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渭區豐原鎮:集體產業發展快 貧困群眾全脫貧

2021-01-15 華山網

(記者:盛戈)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豐原鎮聚焦重難點領域精準施策,始終把產業發展作為群眾脫貧致富的重要抓手,按照「宜工則工、宜農則農、長短相宜」的原則,打造了集現代養殖、優質果蔬、健康茶飲、有機農肥等四大特色類別為一體的產業格局,全鎮走出了一條「村村有產業、戶戶有項目」的脫貧致富新路。近年來,豐原鎮累計達標退出貧困村10個,脫貧2396戶8722人,截止2020年底,全鎮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全面脫貧。

臨渭區豐原鎮所在的區域被稱為「長壽塬」,近年來豐原鎮依託優越的地理條件,大力發展獼猴產業,全鎮獼猴桃桃種植面積已達到1.6萬畝。阿杆村是豐原鎮栽植獼猴桃較早的村子之一,這幾年,阿杆村的獼猴桃品質不斷提升,收購價格也在持續走高。

豐原鎮阿杆村黨支部書記 田紅兵:獼猴桃價錢確實賣得好,咱們村的獼猴桃,比同樣的村獼猴桃要於高三至四毛錢一斤收購。

這一切可喜的變化都是因為村裡幾年前建成了有機肥廠,有機肥的使用,讓村民嘗到了品質提升的甜頭。

豐原鎮阿杆村村民 郭華:這幾年用了這有機肥以後,這毛色好了,價格高了,品質也好了,我覺得這樹勢也比以前茂盛了。

豐原鎮阿杆村黨支部書記 田紅兵:咱把這秸稈利用了,利用了又在當地建,成本比較小,村民買外地產品有機肥,同重量的有機肥,人家是1500元一噸,咱是1000元一噸,所以說成本降低,相對應的村民也增加了收入。

近年來,豐原鎮堅持集體產業強村的思路,通過「園區+農戶」「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等長短相宜的模式,先後建成獼猴桃、蘋果園區、養雞場、千頭生豬養殖場等各類園區16個,所產生的畜禽糞便和秸稈枝條可以被有機肥廠有效利用,開闢了一條以「農業廢棄物——生物有機肥——綠色農作物」為循環模式的生態發展道路,也在不經意間串連起了各村的集體經濟。

豐原鎮黨委書記 劉曉亮:因為我們集體產業前期規模都很小,所以我們形成循環式的閉環,最起碼我們在產品的銷售上不存在任何問題,產業園區相互支撐,來實現我們產銷的一條龍。當然,將來集體產業發展壯大以後,我們會不斷的在銷售渠道上再拓寬,實現產值翻番。

同時,豐原鎮還聚焦產業發展,按照「宜工則工、宜農則農、長短相宜」的原則,打造了集現代養殖、優質果蔬、健康茶飲、有機農肥等四大特色類別為一體的產業格局。2020年全鎮共實施包括扶貧超市建設、果蔬大棚、香椿加工廠、有機肥廠、冷庫等10個項目,針對集體產業發展初期,技術、管理、資金及銷售網絡方面的短板弱項,豐原鎮也在積極探索創新適合豐原實際的經營思路。

豐原鎮黨委書記 劉曉亮:所以結合這個情況呢,我們在不斷地探索集體產業的發展方向,我們嘗試拿現有的資源和社會第三方進行合作,讓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情。

豐原鎮閆呂村先後流轉118畝土地用於集體經濟發展,引入專業合作社管理經營,如今草莓大棚和蘋果種植累計帶動群眾就業200餘人,實現了村集體增收、合作社發展、村民脫貧致富「三方共贏」。

豐原鎮閆呂村黨支部副書記 東壽寶:通過合作,人家有先進的技術,還有資金支持,才能把產業園的產業搞得更好,能更長遠的發展,通過產業的發展給村上帶來經濟效益,也能給廣大村民產生一定的經濟收益。

