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解決大問題!邵東首例自主獨立完成胸腔鏡肋骨骨折內固定術

2021-01-08 騰訊網

大眾衛生報·新湖南客戶端1月7日訊(通訊員 申秀梅)近日,邵陽邵東市簡家隴鎮居民寧小偉(化名)不幸遭遇車禍,致多發肋骨骨折、連枷胸、肺挫傷,由120送到邵東市人民醫院就診,胸外科團隊憑藉著豐富的胸腔鏡下操作經驗,對寧小偉實施「胸腔鏡下肋骨骨折內固定+肺修補術」,並順利完成手術。據悉,該手術由市人民醫院自主獨立完成,手術切口長度僅3.5釐米,在邵東市尚屬首例。

發生車禍時,寧小偉身體左側重重倒地,因疼痛及活動受限使她連喘氣都覺得困難……入院時急診胸部CT檢查示左側第4-9肋骨多發骨折,肺挫裂傷合併血氣胸,胸部損傷造成胸腔內積氣積血,已嚴重危及生命。

為最大程度地減少患者手術創傷,該院心胸外科負責人胡兵躍組織多學科進行了周密、詳盡的病例討論會診,制定了最佳治療方案,決定為寧小偉使用新技術——「胸腔鏡下肋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肺修補術」,幫助患者解除病痛,快速康復。

1月3日,醫護人員做好了充分的準備。麻醉成功後,胡兵躍帶領遊爭榮醫生、尹振亞醫生通過嫻熟的腔鏡技術準確定位,僅通過3.5釐米左右的小切口進行了血胸清除和止血,修補左下肺裂傷,解決多處肋骨骨折。手術歷時3個小時,術後患者情況良好。術後第2天,便可以下床活動。

