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9萬戶群眾受益 安康地電為7縣區839個村實施戶表改造

2020-12-24 西部網

西部網安康訊(記者 毛明博)在今天(5月7日)召開的安康市「打贏脫貧攻堅戰 決勝小康新時代」新聞發布會上,陝西地電安康供電分公司總經理呂江波介紹,在5年脫貧攻堅戰中,該公司已實施安置點電網配套工程726個,保障了60多個毛絨玩具廠等電力供應並提前實現「電力入戶率100%、村村通動力電率100%、一戶一表率100%」的目標;通過併網運行光伏扶貧電站63座,吸納電量448萬千瓦時,增加貧困戶收入380餘萬元。

據了解,陝西地電安康供電分公司供電區域為寧陝、石泉、漢陰、紫陽、嵐皋、平利、鎮坪7個縣(其中紫陽縣、嵐皋縣屬深度貧困縣),共有行政村871個,涉及貧困村(含漢濱區牛蹄鎮鳳凰村、林本村、朝天河村)516個、9.71萬戶、30.98萬人,分別佔安康市的52.70%、53.83%、60.33%。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陝西地電安康供電分公司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任務、最大的民生工程、全面夯實脫貧攻堅電力保障任務,優先落實貧困村農網改造升級、移民搬遷配套工程、產業扶貧等項目資金,先後完成貧困村投資1080萬元,新建與改造10千伏線路13.87公裡,安裝配變10臺,新建與改造0.4千伏線路130.24公裡,改造戶表2230戶,實現了貧困村動力電全覆蓋。完成新建10千伏線路22.36公裡,安裝配變136臺,架設0.4千伏線路34.62公裡,保障了毛絨玩具廠、藥材、茶葉、魔芋和養殖業用電需求。

呂江波介紹,近年來,光伏扶貧電站已成為山區群眾脫貧的重要渠道之一。「為做好光伏扶貧電站併網配套項目,我們完成工程投資93.99萬元,新建10千伏線路5.80公裡,安裝10千伏配變5665千伏安/17臺,新建0.4千伏線路5公裡。完成光伏扶貧電站全併網,促進了貧困戶脫貧順利退出,圓滿完成了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編輯:王瑜

