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陝:因地制宜 分戶施策 全面解決貧困群眾安全飲水有保障問題

2020-12-22 瀟湘晨報

自2016年脫貧攻堅戰以來,寧陝縣多措並舉,5年累計投入資金5645萬元,實施供水項目133個,新修集中供水工程68個,改造供水工程61處,建設分散供水工程154處,總受益人口4.8萬人,其中貧困人口1.41萬人,實現了全縣貧困群眾飲水安全有保障目標。

2015年底前,該縣除縣城供水工程之外,沒有一座標準化水廠,早期建設的供水工程設施簡陋,絕大部分工程無專門消毒淨化設備,僅僅採用簡易過濾、沉澱等處理措施後,直接向農戶供水。脫貧攻堅戰打響後,水利部門緊緊圍繞脫貧目標,認真制定實施方案,建立了「局長主管、分管領導包片、技術人員包村到項目」的水利扶貧責任機制,採用人員分片包幹、項目到點到戶、責任措施到人的工作方法,由包片領導和全體水利技術人員在負責實施供水項目的同時,負責進村入戶逐戶查看脫貧戶的實際供水狀況,並針對存在問題制定解決方案,將相關工作任務落實到責任股室和相關人員,確保群眾飲水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為切實改變農村供水標準偏低、保證率差、覆蓋面窄等問題,該縣在認真調查摸底、科學合理規劃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分步實施,分類施策,採用修建標準化水廠、建設慢濾池式集中供水工程、實施分散式供水等靈活多樣方式,建設各類供水工程。五年來新建標準化水廠28座,配備有小規模管理用房,一體化淨水器和消毒設備,基本覆蓋了全縣集鎮和人口居住集中的行政村;新建、改建小型集中供水工程129處,採用取水口粗濾+慢濾池+沉澱池的模式進行建設,並對原有供水工程進行更新改造,對溝道來水修建水壩進行粗濾,再通過慢濾池過濾沉澱後,向用戶供水,重點覆蓋人口居住相對集中的自然村和較大院落;新建分散式供水工程154處,對溝道來水採用水壩粗濾,進入蓄水池沉澱,向用戶直接供水,重點解決10戶以下或單戶群眾的用水難題。為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在分散式供水工程建設中,縣農水局採用農戶自建與工隊代建相結合的辦法,對農戶自建的,每戶補助800元建設費,並按實際需要提供管道,驗收合格後立即兌現到位。針對無勞力、無資金的特困戶,採用一戶一策、群眾投勞、工隊代建等方式有效解決了各種實際問題。

為進一步提高供水工程管理質量,該縣2019年3月印發了《寧陝縣鎮村供水工程運營管理暫行辦法》,對村鎮供水實行分級管理,將集鎮和1000人以上供水收歸縣水利部門直管或委託各鎮代管,其餘供水工程由各村成立供水協會管理,對水費收入不足以保證運行支出工程,實行財政差額補助制度,並按照5元/人的標準建立縣級供水維修基金制度。自2019年開始,縣財政部門落實資金80萬元用於農村供水工程管護差額補助,縣農水局分期分批將管護補助資金分配到鎮,由各鎮按照既定的辦法統一發放到各集中供水工程管理人員。建立了縣鎮村三級供水工程管理制度和責任,充實了農村供水管護人員和經費,完善了供水管護長效機制,保障了農村供水飲水安全。目前,全縣農村共有供水工程761 處,其中集中供水工程290 處,分散供水工程471處,覆蓋農村總人口58471人,自來水普及率大於99%。

