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媽媽回歸職場,給孩子轉奶粉還是背奶?其實還有第三條路

2020-12-22 豆媽逗娃

158天,5個多月,將近一年的一半,對很多人來講,這個時間不短。但對於剛剛建立起依戀關係的媽媽和嬰兒來講,太少了!而產假的結束,總是有一點「殘忍」。

一想到回歸職場後,孩子就喝不上「新鮮出爐」的母乳,而且要被迫和孩子分離,很多媽媽就會焦慮,我也是這樣。

怎麼解決上班以後孩子的吃奶問題,是讓孩子轉奶粉,還是背奶呢?還有沒有其它更好的解決辦法?對於那時即將回歸工作的我來講,這是一個頭疼的問題。

轉奶粉首先被排除

因為自己是堅定的母乳餵養支持者,所以轉奶粉這個方案直接被我排除了。畢竟再好的奶粉也比不過母乳的營養啊!

那就選擇背奶?很多職場媽媽就是選擇了這個方案,也有不少人勸我這樣做,可我卻不喜歡這種方式。

不想背奶的原因

1、寶寶需要重新適應。

從依偎在媽媽懷裡到沒有溫度的奶嘴,從餓了就吃到耐心等待熱奶,從新鮮的口感到可能略帶腥味的味道(冷凍母乳會有一股腥味兒),每一關都需要孩子重新適應。

鄰居家的悠悠就是一個拒絕奶嘴的小嬰兒,習慣了吃母乳的她,明明已經餓了,但任家長怎麼哄也不肯吃奶嘴,還哭得滿臉漲紅,上氣不接下氣,惹得一家人心疼不已。看到悠悠的那個樣子,我可不想讓豆豆也受這樣的罪。

2、需準備一整套背奶設備。

吸奶器、存奶袋、存奶杯、熱奶器、便攜小冰箱……想要背奶那可要準備一大套設備,去上個班得大包小包地帶著,那個麻煩勁兒想想就累。

3、得有適合擠奶的場所。

母嬰室可不是想有就能有的,而苦逼的現實是:在辦公地點想找一個清靜、乾淨、衛生的擠奶環境非常困難。

我工作的單位僅有一個女衛生間,其中有兩個隔間,需要供應給將近20個女員工使用,平時就動不動排隊。如果再加上我這麼一個需要長時間佔位擠奶的媽媽,估計不少人都會得腎方面的問題了。

而且,想想在衛生間中擠出的奶,心理上就覺得怪怪的,這種奶要給豆豆喝,我會覺得她好可憐。雖然,我也知道這其中有不少自己多想的成分,請原諒一個媽媽的糾結吧。

4、母乳營養的損失。

新鮮母乳富含免疫因子、乳糖、蛋白鈣和磷,可以有效地給孩子提供免疫力。而冷凍後的母乳因為分子結構變化大,會損失掉一部分營養,而且還得注意在整個保存過程中避免細菌的感染。

也就是說,即使我們採用最先進的背奶設備,最規範的吸奶和保存的流程,我們依然會損失掉母乳中的一部分營養。

想想自己作為一個高齡產婦又經歷了艱難的下奶過程,產出的這點母乳可謂來之不易,如果讓營養白白損失掉了,豈不可惜!

5、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是指嬰幼兒與親人分離而引起的焦慮、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緒反應,又稱離別焦慮。

對於嬰兒來講,對媽媽的依戀是一生安全感的重要來源,如果忽然和媽媽分離,有些嬰兒就會出現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表現為:開始時,孩子會嗷嗷大哭,又踢又鬧。然後,哭不動了鬧不動了,孩子就出現表情遲鈍、不願意理睬人等狀態。而到第三個階段,孩子雖然看似正常了,也能接受別人照料,但是一看到媽媽就會很悲傷很委屈。

如果分離焦慮處理不好,短時間內孩子可能出現抵抗力下降,經常生病。而長期來看,有的孩子在長大成人後會表現出缺乏安全感,甚至內向自卑。

背奶之路如此麻煩,而且對孩子而言還有健康和心靈上的一些風險,我覺得背奶也不是自己想要的選擇。

不背奶的母乳餵養之路

有沒有什麼辦法能夠在上班後不用背奶,還能讓孩子吃上新鮮溫暖的母乳呢。我決定選擇第三條路:前期帶娃一起上班,後期利用午休時間回家餵奶。我將這種方法的特點總結了9個字:分階段、緩適應、逐步減(母乳次數)。那具體是怎麼做的呢,且聽我娓娓道來。