相關焦點

  • 陝西西鄉縣:讓群眾不再為電所困
    原標題:讓群眾不再為電所困——西鄉縣電力扶貧工作小記12月10日,陝西省西鄉縣大河鎮大雪封山,52歲的任關李仍然背起背篼上山採沙棘。任關李是貧困戶,10月他聽說地電西鄉分公司給一山之隔的米倉雲樽酒廠安裝了380伏動力用電,酒廠升級改造後,要用過去由猴子、鳥雀吃剩的野生獼猴桃和沙棘釀酒。任關李採了幾天獼猴桃就賣了1000多元,隨他一起幹的40多戶貧困戶共掙了2.6萬元。作為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過去山區貧困戶發展產業常常受限於電力不足,山區貧困村產業鏈延伸受到電的困擾。
  • 西安96.8萬戶合表用電居民家庭戶表改造
    11月15日前西安將完成合表用電小區96.8萬戶居民家庭戶表改造改造不收取任何費用,新電錶安裝後可以通過微信、支付寶等直接交電費,電價0.4983元「現在小區電費是1度0.62元,聽說改造後就收0.4983元了,真是件大好事。」3月14日上午,在西安市桃園路錦園小區居住的席先生在國家電網宣傳臺前了解到抄表到戶改造的政策後,連說希望儘快改造。
  • 一度電帶給鄉村的「靜電感應」——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工程兩年...
    就在兩個多月前,這裡還過著「糞火油燈」的無電生活。前來幫扶的國家電網江蘇徐州供電公司在峭崖陡壁上立杆架線,新建8.6公裡線路,終於把電帶到仁增桑吉等3戶牧民家中。「就像做夢一樣。」仁增桑吉滿懷感激地說。  給仁增桑吉帶來「做夢一樣」生活的,正是國家能源局從2016年開始實施的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工程。
  • 貴州192萬戶建檔立卡農戶住進安全房
    結合貴州實際,制定農房安全評定標準,明確評定程序,委託專業機構或組織技術人員,對全省192萬戶建檔立卡戶農村居住房屋進行全覆蓋安全評定,做到住人的房子要安全、不安全的房子不住人。建立「貴州數字鄉村」住房保障數字監控平臺,以高解析度衛星影像為底圖,逐戶對建檔立卡戶住房情況進行精準核實,確保農村住房安全保障不漏一戶、不漏一人。
  • 煤改電,到劉景屯村算算帳(美麗中國·關注清潔取暖(上))
    不到半個月,全村538戶全部裝上電暖氣。儘管說服了父親用「煤改電」,但連祁孝彬自己也沒想到的是,一個採暖季下來,得到的補貼比採暖電費還多。他拿出交費記錄:以2018年10月,即採暖前一個月的用電量107度為基準,採暖季共4個月,每月高出107度的部分計為採暖電量,共507度。該部分享受優惠電價,花費207元,補貼420元,還剩餘213元。
  • 濱州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實施老舊小區改造438個 惠及4.32萬戶居民
    市城區南部汙水廠提前2個月完工試運行,完成9條道路和210個小區雨汙分流改造,城市汙水集中處理率達到97.84%。城市品質提升行動高點起步。在全省率先開展「城市體檢」工作,成功申報濱州市沿黃地區省級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和霑化區省級城市品質提升試點片區。鄉鎮安居工程破題開局。在7個縣市區各選取一個鄉鎮先行試點,開工建設安居工程1032套,超任務目標114套,開工率112%,創新舉措被省廳發文推廣。
  • 福州擬在2019年完成四城區戶表改造5.5萬戶
    福州新聞網2月2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張旭 實習生 林鋆潔)記者昨日獲悉,近日,市城鄉建設局制定《提升城市供水水質三年行動方案》,從飲用水水源保護、城市供水廠提升改造、市政供水管網改造、二次供水管理、城市供水信息化、水源水到二次供水全過程監管、推廣優質管材等7個方面入手進行全過程的系統提升。
  • 北京完成2019年度農村危房改造,8852戶村民受益
    北京市住建委今天披露,截至2020年6月30日,全市農村6類人群2019年度危房改造任務8852戶中,實施危房改造的5536戶已全部完成竣工驗收,3316戶已通過其他方式解決安全住所,北京市農村6類人群2019年度危房改造任務如期順利完成。
  • 大慶5.4萬戶農民走出危房住上安全房
    記者從市住建局獲悉,「十三五」期間,我市全面完成了省、市下達的農村危房改造任務和脫貧攻堅住房安全保障目標。截至10月底,全市五年累計改造農村危房5.4萬戶,其中農村四類重點對象危房2.3萬戶,實現了2020年四類重點對象全部完成危房改造的工作目標。通過修、建、購、租、投親靠友和入住公租房、養老院等多種方式,1175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面實現脫貧攻堅住房安全有保障目標。
  • 啟動18個舊村改造新村建設項目 海曙明年將有大手筆
    ,從明年起,海曙區有18個村(項目)將根據不同的建改模式和進度,先後完成新農村美麗蝶變,為海曙踐行鄉村振興戰略添上一個美麗註腳。&nbsp&nbsp&nbsp&nbsp這18個村(項目)涉及集士港、高橋、古林、洞橋、鄞江、章水、龍觀和石碶\等鄉鎮街道,總投資額近69億元,總建設規模超170萬平方米,建設住宅面積達120萬平方米,涉及拆舊面積92萬多平方米。
