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回歸職場的媽媽們到底有多難?那些背奶時刻都少不了此物

2020-12-20 騰訊網

相信很多媽媽都經歷過這樣一段艱難心酸的時刻:產假結束後,一邊回歸到忙碌的職場中,一邊又要為了寶寶的健康,堅持母乳餵養,用自己並不高大的身軀堅強地兼顧兩端。這樣的媽媽群體被稱作「背奶媽媽」,特指那些利用上班間隙擠奶、存奶,下班背回家給寶寶當「口糧」的職場女性。她們明知上班後立即給孩子斷奶,對自己來說省心又省力,但是,為了給寶寶最原汁原味、富有營養的母乳,還是無怨無悔地拿起吸奶器、冰袋等裝備,選擇了做一名「背奶媽媽」。

那麼,對於這些媽媽來說,最關注的問題就是:如何選擇背奶工具?如何正確儲存母乳?才能讓辛辛苦苦擠出來的奶不變質?今天樸貨君就來和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背奶媽媽的母乳保存時間

常溫條件下的保存時間:

初乳(產後6天之內擠出的奶)——27-32℃室溫內可保存12個小時;

成熟母乳(產後6天以後擠出的奶)——15℃室溫內可保存24小時;

19—22℃室溫內可保存10小時;

25℃室溫內可保存6小時。

冷藏條件下的保存時間:

母乳在15℃以上的小冷凍盒裡,能保存1天;

若放在4℃以上的冰箱裡,能保存兩天。但是冰箱經常開關的話,只能保存一天;

如果放在-5℃的冷凍室裡,可保存3到6個月;

長期-20℃低冷凍保存,則可達6到12個月長期保存目的;

另外,擠出來的母乳,最好一開始就低溫保存。

背奶媽媽必備裝備

職場背奶媽媽裝備必不可少,除了吸奶器之外,儲奶袋也是非常重要的!關係到奶水能否很好地保存住,而關於儲奶袋的使用指南,每個背奶媽媽也都應該知道:

1.使用前應徹底潔淨雙手,並在撕開儲奶袋密封條時注意不要觸碰到袋子內部。

2.每袋最好只裝60~120ml的母乳,即大約寶寶一頓的量,可以適當按照寶寶的食量有所增減,以免浪費。並要標記時間信息,貼上標籤。

3.封裝前將空氣擠出,同時留有約1英寸高(約2.5cm)的空間讓母乳冷凍後膨脹。

4、把儲奶袋放入冰箱前應擦乾表面水分。

接下來,樸貨君為背奶媽媽們準備了15款熱門儲奶袋的測評,來看看這麼多儲奶袋,到底哪款最適合你們!

首先,讓我們來看下這15款儲奶袋的基本信息吧:

本次測評,將從感官體驗、密封效果、實際操作三個方面來進行測評。

感官體驗

感官體驗主要考察各款儲奶袋上的信息標識、刻度線、進出口設計、剪切線與密封條的距離,袋內是否存在異味等。

刻度線:babycare、飛利浦新安怡、好孩子、美德樂、蘭思諾和子初上都清晰標識了盎司(oz)和毫升(ml)兩種刻度,方便適應多種奶瓶的計量;其餘各款單位只標識了毫升。PS:儲奶袋上的刻度線並非絕對準確,具體的容量最好還是以奶瓶為準。

信息標識:15款產品袋身上都能標註基本的姓名、時間信息。其中Pigeon、babycare、飛利浦新安怡、美德樂、蘭思諾還可標註容量。但有點需要注意,14款中只有蘭思諾袋裝上的印刷會被酒精擦除。

異味:Pigeon、飛利浦新安怡、好孩子、美德樂、蘭思諾、哇愛的袋內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異味。

密封條:15款儲奶袋在未使用前均為密封設計,只有新貝和Pigeon為單層密封條設計之外,其餘各款均為雙層密封條設計。但親籮、Pigeon的剪切線距離密封條太近,在開啟密封條的時候,手容易接觸到袋子內部,可能存在不夠衛生以及細菌入侵的隱患。飛利浦新安怡、蘭思諾、美德樂的剪切線距離密封條過遠,會容易造成倒奶不便。

