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後3天出院!肇慶完成首例自主呼吸非氣管插管全身麻醉胸腔鏡手術

2021-01-10 瀟湘晨報

近日,肇慶市第二人民醫院完成肇慶首例自主呼吸非氣管插管全身麻醉胸腔鏡手術。術後當天,患者下床活動;術後第三天康復出院。

患者,男性 ,18歲,因胸痛、氣促5天,入住該院胸外科。急診胸片示左側氣胸症狀。

入院後,醫生對患者做了左側胸腔閉式引流術,左側胸腔仍持續氣胸,進一步CT檢查顯示左上肺多發肺大皰,需實行肺大皰切除術,才能有效緩解和解決患者臨床症狀。

肇慶完成首例自主呼吸非氣管插管全身麻醉胸腔鏡手術

考慮到患者年輕,心肺功能佳,為減輕患者的術後反應,讓患者快速康復,該院胸外科、麻醉科對患者病情進行分析評估後,決定為患者實施自主呼吸非氣管插管全身麻醉胸腔鏡下肺大皰切除術,並取得患者同意。

自主呼吸非氣管插管全身麻醉胸腔鏡採用硬膜外麻醉,加適量鎮靜劑鎮痛。術中患者能自主呼吸,並全程保持清醒,可以對答交流,配合外科醫生手術操作。

該麻醉方式能夠維持肌肉、神經和心肺的正常生理狀態,減少手術和麻醉給患者帶來的損傷。同時用藥的時間明顯縮短,避免了氣管插管和機械通氣的相關併發症。患者術後很快就能下床、進食。

而傳統的雙腔氣管插管全身麻醉胸腔鏡手術則是將一根雙腔氣管插管經患者口腔插入氣管內,滿足單肺通氣要求。但要大量使用麻醉藥物,特別是肌松藥,患者術後易出現氣道損傷以及噁心、嘔吐、無力等不適狀況,術後麻醉甦醒慢、時間長,胃腸道功能恢復慢,導致患者住院時間長。

並且氣管插管本身是一種侵入性創傷性操作,會導致咽喉聲帶水腫、損傷氣管、環杓關節脫位等情況。氣管插管開放氣道,也增加了術後肺部感染的風險。

「非氣管插管下保留自主呼吸的胸腔鏡手術,能有效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提升康復效率,降低醫療費用。」該院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手術的成功,為日後開展相關類似的手術積累了經驗。