【來源:安康水利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定安因戶施策 探索創新特困戶住房安全保障方式 確保每個特困村民...
    2018年以來,定安因戶施策,探索創新符合當地實際的農村貧困戶住房安全保障方式,創新舉措,探索採取政府統建、統修、合屋建設、敬老院集中供養和長期租賃安全住房等多種方式,確保每個貧困村民都有安全住房。「三無」難題,成「危改」攔路虎「掉灰漏雨的牆被維修加固,被蟲蛀壞的房梁已重新更換,家中煥然一新。」
  • 9月16日《雲南經濟日報·川滇經濟》A2版內容|牟定縣實現農村人口飲水安全有保障目標丨祿豐縣落實減稅降費促進積極財政政策落地生根
    ,堅持「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方針,把農村飲水安全問題作為最大的民生問題和解決脫貧攻堅「兩不愁三保障」的首要政治任務,以西南地區主要解決儲水供水和水質保障為主要工作任務,因地制宜、科學謀劃、精準施策,以最堅決的態度、最紮實的作風、最有力的措施,全力以赴保障群眾的生活用水。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甘肅清水: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和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清水縣聚焦薄弱短板,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全力以赴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確保全縣貧困群眾吃穿不愁,適齡少年兒童全部接受義務教育,貧困人口都參加基本醫保並落實了繳費補助政策,都住上了安全房
  • 消除絕對貧困 齊心同奔小康——山丹縣脫貧攻堅工作綜述
    綜合施策 眾志成城戰貧困搬進老軍鄉硤口新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潘炳輝是老軍鄉羊虎溝村人,說起之前的生活,老人十分感慨,「以前山裡的房子人畜混住,走路難、就醫難,特別是娃娃上學難,騎三輪車送到鄉上的學校得一個小時以上……」潘炳輝介紹,如今住進了三室一廳的新房子,孫子上學不到十分鐘就到學校了,路平了、自來水通了、看病不難了,「這都要感謝黨的好政策,讓我們的日子越過越好。」
  • 青海海北:凝心聚力驅貧困 補針點睛除苦根
    精準施策 持續發力讓困難群眾住得安心海北州委、州政府堅決貫徹落實中央脫貧攻堅決策部署,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和現行扶貧標準,聚焦深度貧困地區和特殊困難群體,緊扣脫貧攻堅「兩不愁三保障」住房安全有保障目標任務,盡銳出戰、精準施策,先後投入8億元,完成農村危房改造10092戶,包括建檔立卡貧困戶
  • 紫雲猴場鎮:精準施策贏硬仗 踏步邁向新徵程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紫雲自治縣猴場鎮黨委、政府針對不同貧困村寨、不同貧困農戶狀況,運用科學程序對扶貧對象實施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精準管理的治貧方式,找準「癥結」施良策,夯基建、保民生、拓思路、強經濟、抓治理、興鄉村,進行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脫貧攻堅戰,兌現了對猴場4.1萬餘群眾的莊嚴承諾,摘掉了「窮帽子」。 脫貧有目標,幸福卻沒有終點。
  • 張北:精準施策「對症開方」 產業扶貧「多點開花」
    2013年,河北省張北縣建檔立卡貧困戶47948戶、90570人,貧困發生率29.63%,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張北精準施策,紮實推進脫貧工作,今年2月,張北整縣脫貧摘帽,10月,張北縣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河北省脫貧攻堅獎——先進集體」。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讓貧困群眾居有其屋...
    市住建局相關工作人員說,從匯總表中看到,2009年至2020年,我市年完成農村危房改造數在6萬至數百戶不等,一個個數字記錄著變化,反映著貧困群眾居有其屋的獲得感。精準施策讓好事辦到貧困群眾心坎上農村危房改造是惠及民生的好事,要把好事做好卻不容易。
  • 《農村飲水安全工作簡報》第26期
    截至2020年6月底,全省累計完成投資11.43億元,建設氟改水工程166處,全面解決了214.4萬人的飲水氟超標問題,其中24%的人口飲水氟超標問題通過水源置換解決。三是加強運行管理。督促指導相關市縣,健全完善農村飲水安全管理責任體系,在全面收繳水費的基礎上,兩年共落實氟改水工程維修養護經費6527萬元,通過委託生產廠家開展除氟設備專業化維護等方式,有力保障了除氟設備正常運行。
  • 河北故城4441戶建檔立卡戶全部住上安全保障住房