密封效果

考察儲奶袋的密封條設計以及實測其密封性能,畢竟如果漏奶會給媽媽們面臨很尷尬的局面。

普通情況下:樸貨君通過給每一款儲奶袋倒入最大容量的奶液,然後搖晃甩動進行測試。

搖晃測試中,15款儲奶袋均未出現漏奶問題,其中思諾儲奶袋的密封條最為柔軟,打開和密封按壓輕鬆;子初、十月結晶儲奶袋的密封條較硬,打開和密封按壓都比較費勁。

冷藏情況下:將15款儲奶袋倒入最大容量奶液,並且放入冰箱冷藏,12個小時後取出解凍,觀察其是否出現漏液情況。

冷藏測試中:15款儲奶袋均未因液體結冰膨脹而破裂,但解凍過程中,Pigeon儲奶袋的奶液湧到了密封條內,輕輕一壓就漏奶了。而子初的在解凍過程中就開始漏奶,等解凍完成時,已經幾乎漏空。

實際操作

對比各款儲奶袋在倒奶、排氣以及存放三個方面的便利程度。

01倒奶

倒入時:

哇愛、可優比由於容量大,隨著倒入奶液增多,單手不能很好的支撐其重量,有下滑的趨勢;

小白熊儲奶袋的材質較軟,倒入時袋子容易因液體的重量往下墜,稍有不慎便會滑落;

Dr.Du Du儲奶袋的入口較小,倒入時容易灑到密封條上。

倒出時:

Pigeon、新貝雖有另外的傾倒口,但是具有一定的弧度,在傾倒奶液時不便於把握角度;

美德樂由於進出同口,且倒出口較深和軟,不好控制出口大小,會有灑出的風險;

子初的出口略小,需要用力擠壓才能倒出奶液。相比起來,十月結晶的較大的出口會更好操作一些。

02排氣

給儲奶袋排氣是為了將多餘的空氣排出,以免母乳被空氣中的細菌汙染。

這15款儲奶袋中,最易排氣的是蘭思諾、babycare和好孩子;最不好排氣的是飛利浦新安怡和子初。

03存放

儲奶袋在日常使用中採用哪种放置方式,主要還是取決於家裡冰箱的空間大小以及媽媽們的習慣。

橫放:更省位置,液體給袋子的壓力更平均,冷凍時爆袋的可能性更低。常溫及用水解凍更快。

豎放:可避免其他用品放置時造成的擠壓。在裝奶倒奶時,不容易灑出來,放溫奶器解凍更方便。

除了Pigeon不可豎放之外,其餘各款皆可豎放和橫放。

總結

經過以上三輪對15款儲奶袋的細緻測評,babycare、咪芽、可優比、好孩子、十月結晶表現優秀,並且經過安全檢測,都不含增塑劑,也並未檢測出鄰苯二甲酸鹽、沙門氏菌及大腸桿菌等有害物質,安全有保障,媽媽們可以放心選購哦~

樸貨君說:

小小的一個儲奶袋,折射出媽媽們的辛苦與偉大,樸貨君在此要對每一位媽媽都表達敬意與感謝。謝謝你們的無私母愛,也謝謝你們的養育之恩。以及,希望每個背奶媽媽都能調整好自己的心情,做好心理建設,不要委屈了自己哦。最後,評論區歡迎職場的背奶媽媽來分享一下自己的背奶經歷或者心得體會哦~