據了解,這是邵東市人民醫院繼2019年完成湖南省縣級醫院首例腔鏡下微創肋骨內固定術後,該院再次獨立開展的胸腔鏡下肋骨骨折胸腔內固定術。

相關焦點

  • 心胸外科完成湘潭市首例胸腔鏡肋骨骨折內固定術
    患者胸部損傷後疼痛明顯,嚴重限制患者自主呼吸及自行咳嗽、咳痰。如果不採用積極手術治療,患者肺部損傷加重,極有可能需要氣管插管,長時間呼吸機輔助呼吸治療。同時,隨著時間延長,患者肋骨骨折端畸形癒合,長期壓迫肋間神經可能導致慢性遷延性疼痛,嚴重影響患者生活治療。患者術前CT1、CT2。
  • 湘潭市中心醫院心胸外科完成湘潭市首例胸腔鏡肋骨骨折內固定術
    肋骨骨折最好的治療方法是外科手術治療。近日,湘潭市中心醫院心胸外科收治了一位嚴重車禍外傷導致右側多發肋骨骨折、胸廓畸形、創傷性溼肺患者。患者胸部損傷後疼痛明顯,嚴重限制患者自主呼吸及自行咳嗽、咳痰。如果不採用積極手術治療,患者肺部損傷加重,極有可能需要氣管插管,長時間呼吸機輔助呼吸治療。
  • 成功開展腔鏡肋骨骨折內固定手術
    近日,昆明市延安醫院胸外科舉辦全國腔鏡肋骨骨折內固定手術研討班。此次活動匯聚了全國各地胸外科專家,特邀「完全胸腔鏡下肋骨骨折內固定術發明人」、江蘇大學附屬第四醫院張繼軍主任來傳道授業,推廣電視胸腔鏡肋骨骨折手術治療技術,推進胸部損傷微創治療的發展。
  • 昆明市延安醫院胸外科開創雲南省腔鏡肋骨骨折內固定手術先例
    全國腔鏡肋骨骨折內固定手術研討班。供圖  近日,昆明市延安醫院胸外科舉辦全國腔鏡肋骨骨折內固定手術研討班。此次活動匯聚了全國各省、市、區各級胸外科專家,特邀了「完全胸腔鏡下肋骨骨折內固定術發明人」獲得多項國家專利的江蘇大學附屬第四醫院的張繼軍主任來傳道授業,為胸外傷疾病的治療建言獻策。本次會議旨在推廣電視胸腔鏡肋骨骨折手術治療技術,推進胸部損傷微創治療的發展。手術演示。
  • 6米高墜落傷12處肋骨,打1個小孔手術避免「掀開屋頂修房梁」
    從6米高處墜落,9根肋骨共12處骨折。湖南省人民醫院心胸外科專家利用最新微創技術修復骨折,就像「打開一扇門進入房間內修補房梁」,避免了「掀開屋頂修補房梁」造成的較大創傷。檢查發現,李某左側第4至第12共9根肋骨發生12處骨折,還有血胸、肺挫傷、骨盆骨折。由於病情危重,李某當晚被轉入湖南省人民醫院急診一科,隨後住進心胸外科病房。心胸外科張志功副主任醫師團隊仔細研究病情後決定,為李某實施微創單孔胸腔鏡內肋骨骨折復位內固定手術。
  • 小單孔,大文章——胸外科成功開展我院首例單孔胸腔鏡手術
    小單孔,大文章——胸外科成功開展我院首例單孔胸腔鏡手術 2020-12-21 12: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肇慶完成首例自主呼吸非氣管插管全身麻醉胸腔鏡手術
    近日,肇慶市第二人民醫院完成肇慶首例自主呼吸非氣管插管全身麻醉胸腔鏡手術。術後當天,患者下床活動;術後第三天康復出院。患者,男性 ,18歲,因胸痛、氣促5天,入住該院胸外科。急診胸片示左側氣胸症狀。入院後,醫生對患者做了左側胸腔閉式引流術,左側胸腔仍持續氣胸,進一步CT檢查顯示左上肺多發肺大皰,需實行肺大皰切除術,才能有效緩解和解決患者臨床症狀。
  • 天水市一院自主完成單孔胸腔鏡下縱隔腫瘤切除術
    新天水訊 近日,市一院胸外科成功自主完成兩例單孔胸腔鏡下縱隔腫瘤切除術,這在我市尚屬首次,標誌著該院胸腔鏡外科技術邁上新臺階。兩例手術中的一名患者為36歲女性,因「胸悶、氣短、咳嗽」入院,行胸部CT檢查發現其右前上縱隔腫瘤,直徑約6cm。
  • 胸腔鏡手術不一定比大切口開胸手術好,有些人胸腔鏡切不乾淨
    有網友諮詢:父親體檢發現肺部4cm腫塊,考慮肺癌可能,是首選胸腔鏡手術還是開胸手術,是不是腔鏡下做微創手術一定比開胸手術要好? 胸腔鏡外科手術(VATS)是使用現代電視攝像技術和高科技手術器械裝備,在胸壁套管或微小切口下完成胸內複雜手術的微創胸外科技術。
  • 市一院胸外科自主完成兩例單孔胸腔鏡下縱隔腫瘤切除術
    近日,市第一人民醫院胸外科成功完成兩例單孔胸腔鏡下縱隔腫瘤切除術,尚屬我市首次自主完成,標誌著我院胸腔鏡外科技術邁上新臺階。其中一名患者為36歲女性,因「胸悶、氣短、咳嗽」行胸部CT檢查發現右前上縱隔腫瘤,直徑約6cm。
