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功開展腔鏡肋骨骨折內固定手術
近日,昆明市延安醫院胸外科舉辦全國腔鏡肋骨骨折內固定手術研討班。此次活動匯聚了全國各地胸外科專家,特邀「完全胸腔鏡下肋骨骨折內固定術發明人」、江蘇大學附屬第四醫院張繼軍主任來傳道授業,推廣電視胸腔鏡肋骨骨折手術治療技術,推進胸部損傷微創治療的發展。
-
昆明市延安醫院骨折內固定技術榮獲中國發明協會「發明創業獎...
近日,從第二十四屆全國發明展覽會上傳來捷報:由昆明市延安醫院主持主持的課題《OBS技術精準治療複雜骨折的體系創建與應用》榮獲中國發明協會「發明創業獎·創新獎」一等獎! 「橋接組合式骨折內固定裝置」英文縮寫OBS,是昆明市延安醫院/昆明醫科大學附屬延安醫院骨科熊鷹主任團隊歷時18年精心研究的成果。
-
邵東首例自主獨立完成胸腔鏡肋骨骨折內固定術
大眾衛生報·新湖南客戶端1月7日訊(通訊員 申秀梅)近日,邵陽邵東市簡家隴鎮居民寧小偉(化名)不幸遭遇車禍,致多發肋骨骨折、連枷胸、肺挫傷,由120送到邵東市人民醫院就診,胸外科團隊憑藉著豐富的胸腔鏡下操作經驗,對寧小偉實施「胸腔鏡下肋骨骨折內固定+肺修補術」,並順利完成手術。
-
胸外科手術告別傷筋動骨 濟寧一院腔鏡微創解決大問題
齊魯網濟寧訊(記者 李蕾)胸外科是一門醫學專科,是專門研究肺、食管、縱隔等胸腔內器官病變的科室。以往提到胸外科手術,人們很容易聯想到長長的切口和劇烈的疼痛。而在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胸外科採訪時,記者發現,目前搶鏡微創手術已經成為胸外科的主流。「腔鏡微創手術相比傳統手術是有很大優勢的。微創手術的優點是創傷小、疼痛輕、恢復快,這是每個需要手術的病人的夢想,微創外科使這個夢想成為了現實。」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胸外科副主任李迎新說。哪些疾病需要到胸外科就診?
-
「中國胸外科菁英腔鏡肺手術」大賽:廣東省人醫肺研所奪冠
開幕首日,舉辦了「第三屆中國胸外科菁英手術技藝大賽暨直通歐洲選拔賽」全國總決賽,9 名優秀中青年醫生分別獲得了腔鏡肺切除組、腔鏡肺重建組、腔鏡食管組全國前三名,我院廣東省肺癌研究所鍾文昭作為南中國區腔鏡肺切組第 1 名,登上全國決賽舞臺並最終奪冠。
-
湘潭市中心醫院心胸外科完成湘潭市首例胸腔鏡肋骨骨折內固定術
嚴重的胸部創傷通常導致多處肋骨骨折,局部胸壁失去支撐、軟化,嚴重者出現反常呼吸(即吸氣時軟化胸壁內陷,呼氣時外凸),同時合併嚴重肺部挫傷、創傷性溼肺、失血性休克等併發症,極容易出現嚴重呼吸窘迫,需要長時間呼吸機輔助呼吸,甚至導致死亡。肋骨骨折最好的治療方法是外科手術治療。
-
心胸外科完成湘潭市首例胸腔鏡肋骨骨折內固定術
近日,湘潭市中心醫院心胸外科收治一位嚴重車禍外傷導致右側多發肋骨骨折、胸廓畸形、創傷性溼肺患者。患者胸部損傷後疼痛明顯,嚴重限制患者自主呼吸及自行咳嗽、咳痰。如果不採用積極手術治療,患者肺部損傷加重,極有可能需要氣管插管,長時間呼吸機輔助呼吸治療。
-
山大二院胸外科胸腔鏡手術首次現場直播
近日,山東大學第二醫院胸外科圓滿完成胸腔鏡微創手術的在線直播,近2.4萬人次在線觀看並參與討論。山東大學第二醫院胸外科副主任彭傳亮帶領手術團隊,在麻醉一科、第一手術部和病理科的支持配合下,完成了經劍突下縱隔腫瘤切除,腔鏡下食管裂孔疝修補+Dor法胃底摺疊,胸腔鏡下肺葉、肺段和局部切除共5臺手術。直播過程順利,進程嫻熟流暢,歷時4小時,涵蓋了胸外科常見微創技術,並在線解答了觀看醫生提出的問題,獲得一致好評。
-
肋骨骨折一定需要手術?這幾個因素是關鍵!
