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作者//習慣了相思
對於現狀莫名的焦慮,往往來自於心虛。
別人的成功無法複製,是因為我們不敢試錯。
——小Q
前段時間網絡上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我家族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寒窗苦讀十年?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寒門再難出貴子成為更多人信奉的金科玉律,而真正觸目驚心的卻是最堅信寒門再難出貴子的正是那些出身寒門的人。
讀書無用這句話從寒門學子口中裡說出來,是多麼令人嘲諷的一件事情。
有多少人,正在用這些理所當然的藉口在大學經歷著人生最享受的一段時光,花著父母的血汗錢,在四年之後換一個好聽的學歷。
除此之外,我們一無所有。
華中科技大學的博士畢業生左鵬飛經歷7輪嚴格篩選,以年薪200萬的薪資入職華為,成為多少人年輕人羨慕的對象。
除卻高學歷的背後,他也是一個努力型的選手,他說「我並不是什麼天才少年,除去天才少年光環,我只是一個普通人。」
這個社會從來就不缺少努力的人,只是缺少成功的人。在左鵬飛的背後,也有著一群月薪5000,每天靠著焦慮生活的年輕人。
他們也許是大學生,也許是沒讀過書的拼搏人,也有可能是正在找工作的博士研究生,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焦慮。
面對招聘會上兩三千的薪資崗位,面對背後家庭人的殷切期盼,從找工作的那一刻起,我們開始慌了。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曾經我們用寒門再難出貴子這樣的藉口荒廢時光,這樣的無知,理應接受批判。
讀研究生以後,聽身邊人說過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別人的成功無法複製。
確實,我們不能用個人經歷去定義別人的人生,但是很多說這句話的人整天沉浸在遊戲和刷劇當中,似乎再用這句話來換一個心安理得。
左鵬飛年薪200萬的背後,是自身的一身本領。你想要的,必然是和你自身能力匹配,好聽的學歷很多人都有,但是同樣的成功卻不是。
當你總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時候,不妨靜下心來問自己一句,自己真的配得上自己想要的嗎?
別人的成功無法複製的真相,是我們沒有朝著正確的方向去努力。
90後年入百萬,辭職創業逆襲,她是房琪。三本院校播音編導出身,從無人知曉到走上全國的舞臺,她說:「想要被看到,就必須站在有光的地方。」
畢業那年,她參加主持人大賽,那句「我們還未佩妥劍呢,出門就已經是江湖了」,讓無數人成為她的粉絲。
她的努力,讓她成為了央視的主持人,可是沒過多久,她選擇了辭職。在很多人眼裡,這是一份風光體面的工作,讓她的人生履歷熠熠生輝。
可是,人生若是沒有朝著正確的方向,怎麼努力也是無用。
看準短視頻的紅利期,她開始了自己的視頻生涯。她選擇了自己最擅長的文案,而她的男友配合拍視頻,所有的工作都由兩個人獨自完成。
全網800萬粉絲,她用實力證明,她的選擇是正確的。努力誰都有,可是正確的選擇卻很難,而在這個過程當中,她也曾和想和這個世界死磕到底,撞得頭破血流之時,才知道回頭。
當你沒有經歷過頭破血流之時,你永遠不知道你可以多勇敢。
對於我們來說,最大的資本就是年輕,別人的成功確實無法複製,但我們必須不斷試錯,才能夠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
直面自己的欲望從來就不是一件丟人的事情,不能實現才是。
高學歷很多,人才很少,這是這個市場的現狀。2020年的一腳急剎車,讓越來越多的人有了危機感。
焦慮,成了正在某一個群體奮鬥中的常態。
正在畢業的畢業生面對就業壓力,不知道何去何從?
於是研究生擴招了,很多人就看到了希望,但是研究生畢業以後呢?在面對同樣的問題之時,你是否可以全身而退?
只有找到焦慮的根源,我們才能儘快的從危機裡找到出口。你的焦慮,是因為不知道未來的方向在哪,我們不怕努力,只怕努力無用。
廈門大學高材生畢業以後在銀行工作,面對繁重的工作,他選擇了自殺。成年人的自殺性死亡,壓倒他們的往往是因為一根稻草。
近兩年,博士研究生自殺死亡的新聞越來越多,他們理應是社會上的朝陽,可是卻活成了人們心中的夕陽。究其根本,不過是對於未來的焦慮。
他們並非不努力,只是怕自己的努力得不到同等的回報,害怕那句:博士也不過如此,面對太多期待的目光,他們不敢輕言辜負。
焦慮,像是一種慢性毒藥,殺人於無形。面對生活的這場廝殺,我們有太多的身不由己,即使知道前路道阻且艱,卻仍強迫自己不停止,焦慮也就在心底生根發芽。
面對交流,只有成就感才是解藥。
而想要的成就感,就必須做我們喜歡的事情,即使很累,也依舊甘之如飴。就像上面提到的勵志房琪女孩一樣,每天睡眠不足五小時,拍上百條素材......
雖然很累,但卻是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這就是屬於她的成功,沒有複製別人的,也是異曲同工。
找到努力方向的前提是努力,一邊感嘆人生不易,一邊沉迷於網絡的世界裡,就不要怪生活對你太殘酷。
太多的矯情,才是成功路上最大的攔路虎。
一個十幾歲的小男孩,沉迷遊戲,因為升級白銀失敗而被氣的昏厥。我們不得不承認網絡世界,有時候真的可以毀掉一個人。
高考剛剛過去沒多久,我真的想對那些即將要上大學的學子說,不要聽別人的努力無用,就不去努力。
不管高考失利也好,高中也罷,都只是過眼雲煙。高考結束了,但你的人生才剛剛開始,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才是更為重要的事情。
若是仍舊信奉寒門再難出貴子的謊言,最後可能你真的會成為眾多案例的一個。
和所有畢業生一樣,我也面臨著找工作的困擾,我們和剛剛讀大學的孩子不一樣,過去的我們,虧欠過時光,所有欠下的債,都是要還的。
對於我們而言,只要不斷的試錯,才能夠在這一場江湖風雨中,站穩腳跟。
或許很難,但我們依舊要迷茫中前行。盧梭在《社會契約論》裡說:那時我們還在原地彷徨,可是幸福早已遠離身旁,終於了解咎由自取的迷茫。
奮鬥的年紀,不該選擇安逸。
每一份試錯,都是你前進路上的指路明燈,只要沒有不努力,我們就是成功的。
當下一次,你問自己為什麼我想要的,總是得不到時,不妨問問自己,我想要的,和我所有的是否匹配。
當能力匹配不上所得,就會有一種巨大的落差感。那種落差,會讓你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難以和生活達到自洽,這才是最可怕的。
首先,你必須足夠努力,否則你連說努力無用的資格都沒有。
其次,當你真的足夠努力卻依舊無所得的時候,或許努力的方向是錯的。
最後,理想必須與現實保持平衡,一旦失衡,很有可能就是萬丈深淵。
我希望每一個人,都可以在未來的人生中有一份專屬於自己的無法複製的成功。
或許很辛苦,但我們心甘情願。
我是小Q,一個熱愛文字的90後
微風不燥,遇見你剛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