第一個階段(5月齡-7月齡)這個階段,孩子開始逐步添加輔食,而媽媽也剛剛回歸職場,不適合跟孩子馬上分離,所以,得讓媽媽和孩子都有一個緩衝期。所以,在這個階段我的方法是:帶著奶奶和孩子一起去上班。

要想相對輕鬆地度過這個階段,我主要做好了以下四點。

1、找到可以方便休息的地方。

準備回去上班的前些日子,我們就跑去單位附近考察周邊的居民區,準備租一個單身公寓,給奶奶和孩子休息用。幸運的是,給我們單位員工做飯的劉阿姨邀請我們就在她居住的房間內休息,正好她房間內還多出一張床,這可幫了我們大忙!

給奶奶和孩子找到可以好好休息的「根據地」,我才能夠安心地去工作。

2、找到可以休閒玩耍的地方。

我們單位附近正好有超市和公園,奶奶沒事兒白天就帶著寶寶去逛公園、逛超市,休閒購物兩不誤。中午需要休息時就回到劉阿姨的房間裡。

這樣老人家和孩子也不會悶在屋裡,即使陪著我去上班也能找到自己的樂趣,而最重要的,就是可以儘量不影響他人的工作。

3、合理利用一小時的哺乳時間。

《女職工勞動保護法規定》第九條:有不滿一周歲嬰兒的女職工,其所在單位應當在每班勞動時間內給予其兩次哺乳(含人工餵養)時間,每次30分鐘。多胞胎生育的,每多哺乳一個嬰兒,每次哺乳時間增加30分鐘。女職工每班勞動時間內的兩次哺乳時間,可以合併使用。哺乳時間和在本單位內哺乳往返途中的時間,算作勞動時間。

如何利用好這一個小時的哺乳時間,我可是費了一番腦子。因為從我家到單位自駕車的話,在上下班高峰期時需要40至60分鐘的車程,一個小時的哺乳時間要回家,肯定是不現實的。

而因為孩子5個月時剛剛添加輔食,還是要以母乳為主,基本兩個小時就需要吃一次。所以,我將哺乳時間分成上午和下午各半小時。加上中午我們有2-2.5小時的休息時間(夏令時2.5小時),這樣安排就能夠滿足孩子吃奶的頻率。

4、高效利用交通工具-共享單車。

雖然從工作地點到劉阿姨的居所、超市和公園步行時間都不超過十分鐘,但是把有限的半小時哺乳時間浪費在走路上還是划不來。正好工作單位門口有很多共享單車,我就利用了這個交通工具,輕輕鬆鬆可以節省7分鐘。其中我還有一個小竅門:過去餵奶時一定不要騎得太急,否則孩子吃到媽媽的奶就是「火奶」。而回工作單位時就可以騎快一點,畢竟有很長的時間可以去調整。

第二個階段(8月齡-12月齡)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添加了比較豐富的輔食,而且也有了一定的「存食能力」,半天不吃母乳也沒有什麼問題。所以,我調整了方法:讓奶奶帶著孩子在家中,我每天中午回家餵一次奶。

這個方法有三個好處:

1、在自己家中,老人和小孩可以休息得更好,而且免於奔波。

2、這個階段的孩子需要豐富多樣的輔食,在自己家中製作更方便。

3、不需要再麻煩或影響別人。

這個階段有三個注意要點:

1、調整每日哺乳的時間安排。

我是調整成早上半小時,中午半小時。這樣的好處是早上可以避開上班高峰期,提高出行效率。而中午因為進入秋令時,原有的兩小時休息時間再加上半小時,我就可以有足夠時間從單位到家中往返。