近年來,豐原鎮緊盯穩定實現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任務要求,緊扣脫貧攻堅衝刺清零標準,聚力解決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和飲水安全方面等問題。實現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應助盡助,義務教育有保障指標達標率100%。全鎮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保率100%,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全覆蓋,報銷政策全面落實,村衛生室、鄉村醫生、醫療設備、藥品配製全面達標。全鎮安全住房、安全飲水達標率100%。鄉村道路、產業路、水利設施等基礎設施建設正在穩步推進。

豐原鎮北雷村村民 劉軍:現在村民出入很方便,出行再沒有原來那些泥,綠化在咱村上做的也比較好,都裝的有路燈,都是太陽能路燈,這在以前根本想都不敢想。

目前,豐原鎮已實現達標退出貧困村10個,脫貧2396戶8722人,其中兜底保障178戶332人。全鎮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全面脫貧。

豐原鎮黨委書記 劉曉亮:今年呢也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鄉村振興的開局之年,我們鎮上下一步的工作就是圍繞這麼幾點,鄉村振興首先是人才振興,就是在隊伍的建設上下大力氣,在外的成功人士、返鄉大學生、退伍軍人等這些優秀分子,讓他們回鄉創業。產業振興也是我們鄉村振興的基礎,下一步,在中省政策的支持下,創新集體經濟的經營模式,大膽的去嘗試,整合現有的資源,盤活集體資產,結合鎮現有的產業布局,延長產業鏈條,增加產品的附加值。新時代、新徵程、新使命,我們全鎮上下一定會團結一心,奮發作為,為把我們豐原鎮建設成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生活富裕、治理有效的社會主義新農村而努力奮鬥。

