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冠縣的農家女陳春秀,16年前被人冒名頂替上大學,由於關涉到教育公平,關係到貧寒人家子弟的人生逆轉,自從被曝光後,引發了大量的關注。
在懲罰頂替者、造假者、審核把關不嚴者等等的呼聲中,有一個呼聲,最值得關注,那就是陳春秀的大學夢。
山東理工大學當初以「沒有先例」為由,委婉拒絕了陳春秀的要求,但在全網大量的聲援之後,6月22日山東理工大學表示「將積極協調,努力幫助其實現願望」(見下圖)。
一直想要的,突然可以滿足了,喜悅之餘卻有很多擔心。
36歲的陳春秀,上有抱病的父母雙親、下有嗷嗷待哺的一雙幼兒,幹過流水線工人、餐廳服務員、目前在幼兒園教書的陳春秀,真的適合背著書包重回大學校園嗎?
去,還是不去,是一個難題!
陳春秀及家人,非常糾結!
而眾多的網友,也吵得一塌糊塗!
反對的網友認為:
我認為沒有必要再去上學了,耽誤的不可能再找回,解決的辦法,可以讓頂替者給予一定的補償!
大學畢業又如何呢?很多單位用人是有年齡限制的,何況陳春秀大學畢業已40歲。上有老下有小,最好的安排是申請學校補償。
我講不必上大學了,大學畢業四十歲了,廠裡打工都不要了,單位更進不了,現在大學生大把的都找不到好工作,最好的替你的人賠點錢了事,
贊同的網友認為:
完全有必要上大學這是人生的榮耀!
上完回家種田也爽,萬事俺願意!
還是上學的好,就是不知道,以後家庭會不會有變故。一個重點大學的畢業生又有教學的經驗,換份好工作還是比較容易的
其實,上大學,有上大學的理由,畢竟,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夢想。而圓夢,是每個人至死不渝的追求!
但詩和田野很遠,父母和子女很近。
陳春秀上大學,至少會面臨三個大問題:
家庭的牽絆、生活的無奈,柴米油鹽醬醋茶,卻時時環繞著芸芸眾生:
你圓夢去了,年老多病的父母,誰來照顧?
你圓夢去了,嗷嗷待哺的孩子,誰來撫養?
你圓夢去了,家庭的日常生活,誰來打理?
你圓夢去了,丟了那麼多年的書本,你真的能重新拾起來?
從年齡的角度,36歲,已經過了學習的最佳年齡階段,可以肯定地說,接受專業知識,對陳春秀來說,將是一個巨大的困難——其他同學幾分鐘能夠記住的,她可能會花許多倍的時間!
從知識的角度,16年,當過流水線工人和餐廳服務員的陳春秀,還記得多少當年學過的知識?這10多年,她寫過多少的字?會讀書嗎?會做筆記嗎?能抓住重點嗎?
這些,可能都是一個未知數!
大學屬於集體生活,一個寢室裡,同齡人成天嘰嘰喳喳,你一個36歲的農村婦女,又如何與一批18、19歲的孩子們一起交流?
人是群體動物,沒有交流,孤單將是一張無形的網,將人逼迫的踹不過起來!
在2000年左右,一個專科生,還算是不錯的!可是,如今,一個專科生算什麼呢?有人開玩笑說「本科多如狗,研究生遍街走」。花3年時間,拿一個大學專科文憑,又能怎麼樣?難道,能夠找到頂替者那樣的固定的、收入穩定的、相對體面的工作?
甚至,可能連現在的工作,都不如!
再說了,就是去讀一個大學——在一個本科生遍地走的時代,你一個專科生,又能怎麼樣呢?
不得不說,大眾的擔憂,不無道理!
而站在整個社會管理的角度,這一次的陳春秀可以圓夢,下一次發現的張春秀、李春秀、王春秀,又該怎麼辦?
不得不說,這種決定,完全可能引發蝴蝶效應!
但不管是自身的家庭也好,學習也好,還是將來的就業和工作也好,我們必須要清楚的一點是:去上大學,是她的權利,而這個權利,被剝奪了16年!
整整16年,翻轉的生活,無法挽回的青春,那是一種怎樣的痛苦啊!
不去上大學,是她的自由,雖然這個自由,有太多的無奈、遺憾甚至傷痛!
作為教育人,筆者最希望的是,陳春秀能夠振作起來,青春還沒有收場,未來的路,還很長!
作為一個社會人,筆者最希望的是,需要建立一種機制,避免類似的事情再次發生!
各位朋友,你們認為陳春秀該不該上大學呢?
歡迎評論,給農家女陳春秀一些善意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