2、必須在第一階段的後期,就逐步鍛鍊孩子減少吃奶的次數,以便能平穩過渡到第二階段。而且一定要把輔食給孩子加好。這樣才能做到,半天不吃母乳,孩子也不會餓得找媽媽。

3、媽媽中午基本沒有時間休息,除了哺乳就是在路上,所以儘量在晚上休息好,做好精力管理。

說實在的,在最初實施這個方法的幾天,因為中午沒辦法休息,我在路上開車時還是有一點犯困,這對安全來講是個大問題。而且下午上班時要靠掐自己的胳膊才能振奮精神,因為喝茶或者喝咖啡會影響奶水,咱也不敢喝。犯困還要強打精神工作的滋味兒並不好受。所以,媽媽要學會調整自己的作息,儘量讓自己有充足的精力應對這種奔波的節奏。

最後,採用這種方法還有幾個小貼士給大家。

1、提高工作效率。

如果不想晚上加班就得提高工作效率,爭取能夠按點到家,這樣才不至於孩子等待得望眼欲穿。

2、爭取領導和同事的理解。

職場媽媽難免出現各種狀況,事先爭取領導和同事的理解,努力跟大家配合好。

3、學會取捨。

有了孩子之後在事業上還想和以前一樣拼是有些困難的,我認識的很多媽媽包括我自己,因為要照顧孩子不得以調崗,放棄升職的機會,甚至辭職。但正因為捨棄了一些,我們才能夠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才能夠不錯過孩子一生只有一次的成長,這也是值得的。

回憶作為職場媽媽的母乳餵養之路,其中坎坷和艱辛難以言表。但是因為有愛,我們就有動力克服各種困難,甚至發掘潛能。也因為有了孩子,我們才發現自己原來可以這麼「厲害」!為每一個負重前行的媽媽點讚!

如果我的文章對您有幫助,請點擊「關注」我,歡迎個人收藏和轉發!我是「豆媽逗娃」,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曾經的教書匠和班主任,現在的倆娃媽。用專業的知識和具體的實踐給予0歲到青春期孩子的教育建議,關注爸爸媽媽們「家長力」的增長,致力於將育兒變成一件更加快樂和高效的事兒。