編輯:範靜

初審:姜博

終審:李增平

相關焦點

  • 臨渭區豐原鎮閔家村:九九重陽千人宴 鄰裡共話敬老情
    臨渭區教育局為閔家村幸福苑捐贈30000元為2020年渭南市脫貧攻堅優秀駐村幹部仇旭輝頒獎區教育局包聯閔家村開展幫扶工作四年來,積極配合村兩委從硬體建設、產業發展、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給予包聯村切實的幫扶,助力閔家村脫貧攻堅,幫助閔家村逐步實現產業興旺、生態文明、群眾富裕的夢想。
  • 臨渭區教育局聯合豐原鎮閔家村隆重舉行2020年重陽節慶祝活動
    10月24日,臨渭區教育局、豐原鎮閔家村兩委在閔家村村部隆重舉行「愛滿重陽節 情暖老人心」2020年重陽節暨老人節慶祝活動。區教育局黨工委書記、局長邢唯遠,豐原鎮黨委書記劉曉亮、副書記張麗,區教育局副局長李學斌、工會主席李旗,閔家村村委會幹部、群眾共同陪伴閔家村182名70歲以上老人歡度重陽節。慶祝活動在熱鬧的鑼鼓聲中拉開序幕,邢唯遠局長代表臨渭區教育系統向老人們表達了深深的祝福,對豐原鎮黨委、政府及村兩委會對區教育局包聯幫扶工作的關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謝。
  • 臨渭區豐原鎮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現場會在閔家村召開
    原標題:助力脫貧攻堅工作、夯實「鄉村振興」之基,堅決打贏環境衛生整治攻堅戰豐原鎮組織召開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現場會渭南青年網(編輯 閔盼龍 通訊員 吝燕妮)>4月29日,臨渭區豐原鎮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現場會在閔家村召開。
  • 【脫貧門道】然烏鄉多頭並舉,齊力推動集體產業發展
    【脫貧門道】然烏鄉多頭並舉,齊力推動集體產業發展 2020-12-18 18: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臨渭區教育局春節前走訪慰問扶貧包聯村貧困戶和困難黨員
    1月17日,在春節來臨之際,臨渭區教育局機關幹部和部分黨員,前往扶貧包聯的豐原鎮阿杆村和閔家村,為這裡的貧困戶和困難黨員,送上寒冬裡的溫暖和祝福。當天,臨渭區教育局機關幹部和部分黨員,為豐原鎮阿杆村和閔家村的134名貧困戶和20名困難黨員,送去米麵油等慰問品,同時,與他們促膝交談,噓寒問暖,及時了解他們的生活情況,勉勵他們要自強不息,勇於面對困難,爭取早日過上幸福和諧的日子!
  • 渭南市湖北商會資助五名貧困大學生
    在捐助幫扶中,渭南市政協委員、渭南市湖北商會會長孫鵬表示,助力脫貧攻堅,幫助貧困大學生圓夢是他們義不容辭的責任,今後還將繼續關注臨渭區貧困群體的生活,將愛心活動持續進行下去。區委統戰部副部長、區工商聯黨組書記熊運娃在參加活動時指出,近期以來,各社會組織、非公企業及愛心人士積極響應區社會扶貧指揮部的號召,紮實開展扶貧幫困活動,渭南紅旗水泥廠和當代協和醫院資助豐原鎮勝利村貧困學生劉玉各1000元,脊柱康復醫院資助豐原鎮勝利村貧困學生劉倩姐弟三人共1000元,渭南雙玲骨科醫院資助崇凝鎮線王村貧困學生趙鴿1000元,渭南四號骨科醫院資助崇凝鎮線王村貧困學生程團圓
  • 豐原鎮閔家村:不斷深化主題教育 獻禮建國71周年
    10月1日,國慶、中秋佳節,臨渭區豐原鎮閔家村兩委會召集全體黨員幹部參與「喜迎雙節 廉政同行」主題教育活動,旨在堅決杜絕中秋、國慶期間各類違紀違規問題的發生,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節日氣氛。將主題教育活動貫穿到脫貧攻堅、美麗鄉村、鄉村振興等方面,爭取以優異的成績獻禮建國71周年。
  • 豐原鎮閔家村連續多年表彰大學生 崇學上進氛圍濃厚
    9月7日,渭南市臨渭區豐原鎮閔家村2020年大學生表彰獎勵大會在村委會會議室隆重舉行,閔家村兩委會成員、臨渭區教育局駐閔家村工作隊、學生家長共同參加了表彰大會。閔家村今年共有6位學子以優異成績考入高等院校。村黨群服務中心鑼鼓喧天,為表彰大會渲染了濃濃的氛圍。
  •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近60萬貧困群眾脫貧
    在補齊產業就業短板方面,文山州通過重點發展三七、果蔬、茶葉、畜禽等傳統優勢產業,加快發展萬壽菊、食用菌、生薑等區域小眾特色經濟作物,80%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產業扶貧增收;紮實開展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扶貧,轉移就業率達82%;積極開發農村公共服務崗位,建設鄉村就業扶貧車間,安置4.3萬貧困勞動力就業。建檔立卡貧困群眾人均收入從2016年的8403元上升到2019年的11133元。
  • 豐原鎮閔家村大學生表彰大會舉行 150餘名學生獲表彰
    8月26日,2019年大學生表彰大會在臨渭區豐原鎮閔家村委會文化廣場舉行。來自該村的幼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共計150餘名學生獲表彰。豐原鎮黨委書記劉曉亮、副鎮長樊成德、委員董楠,幫扶單位臨渭區教育局楊智、仇旭輝、張樂,閔家村黨支部書記閔明放、副書記閔建章、村委會主任閔九思、監委主任閔文江、兩委幹部閔向東以及各黨小組組長、各組組長等參加了表彰活動。
