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一院胸外科自主完成兩例單孔胸腔鏡下縱隔腫瘤切除術
近日,市第一人民醫院胸外科成功完成兩例單孔胸腔鏡下縱隔腫瘤切除術,尚屬我市首次自主完成,標誌著我院胸腔鏡外科技術邁上新臺階。其中一名患者為36歲女性,因「胸悶、氣短、咳嗽」行胸部CT檢查發現右前上縱隔腫瘤,直徑約6cm。
-
達文西機器人與胸腔鏡下縱隔腫瘤切除術的回顧性隊列研究
達文西機器人與胸腔鏡下縱隔腫瘤切除術的回顧性隊列研究. 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誌, 2020, 27(3): 279-283. doi: 10.7507/1007-4848.201912063摘 要目的 總結本中心微創縱隔腫瘤切除術的經驗,比較達文西機器人與胸腔鏡手術治療縱隔腫瘤的優劣。
-
單孔與三孔劍突下胸腔鏡全胸腺切除術的回顧性隊列研究|XVATS|三孔...
單孔與三孔劍突下胸腔鏡全胸腺切除術的回顧性隊列研究.經劍突下及肋弓下切口 VATS 胸腺切除術安全可行,創傷小、疼痛輕、術後恢復快,可以作為治療部分胸腺疾病和 MG 的有效術式[2]。目前單孔與三孔 XVATS 胸腺切除術均已逐步推廣應用。本院胸外科 2015 年申報開展劍突下入路胸腔鏡前縱隔腫瘤切除術,現回顧性分析 2017 年 1 月至 2019 年 5 月在我科開展的 XVATS 胸腺擴大切除術的病例特點並總結如下。
-
Tubeless 經劍突下胸腔鏡前縱隔腫瘤切除手術的病例對照
蘭州大學第一醫院 麻醉科(蘭州 730000)通信作者:韓彪關鍵詞:自主呼吸麻醉;加速康復外科;胸腔鏡;縱隔腫瘤引用本文:嶽瀚遜, 張瑜, 馬敏傑, 魏寧, 霍斌, 藺瑞江, 韓彪. Tubeless 經劍突下胸腔鏡前縱隔腫瘤切除手術的病例對照研究.
-
鹹陽市中心醫院胸腔鏡微創手術學習班彰顯技術自信
7月4日上午,一臺胸腔鏡下左肺下葉切除術,一臺胸腔鏡下右肺上葉切除術,分別由由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胸外科付軍科教授團隊和鹹陽市中心醫院胸心外科李勃主任團隊主刀操作。通過LED大屏、電腦或者手機,上千名胸心外科相關專業醫務人員利用現場、網絡等方式觀看了這兩臺微創手術的全過程。
-
小單孔,大文章——胸外科成功開展我院首例單孔胸腔鏡手術
日前,我院胸外科在新華醫院派遣專家劉洪濤主任的帶領下成功開展首例單孔胸腔鏡肺癌根治術,該手術的順利開展,標誌著我院胸外科微創技術又上了一個新臺階。該手術需要在一個直徑長約2-3cm的切口內放置多種器械和觀察鏡完成手術操作,要求手術醫師對腔鏡下的鏡頭角度、解剖結構、器官毗鄰、組織特徵要有準確認知,同時鏡下操作要精細、嫻熟、準確、可靠、安全,還要符合腫瘤學原則,因此要求高、難度大,不是所有單位和胸外科醫生都能順利開展此項手術,即使在較大的胸外科中心也並非人人可以開展,在崇明分院還是一項技術空白。
-
機器人輔助縱隔腫瘤手術中國專家共識(2019 版)
對於具有豐富微創縱隔腫瘤手術經驗的術者,可嘗試開展較大縱隔腫瘤切除手術。建議:(1)機器人輔助縱隔腫瘤切除術適應證類似於傳統胸腔鏡手術(推薦強度:Ⅰ 類)。(2)如果條件允許,應將機器人輔助手術作為縱隔腫瘤切除的首選方式(推薦強度:ⅡB 類)。
-
達文西機器人手術治療縱隔腫瘤的病例對照研究
共 49 例患者完成手術,其中達文西機器人組有 25 例,男 14 例、女 11 例,平均年齡(56.5±17.9)歲;電視胸腔鏡組有 24 例,男 15 例、女 9 例,平均年齡(53.0±17.8)歲,電視胸腔鏡組有 1 例患者因術中出血,術中中轉開胸,餘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
-
機器人輔助與胸腔鏡輔助右肺上葉切除術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回顧性
田禹,黃佳,陸佩吉,李劍濤,林皓,姜龍,陳天翔,羅清泉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 腫瘤外科 肺部腫瘤臨床醫學中心(上海 200030)關鍵詞: 達文西機器人;電視輔助胸腔鏡手術;右肺上葉切除術;非小細胞肺癌;外科手術引用本文:田禹,黃佳,陸佩吉,李劍濤,林皓,姜龍,陳天翔,羅清泉.
-
讓胸中的「大石頭」落地:濟寧市一院胸外科 掃除你的恐懼
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胸外科主任醫師李迎新表示,隨著科技的進步,濟寧市一院胸外科潛精研思,在本地區率先開展了十餘項胸外科微創新技術,如今,胸外科已經進入加速康復的微創時代,手術已經不再可怕,患者們胸中的「大石頭」也可以放心落地啦!
-
國際知名專家、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胸外科專家陳海泉教授來我院...
