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日本三大經濟團體再次訪華盼兩國關係改善

2020-12-17 參考消息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會長榊原定徵、日本日中經濟協會會長宗岡正二、日本商工會議所會長三村明夫率領的日本經濟界代表團並同他們座談。新華社記者謝環馳攝

參考消息網9月23日報導 由日本中日經濟協會、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日本商工會議所高層等組成的訪華團21日在人民大會堂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會談。

據共同社9月21日報導,張高麗對訪華團表示歡迎。他表示,日本經濟界在中日關係比較困難的時期也為兩國友好作出了貢獻。對此,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會長榊原定徵要求在政治層面改善關係,並稱:「對中日經濟的發展而言,確立兩國良好的政治外交關係不可或缺。」

日中經濟協會會長宗岡正二表示:「希望切實推進產能過剩問題的解決。」中國鋼材的廉價出口給全球鋼鐵產業造成了嚴重打擊。為了儘快解決飽受國際批評的中國鋼鐵產能過剩,中方呼籲日本經濟界對中國的改革予以合作。

訪華團20日晚間抵達北京。這是繼去年之後三大經濟團體再次組團訪華。

據日本廣播協會網站9月21日報導,日本經濟界代表團21日在北京與中方負責經濟政策的國家發改委幹部等舉行了會談。

對於鋼鐵產品等產能過剩的問題,中方表示,正在從削減設備等方面推動結構改革,並不存在海外傳言的那樣嚴重的產能過剩問題。

對此,日中經濟協會會長宗岡正二表示,中國經濟要想繼續保持穩定增長,就必須解決產能過剩問題,希望中方切實推進結構改革。

另外,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會長榊原定徵則表示:「中日是一衣帶水的合作夥伴。作為中日經濟發展的基礎,良好且穩定的政治外交關係極為重要。」榊原認為,應當定期舉行中日首腦會談等政府間對話。