【來源:南方plus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長沙市第一醫院完成首例非氣管插管全身麻醉胸腔鏡手術,手術結束...
    近日,長沙市第一醫院心胸外科與麻醉科合作,完成首例非氣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胸腔鏡手術,手術做完,患者即時甦醒,步行回病房。24歲的王先生突發左側自發性氣胸,需要手術治療。為了減輕患者的術後反應,使患者更快康復,長沙市第一醫院心胸外科謝冰峰副主任醫師與麻醉科彭清雄主任、鄧建冬主治醫師共同對患者病情進行細緻評估,最終為患者實施了非氣管插管全麻以及經胸腔鏡微創手術。術中患者生命體徵穩定,手術進行得非常順利,不到一小時就完成了。
  • 非氣管插管全麻下胸腔鏡肺部手術
    本報訊(通訊員 成俊 陳無田)近日,一名非氣管插管全麻下胸腔鏡肺段切除加淋巴結清掃手術患者、56歲的黃先生在湘潭市中心醫院順利出院,該手術在湘潭尚屬首例,填補了該市心胸外科和麻醉科領域的空白。
  • 非氣管插管麻醉下完成胸腔鏡胸交感神經切斷術一例
    2018年2月24日楊廣錫主治醫師利用其在廣東省人民醫院胸外科進修一年所掌握的微創技術,在麻醉科李秀蒲主任團隊的協助下成功完成我院第一例非氣管插管麻醉下胸腔鏡交感神經切斷術,手術後雙手出汗的症狀立即消失,雙足出汗也較前明顯減少,效果顯著。
  • 濰坊市人民醫院完成一例免氣管插管麻醉下精準肺段切除術,實現患者...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5月19日訊近日,胸外科一區在麻醉科的支持下,順利完成一例三維重建指導下免氣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精準肺段(右S8肺段)切除術,既精準切除病變,又實現快速康復。患者術後48小時拔管具備出院指徵。
  • 小夥有氣胸還「上天下海」 熟睡中微創手術挽回一命
    &nbsp&nbsp&nbsp&nbsp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陳菁)不用氣管插管、不上呼吸機,病人在熟睡中完成手術,術後即清醒地回普通病房。這是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胸心血管外科和麻醉科團隊合作完成的我省首例非氣管插管自主呼吸下單操作孔胸腔鏡手術。7月31日病人已康復出院。
  • 鹹陽市中心醫院成功開展全市首例免氣管插管全麻單操作孔VATS肺大...
    確定方案後,在獲得李文本人及家屬知情同意後,在麻醉科主治醫師房明崗積極配合下,手術順利完成,用時30分鐘,麻醉甦醒後李文自行步入病房。讓病人輕鬆的不插管手術在胸心外科,李文不是第一個受益的病人,據李勃介紹,胸心外科與麻醉科合作,已成功為多例自發性氣胸病人實施「免氣管插管全麻單操作孔VATS肺大泡切除術」,這一非氣管插管全麻手術在鹹陽都屬首例。
  • 微創日間手術 徹底告別手汗
    可是,手汗症又嚴重影響了他的正常學習,最終,在交大一附院日間手術中心和胸外科的共同努力下,1月15日,由胸外科賀海奇醫生採用「保留自主呼吸非氣管插管全麻胸腔鏡雙側胸交感神經鏈切斷」的微創術式為該患者根治了手汗症,並且該術式術中保留自主呼吸,無需氣管插管,創傷小,恢復快,患者更易於接受。麻醉醫生採用全麻複合神經阻滯的麻醉方法,減輕了患者的疼痛,更利於患者術後的恢復。
  • 高中生成「老溼」:手汗把試卷弄溼 腳汗將襪子打溼 高效日間手術幫...
    最終,在交大一附院日間手術中心和胸外科的共同努力下,1月15日,胸外科賀海奇醫生採用「保留自主呼吸非氣管插管全麻胸腔鏡雙側胸交感神經鏈切斷」的微創術式,為小楊根治了手汗症,並且由於該術式術中保留自主呼吸,無需氣管插管,創傷小、恢復快。麻醉醫生也採用全麻複合神經阻滯的麻醉方法,減輕了患者疼痛,更利於術後恢復。
  • Tubeless 經劍突下胸腔鏡前縱隔腫瘤切除手術的病例對照
    蘭州大學第一醫院 麻醉科(蘭州  730000)通信作者:韓彪關鍵詞:自主呼吸麻醉;加速康復外科;胸腔鏡;縱隔腫瘤引用本文:嶽瀚遜, 張瑜, 馬敏傑, 魏寧, 霍斌, 藺瑞江, 韓彪. Tubeless 經劍突下胸腔鏡前縱隔腫瘤切除手術的病例對照研究.
  • 心胸外科完成湘潭市首例胸腔鏡肋骨骨折內固定術
    患者胸部損傷後疼痛明顯,嚴重限制患者自主呼吸及自行咳嗽、咳痰。如果不採用積極手術治療,患者肺部損傷加重,極有可能需要氣管插管,長時間呼吸機輔助呼吸治療。同時,隨著時間延長,患者肋骨骨折端畸形癒合,長期壓迫肋間神經可能導致慢性遷延性疼痛,嚴重影響患者生活治療。患者術前CT1、CT2。