相關焦點

  • 寶媽回歸職場,哺乳期奶粉和背奶只能二選一?其實還有第3條路
    因此,大部分寶媽不僅要照顧好家庭,在產假結束後還要及時回歸職場。正常來講,寶媽休完產假在回到崗位之前,應該不到三個月。這三個月以來,寶媽和孩子幾乎沒有過分別,突然就要被迫"離開"寶寶了,寶媽的內心肯定萬分不舍。而且寶寶還這麼稚嫩,正是最需要爸爸媽媽照顧的階段。如果寶媽每天忙於工作,孩子肯定就喝不上新鮮的母乳了,難道要給孩子轉奶粉嗎?
  • 為何選擇「背奶」,這些好處媽媽可知曉?第三點很重要卻常被忽視
    不知道大家在平時生活中有沒有聽到過"背奶"這個詞,可能對於一些還沒有生過寶寶的年輕人來說比較的陌生。"背奶"媽媽是指還處在哺乳期的職場媽媽為了平衡工作和孩子,利用工作空閒時間將乳汁擠出先保存起來,等下班回家之後再將儲存的母乳餵給孩子。
  • 職場媽媽艱辛"背奶"路 公共哺乳室等設施有待完善
    一個吸奶器、一個冰包、幾個儲奶袋———這是一位「背奶媽媽」的標準「裝備」。今年8月1日-7日是第25個世界母乳餵養周。據統計,最近3年,寧波6個月以內嬰兒的母乳餵養率逐年提高,這與職場媽媽重返工作崗位後堅持背奶的努力密不可分。
  • 職場媽媽應該如何背奶?這幾點一定要注意!
    眾所周知,母乳是寶寶最好的食物,隨著疫情逐漸得到控制,很多公司也陸續復工,職場媽媽也都要回到工作崗位。一般處於哺乳期的寶媽,這時就需要把母乳吸出來並且儲存好,這樣寶媽第2天上班不在家寶寶也有奶吃。那麼如何科學背奶,讓寶寶吃得安心又放心呢?
  • 生完娃回歸職場的背奶媽媽,做到這4點,讓背奶不「狼狽」
    現在社會上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很多媽媽為了不被淘汰,在休完產假之後,又不得不返回職場中繼續奮鬥。在這期間,很多媽媽為了讓寶寶喝到營養健康的母乳,就選擇加入了背奶一族,這種精神真的非常值得敬佩!那麼背奶這麼辛苦,媽媽應該怎麼做,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背奶媽媽呢?
  • 職場媽媽背奶攻略,怎麼讓寶寶喝上新鮮口糧!
    六個月的產假轉瞬即逝,馬上要回歸職場生活啦。作為職場媽媽,第一件事就是要考慮怎麼給寶寶存口糧!今天跟大家分享胖達媽媽的背奶大作戰吧!我們身邊公共服務設施儘管還不完善,但對於哺乳期的媽媽而言,這些都是能夠克服的困難,伴隨我們我們更多的是包容和理解的目光
  • 職場媽媽的背奶疑慮,你要的答案在這裡
    …… 對於即將結束產假的新手媽媽,你是否也有這樣的焦慮,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助到你。寶寶從出生開始就是混合餵養,每個月一罐奶粉,其他的依靠母乳。要回歸職場了,在沒有前輩指導和諮詢的情況下,心情無比焦慮。慶幸自己雖然焦慮但沒抑鬱,空想沒有任何結果,於是開始動手動腦,網上搜索,網上查閱。
  • 嬰兒奶粉哪個牌子好?背奶媽媽更好的選擇
    ,還有很多媽媽們即使母乳充足,也因為種種原因,而要面臨這樣的問題。這些媽媽也許一開始是背奶一族的成員,但是背奶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並且也存在著隱藏的風險,在這種情況下,奶粉餵養不失為一種明智的選擇。那麼嬰兒奶粉哪個牌子好呢?
  • 中國背奶媽媽:為堅持母乳餵養忍受巨痛,有人躲公司衛生間擠奶
    01 想給孩子最好的2019年4月5日,結束了6個月產假的李青加入了「背奶大軍」。「什麼奶粉都不如母乳好」, 李青說,「上班時又不可能回家餵奶,只有背奶了。」母乳的意義,並不僅僅在於它是嬰幼兒的最理想食物。
  • 產後媽媽回歸職場,需要做哪些準備?
    1.找靠譜的隊友幫帶孩子產後第一年,對新手媽媽來說最難。工作要回歸。孩子的陪伴不能少。一般家庭和睦,新手媽媽會輪流求助娘家媽和婆婆。遇到婆家和娘家距離遠,不能出手相助的,就得靠自己了。條件如果好點,可以請個不住家的保姆。白天幫帶。
  • 哺乳期媽媽盼公共場所多增設母嬰室 減少尷尬