相關焦點

  • 安倍率「史上最強」代表團訪華 表示把日中關係推上新階段
    當日本自衛隊的軍艦準備恢復與中國海軍互訪、日本動物園盼著中國大熊貓再次落戶之時,國際媒體最關注的還是「美國總統的貿易保護主義如何刺激東京和北京發展更緊密的關係」。看到安倍首相率領數百名日本商界領袖浩浩蕩蕩訪華,正在遊說日本政府籤署在貿易上孤立中國的「毒丸條款」的華盛頓人士,可能是會感到一些失落的。
  • 中日關係的晴雨表:日本經濟界230多名人士訪華,渴望更多可能性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邢曉婧】11日晚,日中經濟協會、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和日本商工會議所聯合組派的日本經濟界聯合訪華代表團在北京舉行招待晚宴。2019年聯合訪華代表團團長、日中經濟協會會長宗岡正二在發言中稱,訪華團得到中國領導人會見,雙方就經濟全球化、市場開放、產業合作等話題深入交換意見。中國商務部數據顯示,根據中方統計,2018年中日雙邊貿易額達到3276.6億美元,同比增長8.1%;其中,中國對日本出口增長了7.2%,自日本進口增長了8.9%。雙向投資勢頭良好。
  • 中日年輕人交流日趨活躍 日媒:兩國關係現改善徵兆
    參考消息網9月4日報導 日媒稱,以日本與中國的年輕人為主的交流活動近來趨於活躍。受2012年日本政府將釣魚島「國有化」影響,兩國之間的關係曾極度緊張。如今,這一時期已然過去,越來越多的中國遊客在日本「爆買」,對日本的印象逐漸改善。圍繞歷史和海洋問題的政治對立雖然存在,但並不妨礙兩國民間交流擴展到地方。
  • 獲習近平接見,日本執政黨領導人訪華期待中日首腦互訪、再獲贈朱䴉
    【文/觀察者網-正經君】 1個多月前,日本史上最大的經濟訪華團在北京獲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接見。昨天,訪華的日本執政黨領導人待領的訪華團,獲得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接見。與此同時,新年即將到來之際,中日官方都發出了兩國關係改善的信號。中日韓領導人會晤能否於明年春天在日本恢復舉行受到外界的高度關注。
  • 唯一一位訪華日本天皇,迎賓宴上要求撤下一道菜,中方為何拒絕?
    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日兩國政府開始為緩和兩國關係而努力。隨著兩國交流不斷深入,1972年,中日兩國籤署《中日聯合聲明》,中日兩國正式建交。1989年,昭和天皇裕仁因病逝世後,皇太子子明仁繼位,是為明仁天皇。
  • 英媒傳威廉王子夫婦或明年訪華 改善中英緊張關係
    威廉王子一家出訪的資料照片【環球時報綜合報導】英國《泰晤士報》8月31日引述英國皇室和外交部的消息稱,英國政府正在籌劃威廉王子和凱特王妃明年對中國進行「歷史性訪問」,以改善英國和中國緊張的政治關係。報導稱,中國向英國提供了巨大的經濟合作潛能,但兩國政治關係一直受困於英國首相卡梅倫2012年會見流亡藏人頭目達賴喇嘛,英國查爾斯王儲也曾會見達賴。《每日郵報》稱,讓威廉王子和凱特王妃訪華,這不僅是「外交妙計」,更是修復中國對英國王室不良印象的努力。2006年,查爾斯王儲被爆在日記中將中國領導人形容為「可怕的老蠟像」,引發中方強烈不滿。
  • 「我對日中關係有信心」 | 南方周末
    編者按:中日兩國分別為世界第二和第三大經濟大國,中日關係不僅對於兩國都是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也關係到東亞地區和全球的和平與穩定。
  • 中國駐日本大使孔鉉佑:2020年對於中日和兩國關係都是十分重要的年份
    中國駐日本大使孔鉉佑在致辭中表示,2019年是中日關係持續改善發展的一年,在雙方共同努力下,兩國各層級接觸交往順利開展,各領域交流合作穩步推進。一年來,日本各界友好團體為推動中日兩國友好交往和各領域交流合作發揮了重要作用,作出了積極貢獻,藉此機會表示衷心感謝和崇高敬意。
  • 「盤點」2019年,中日兩國之間發生了哪些大事?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而日本則進入令和新時代,同時2019年還是中日青少年交流促進年,這一年中日兩國在政治經濟社會等各方面的交流都非常頻繁。讓我們通過以下熱點新聞盤點,一同回顧2019年中日兩國之間發生了哪些大事。
  • 外媒:日本物價持續下跌 經濟增長將再次放緩
    參考消息網11月24日報導 外媒稱,日本10月全國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下降速度近10年來最快。去年消費稅上調帶來的刺激力度消退,加劇了人們對日本經濟在苦苦應對疫情之際將重返通縮的擔憂。這令日本通脹率距離央行設定的2%的目標更加遙遠。報導稱,新冠感染病例激增也給通脹前景蒙上陰影。因為它可能打擊消費,破壞政府刺激措施帶來的增長勢頭。日本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的分析師新家義貴說:「即便扣除一次性因素,消費者物價的趨勢仍然疲弱。」
