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優秀的孩子背後一定有會教育孩子的父母

2020-10-05 眾艾感統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優秀的孩子背後一定有著會教育孩子的父母。

放假期間,帶著孩子參加親戚的宴席,因為是放假那場宴席裡有很多小孩子,酒店有專門的兒童遊樂場,很多小孩子都在這個遊樂場裡玩,課時孩子多的地方難免會有衝突。

圖片源於網絡

宴席還沒開始,就有小朋友因為積木被撞到而吵起來了,眼看著孩子們你推我搡的,我想去把他們分開。

但表姐拉住了我,「別擔心,孩子的事情讓孩子自己解決。」

她家孩子歡歡6歲的孩子,特別懂事,小嘴特甜深得我們這些長輩的喜歡。

表姐這樣說,我就沒在插手,一直關注著事情的發展。

只見歡歡走向那兩個起爭執的小朋友,先是安慰了被撞的小夥伴,然後對撞人者說:「你確實撞到了他,但我們都相信你不是故意的,來說聲對不起吧,我們都是好朋友,他肯定會原諒你的。」

圖片源於網絡

三言兩語,一場衝突就被化解了。

看到歡歡的表現,我真的覺得特別棒,這麼小的孩子,竟然有這樣的處事態度和能力。

都說「會說話的人,一開口就贏了。」

善於表達自己的孩子,在以後的生活工作和學習中遇到困難後,總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很多孩子不愛交流,不會交往,看到歡歡的表現,我趕緊向表姐取經,問她是怎麼教育孩子的。

圖片源於網絡

表姐給了我這樣的建議:

  • 讓孩子多開口

孩子的社交能力多取決於他的幼兒期,來自父母、來自同伴、來自周圍生活。

天生性格孤僻的孩子是少之又少,大部分孩子在很小的時候,便有交往的需求。

在日常的生活中,多和孩子溝通,鼓勵孩子多講講和朋友之間的交往、一天中有趣的見聞、明天想要吃什麼等。問的問題簡單有趣,孩子有話講,孩子才會願意說。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是當孩子能夠主動說話時,父母一定要第一時間給孩子送去鼓勵和稱讚。


圖片源於網絡

  • 多帶孩子出去走走

有意識地多帶孩子到人多的場所走走,讓孩子儘早、儘快地接觸各種環境,感受不同人的聲音與面孔,嘗試與各種性格的人交談。

當然,當孩子害怕或者牴觸人多的地方時,千萬不要強制把孩子往眾人面前推,以免引起觸覺敏感。


圖片源於網絡

  • 教孩子學習基本社交禮儀和規則

日本當代著名詩人谷川俊太郎也曾為小朋友創作過一本繪本《朋友》,他在裡面寫道:

自己想說的話,清清楚楚說出來,還要仔細聽對方的話;

有時說別人壞話不要緊,但背著人亂說就不好了;

吵架不要緊,但一群人欺負一個人,是絕對不可原諒的哦……

懂得交往禮儀的孩子,總是更受人歡迎的。餐桌上需要注意哪些禮儀、如何尊重長輩、看到認識的人積極打招呼、不打斷別人發言等人際交往法則,儘早教給孩子,讓其從小養成習慣,內化成自己良好的社交修養和品行。


圖片源於網絡


  • 感統訓練,從內在提高人際交往能力

給孩子創設豐富的語言環境,多玩吹口琴、吹紙、吹氣球的遊戲;