    建檔戶在改造後的房屋內。 李洪儒 攝  中新網河北新聞12月16日電 (崔志平 袁立華 王希錄)今年以來,河北省故城縣高度重視農村住房安全工作,堅決把住房安全有保障作為決勝脫貧攻堅戰的底線任務,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關於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的部署要求,擔當作為,履職盡責,有效保障了全縣農村住房安全。目前全縣4441戶建檔立卡戶全部住上了有保障的安全住房。
  • 懷寧縣臘樹鎮紮實開展汛期貧困群眾
    為了切實做好強降雨影響下貧困群眾受災及救助幫扶措施落實工作,懷寧縣臘樹鎮紮實開展汛期貧困群眾受災摸排及幫扶救助工作。  加強組織領導、落實主體責任。該鎮全面開展汛期貧困群眾受災及救助需求摸排工作,採取鎮幹包村、村幹包組的形式,鎮村幫扶人逐戶入戶展開摸排,加大對貧困群眾住房及飲水安全等重點問題關注力度,確保貧困群眾不受汛情影響。  嚴格值班值守、做好防汛準備。節假日期間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確保信息暢通;成立應急小分隊,做到一聲令下,迅速到位;做好防汛物資儲備工作,時刻保障防汛搶險的需要。
  • 甘肅寧縣水務:多措並舉提升農村飲水安全保障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王小強 嚴鑫 記者王斌報導 「十三五」期間,甘肅寧縣稅務局緊緊圍繞實現全面小康的總體目標,聚焦「兩不愁、三保障」, 堅持把農村飲水安全作為底線任務,全面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重點託底飲水安全有保障衝刺清零行動,制定實施多項脫貧攻堅農村飲水安全實施方案
  • 方山8萬群眾受益農村飲水安全工程 - 山西新聞網
    本報呂梁11月2日訊(記者李全明 通訊員楊應平)在土地整理建設中,因周邊土地墊高,方山縣大武鎮楊家會村的水源井形成了底窪地形,附近居民汙水排出後順勢流向水源井方向,尤其雨季更是嚴重,周邊泥水、汙水混合流向水源井,造成嚴重的水源汙染,全村487戶、1624口人的飲水安全受到了威脅。
  • 山東城鄉供水保障能力大幅提升,111萬農村群眾飲水氟超標問題
    11月24日,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十三五」成就巡禮水利專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以來,山東城鄉供水保障能力大幅提升,骨幹水網工程體系日趨完善,水資源豐枯調蓄能力明顯增強,農村供水保障水平穩步提高,111萬農村群眾飲水氟超標問題得到徹底解決,197.9萬貧困群眾飲水安全得到高質量保障
  • 臨渭區豐原鎮:集體產業發展快 貧困群眾全脫貧
    (記者:盛戈)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豐原鎮聚焦重難點領域精準施策,始終把產業發展作為群眾脫貧致富的重要抓手,按照「宜工則工、宜農則農、長短相宜」的原則,打造了集現代養殖、優質果蔬、健康茶飲、有機農肥等四大特色類別為一體的產業格局,全鎮走出了一條「村村有產業、戶戶有項目」的脫貧致富新路。
  • 培育農村合作組織 提升產業帶貧水平 著力激發貧困地區發展內生動力
    他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脫貧攻堅重要指示精神,培育農村合作組織,提升產業帶貧水平,著力激發貧困地區發展內生動力,精準施策鞏固脫貧成果,持續發力確保貧困群眾穩定脫貧。在圖們市長安鎮河東村聚心種植專業合作社,巴音朝魯詳細察看了解合作社運營情況,聽取帶貧增收情況介紹。
  • 清水:精準施策助脫貧 產業拓寬致富路
    清水:精準施策助脫貧 產業拓寬致富路 2021-01-05 12: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紫雲紀委精準監督 幫助貧困群眾解決飲水安全難題
    連日來,紫雲自治縣紀委監委綜合運用好縣脫貧攻堅常態化督查組、鄉鎮(街道)民生監督組以及村級民生監督員三級監督力量,聚焦「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和農村飲水安全等問題開展專項監督檢查,以有力有效監督督促各地各部門落實工作責任,進一步查缺補漏,做到問題一個個解決、實事一件件辦好。「我們這裡水管三天兩頭破裂,吃水用水非常不方便。」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讓貧困群眾居有其屋!看吉安如何推進農村...
    告別「老破舊」,住上新房,我市大力推進的農村危房改造工程,不僅僅實現了群眾「居者有其屋」的夢想,更點燃了貧困群眾對生活的希望。據統計,從2013年至2020年,我市共改造完成農村危房改造任務16.5萬餘戶,安排改造資金246960.25萬元,滿足了我市四類重點對象農村危房改造需求。
  • 阜陽界首市代橋鎮因戶施策力促脫貧攻堅
    原標題:界首市代橋鎮因戶施策力促脫貧攻堅   據阜陽新聞網消息,自建檔立卡「回頭看」工作開展以來,界首市代橋鎮對每一個貧困戶、貧困人口信息進行逐一核查,以「兩不愁、三保障」為目標,根據貧困戶家庭情況、致貧原因和自身發展意願,確定發展需求,因戶施策、因人施策,制定切實可行的扶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