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華關係代表團訪華暨中歐議會定期交流機制第三十七次會議舉行

2020-12-16 中國人大新聞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沈躍躍21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由團長喬 萊恩率領的歐洲議會對華關係代表團

7月21日下午,中歐議會定期交流機制第三十七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

  7月20日至24日,應中國全國人大-歐洲議會關係小組的邀請,歐洲議會對華關係代表團團長喬·萊恩(Hon.Jo LEINEN)、第一副團長賴因哈德·彼蒂科費爾(Hon.Reinhard BUTIKOFER)、第二副團長弗蘭克·恩格爾(Hon.Frank ENGEL)率歐洲議會對華關係代表團一行20人訪華,並出席中歐議會定期交流機制第三十七次會議。

  7月21日下午,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沈躍躍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喬·萊恩一行;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王曉初等會見時在座。同日下午,中歐議會定期交流機制第三十七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中歐議會交流機制中方主席、全國人大中歐議會關係小組組長、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王曉初主持會議並作主旨發言。雙方主要就中歐關係、經貿合作、議會交往、立法交流和可持續發展等共同關心的議題進行了深入交流。喬·萊恩和王曉初最後分別作總結髮言。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徐顯明、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陳秀榕、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孟偉、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委員呂薇、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委員崇泉、路建平等參加了會議。在京期間,外交部副部長王超、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李鐵分別會見了該代表團。除北京外,代表團還訪問了遼寧省瀋陽市,參觀了瀋陽機器人中心、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並與遼寧省外經貿廳、科技廳、環保廳、發改委、經信廳和旅遊局等部門負責人進行了座談交流。(外事委供稿)

