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孟秋
在西方文化中,「巴別塔」這個詞專門指人類文明發展因為路徑不同而形成的各種語言障礙。在克服這一障礙的路程上,人類曾嘗試過用科技手段解決問題。最早而且最持續的做法是使用雙語字典。1990年代出現了電子詞典「文曲星」。2010年前後,移動網際網路和智慧型手機的流行又帶來了翻譯App的誕生。徵服「巴別塔」的時代來臨了。
最終有望解決「巴別塔」問題的時機在2016年降臨。當年分音塔發布了準兒翻譯機,隨後科大訊飛發布了曉譯翻譯機。這兩款翻譯機均為獨立的類智慧型手機硬體終端,引入了日漸成熟的AI技術,可以進行語音交互翻譯。它們與之前的「文曲星」以及翻譯App的圖片及文字翻譯方式相比,在人際交流中能夠發揮更直觀的作用。這標誌著一個新的消費電子硬體產品——智能翻譯機登上商業舞臺。
但是這個舞臺上,智能翻譯機能像智慧型手機和別的可穿戴設備那樣有廣闊的機會嗎?
智能翻譯機的優勢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從技術上來看,翻譯機的研發屬於強技術投入類型。「文曲星」只是內置了各種電子詞典,並具備基本的單詞發音能力。智慧型手機身兼多種功能,各種翻譯App缺乏強大的運算能力。而智能翻譯機所具備的語音翻譯功能,實際上代表著AI在自然語言能力處理方面的技術進步。由於AI技術的運行需要強大的平臺支持,目前智慧型手機尚不具備足夠能力,這正是智能翻譯機能夠殺入智能硬體市場的原因之一。
根據具體的技術指標不同,翻譯機種類之間差別較大,價格自然也分為兩個級別:一個是定價數百元左右的翻譯機,利用藍牙和WIFI連接智慧型手機,本質上仍是手機的延伸,利用的是手機的功能提供翻譯服務。這類機器配置不需要很強大,應用的時候需要聯網,通過雲端的翻譯引擎來完成,例如小米的魔芋AI翻譯機就是通過聯網將工作交給了微軟的翻譯引擎。
另外一種定價就是科大訊飛、搜狗和百度的產品。這一類產品價格超過2000元,是一個完全獨立的硬體產品,具有自己的觸控螢幕和攝像頭,具備自主開發的、獨立的翻譯引擎。它的外形和大小與智慧型手機類似。這些翻譯機的上市意味企業在語音交互功能方面的技術開發已經有一定實力,可以在獨立硬體設備而不是雲端完成翻譯進程(但可以兼容雲端翻譯能力)。同時,翻譯機將神經網絡算法引入機器翻譯,使其具備AI深度學習能力。這一類型的翻譯機可以實現離線翻譯,這樣就大大擴展了應用範圍。
值得一提的是,語音交互技術作為AI技術的一部分,首先被各家大廠應用於智能音箱領域。百度有了自己的智能音箱小度,科大訊飛與京東聯合開發了叮咚音箱。語音交互的第二個落地場景就是翻譯機。
除了自身的AI語音交互能力外,訊飛搜狗和百度等廠家翻譯機還通過建立自身的語料庫開發出了多語種多方言的語言翻譯能力。在今年8月科大訊飛發布的訊飛翻譯機3.0 Lite號稱可以覆蓋全球近200個國家和地區。訊飛發布的信息稱,其機器翻譯系統達到了國家翻譯專業資格認證考試(CATTI)技術標準,中英離線翻譯準確率達95%,接近了大學六級水平。當然,由於AI技術的研發和硬體設備成本要求,這一類翻譯機的價格基本上達到中端智慧型手機的水平。
那麼問題來了,誰願意在擁有了智慧型手機的情況下,還會去購買價格不菲的翻譯機呢?而且,出門同時帶著翻譯機和智慧型手機,似乎也不太方便。
潛在用戶不僅包括出境遊客
出境遊客是各類翻譯機選定的首要潛在用戶。2018年中國出境遊人數超過1.5億人次,這個市場看上去很大,但存在兩個問題:第一是重複出境人次以及跟團旅遊的人數限制。2018年超過70%的出境遊人次屬於跟團出行,對翻譯機需求不大;第二是每個人每年出行頻率有限,這使翻譯機並非一個高頻使用產品,花兩三千元去買一個獨立的翻譯機,是否可行?
在這個問題上衍生出了不同的翻譯機商業模式,即租賃和直銷兩種。出境遊遊客以每天數十元的價格租賃一部獨立翻譯機;直銷的方式面對的顧客則更多的是高端客戶。今年8月,加盟西班牙甲級聯賽球隊西班牙人隊的武磊與科大訊飛籤約,成為科大訊飛翻譯機品牌代言人,顯然說明科大訊飛對其翻譯機3.0 Lite產品定位在出國頻率比較高的中高端人群。顯然,未來翻譯機的目標客戶,並非完全落在出境遊的客戶上。
擴展翻譯機的應用場景成為訊飛和搜狗等公司在這一賽道上的發展方向。比較常見的場景拓寬包括翻譯語言的增加,尋求覆蓋更多語言和更多地區。方言翻譯場景的加入,使原來翻譯機僅用於出境遊的情況得以改變,增加了國內出遊場景。另一方面,翻譯機的語言翻譯精度也隨著AI技術的提升而出現較大的改觀。
目前智能翻譯機的翻譯精度已能基本滿足日常生活所需。訊飛和搜狗等正在將翻譯機的應用從一般生活場景拓展到商務合作以及文體交流等方面,甚至有一些網際網路大廠已經開始嘗試使用AI翻譯技術進行同聲傳譯。例如,騰訊的AI同傳在這領域有了個不太成功的開局。搜狗CEO王小川則堅稱,未來搜狗翻譯機的發展方向之一是AI同聲傳譯。
翻譯機應對的語境出現變化,面對的用戶範圍自然也大大地拓寬。這意味著未來翻譯機可能面對的用戶將不僅是遊客,也包括各個行業人士,甚至不排除會在學術翻譯方面有所建樹。
此外,翻譯機技術引發的商業生態變革也不可忽視。由於智能翻譯機涉及到人工智慧多個領域,翻譯機水平技術水平的進步,也會影響到其他智能硬體能力的提高。科大訊飛在自然語言和神經網絡研究方面的進步,使其硬體產品的綜合水平提升迅速。翻譯機本身也可能會複製或衍生成為語言學習機甚至是教育類產品;它的語言交互功能也可以應用於自動駕駛領域。就這一點而言,翻譯機本身可能並不是未來訊飛最重要的產品,但將會是訊飛產品生態中的一個有機成分,能夠推動生態本身的成長和發展。而這一點,才是各個翻譯機大廠應該發展的方向。
作為國內主要的翻譯機銷售品牌之一,訊飛在2017年售出將近20萬臺翻譯機,2018年售出了30萬臺翻譯機。觀研天下的一篇分析認為,按照5%的滲透率計算,2018年中國市場上的翻譯機銷量可能達到750萬臺。中商情報網2018年分析認為,未來3—5年內翻譯機市場將達到3000萬到4000萬臺規模。不過,鑑於這一賽道已經有多達50家以上的企業進入,未來訊飛等廠商還需要擴大產品的技術優勢並作出差異性設計,才能繼續維持高端和領先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