  • 順義今年「煤改電」涉及這257個村9.9萬戶居民
    【慧聰熱泵網訊】昨日,順義區人民政府與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籤署「清潔空氣計劃—電能替代」的合作協議,2017年我區農村「煤改電」工程涉及257個村、9.9萬戶居民,配套電網建設工程包括新建1座220千伏變電站、4座110千伏變電站等。
  • 1.56億人受益新一輪農網改造
    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十三五」期間實施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工作部署,國家電網公司於2016年4月開工第一批新農網改造項目。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大大改善了農村用電環境,為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了新貢獻。「好!好!太好了!」在西藏拉薩市達孜縣幫堆鄉,林阿村九組組長次仁站在新建成的配電箱下,激動地用不太流利的漢語說。
  • 2016年以來,貴州192萬戶建檔立卡農戶住房安全得到保障
    建立「廳長包片、處長包縣」工作機制,組織全廳機關處以上幹部對全省88個縣區實行包保責任制,蹲點指導基層開展群眾住房安全性評定、鑑定工作。同時,結合群眾反映的危房改造配套設施問題,按照「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2017年以來省級財政累計投入資金14.86億元,全面同步配套實施「三改」(改廚、改廁、改圈)工程45.5萬戶,在確保住房安全的基礎上,實現農房臥室、廚房、廁所、圈舍等合理分離。
  • 關於印發《銅陵市2020年農村危房改造實施方案》的通知-公共資源...
    建函〔2020〕66號各縣、區住房城鄉建設局、財政局、扶貧開發局:  為切實做好建檔立卡貧困戶等4類重點對象農村危房改造工作,堅決如期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根據《安徽省2020年農村危房改造實施方案》精神和《銅陵市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農村住房安全保障工作實施方案》要求。
  • 海拉爾區有序推進老舊小區改造 今年計劃改造65個小區,受益群眾...
    記者從海拉爾區有關部門獲悉,今年海區計劃對65個老舊小區進行改造,涉及264棟居民樓,受益群眾13871戶。據了解,海拉爾區計劃實施老舊小區改造項目3個,其中包括2019年海區新材、開發區小區等20個老舊小區改造續建工程、2020年海拉爾區老舊小區環境綜合整治一、二期新建工程。項目總投資1.45億元,主要改造內容包括給水管網、汙水管網、化糞池、供熱管網(雙線)、瀝青混凝土路面、混凝土路面、綠化、屋面改造及安裝庭院燈等。
  • 昆明6個縣區亮出脫貧攻堅成績單
    在完成自身脫貧攻堅任務的同時,還積極開展對口幫扶,近5年來撥付對口幫扶東川區湯丹鎮、祿勸縣中屏鎮、尋甸縣鳳合鎮幫扶資金累計1.2億元,選派17名幹部到東川區湯丹鎮參加駐村脫貧攻堅,幫助兄弟縣區完成脫貧任務。(四)堅持精準施策,聚焦重點補齊短板。圍繞脫貧標準,對標對表,多措並舉打好脫貧攻堅戰。一是抓好產業扶貧。
  • 「四川日報」廣元持續構建「三位一體」增收格局 9萬餘戶脫貧群眾...
    近年來,廣元大力推進縣(區)建農業產業園107個、村建「一村一品」特色產業園2548個、戶建脫貧增收自強園7.4萬個,以「三園聯動」做大做優產業,促進貧困群眾穩定增收。至2019年底,7個貧困縣區全部摘帽,739個貧困村全部退出,9萬餘戶34萬餘人脫貧。
  • 黑龍江:"九連增"走出富裕安康現代化大農業之路
    為期6天的黑龍江省綠色食品2012(北京)展銷周,現場零售額達1027萬元、籤訂經貿合作項目金額61.7億元。    如今,綠色食品產業在黑龍江省全面發展,形成了以肇東、富錦2個省級綠色食品產業園區為龍頭,以賓西、雙城等10個專業園區為基礎的「2+10」園區發展格局,綠色食品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 寧陝:因地制宜 分戶施策 全面解決貧困群眾安全飲水有保障問題
    自2016年脫貧攻堅戰以來,寧陝縣多措並舉,5年累計投入資金5645萬元,實施供水項目133個,新修集中供水工程68個,改造供水工程61處,建設分散供水工程154處,總受益人口4.8萬人,其中貧困人口1.41萬人,實現了全縣貧困群眾飲水安全有保障目標。
  • 盤錦市實施農村改廁10.1萬戶
    原標題:實施農村改廁10.1萬戶「冬天在室內上廁所,真是太方便了!」盤錦市盤山縣太平街道張家村村民張淑琴家的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工程完成後,她家的衛生間讓人眼前一亮,水衝式陶瓷坐便器、熱水器、洗漱盆等設施一應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