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新聞網訊(記者 王心融)開胸,對於患有胸部疾病需要手術的病人來說,曾經是一個可怕的名詞。全麻手術、超長疤痕、切除肋骨……種種顧慮成了壓在患者胸中的「大石頭」。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胸外科主任醫師李迎新表示,隨著科技的進步,濟寧市一院胸外科潛精研思,在本地區率先開展了十餘項胸外科微創新技術,如今,胸外科已經進入加速康復的微創時代,手術已經不再可怕,患者們胸中的「大石頭」也可以放心落地啦!
市一院胸外科主任醫師李迎新介紹,胸外科專業主要治療的是食管癌、賁門癌、肺癌、縱隔腫瘤、氣胸以及胸外傷等等,通俗來說,就是發生在脖子以下,隔膜以上的,除了乳腺疾病之外的各種病症。
如今,腔鏡微創手術相比傳統手術具有很大優勢。創傷小、疼痛輕、恢復快,是每個需要手術的病人的夢想,微創外科使這個夢想成為了現實。「打個比方,傳統食管癌過去要開一個35cm大口,即便現在,至少也要25cm,而微創手術只需要胸腹幾個小孔就行,不僅是創口小、疼痛輕、出血少,同時恢復快、住院時間短,費用相對降低。」
腔鏡手術雖然對術者技術要求較高,但是優勢巨大,鏡下解剖結構被放大,操作也更加精細,操作過程中對胸腔裡面組織的損傷小;不僅如此,鏡下可以探及傳統手術視野探及不到的區域,手術效果更佳。
胸腹腔鏡聯合食管癌切除術
一旦確診食管癌,如果合適腔鏡,還是應該進行腔鏡微創手術治療,也就是胸腹腔鏡聯合食管癌切除術。首先採取胸腔開4個1cm小孔,胸腔鏡游離食管;然後在腹部開4-5個1cm小孔,腔鏡下游離胃,把胃做成管狀,從而作為代替食管的器官,離斷食管後,於頸部進行吻合,重塑消化道,這樣就完成了胸腹腔鏡聯合食管癌根治術。
術後,還有專業的護理團隊幫病人養成合理的膳食習慣,少量多餐,選擇細軟、溫度適中、易消化、易吞咽的食物,逐漸改善食物反流、胃排空延緩、腹瀉的問題,3-6月後,病人即可恢復。
精準肺段切除治療
濟寧市醫院的胸腹腔鏡食管癌根治術,在全省處於先進水平,在治療肺癌上,也在不斷開展新技術、新項目,由過去的4孔、3孔逐漸減少為2孔,甚至單孔。比如單孔肺葉切除、單孔肺段切除,三維重建技術指導下的精準肺段切除等。
李主任展示出了一個肺部模型,通過CT薄層掃描,把病人肺部的氣管血管全部立體重建出來,找到病變位置到底在哪裡、哪一條血管上,在實際手術中就能只切除這一部分,留下的創傷更小,更是能保留病人的自主呼吸功能。
「孔少了,雖然對術者技術要求高了,但是在達到同等治療效果的同時,患者恢復快了,不會影響手術效果。」
冷知識:微創治癒非常見疾病
「氣胸在十幾歲的小孩身上經常發生,就是胸膜內出現積氣的現象,它會導致出現胸悶、劇烈咳嗽以及呼吸困難等現象,對身體的損傷還是很大的。」氣胸對於胸外科來說,就是一個簡單的小手術,通過胸腔穿刺抽氣就能緩解症狀。
胸外科副主任醫師周廣華還為我們補充了一個冷知識——手汗症。患有這種疾病的患者,不分寒暑,一年四季手掌都會不停地出汗,輕則手掌長期潮溼,重則手掌出汗呈明顯的滴珠狀,嚴重影響日常生活。醫生表示,像這樣的重度原發性手汗患者,就需要通過微創手術切斷交感神經來治療,通過胸腔鏡進入體內,清晰分辨交感神經的位置,僅需在兩側腋下分別開1釐米左右的創口,出血少、術後併發症也少,接受過微創手術的患者,手掌已經恢復了乾爽正常。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中國是世界上食道癌的高發國家,也是世界上食道癌高死亡率的國家之一,每年平均病死約15萬人。食道癌的患者男多於女,發病年齡多在40歲以上,高發人群包括有遺傳家族者,菸酒有癮者,過量攝入黴菌者,體內過多鹼液者,大量攝入亞硝胺者,營養、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者,以及經常食用酸菜熱食者。
李迎新主任說,肺癌是「氣」出來的。吸菸、吸入的有害氣、生氣這「三氣」是肺癌的重要的高危因素,另外,由於職業環境可能接觸射線,所以肺癌是職業癌中最重要的一種。肺癌的高危人群一般是界定為四個類型,長期抽菸的人群,有肺癌家族史的人群,職業接觸射線的人群(比如礦工),長期慢性不愈的肺部的炎症的病人。
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胸外科醫生建議,肺癌高危人群最好每年做一次低劑量的螺旋CT,排除罹患癌症的可能性。對於患有慢性肺部疾病,長期吸菸的朋友來說,儘量減少吸菸的次數,平時可以多進行一些運動,更好的促進身體心肺功能,保護人體肺部健康。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網所轉載稿件、圖片、視頻等內容僅出於向公眾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公司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繫(jnxww@163.com),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