教孩子一些朗朗上口的兒歌或者是一些簡單的看圖說話,用講故事的形式培養孩子的語言組織能力、表達能力和想像力。

多帶孩子外出玩耍,多玩土玩沙玩水,多與小朋友接觸和溝通交流,在家多給孩子按摩,降低孩子的觸覺敏感。

進行綜合感統訓練,提高孩子的各項能力,讓孩子更自信更陽光,更樂於與人交往。

圖片源於網絡

每個人都不是孤島,願每個孩子都可以體會到群體和交往的快樂和美好。

相關焦點

  • 優秀的孩子背後,一定有一對用心、努力的父母。
    陝西師範大學幼兒教育專家講到:你想讓孩子變成你希望的樣子,最好的方法,就是你陪伴孩子一起奔跑。 優秀的孩子背後一定有一個用心、努力的父母,但是並不一定要有高學歷或者別人認為的多優秀。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孩子上學前很多的生活常識、行為習慣、做事態度等都是日積月累從父母身上學的。
  •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優秀孩子背後的父母,原來有這些共性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在生活、工作,為人處世以及教育等各方面影響著孩子的成長。你們優秀的孩子背後,他們的父母具備怎樣的共性呢?曾參加了一個家庭聚餐,席間有幾個孩子的表現讓我刮目相看,一個已經大學畢業了,考入某大型國有銀行,已經上班。一個在國內一所著名的大學讀大二,大三準備保研。一個還是一名初中學生,成績非常優秀。
  • 孩子是父母最好的老師
    孩子是父母最好的老師 前天晚上妻子加班,我在家做好晚飯,同身體有些不舒服的兒子一起進餐它離我們又有多遠呢?如果說孩子有問題,那麼一定是父母出問題了。生活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只要來到這個世界上,我們就會有父母親子關係。父慈子孝也好,雞飛狗跳也好。要麼是我們希望的,要麼不是我們希望的。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它經營的品質直接影響我們社會的和諧,國家的建設。一個幸福的家庭氛圍,對我們來說太重要了。
  •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言傳身教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這樣做避免我們在育兒道路上少走彎路,也反應出為人父母的心理:我想給孩子最好的!最好的奶粉,最好的身體乳,最好的尿布溼等等。特別是孩子的教育問題上父母為了子女的教育真是煞費苦心:不惜重金買學位房,為了幼兒園學位通宵在園門口大排長龍。我常常為這樣的做法感到困惑,而為人父母的責任感又驅使著我不得不這樣做!
  • 一個優秀的孩子背後往往都有一個優秀的父母
    李玫瑾教授說過:一個優秀的孩子,一定有一個優秀的父母。所謂父母的優秀不是說有多麼高的學歷,多麼富裕的金錢,多麼成功的地位看,而是懂得去教育陪伴孩子。記得之前李玫瑾教授講到這個主題的時候,舉例了錢學森的例子,是他父親培養了他的性格。一個記者採訪錢學森說讓他最深刻的時期是誰影響了你?
  • 優秀的孩子背後一定有優秀的教育方法
    我們所說的天才為什麼會被稱作天才,第一是因為他們早期智力開發比較早,第二是因為有的人情商比較高,第三是因為他們經常懷著朝聖者的熱情向著一個方向工作,最後能把工作做到巔峰的狀態。1.天才是教育出來的現在腦科學和心理學研究的結果就是天才是教育出來的,那說明世界上沒有所謂的天才,天才都是通過早期教育出來的。
  • 孩子的「活教材」:父母就是最好的老師
    「學校裡孩子的成績單,排名從後往前看,成績最差的孩子,一定是父母陪伴最少的」那些成績優異的孩子,到底是自己學得好,還是老師教得好?其實都不是,而是作為父母對孩子教育付出很多心力。你陪伴孩子多少,孩子身上就會體現出多少你教育的成果。願天下父母都能懂:用心陪伴,100%的心陪伴1小時,勝過10%的心陪伴10小時。
  • 教育路上,每個孩子優秀的背後都浸透著父母的汗水
    每一個熊孩子都是家長慣出來的,每一個好孩子都是家長悉心培養出來的。千萬別指望孩子能夠天生優秀,每個孩子優秀的背後都浸透著父母的汗水。都有一個成功的家長莫言曾經說過:孩子的優秀,都浸透著父母的汗水。一個出類拔萃的孩子,從來都不是通過父母的說教來產生效果的,而是通過父母的行為刻畫進孩子的血肉裡的。在孩子的教育路上,比起父母的文化水平,對孩子影響更大的是父母對文化的認知,比起父母的職業和地位,孩子更加重視的是你是否是稱職的父母。
  •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你的言行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家庭是孩子最重要的課堂,父母是孩子的最重要老師,父母的言行舉止是對子女最具影響力的教材,父母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可能對孩子產生深遠的影響,成為刻在孩子心中的豐碑。教育孩子既要言傳,又要身教,身教重於言教!與其空口說教、 一天到晚地嘮叨,不如為孩子做出榜樣。「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孩子的年齡越小,榜樣的影響力就越大。
  • 每一個父母都是孩子成長路上最好的老師,這才是最好的教育
    孩子再小,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也擁有自己的情緒,也會對事物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而這些都是應該被父母接納、重視、嘗試去理解的。父母要做的,是不要用成年人的眼光和高度去批判孩子的表現,不要用成年人的價值觀去否定孩子的選擇和決定,不要用成年人的傲慢去輕視孩子珍惜的東西。