相關焦點

  • 全國人大與日本國會參議院定期交流機制舉行第四次會議
    新華網北京4月29日電(記者榮燕)中國全國人大與日本國會參議院定期交流機制第四次會議29日在北京舉行。交流機制中方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兼秘書長李建國與日方主席、民主黨參議員、參議院財政金融委員長大石正光共同主持會議。雙方與會成員就雙邊關係和議會交往等共同關心的話題進行了廣泛深入的交流。
  • 慄戰書出席中國全國人大與法國國民議會交流機制第十一次會議並致辭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12月1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慄戰書在北京通過視頻方式出席中國全國人大與法國國民議會交流機制第十一次會議開幕式並致辭。新華社記者 丁海濤 攝新華社北京12月16日電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慄戰書16日通過視頻方式出席中國全國人大與法國國民議會交流機制第十一次會議開幕式並致辭。慄戰書說,中法是擁有廣泛共同利益的全面戰略夥伴。面對疫情的共同挑戰,中法兩國人民本著生命至上、真誠友好的精神相互支持、守望相助。
  • 促文化交流 「中歐語言交流項目」布魯塞爾啟動
    中國和歐盟2日在布魯塞爾啟動2009-2013「中歐語言交流項目」,這是中國在與歐盟成員國雙邊合作的基礎上首次專門針對歐盟整體開設的「歐盟窗口」項目。中國教育部副部長章新勝和歐盟負責語言事務的委員萊昂納德·奧爾班參加了項目的啟動儀式。
  • 中國同韓國的關係
    一、政治關係及高層互訪建交以來,兩國政治關係進展順利。1998年韓國總統金大中訪華,雙方宣布建立面向21世紀的中韓合作夥伴關係。2003年韓國總統盧武鉉訪華,雙方宣布建立中韓全面合作夥伴關係。2008年5月韓國總統李明博訪華,雙方宣布建立中韓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 中歐用哲學破解人權分歧 歐洲對華偏見漸有改觀
    東西方兩位分別走向不同極端的智者——老子和尼採,金秋10月在歐盟委員會總部大樓三層的一間會議室內實現了跨時空「握手」。  這是10月6日舉行的首屆中歐文化高峰論壇現場。為期兩天的論壇由中國文化部、歐盟委員會對外關係總司和教育文化總司共同主辦。開幕式當天,和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一起出席論壇的中國總理溫家寶意味深長地發表演講說:「文化交流比政治交流更久遠,比經濟交流更深刻。」
  • 尼克森訪華代表團首席翻譯質疑美對華政策搖擺性
    今年是尼克森訪華40周年。40年前的今天,時任美國總統的尼克森橫跨太平洋來到中國,開啟了他後來稱為「改變世界的一周」的訪華行程。40年來,中美關係見證了長足發展,也經歷了風雨坎坷。近日,本報記者專訪了時任尼克森訪華代表團首席翻譯傅立民  「站在周恩來和尼克森身後的那個人就是我。」
  • 2017日中文化交流協會大學生代表團訪華 開展文化交流
    人民網北京8月29日電(記者 陳建軍)由日本東京大學等數十所日本高等學府學生組成的2017年日中文化交流協會大學生代表團一行100人於28日上午抵達北京,開啟了訪華之旅。當晚,中日友好協會舉行晚宴歡迎代表團的來訪。 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副會長宋敬武在歡迎宴會上致辭說,中日兩國地理相近,文化相通,是一衣帶水的鄰邦。
  • 日本創價大學最大規模代表團訪華
    人民網北京9月6日電(記者張璐璐)應中日友好協會邀請,日本創價大學代表團一行80人於9月4日至9日到訪北京、成都等地。 9月5日,中日友協秘書長袁敏道在為代表團舉行的歡迎晚宴上回顧了創價大學與中國的友好往來歷史,表示多年來創價大學在創始人池田大作先生帶領下,積極開展對華友好交流,為兩國教育領域交流合作做出了寶貴努力。
  • 加布裡埃拉·普萊紹娃:捷克與斯洛伐克分道揚鑣後,對華戰略走了兩...
    但是,中捷關係達到一個小高峰是在1950年代。彼時新中國剛剛成立不久,1949年10月上旬,捷克斯洛伐克是東歐和中歐各國中最早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五個國家之一。 三年後,雙方在北京就貿易、科學、教育和文化等議題籤署了雙邊條約。此後,韓戰爆發,中國大陸與西方的某些傳統聯繫被切斷,新中國和蘇聯及東歐在貿易、技術領域因為一些客觀原因走得更近了。
  • 中歐工業品與WTO/TBT磋商機制第八次年會在京召開
    中歐工業品與WTO/TBT磋商機制第八次年會在京召開王勇會見歐方代表 魏傳忠與佐利克共同主持會議    中國質檢網消息(羅莎 王丹)3月25日,中歐工業品與WTO/TBT磋商機制第八次年度會議在北京召開。
  • 中國同英國的關係
    2008年1月、8月,布朗首相兩次訪華;1月訪華期間,兩國宣布建立副總理級經濟財金對話機制,迄今已經舉行5次(2008年4月、2009年5月、2010年11月、2011年9月、2013年10月);10月,米利班德外交大臣代表布朗首相來華出席第七屆亞歐首腦會議。2009年1月,英政府首次發表題為《英中合作框架》的對華戰略文件。同月,溫家寶總理對英進行正式訪問,雙方發表合作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聯合聲明。
  • 歐洲議會選舉後的政治生態激變下,中歐關係應從三邊角度思考
    5月26日,歷時四天的歐洲議會選舉落下帷幕。在此次被稱為「歷史性大選」的選舉前後,英國脫歐、極右翼勢力崛起、歐洲議會最高職位選舉中的力量博弈等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同時在歐洲政治生態變化的背景下,中歐雙邊關係的未來走向則更多地處於多邊格局的變化和影響之下。
  • 第五次中韓日佛教友好交流會議在韓國舉行
    編者按:第二十二次中韓日佛教友好交流會議將於2019年10月30日在中國珠海開幕,本次會議主題為「佛教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中韓日佛教友好交流會議是三國佛教界定期舉行的重要國際性會議和亞洲佛教界和平友好的盛會,已經成功舉辦21次,鳳凰網佛教特別編發此文,帶你回顧第五次中韓日佛教友好交流會議。
  • 外媒:日本三大經濟團體再次訪華盼兩國關係改善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會長榊原定徵、日本日中經濟協會會長宗岡正二、日本商工會議所會長三村明夫率領的日本經濟界代表團並同他們座談
  • 獲習近平接見,日本執政黨領導人訪華期待中日首腦互訪、再獲贈朱䴉
    【文/觀察者網-正經君】 1個多月前,日本史上最大的經濟訪華團在北京獲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接見。昨天,訪華的日本執政黨領導人待領的訪華團,獲得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接見。與此同時,新年即將到來之際,中日官方都發出了兩國關係改善的信號。中日韓領導人會晤能否於明年春天在日本恢復舉行受到外界的高度關注。
  • 日本創價大學代表團歡迎宴會在京舉行
    9月4日,日本創價大學代表團抵京,開啟了為期6天的訪華之旅。9月5日晚,由中日友好協會主辦的日本創價大學代表團歡迎宴會在北京舉行,中日友好協會秘書長袁敏道、日本創價大學學生部長奧富雅之、日本國駐華大使館公使堤尚廣等出席宴會並致辭。
  • 中日關係的晴雨表:日本經濟界230多名人士訪華,渴望更多可能性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邢曉婧】11日晚,日中經濟協會、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和日本商工會議所聯合組派的日本經濟界聯合訪華代表團在北京舉行招待晚宴。2019年聯合訪華代表團團長、日中經濟協會會長宗岡正二在發言中稱,訪華團得到中國領導人會見,雙方就經濟全球化、市場開放、產業合作等話題深入交換意見。中國商務部數據顯示,根據中方統計,2018年中日雙邊貿易額達到3276.6億美元,同比增長8.1%;其中,中國對日本出口增長了7.2%,自日本進口增長了8.9%。雙向投資勢頭良好。
  • 中歐召開工業品和WTO/TBT磋商機制第五次年會
    新華網布魯塞爾9月18日電(記者潘革平)「中歐工業品和WTO/TBT磋商機制」第五次年會18日在布魯塞爾的歐盟總部召開。會議對該機制下設的11個工作組過去一年的工作進行了全面評估,並就雙方在工業品和WTO(世界貿易組織)/TBT(技術性貿易壁壘)領域的下一步合作進行了深入探討。
  • 安倍率「史上最強」代表團訪華 表示把日中關係推上新階段
    「把日中關係推上新階段」自2011年12月時任首相野田佳彥訪華以來,除參加國際會議,這是日本首相近7年來首次實現對中國的正式訪問。據日本外務省介紹,安倍訪華行程將持續至27日。25日抵達北京後,他將出席《日中和平友好條約》40周年紀念儀式。
  • 張林初:2020年新冠疫情下中歐關係回顧與展望
    疫情推動了中歐合作的發展,增強了中歐合作的韌性,拓展了中歐合作的領域和空間,提升了中歐合作的基礎。與此同時,中歐關係也出現了一些的新問題,影響了雙方關係的進一步發展。首先,高層交流熱度不減。雖因疫情無法進行面對面的交流,但中歐雙方領導人通過電話、視頻等方式廣泛開展「雲外交」,推動了中歐關係的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