  • 黃梅縣人民醫院:成功施行肱骨骨折閉合復位多維交鎖髓內釘固定術
    9月7日,黃梅縣人民醫院骨科成功施行了首例肱骨骨折閉合復位多維交鎖髓內釘固定術。患者70餘歲,因摔傷致右上臂疼痛、活動障礙急診入院,診斷為右肱骨幹骨折。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常駐院骨科專家陳彪教授的指導下,由骨科主任桂向洪主刀,帶領餘勇彬、孫曉望等醫生團隊,為其行肱骨幹骨折閉合復位髓內釘內固定術,手術進行順利,術後患者恢復良好。肱骨幹骨折是常見長骨幹骨折,受傷時創傷能量大,骨折端及其周圍軟組織原始損傷重。
  • 國內首例新生兒機器人胸腔鏡食道閉鎖手術在武漢完成
    近日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小兒外科成功完成了一起機器人胸腔鏡食道閉鎖手術,接受手術時,患兒剛出生16天,目前他已經恢復進食,即將出院。 今天(10日),在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小兒外科病區,舉辦了一場特殊的滿月儀式,接受了國內首例機器人胸腔鏡食道閉鎖手術的程程是這場儀式的主角。
  • 一個1.5釐米小切口,超微創解決手汗淋淋的大煩惱
    一個1.5釐米小切口,超微創解決手汗淋淋的大煩惱 2020-07-30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替代開胸,4.5cm切口下完成右肺中葉微創切除術
    因此鄭立軍主任高度重視,立即安排患者完善各項檢查後,馬上組織科內人員進行術前討論,確定手術方案。  2月16日8:00,患者在全麻下行胸腔鏡右肺中葉切除術。3個1.5cm的小創口,總計約15ml的出血量,經過50分鐘的緊鑼密鼓,手術順利結束,患者安返病房。麻醉完全清醒後給予流質飲食,並予以中醫療法鎮痛,當日晚患者疼痛輕,睡眠良好。
  • 骨科各種手術記錄系列(2)---髕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醫考建議PS:參加(醫師、藥師、護理、考研)考試,難度越來越大,
  • 長沙市第一醫院完成首例非氣管插管全身麻醉胸腔鏡手術,手術結束...
    近日,長沙市第一醫院心胸外科與麻醉科合作,完成首例非氣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胸腔鏡手術,手術做完,患者即時甦醒,步行回病房。24歲的王先生突發左側自發性氣胸,需要手術治療。為了減輕患者的術後反應,使患者更快康復,長沙市第一醫院心胸外科謝冰峰副主任醫師與麻醉科彭清雄主任、鄧建冬主治醫師共同對患者病情進行細緻評估,最終為患者實施了非氣管插管全麻以及經胸腔鏡微創手術。術中患者生命體徵穩定,手術進行得非常順利,不到一小時就完成了。
  • 胸腔鏡微創手術治療氣胸——胸外科專家沈曉詠教授科普系列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氣胸是指氣體進入胸膜腔,造成積氣狀態,稱為氣胸。多因肺部疾病或外力影響使肺組織和髒層胸膜破裂,或靠近肺表面的細微氣腫泡破裂,肺和支氣管內空氣逸入胸膜腔。可能很多人覺得好像只是點點氣體而已,不會有啥問題吧?
  • 肋骨骨折一定需要手術?這幾個因素是關鍵!
    肋骨骨折是最常見的胸部外傷,肋骨骨折在全身的所有骨折中約佔10-20%。 肋骨骨折的表現是什麼? 1、局部疼痛是肋骨骨折最明顯的症狀,疼痛往往劇烈,咳嗽、深呼吸、活動時疼痛加重。
  • 南昌大學一附院完成首例PLIF術
    中國江西網8月14日南昌訊 張斌 周揚 報導:近日,南昌大學一附院骨科脊柱病區副主任醫師段滿生、副主任醫師劉志禮成功完成院內首例經可擴張通道系統(微創)行神經根管減壓腰椎間植骨融合內固定術(PLIF),術後患者神經根疼痛症狀立即緩解,取得良好效果。
  • 中國醫大一院婦科成功完成東三省首例達文西機器人陰道骶骨固定術
    中國醫大一院婦科成功完成東三省首例達文西機器人陰道骶骨固定術 2020-07-27 10: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