相關焦點

  • 生完娃回歸職場的背奶媽媽,做到這4點,讓背奶不「狼狽」
    現在社會上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很多媽媽為了不被淘汰,在休完產假之後,又不得不返回職場中繼續奮鬥。在這期間,很多媽媽為了讓寶寶喝到營養健康的母乳,就選擇加入了背奶一族,這種精神真的非常值得敬佩!那麼背奶這麼辛苦,媽媽應該怎麼做,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背奶媽媽呢?
  • 背奶媽媽有多苦?衛生間、地下室、庫房都有她們的身影!
    到了公司後,為了奶水能持久,基本上每隔3、4小時就要抽空去吸一下,否則就憋得很難受,忙不開的時候又怕時間長影響奶量,妞妞媽一點都不敢馬虎。像妞妞媽這樣,休完產假就重返職場,還捨不得給孩子斷母乳的媽媽,就是傳說中的背奶媽媽。背奶媽媽有多難?
  • 從小白修煉到大咖,美德樂與背奶媽媽共憶N個難忘瞬間
    有人說,背奶是一場修行,職場是母乳媽媽的修煉場;時光流轉,曾經嗷嗷待哺TA,早已是一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小搗蛋鬼,那些曾經手忙腳亂的新手麻麻,已然成為槓槓的育兒「大咖」,而那段背奶歲月似乎也成為值得懷念的獨家記憶……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有超過200萬女性選擇重回職場後繼續母乳,踏上背奶之旅。
  • 「背奶媽媽」上熱搜:熱依扎們,對不起!
    一切尷尬和辛苦,都是為讓自己的母乳成為孩子的營養,這是出自母愛。 一個媽媽決定背奶,意味著每天必須定時定量吸奶,每一次偷懶,就會帶來脹痛難忍,還會造成奶水變少或堵奶,甚至是乳腺炎。背奶媽媽有多難?孩子開飯的號角一叫響,媽媽就要無條件地配合放飯。所有不得體,都是無奈被迫的選擇。 為母則剛的媽媽們,即使不會被不理解的聲音嚇倒,也確實面臨同一個困境:沒有吸奶的地方。
  • 美德樂有哪些背奶好物?職場背奶必買的都在這裡
    在經歷和小Baby朝夕相處的4-6個月後,許多媽媽都要面臨著一個頗為嚴峻的「考驗」——重返職場與母乳餵養該如何兼顧。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嬰兒母乳餵養至2歲或更長時間。如今,越來越多的職場媽媽堅持上班不斷奶,她們每天背著奶瓶上班,將奶水吸在奶瓶中,下班後將奶水帶回家,成為「背奶」一族。
  • 職場寶媽最強背奶攻略!拒絕辦公室背奶尷尬局面!滿滿乾貨
    很多人不了解什麼是背奶媽媽?背奶媽媽——指生育後因工作不能在家做全職媽媽,利用工作間隙存儲母乳,晚上背回家給寶寶當第二天&34;的職業女性。她們的行動口號是&34;。「背奶」對於很多媽媽來說不止是一種甜蜜,更是一場艱苦的修行,每天不僅要在工作之餘進行擠奶的工作,還要冒著被同事撞見的尷尬局面,但是媽媽們為了保證寶寶的「純天然口糧」也是不畏艱難!為了更好的幫助即將要回歸職場的新手寶媽能更好的迎接新生活,在這裡我們準備了最強背奶攻略,節省時間、避免尷尬!(正在進行背奶的職場寶媽也不要錯過哦!)
  • 職場媽媽背奶攻略,怎麼讓寶寶喝上新鮮口糧!
    六個月的產假轉瞬即逝,馬上要回歸職場生活啦。作為職場媽媽,第一件事就是要考慮怎麼給寶寶存口糧!今天跟大家分享胖達媽媽的背奶大作戰吧!我們身邊公共服務設施儘管還不完善,但對於哺乳期的媽媽而言,這些都是能夠克服的困難,伴隨我們我們更多的是包容和理解的目光
  • 哺乳期媽媽回歸職場,給孩子轉奶粉還是背奶?其實還有第三條路
    158天,5個多月,將近一年的一半,對很多人來講,這個時間不短。但對於剛剛建立起依戀關係的媽媽和嬰兒來講,太少了!而產假的結束,總是有一點「殘忍」。一想到回歸職場後,孩子就喝不上「新鮮出爐」的母乳,而且要被迫和孩子分離,很多媽媽就會焦慮,我也是這樣。
  • 一位職場媽媽的三十而已,背不了孩子,就「背奶」吧
    提個問題:如果你在公交車上或地鐵上看到一位哺乳媽媽暴露乳房餵奶,你有什麼感受?如果你在公共場合聽到一個嬰兒哭鬧不止,你又會有什麼反應?鄙視?不解?惱怒?還是同情與感同身受?我們常說母愛偉大,但不曾做過母親,不曾體驗過生活中母親面臨的一次次掙扎與堅毅,又談何理解「母愛偉大」。
