我生病到底有多少直接關係呢?肺部的各種結節又是何物?戒不戒菸,會讓我有什麼不同的感覺?今天小布邀請專家來聊聊這個話題。 話題發起人是下面這兩位醫生,大家有什麼問題可以在留言裡提問噢!
  • 肺部結節多久會癌變 肺結節如何治療
    那麼肺部結節多久會癌變呢?發現肺部結節應該怎麼治療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肺部結節多久會癌變對於肺部結節多久會癌變的這個問題,沒有具體的答案,某些肺部結節是會有癌變的可能性,但是主要還要看什麼引起的。一般來說肺部的結節都是可以治癒的。所以大家發現肺部結節的時候沒有必要擔心,正常的配合醫生的治療是最好的方法。
  • 賁門查出問題去胸外科手術更合適
    泰山醫學院附屬醫院胸外科主任穆玉恕建議大家,定期做健康體檢,及早發現身體病變。另外,賁門癌由於治療的獨特性,他建議這類患者最好到胸外科進行手術治療。肺癌患者中,40歲以上人群居多  肺癌是一種常見的惡性腫瘤,近年來,肺癌的發病率呈直線上升趨勢。穆玉恕介紹,特別是一些女性,從日常接診的數量來看,患肺癌的人數越來越多。
  • 揭秘防腸癌「黑科技」:吞「膠囊」病變一目了然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從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獲悉,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廣州醫院正在研發和應用堪稱「黑科技」的最新技術,可助人們一臂之力。  廣州日報「健康有約」團隊和音視頻團隊聯合對本場講座進行了視頻直播,有需要者可在「廣州參考」手機客戶端「健康頻道」回看講座實況。
  • ...就不是休息的時候」——蘭大一院首批奮戰抗疫一線醫護人員自述
    原標題:「疫情不結束, 就不是休息的時候」——蘭大一院首批奮戰抗疫一線醫護人員自述  濮家源:蘭大一院呼吸科副主任醫師  「紙尿褲,那不是必需品嗎?」  我們發熱門診第一梯隊工作時間是1月22日到2月5日。  發熱門診分為三個區:清潔區、緩衝區、汙染區。我們所有工作都是在汙染區完成,最核心的工作就是篩查出新冠肺炎感染的確診、疑似患者。
  • 不抽菸、不喝酒、不熬夜女子肺部竟有13個磨玻璃結節?
    近日,家住重慶沙坪垻的李女士就特別的納悶,自己工作的環境又好,也沒抽菸、喝酒、熬夜的不良習慣,卻在單位體檢時查出肺部有13個磨玻璃結節,最後經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胸外科肺磨玻璃結節中心進一步檢查和診斷,通過胸腔鏡微創技術成功為其肺結節全部切除,其中11個術後病理確診為肺浸潤性腺癌。據了解,這是國內目前報導切除磨玻璃結節肺癌個數最多的1例患者。
  • 新橋醫院新技術精準切除雙肺13個結節
    家住重慶沙坪垻的李女士在單位體檢時查出肺部有13個磨玻璃結節,而且是雙肺各肺葉分散分布,大小為3-8毫米,經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胸外科肺磨玻璃結節中心進一步檢查和診斷後,在AI(人工智慧診斷系統)技術的輔助下,專家們通過胸腔鏡微創技術成功為其肺結節全部切除,其中11個術後病理確診為肺浸潤性腺癌。
  • ——蘭大校長視頻連線蘭大...
    2 月 26 日晚,蘭州大學校長嚴純華院士等學校領導一行來到蘭大一院遠程視頻會議中心,同駐守在武漢戰 " 疫 " 一線的蘭大一院援助湖北醫療隊員視頻連線,轉達全校師生對他們的問候與關心。通過蘭大一院 5G 遠程視頻會議系統,分別與甘肅省第四批、第六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員中的蘭大一院、二院醫護人員視頻連線。蘭大一院呼吸病學權威專家、甘肅省第六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長劉曉菊教授,蘭大一院消化科主任醫師、醫療隊病區主任李強,神經內科護士長、醫療隊總護士長閆柏靈等醫療隊員,向校領導、院領導詳細匯報了目前醫療隊工作學習生活情況。
  • 體檢發現肺部小結節莫驚慌,多半不是癌!
    這本是好事,但同時先進的檢查技術帶來了新的的問題:許多人通過體檢查發現肺部有小結節,他們的第一反應是:肺癌!造成極大的困惱。那麼什麼是肺部結節?怎樣判斷肺結節是良惡性?如何來治療這些「不速之客」?下面,看看醫師怎麼說。什麼是肺部結節?
  • 360兒童手錶精準定位超久續航
    原標題:360兒童手錶精準定位超久續航 ■科技新視界   科技日報訊 (記者向陽)繼承360公司在安全領域的產品基因,IPS、全彩觸控螢幕、個性化錶盤與錶帶是360兒童手錶3S的亮點。不僅如此,該款手錶還搭載了目前兒童智能手錶行業最大容量的電池,可供小孩連續使用三天無需充電,支持雙向通話、單向監聽、語音對講、實時定位等為兒童量身定製的基本功能。其中採用GPS、WiFi、基站和重力傳感定位相結合的定位方式,可以實現室內20米,室外5米的精準定位。此外,該款手錶增加了許多實用的功能,設置鬧鐘,可以給家長發送「到達提醒」, 「上課免打擾」,小孩在遇到危險時候可以發送SOS求救。
  • 雙肺多發13個磨玻璃結節 AI技術協助醫生診斷和精準切除
    李女士是一家事業單位的職工,在常規體檢中發現了肺內多處磨玻璃結節,當時醫生考慮炎症可能性大,建議吃一段時間消炎藥後再次複查CT,可再複查時,那些肺部結節就像定了形一樣一點消散的跡象也沒有,但也沒有長大。這是怎麼回事呢?這些結節都是什麼東西?是良性還是惡性?帶著一肚子疑惑李女士,找到了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胸外科主任、肺磨玻璃結節專家戴紀剛教授。
  • 鞍山地區首家加速康復外科示範中心項目 正式落戶中國醫大一院鞍山...
    12月3日,由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與胸心外科著名專家支修益教授、車國衛教授共同發起的加速康復外科(ERAS)示範中心項目掛牌儀式在中國醫大一院鞍山醫院舉辦。至此鞍山地區首家加速康復外科(ERAS)示範病房正式落戶中國醫大一院鞍山醫院心胸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