  • 邵東首例自主獨立完成胸腔鏡肋骨骨折內固定術
    大眾衛生報·新湖南客戶端1月7日訊(通訊員 申秀梅)近日,邵陽邵東市簡家隴鎮居民寧小偉(化名)不幸遭遇車禍,致多發肋骨骨折、連枷胸、肺挫傷,由120送到邵東市人民醫院就診,胸外科團隊憑藉著豐富的胸腔鏡下操作經驗,對寧小偉實施「胸腔鏡下肋骨骨折內固定+肺修補術」,並順利完成手術。
  • 天水市一院自主完成單孔胸腔鏡下縱隔腫瘤切除術
    新天水訊 近日,市一院胸外科成功自主完成兩例單孔胸腔鏡下縱隔腫瘤切除術,這在我市尚屬首次,標誌著該院胸腔鏡外科技術邁上新臺階。兩例手術中的一名患者為36歲女性,因「胸悶、氣短、咳嗽」入院,行胸部CT檢查發現其右前上縱隔腫瘤,直徑約6cm。
  • ...手術6小時可出院?無需插管,手術當天或可出院,帶你揭秘超微創手術
    遠期弊端:大切口手術會對患者膈肌、肌肉帶來明顯的損傷,患者術後不僅會有慢性的疼痛,同時也會伴隨不同程度的肺功能損失。一般來說,患者術後要3-6個月才能逐漸恢復。 劉君教授表示,微創手術得益於腔鏡顯示系統和外科手術器械的進步,與傳統術式相比,它的優勢首先是創傷和出血量的減少,「肺癌的微創手術是在胸腔鏡輔助下的小切口術式,只需要一個到數個小切口即可完成手術,切口長度一般為3釐米,創傷顯然大大減少。同時,微創手術也降低了患者的輸血率,95%以上患者無需輸血,手術大多可在兩小時內完成,患者平均住院時間從兩周縮短到了一周內。」
  • 一次現代針刺麻醉完成兩場大手術,身上只留三個...
    東方網通訊員沈莉、記者劉軼琳7月23日報導:日前,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以下簡稱上海嶽陽醫院)一位針藥複合麻醉無氣管插管下同時行雙側乳腺象限切除和肺癌切除術的患者出院。針刺麻醉這一中國原創技術在加快患者術後康復的道路上,不斷創造出新奇蹟。
  • 湘潭市中心醫院心胸外科完成湘潭市首例胸腔鏡肋骨骨折內固定術
    嚴重的胸部創傷通常導致多處肋骨骨折,局部胸壁失去支撐、軟化,嚴重者出現反常呼吸(即吸氣時軟化胸壁內陷,呼氣時外凸),同時合併嚴重肺部挫傷、創傷性溼肺、失血性休克等併發症,極容易出現嚴重呼吸窘迫,需要長時間呼吸機輔助呼吸,甚至導致死亡。肋骨骨折最好的治療方法是外科手術治療。
  • 市一院胸外科自主完成兩例單孔胸腔鏡下縱隔腫瘤切除術
    近日,市第一人民醫院胸外科成功完成兩例單孔胸腔鏡下縱隔腫瘤切除術,尚屬我市首次自主完成,標誌著我院胸腔鏡外科技術邁上新臺階。其中一名患者為36歲女性,因「胸悶、氣短、咳嗽」行胸部CT檢查發現右前上縱隔腫瘤,直徑約6cm。
  • 全國首例試管嬰兒親體肝移植寶寶康復出院
    肝移植手術順利完成。(受訪者供圖) 20多天前,他們6個月大的女兒囡囡接受了親體肝移植手術——全國首例試管嬰兒親體肝移植手術,在醫護人員的精心照料下,囡囡已於當天康復出院。   「肝移植」成唯一希望 母親選擇割肝救女   6個月大的小囡囡,是一名珍貴的「試管嬰兒」,她的到來帶給父母無盡的喜悅和歡樂;可是命運並未因此善待她,她自出生便患有「先天性膽道閉鎖」「動脈導管未閉」。
  • 男孩突發氣胸 術後當日出院
    【深圳商報訊】(記者 鄭健陽 通訊員 深衛信)進行胸外科手術多久才能出院?5天?3天?昨日,記者從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獲悉,一位高三學生做完胸外科手術後24小時內就出院了。 家住龍崗坂田的高三學生小華(化名),早上起床後,突然感覺胸口疼痛,有點喘不上氣。
  • 2個34歲女患者同天手術,第二天都出院了!醫生說:治這些病...
    「胸腔鏡手術是微創肺癌手術的標準術式,常規操作需要給患者氣管插管、插導尿管,術後需要留置胸管,不僅影響術後康復訓練還會帶來一些併發症。」屠政良主任醫師解釋,浙大一院普胸外科在省內較早開展「無管化」手術,在精準麻醉、加速康復理念的加持下,在確保手術安全的前提下實現了無氣管插管、無導尿管、無胸管手術。
  • 術中不需插管呼吸 摘除氣管腫瘤
    南都訊 記者侯玉曉 通訊員遊玉華 手術中病人不需要呼吸,不需要氣管插管通氣,竟能生命平穩!近日市中醫院在ECMO輔助下,成功救治一例氣管腫瘤幾乎完全堵塞管腔的病例。這是近年來國內罕見、省內首例由ECMO輔助下完成的氣道腫瘤切除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