  • 重返職場的「背奶媽媽」,該如何儲備寶寶的「口糧」?
    不少結束產假重返職場的媽媽,為了堅持母乳餵養,利用工作間隙用吸奶器吸出奶並保存好,下班帶回家作為自己不在家時寶寶的口糧。 這些產後即回到職場,但又堅持母乳餵養的媽媽們,稱為背奶媽媽。 背奶是件辛苦活兒。
  • 產後媽媽回歸職場,需要做哪些準備?
    1.找靠譜的隊友幫帶孩子產後第一年,對新手媽媽來說最難。工作要回歸。孩子的陪伴不能少。一般家庭和睦,新手媽媽會輪流求助娘家媽和婆婆。遇到婆家和娘家距離遠,不能出手相助的,就得靠自己了。條件如果好點,可以請個不住家的保姆。白天幫帶。
  • 職場背奶媽媽可離不開吸奶器,但是到底咋選?4功能少不了
    可是身為一個職場背奶媽媽,每當漲奶、溢奶時都特別讓小怡痛苦,所以,她決定買一個電動吸奶器在上班時用。可是,什麼樣的電動吸奶器才最好用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吸奶器一定得便攜既然是拿到上班地點的電動吸奶器,便攜肯定是必不可少的特點之一。
  • 母乳餵養媽媽:哪有什麼為母則剛,不過是咬牙堅持
    身邊出現有太多這樣並不美好的事情,有因為奶少被婆婆說的同事,有因為奶少忍受催乳的職場領導,還有因為在商場給孩子餵奶的窘迫姐姐······母乳餵養,是一件需要媽媽準備足夠多的毅力和時間的事情。對於大多數媽媽來說,這個過程中,除了有幸福,更多的是一些你意想不到的難關。在安然渡過了開奶之後,或許你還會經歷堵奶、皸裂、缺覺、背奶等。
  • 職場——開啟背奶的時光
    ,奶就會越來越少,上班以後想要持續進行餵養,我們就要想辦法把乳汁擠出來。即使不把奶背回家而是扔掉,但只要一直保持乳汁排出,就會一直有奶。這樣才能保證媽媽們餵得更久,寶寶吃的更多。 持續擠奶讓離開寶寶的媽媽仍然有母乳餵養的機會,也得讓寶寶持續得到和媽媽親密連接的方式。那麼開啟我們的背奶時光之前要做哪些準備呢?
  • 麻辣探:「背奶媽媽」會議室擠奶 剛脫衣服同事闖入
    現如今,職場中的母乳媽媽越來越多,由於產假較短,許多女性迫於現實不得不返回職場,但是她們有著給自己寶寶最好營養的決心和毅力,於是走上了「背奶」道路。她們每天上班,還要擠奶存好背回家餵孩子。其中的辛苦,只有她們自己才能體會。
  • 職場媽媽應該如何背奶?這幾點一定要注意!
    眾所周知,母乳是寶寶最好的食物,隨著疫情逐漸得到控制,很多公司也陸續復工,職場媽媽也都要回到工作崗位。一般處於哺乳期的寶媽,這時就需要把母乳吸出來並且儲存好,這樣寶媽第2天上班不在家寶寶也有奶吃。那麼如何科學背奶,讓寶寶吃得安心又放心呢?
  • 上班不斷奶:這篇超全背奶攻略,職場媽媽必須收藏
    產假再長也有結束的那一天,這是不少職場媽媽逃不開的「魔咒」。 上班不僅意味著要重新投入職場拼搏,更意味著每天至少有8小時見不到自家寶寶,沒辦法頓頓親喂,「背奶」就成了很多媽媽的選擇。
  • 很實用的上班族媽媽背奶攻略
    背奶已經兩個月了,想分享下背奶攻略給新手媽媽和即將回歸職場的媽咪們一些有用的經驗。廢話不多說,一起來看雙邊吸奶器+集奶器我個人推薦前期使用雙邊,省時吸奶效率高,上班族媽媽擠奶時間很寶貴,加上工作壓力大,儘可能的又快吸的又多,雙邊能同時刺激奶陣,提高泌乳量。
  • 職場媽媽的背奶疑慮,你要的答案在這裡
    作為一名在休產假的混合餵養的新手媽媽,看著產假日期一天天進入倒計時,心 裡莫名的焦慮。 重回職場後,要怎麼繼續堅持母乳餵養? 重回崗位後,在哪裡擠奶呢? 擠好的奶,如何儲存並帶回家呢? 回家後寶寶不吃怎麼辦呢?
  • 上班、餵奶兩不誤,速看職場媽媽「背奶全攻略」!
    這其中的各種注意事項、步驟、技巧、大家問的最多的問題,都分享給大家,一個字,真贊。比如這一條,吸奶器和收集瓶竟然不能擰緊,冰包是將母乳維持在15攝氏度,大家之前都沒注意過吧?下面請大家看文章。在探討如何實現順利背奶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寶寶需要媽媽背回多少奶」。是不是寶寶越大,媽媽需要背回的奶量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