3、骨折斷端滲血導致血胸。 肋骨骨折的治療方案有哪些? 由於肋骨沒有活動功能(手腕有活動功能,需要手術治療),所以部分肋骨骨折可以採取保守治療。 保守治療。以臥床靜養為主。其好處在於:費用相對較低。
-
昆明市延安醫院產科
掌上春城訊 每年約1500餘人的危急重症產婦搶救、80餘人次的外出搶救、截至現在99.8%的搶救成功率……一個個數據,都是一支具有一流分娩技術及搶救危急重症孕產婦臨床經驗的診療團隊創下的成績,它就是昆明市延安醫院產科。
-
昆明市延安醫院3D列印脊柱側彎支具投入臨床應用
支具治療青少年脊柱側凸是公認的適用於未發育完全的輕、中型患者有效的非手術治療方法。 近期,昆明市延安醫院/昆明醫科大學附屬延安醫院數字骨科創新與轉化技術中心研發的3D列印系列醫療器械投入臨床使用,包括3D列印定製脊柱側彎支具。
-
讓胸中的「大石頭」落地:濟寧市一院胸外科 掃除你的恐懼
濟寧新聞網訊(記者 王心融)開胸,對於患有胸部疾病需要手術的病人來說,曾經是一個可怕的名詞。全麻手術、超長疤痕、切除肋骨……種種顧慮成了壓在患者胸中的「大石頭」。
-
微創手術普及後,傳統開胸手術是否要退出歷史舞臺?
早在2009年,美國胸腔鏡手術(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 VATS)就由原來僅佔16%快速增到49%,而開胸肺葉切除術則由原來的81%下降到42%[1]。 如今,在一些醫院,VATS手術佔到了全部肺部手術的90%以上[2]。甚至佔到90%以上的比例。
-
家裡老人骨折了 到底要不要手術?
11月10日,劉奶奶在家不慎摔傷送往市三醫院,經相關檢查後醫生診斷為:右轉子間粉碎性骨折、右肘關節脫位並多發性骨折、右側肘關節韌帶損傷、右側橈骨遠端粉碎性骨折等多處骨折和損傷,這可急壞了劉奶奶的家屬:一來擔心患者年齡大,且伴有高血壓、腦梗死後遺症、冠心病等增大手術風險的疾病;二來擔心多處骨折產生的高額手術費用無力承擔。為保守起見,家屬決定放棄手術,進行保守治療。
-
日喀則市人民醫院胸外科西藏地區首例數字材料胸壁重建手術獲得成功
2020年11份我科收治患者,男性,43歲,一月前因胸壁外傷急診入院,經檢查,發現右側胸壁多條肋骨骨折,胸骨上端骨折,由於病情危重,急診手術,對肋骨骨折做固定,術後患者右側鎖骨內側端前凸,胸骨上窩凹陷,局部出現嚴重畸形。右上肢活動受限,患者渴望手術。
-
小單孔,大文章——胸外科成功開展我院首例單孔胸腔鏡手術
日前,我院胸外科在新華醫院派遣專家劉洪濤主任的帶領下成功開展首例單孔胸腔鏡肺癌根治術,該手術的順利開展,標誌著我院胸外科微創技術又上了一個新臺階。手術微創化、精準化是外科的發展趨勢,隨著器械設備的改進和手術技術的提升,胸外科手術從傳統的長達20-30cm切口的開胸手術,逐漸過渡到四孔、三孔和多數單位在開展的兩孔(單操作孔)胸腔鏡手術,再到如今要求更高的單孔胸腔鏡手術。單孔胸腔鏡技術近幾年在國內開始興起,但多數醫院僅應用在相對簡單的胸外科手術中。
-
胸腔鏡手術不一定比大切口開胸手術好,有些人胸腔鏡切不乾淨
有網友諮詢:父親體檢發現肺部4cm腫塊,考慮肺癌可能,是首選胸腔鏡手術還是開胸手術,是不是腔鏡下做微創手術一定比開胸手術要好? 胸腔鏡外科手術(VATS)是使用現代電視攝像技術和高科技手術器械裝備,在胸壁套管或微小切口下完成胸內複雜手術的微創胸外科技術。
-
青島市市立醫院胸外科主任張哲:胸外科從業近30年 被一片仁心填滿
大眾報業·半島記者 王鑫鑫張哲,青島市市立醫院胸外科主任,博士,主任醫師,青島大學、大連醫科大學、濰坊醫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青島市優秀學科帶頭人,青島市醫學會胸心外科學會副主委、山東省醫學會胸外科分會委員,山東省醫師協會腔鏡醫師分會委員、山東省醫師協會胸外科分會常委,山東省醫學會精準醫學分會委員,青島市抗癌協會胸部腫瘤專業委員會副主委
-
小夥子5樓墜落全身骨折十幾處,祈康醫院實施4次手術救治他
小夥子5樓墜落全身骨折十幾處,祈康醫院實施4次手術救治他7月25日凌晨,21歲長安小夥子從5樓墜落,全身多處疼痛出血,被人撥打120急送至祈康醫院後,以「左側股骨中段骨折、多發性肋骨骨折」入院。祈康醫院綜合外科進一步檢查後發現,小夥子除了失血性貧血、全身多處皮膚擦傷、裂傷、韌帶撕裂、膝關節囊撕裂、肺挫傷外,足部、踝部、蹠骨、肋骨、髕骨等多處骨折,經過四次手術和近一個月的住院治療,目前基本康復,恢復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