  • 父母的格局決定孩子的高度,四種父母教育出來的孩子,很難不優秀
    文丨飯飯媽大家都說"虎父無犬子、有其父必有其子",想必也有其一定的道理。孩子的天性就是模仿,父母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在隨時影響著孩子,所以想要孩子優秀,父母首先也應該做到自己優秀。而這時侄女卻說:"爸爸,你一定要有耐心,不然是沒有辦法取得成功的。爸爸,一定要小心,任何一塊拼圖丟了拼圖最後就不完整了。"……這個樣子簡直就和平時姐姐教育侄女的樣子一模一樣,所以有些時候,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孩子這句話真的不假。
  • 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父母影子,家長一步錯,孩子就會步步錯
    7種家庭在教育路上,我們不難發現,每一個優秀的孩子背後,一定能在他的家長身上找到優秀的因子。優秀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個懂得正面管教孩子的父母。十年後,有出息的孩子都來自這7種家庭,父母最好都看一看。1、熱愛學習的家庭:一個高考狀元的背後,一定站著熱愛學習並且嚴於律己的父母。2、積極樂觀的家庭:父母的積極樂觀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孩子會變得自信、樂觀、陽光。
  • 每個優秀的孩子背後,都有父母不易的付出
    今年湖北理科狀元唐楚玥,高考取得725分高分,每門都接近滿分,在我們傳統的印象中,能考得高分的孩子,一定特別刻苦,無時無刻不在學習,而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越是成績好的孩子,越會學習,越會安排自己的時間,並且勞逸結合。
  • 【樂洋洋幼兒園】優秀的孩子背後一定有優秀的教育方法
    在孩子眼中世界是陌生的,培養孩子自信心最好的方法是鼓勵,當孩子的這三個方面都建立起來後教育起來是很容易的。我教育女兒時,每天讓她記錄班裡發生的好事及一天的收穫,就是讓他找到快樂,願意到學校,到班級去,逐漸培養他好好學習的習慣。
  • 父母有格局,孩子自優秀
    要把孩子教育成什麼樣的人,首先家長就要成為那個樣子的人。01父母修養好,孩子有教養教育來自生活的點滴,家庭是教育的主戰場。我們常說: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國傳統文化中有「養不教父之過」之語,列夫·託爾斯泰也曾說「全部教育,或者說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結到榜樣上,歸結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教育是一個潤物細無聲的過程,想要孩子成為一個有教養的人,首先父母也應做到有修養。無數事例告訴我們:有教養的孩子背後站著有修養的父母,熊孩子的背後往往站著不合格的家長。
  • 優秀的孩子背後有因果關係,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果,在父母
    其中最精闢的是這個問答:什麼是最好的教育?先有優秀父母,才有優秀孩子。>一個優秀孩子的背後,一定有一個親情溫暖,自由尊重,書香濃厚的家庭。他們的父母不一定有很高的社會地位,也不一定很能賺錢,但一定是通情達理,遠見卓識。因為,父母能給孩子什麼樣的思想觀念,教育資源,就決定了孩子未來的起點。並且,父母的格局,就是孩子的方向。無知的父母會奴役孩子學習,並且毫不自知;開明的父母則擅於引導孩子,給予充分的尊重與自由。
  • 心靈教育: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現在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高智商的人,就算不是一個天生高智商的人,也要想盡各種方法來培養孩子,開發孩子的智商。其實,孩子的智力是可以被開發的,父母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1.通過音樂教育開發孩子的智力音樂對於孩子來說具有一種強烈的感染力,它可以非常容易就引起孩子在感情上的共鳴,孩子最早所接受的教育就是從感受音樂開始的。
  • 父母自律,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優秀、自律的孩子背後,往往站著同樣優秀、自律的家長。想要孩子彎道超車,家長首先要學會做自律的家長,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孩子才會更優秀!這是在疫情特殊時期一次特殊的家長會,照片中的男子是杭州景成實驗學校的一位學生家長。
  • 班級內名列前茅的孩子,他們的父母都是怎樣教育孩子的?
    考試結束後,學校組織家長開家長會,看著考到班級前幾名孩子的父母上臺分享自己的教育經驗,各位家長有沒有很羨慕?其實明白人都會發現,學習成績靠前的孩子,除了自身的努力,和老師的教導外,背後都站著一群不一樣的父母,當然,這裡說的不一樣是指教育方式的不同。
  •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樣培養孩子的情商,讓孩子終身受益
    前不久,參加了一個親子活動,有一個小姑娘表現的特別顯眼,活動的老師都特別喜歡她,倒不是因為她表現的有多優秀,而是她的情商特別高,讓人喜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想要培養出高情商的孩子,以下幾點,一定要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