  • 默克爾將啟訪華行 「老友記」三大成果可期
    中新社北京9月4日電 題:默克爾將啟訪華行 「老友記」三大成果可期  中新社記者 蔣濤  德國總理默克爾即將展開任內第十二次訪華行程。官方消息稱,默克爾將於9月6日至7日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  北京觀察人士預計,作為多次訪華的「老友」,默克爾此訪在中德經貿、「一帶一路」建設、中歐合作等三大領域成果可期。
  • 中日關係面臨三大挑戰和三大機遇
    在新冠肺炎疫情未平、地區經貿合作取得重大進展、美國權力交接尚未完成的背景下,作為日本新內閣9月履新以來的首次中日高層面對面互動,雙方不僅再次確認穩定中日關係的戰略基調,更達成了五點重要共識和六項具體成果。未來兩國關係能否持續改善與發展,取決於雙方在當前複雜國際環境下的政治抉擇。總體上看,中日關係面臨以下三大挑戰與三大機遇。 首先,戰略互信仍有不足。
  • 文在寅即將訪華 韓媒祈求中國最好別提那件事
    韓國媒體報導「文在寅即將訪華」已有多日,這次終於確定日期。韓國輿論一方面希望此次文在寅訪華能促進中韓關係「實質性復原」,另一方面又擔心中方提起「薩德」問題。韓國《世界日報》6日引述青瓦臺人士的話稱,希望中方此次「最好別提薩德」。韓國總統府青瓦臺發言人樸洙賢6日表示,文在寅訪華期間,將與中國領導人舉行會談,回顧建交25年來韓中關係的發展歷程,共商未來發展大計。
  • 亞洲|明仁天皇今日退位 日本第一位訪華的天皇
    這是日本第一位訪華的天皇,在中日關係史上具有重要意義。即將退位的明仁天皇熟諳日中歷史和文化淵源,且有客觀正面的認知。他主張日中善鄰,持久修好。199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 20 周年之際,明仁天皇和美智子皇后應中國領導人的邀請,於10月23日至28日對中國進行友好訪問,在兩千多年的中日交流史上首開了天皇訪華紀錄,成為當代中日友好交往的佳話。
  • 日本創價大學規模最大代表團訪華
    本報北京9月6日電(記者李盛明)5日晚,日本創價大學代表團訪華歡迎招待會在京舉辦。中日友協秘書長袁敏道,代表團團長、創價大學學生部部長奧富雅之,日本國駐華大使館公使堤尚廣分別在招待會上致辭,來自創價大學和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的學生隨後進行了文藝表演。
  • 沙特國王訪華看點只有金飛機金舷梯?
    據外媒報導,年過八旬的薩勒曼國王此次訪問中國,是為了增加對中國的石油出口,吸引「中國公、私投資」,洽談中東安全局勢等目的而來。與專機配套的鍍金自動舷梯沙特尋求中國投資 減少石油依賴據媒體此前報導,薩勒曼訪華期間,兩國將討論沙特「2030願景」與「一帶一路」倡議進行對接,並以此為基礎,推進中沙兩國在能源、金融、產能、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合作。
  • 「中國山東對話日本關西」為兩國地方交往注入正能量
    東友 攝中新網大阪12月5日電 由中國駐大阪總領館和山東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中國山東對話日本關西」交流活動4日在日本大阪舉行。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駐大阪總領事李天然、大阪府議長三田勝久,山東省各廳局和主要地市負責人、知名企業代表以及日本關西地區政經界、媒體、友好團體和僑商等400多人出席活動。
  • 【聚點日文】| 日本長崎縣中日親善協會友好訪華團來我校進行交流訪問
    為使當代大學生體驗中日文化差異魅力,促進中日友好交流,推動中日關係進一步發展。
  • 2017日中文化交流協會大學生代表團訪華 開展文化交流
    人民網北京8月29日電(記者 陳建軍)由日本東京大學等數十所日本高等學府學生組成的2017年日中文化交流協會大學生代表團一行100人於28日上午抵達北京,開啟了訪華之旅。當晚,中日友好協會舉行晚宴歡迎代表團的來訪。 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副會長宋敬武在歡迎宴會上致辭說,中日兩國地理相近,文化相通,是一衣帶水的鄰邦。
  • 外媒稱澳總理計劃訪華緩解緊張氣氛:外交凍結殃及經貿
    參考消息網5月20日報導外媒稱,澳大利亞總理馬爾科姆·特恩布爾宣布他將在今年晚些時候訪問中國,首次證實了中澳領導人年度對話將在兩國外交關係凍結半年之後繼續進行。與此同時,他的貿易和投資部長史蒂文·喬博試圖將貿易關係與安全關切分隔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