  • 渭南臨渭區最新規劃出爐!師院附中、東客站、快速幹道、重點建設7...
    」總目標,以追趕超越為主題,以轉型升級為主線,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紮實推進產業轉型、美麗鄉村、脫貧攻堅、鄉村治理、農村改革等重點工作,加快城鄉融合發展步伐,不斷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提高農業供給質量,農業農村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革。
  • 山弄豬壯 土坡茶香 ——凌雲泗城鎮發展脫貧產業見聞
    泗城鎮黨委書記吳先毅介紹,該鎮所有的行政村全部通了四級路,硬化了20戶以上自然屯道路,實現了屯屯通公路,有能力發展產業的地方也都通了生產路,部分危險路段還安裝了安全保護欄。  泗城鎮脫貧產業以養殖和茶葉、油茶、桑葉「三張葉子」為主,均採取「龍頭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發展。現有桑園總面積達6584畝,全鎮油茶總面積達3.28萬畝,茶葉總面積達7020畝。
  • 【抓黨建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33】把基層組織的「根」扎在貧困群眾...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徵程的起點。錫林郭勒盟太僕寺旗堅持以「組織建設」「支部引領」「隊伍管理」為抓手,切實把黨組織戰鬥力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轉化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助推劑」,真正把基層組織的「根」扎在貧困群眾身邊,扎進貧困群眾家裡,全面提升基層黨組織引領、服務能力和水平。
  • 《新春走基層》臨渭區:三官廟村喜事多
    臨渭區陽郭鎮三官廟村村民 邊述善:「我沒想到能住進水泥房,能看上電視機。」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三官廟村在幫扶單位的扶持下,優先解決群眾民生問題實施了危房改造工程,村裡和邊述善一樣的10戶村民,在春節前搬進了改造好的新房子,徹底告別了以前四處漏風,沒電沒水的危房。
  • 眾人拾柴火焰高,產業扶貧效果好,全面促進貧困群眾自我發展!
    根據農業農村部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目前,產業扶貧對貧困戶收入增長貢獻率已經達到了57%,這充分說明產業扶貧已成貧困地區脫貧的重要推動力 貧困群眾自我發展能力明顯提升。產業化經營讓農民致富的步伐更快了為什麼貧困地區群眾需要依靠產業扶貧,而不是單打獨鬥來致富?
  • 【人大40年深情回眸】脫貧路上競相爭豔 「三朵金花」花開橋南
    在脫貧攻堅路上,三人各展其能,又精心合作,展現了人大代表為民辦事的風採,被當地群眾親切稱為「三朵金花」。地處秦嶺北麓的橋南鎮,是渭南臨渭區脫貧攻堅重點地區。草編合作社裡,20多名農村婦女們正在編織形態各異的工藝品。50多歲的殘疾人康會娃,在這兒做草編領班月收入1800元左右,加上其他收入,去年她脫了貧。
  • 遼寧朝陽市:扶貧產業挑大梁 帶動17.5萬貧困人口脫貧
    投放扶貧貸款幫助貧困戶發展產業,建設標準化扶貧工廠實現家門口就業,完善產業體系拓寬老鄉增收渠道……隨著一項項精準扶貧政策的落地,如今,朝陽市已經實現5個貧困縣脫貧摘帽、662個貧困村銷號、17.5萬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發生率由6.9%下降到0.28%。「多虧黨的好政策,讓咱過上了好日子,現如今腰包鼓了,咱精神頭也更足了!」
  • 臨渭區閔家村新修通城路 架起鄉村致富新希望
    修路前,豐原鎮黨委書記劉曉亮蒞臨視察渭南青年網(文 / 閔盼龍)近日,在臨渭區豐原鎮閔家村,一條寬闊的農村公路盤塬而建,猶如一條經濟絲帶與閔家民居、農作物主產區巧妙融合為了改變閔家村相對落後的面貌,村兩委會先後與包聯單位臨渭區教育局多次協調,召開黨員大會,話發展、鼓幹勁,多次走村串戶,傾聽民聲、了解民意。最終商議,將原來的通城土路拓寬,並實現道路硬化。
  • 現代羊業助脫貧 全產業鏈促振興——慶陽市羊產業發展綜述
    現代羊業助脫貧 全產業鏈促振興——我市羊產業發展綜述隴東報記者 高於婷 通訊員 安家寧我市養羊歷史悠久,自然條件得天獨厚,處於全國西北肉羊優勢區域和甘肅省隴東肉羊產業帶, 「隴東黑山羊」 「環縣羊羔肉羊產業作為我市的主導產業,經過多年發展,已經基本形成現代化產業體系,成為貧困群眾脫貧致富路上的「聚寶盆」,為推進鄉村振興打下了堅實基礎。
  • 衡水故城縣「五金」扶貧產業助力貧困群眾穩定增收 - 河青新聞網...
    近年來,河北省衡水市故城縣堅持把產業扶貧作為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按照「企業挑兩端、農戶居中間、科技先行官、信貸做支撐、保險防風險、黨委政府是靠山」的思路,積極做好資源、資金、資本、資產四篇文章,著力培育「金雞」「金蟬」「金奶牛」「金豬」「金棚」「五金」產業扶貧模式,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