    今天是三八婦女節,哺乳期的媽媽們都有哪些需求和建議?記者近日對我市公共場所母嬰室建設情況進行走訪,傾聽哺乳期媽媽們的煩惱和需求。她們建議,公共場所多增加一些母嬰室,減少育齡媽媽們的「哺乳」尷尬。母嬰室內除了配備整理臺,裡面分別還有一大一小兩個坐便器,方便孩子們使用。此外,洗手臺、坐墊和插座也一應俱全。保潔工作人員正在對母嬰室進行清潔。  正在給孩子哺乳的張女士說,孩子突然餓了要吃奶,她就進入商城找母嬰室,「我進來後,轉了一大圈都沒找到,孩子哇哇大哭,最後諮詢了服務員才找到。」 服務臺工作人員表示,其實商城內每層都有一間母嬰室,位於化妝室旁。
  • 「背奶媽媽」上熱搜:熱依扎們,對不起!
    車載冰箱、酒店冰櫃,都是她存放的母乳,如此往復,才不至於讓孩子餓著。 整個拍戲過程中,熱依扎沒有休息滿法定的98天假期,瘦了5斤,這些細節引起了很多職場媽媽的共鳴,也引來不少猜測和嘲諷。所以,她選擇公開哺乳期工作的事情,覺得這種關愛背奶媽媽的好人好事,應該讓更多人知道。
  • 職場媽媽必備技能:如何背奶,準備背奶的寶媽不要錯過,乾貨來了
    職場媽媽已經成為了主流,很多寶媽一邊希望可以減輕家中負擔,一方面希望可以繼續母乳餵養寶寶,那麼如何才能將工作和母乳餵養都能兼得,正確的背奶和儲存母乳就是關鍵。 職場媽媽不知道如何背奶?
  • 知道這4點,新職場媽媽輕鬆背奶
    休完產假,新職場媽媽不僅需要調整自己進入快節奏的職場生活(以後再開帖將我是如何快速調整自己的),還需要準備一件大事:每天如何安排寶寶的口糧?一、提前讓寶寶適應奶瓶奶水正常的媽媽從寶寶出生開始一般是親喂,除了喝水,寶寶很少使用奶瓶。可以在上班前提前讓寶寶熟悉下奶瓶。我家寶寶如果是我抱著他用奶瓶的話,他不樂意,就要往懷裡鑽。
  • 產後上班的背奶寶典,母乳媽媽必須收藏
    某司上演被20名同事圍觀擠奶》《關於背奶,這些崩潰你不得不知》這些「震驚體」「辛酸史」;朋友圈也是一大片「餵奶囧事翻車現場」;個人籤名,也漸漸從「今天也要加油鴨」,變成「我!太!難!了!」其實不要灰心,只要方法對,背奶這事,總會慢慢慢慢慢慢慢慢慢慢地好起來的。
  • 一位職場媽媽的三十而已,背不了孩子,就「背奶」吧
    提個問題:如果你在公交車上或地鐵上看到一位哺乳媽媽暴露乳房餵奶,你有什麼感受?如果你在公共場合聽到一個嬰兒哭鬧不止,你又會有什麼反應?鄙視?不解?惱怒?還是同情與感同身受?我們常說母愛偉大,但不曾做過母親,不曾體驗過生活中母親面臨的一次次掙扎與堅毅,又談何理解「母愛偉大」。
  • 剛回歸職場的媽媽們到底有多難?那些背奶時刻都少不了此物
    相信很多媽媽都經歷過這樣一段艱難心酸的時刻:產假結束後,一邊回歸到忙碌的職場中,一邊又要為了寶寶的健康,堅持母乳餵養,用自己並不高大的身軀堅強地兼顧兩端。這樣的媽媽群體被稱作「背奶媽媽」,特指那些利用上班間隙擠奶、存奶,下班背回家給寶寶當「口糧」的職場女性。
  • 飛利浦新安怡:背奶族的必備裝備
    上班背奶煩惱多多職場媽媽要長期堅持母乳餵養,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尤其是每天需要帶很多的背奶工具,更是為她們平添了諸多煩惱。做媽媽是幸福的,也是辛苦的。做一個背奶族的媽媽更是如此。為了寶寶的健康,還有什麼能比讓寶寶能享受母乳——這一最天然、最健康的食品更值得的呢?從返回工作崗位開始,背奶族的媽媽們就一直為了繼續母乳餵養而努力著,也在為背奶而產出的問題煩惱著,有沒有什麼方法讓媽媽們的背奶生活更輕鬆呢?
  • 小白熊新款吸嘴式母乳儲存袋,為背奶媽媽減負
    作為一個媽媽,著名歌唱家兼人大代表譚晶女士,一直以來都在呼籲和倡導母乳餵養,更在人代會上建議加強母嬰室的建造,為母乳餵養的媽媽們提供便利。然而,還是有很多媽媽迫於回歸職場等原因,堅持一段時間的母乳餵養後不得不選擇放棄。根據一項數據統計,有40%的媽媽是因為單位不方便而放棄母乳餵養。上班不方便奶孩子,給孩子喝奶粉又覺得愧對孩子。想繼續堅持母乳餵養,只有當「背奶媽媽」了。
  • 全能鬥士:職場二寶媽的全能育兒路
    說實話,我從來沒想過生了娃就要全職,所以哺乳期一過,我就迫不及待的回到了我昔日的工作崗位,也許我真的是屬於在家庭跟工作之間會選擇工作的那種吧,然而當我信心滿滿的回歸職場的時候,迎接我的並不是昔日的淡定從容。都說孕傻三年,我從來沒想到一些低級的錯誤也會發生在我的身上,可是當打擊接踵而來的時候,我才慢慢的意識到,我的職場回歸路也許並不是那麼容易。從前的自己,孑然一身,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