本次手術的患者是一名肺結節患者,患者查體發現肺結節4年,通過科學觀察,根據結節倍增時間等特點,決定採取胸腔鏡微創手術。術前對患者的微小病灶進行了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定位,陳教授技術嫻熟,短短20分鐘就結束了手術。手術過程中,陳教授不吝賜教,讓我院胸外科團隊得到了一次寶貴的專家指導學習機會。
-
中國醫大一院婦科成功完成東三省首例達文西機器人單孔腹腔鏡手術
近日,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婦科張頤主任團隊成功完成機器人單孔腹腔鏡下卵巢腫瘤核除術,是東三省首次應用達文西機器人單孔腹腔鏡技術開展婦科手術。單孔腹腔鏡是利用臍部的天然皮膚皺褶隱藏手術切口疤痕,達到令患者滿意的美容效果。
-
山大二院胸外科胸腔鏡手術首次現場直播
近日,山東大學第二醫院胸外科圓滿完成胸腔鏡微創手術的在線直播,近2.4萬人次在線觀看並參與討論。山東大學第二醫院胸外科副主任彭傳亮帶領手術團隊,在麻醉一科、第一手術部和病理科的支持配合下,完成了經劍突下縱隔腫瘤切除,腔鏡下食管裂孔疝修補+Dor法胃底摺疊,胸腔鏡下肺葉、肺段和局部切除共5臺手術。直播過程順利,進程嫻熟流暢,歷時4小時,涵蓋了胸外科常見微創技術,並在線解答了觀看醫生提出的問題,獲得一致好評。
-
單孔!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越來越微創了
專家名片姚惠明,桐鄉市中醫醫院外一病區主任,有著20餘年腹腔鏡微創手術經驗,擅長各類普外科腹腔鏡手術,尤其在腹腔鏡肝部分切除術、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腹腔鏡下膽總管切開取石、腹腔鏡下腹股溝疝無張力修補術、腹腔鏡脾切除術、腹腔鏡下胃腸穿孔修補術、闌尾切除術等方面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年完成各類腹腔鏡手術達300多例。
-
突破尷尬的距離 重醫附一院成功完成多例復發巨大直腸腺瘤TAMIS手術
在直腸的良性和早期惡性疾病手術中,傳統的經肛手術只能對距離肛門6cm以內的病變進行治療,對於直腸中、上段腫瘤的治療往往只能通過腸鏡進行黏膜或黏膜下切除(ESR或ESD),但切除的難度大、組織標本不易完整,危險性高;有些患者不得不接受腹腔鏡輔助或開腹直腸切除手術,增大了手術風險和費用,所以
-
肇慶完成首例自主呼吸非氣管插管全身麻醉胸腔鏡手術
近日,肇慶市第二人民醫院完成肇慶首例自主呼吸非氣管插管全身麻醉胸腔鏡手術。術後當天,患者下床活動;術後第三天康復出院。患者,男性 ,18歲,因胸痛、氣促5天,入住該院胸外科。急診胸片示左側氣胸症狀。入院後,醫生對患者做了左側胸腔閉式引流術,左側胸腔仍持續氣胸,進一步CT檢查顯示左上肺多發肺大皰,需實行肺大皰切除術,才能有效緩解和解決患者臨床症狀。
-
濰坊市人民醫院完成一例免氣管插管麻醉下精準肺段切除術,實現患者...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5月19日訊近日,胸外科一區在麻醉科的支持下,順利完成一例三維重建指導下免氣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精準肺段(右S8肺段)切除術,既精準切除病變,又實現快速康復。患者術後48小時拔管具備出院指徵。
-
胸外科手術告別傷筋動骨 濟寧一院腔鏡微創解決大問題
縱隔是指左右縱隔胸膜之間的器官、結構和結締組織的總稱。縱隔腫瘤是臨床胸部常見疾病,包括原發性腫瘤和轉移性腫瘤。「原發性縱隔腫瘤包括位於縱隔內各種組織結構所產生的腫瘤和囊腫,但不包括從食管、氣管、支氣管和心臟所產生的良、惡性腫瘤。轉移性腫瘤較常見,多數為淋巴結的轉移,縱隔淋巴結轉移病變多見於原發性肺部惡性腫瘤,如支氣管癌。」李迎新主任補充說。
-
濱醫附院完成黃三角首例「單孔+1」腹腔鏡直腸癌根治性切除術
近日,濱醫附院結直腸疝外科主任蔣宏帶領其團隊成功為一名65歲的直腸癌患者成功實施「單孔+1」腹腔鏡直腸癌根治性切除術,此為黃河三角洲地區首例。蔣宏手術團隊通過在患者肚臍開一個3釐米的切口,右下腹置入1釐米腹腔鏡trocar作為主操作孔,通過腹腔鏡器械精細操作游離,清掃淋巴結,切除腫瘤,腸管吻合。手術結束後,從右下腹操作孔放置腹腔引流管。術中出血20ml,用時90分鐘。患者術後第1天即可下床活動,第2天進水並逐漸過渡至普食,第6天拔除引流管,第7天康復出院。
-
曲靖市一院完成首例小兒腹腔鏡脾臟切除術
掌上曲靖訊 近日,曲靖市第一人民醫院的小兒外科團隊成功為一名9歲兒童實施腹腔鏡脾臟切除術。據市一院兒外科主治醫師陸觀介紹,與開腹手術相比,腹腔鏡手術創傷小,住院時間短,其原理是在患兒腹部開3到4個小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