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父母影子,家長一步錯,孩子就會步步錯

2020-10-31 教育追夢堂


一個家庭中,父母是孩子最原始的老師。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必會在孩子身上有所體現。

可以說,父母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你什麼樣,孩子就什麼樣。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家長一步錯,孩子就會步步錯。

1

這10種教育方式會把孩子慣壞

《人民日報》在一篇報導中總結了10種錯誤的家庭教育方法,明確指出這10種方式會把孩子慣壞。

1、孩子在家中地位高人一等,處處特殊照顧。

2、過分關心、過分注意孩子,以孩子為中心。

3、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輕易滿足孩子的無理要求。

4、允許孩子生活懶散、不做家務、睡懶覺、挑食等等。

5、一旦孩子犯錯,就愛當面袒護,以「孩子還小」為理由,對孩子的錯誤視而不見。

6、家長放低姿態,哄孩子吃飯、睡覺、寫作業等,家長的威信也會耗盡。

7、替孩子做決定,代替孩子做大多數本應由本人來做的決定,幫他們定製「完美人生」。

8、孩子生病,全家如臨大敵,驚慌失措,手忙腳亂,這樣只會讓孩子依賴父母,變得膽小。

9、害怕孩子哭鬧,為了讓孩子不哭,答應孩子任何要求,這樣只會讓孩子變得自私。

10、很多事孩子都能獨立完成,但當父母總覺得孩子做得不好,自己包辦,剝奪孩子獨立的機會。


2

這6種父母不合格

一對好父母,勝過200個好老師。

父母的教育是無價的,是孩子終身幸福的根基。

然而在教育孩子的路上,為人父母,漫漫求索,苦心孤詣,卻還是難免會出錯,一不小心成為不合格父母。

各位家長,請不要做下面這六種父母。

1、過度溺愛型父母:把孩子放在第一位,滿足孩子一切要求,對孩子犯的錯誤視而不見。

2、過於忙碌型父母:以為賺到錢給孩子最好的物質生活,孩子就能教育得好。

3、脾氣暴躁型父母:夫妻間一有矛盾就爭吵,經常衝孩子發脾氣,對孩子的傷害很大。

4、愛做比較型父母: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家孩子做比較,以為可以激發孩子進步的鬥志,實際上卻是影響孩子的心理成長。

5、消極抱怨型父母:一遇事就愛抱怨,孩子也會潛移默化地學會了抱怨,充滿負能量。

6、不守公德型父母:父母不遵守公共道德,缺少公德心,孩子就容易沒教養。


3

優秀的孩子往往來自這7種家庭

在教育路上,我們不難發現,每一個優秀的孩子背後,一定能在他的家長身上找到優秀的因子。

優秀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個懂得正面管教孩子的父母。

十年後,有出息的孩子都來自這7種家庭,父母最好都看一看。

1、熱愛學習的家庭:一個高考狀元的背後,一定站著熱愛學習並且嚴於律己的父母。

2、積極樂觀的家庭:父母的積極樂觀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孩子會變得自信、樂觀、陽光。

3、夫妻恩愛的家庭:父母相愛就是給孩子最好的愛,孩子將擁有更好的性格,更好的生活。

4、保持溝通的家庭:在家庭相處中,父母採用較平等的模式和孩子交流,會教出優秀的孩子。

5、情緒穩定的家庭:父母情緒穩定,會給孩子極大的安全感,孩子會成為成一個樂觀開朗的人。

6、學會放手的家庭:父母適當放手,孩子才有動手實踐的機會,才有成長的機會,才能獨立生活。

7、尊重老師的家庭:父母信任、支持老師,在孩子心中維護老師的威望,孩子也會尊重老師。


4

爸爸是孩子成長中的好榜樣

有心理學家指出,孩子12歲之前,通常會把父親當成自己的偶像。

孩子會下意識地去模仿父親的行為舉止,在心智成熟後,會努力去抵達或超越父親的高度。

童話大王鄭淵潔就曾寫過一本書,名為《父親的含義是榜樣》,裡面有提到了他父親的教育。

在鄭淵潔父親看來,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身教,他說:

「我以為,父親的身教,比要求孩子考一百分管用。」

「為人父這麼多年,最深刻的體會就是,閉上你的嘴,抬起你的腿,走你的人生路,演示給孩子看。」

在家庭教育中,相對母親而言,父親一般不會溺愛孩子,他們往往會給孩子指明一個方向,讓孩子用自己的力量去抵達。

所以,爸爸給孩子最好的教育,不是事無巨細地體貼照顧,而是指引方向的立志教育。

一個合格的爸爸,一定要在格局和立志上為孩子做好榜樣,這在未來將會決定孩子所能抵達的上限。

5

媽媽的情緒就是孩子的世界觀

著名導演姜文在做客《十三邀》曾表達過,自己這輩子最大的失敗,就是處不好和母親的關係。

他說:我很想讓她高興,但不管是我拿到戲劇學院通知書,還是後來給她買了房子,她都不高興。

因為媽媽的不高興,姜文說自己經常不自信。

媽媽的情緒,是孩子看世界的鏡子。

孩子在生命早期和媽媽的關係怎樣,長大後,他和這個世界的關係就是什麼樣。

如果有一個快樂的媽媽,孩子照見的自己,是被接納的、是有支持的。

反之,孩子在鏡子裡看見的是一個不被喜歡、不被支持、缺乏勇氣和自信的自己。

一個人最好的運氣,無疑是擁有一個情緒穩定、平和的媽媽。

媽媽的情緒裡,藏著孩子未來的樣子。


6

最好的教育是父母與孩子一起成長

家長群裡,有位媽媽感慨道:

「如果我們抗拒成長,就會把成長的任務轉嫁到孩子身上。於是,我們幾乎和孩子綁定在一起,同進退,同悲喜。

但如此一來,孩子就會變成人生最大的創可貼。

一個孩子,是很難擔負兩個人的成長任務,這樣的狀態,註定是會出問題的。」

教育孩子的王道,是執著地栽培自己。

孩子懂的,我們懂;孩子不懂的,我們也懂,至少,我們要和孩子有交集。

孩子的起點,是父母的肩膀。

所以,為了孩子,成為勤奮好學、不放棄自我成長的父母吧!

相關焦點

  • 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初次看到這個標題的時候心為之所顫......但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會發現孩子身上不好的習慣越來越多。比如愛發小脾氣,沒有時間觀念,不夠自律,做事馬虎等,每每當孩子出現這些問題的時候,心中不免著急上火,心想孩子為什麼會這樣?而事實上,這不是一個家庭的問題,很多家長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中都會面臨這樣的迷茫。當出現這樣的困擾時,各位家長們,不要迷茫,靜下心來,深刻反思下作為父母,孩子所有表現出來的問題,我們大人也是否都存在呢?
  • 【樹誠家庭教育講座】父母是孩子的鏡子,而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深受家長的信任和孩子們的喜歡!被評為"樹誠骨幹教師"等榮譽稱號。每年有大量的學生考入重點初中。孫老師不僅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更注重學生應試能力的提高,教學方法的優化,讓學生在穩紮穩打的學習過程中逐步提高! 家庭教育主講 學會控制脾氣 1.儘量讓自己冷靜下來。
  • 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身上都藏著父母的影子,很多好或者不好的習慣,都是從父母那裡「言傳身教」過來的。如果你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就自己先去做什麼樣的人。家長自己玩手機打麻將,卻要求孩子認真學習。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深深的影響著孩子。當一個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很多人喜歡從孩子本身去找原因,但其實出現問題的,往往是家長。
  • 父母是孩子的鏡子
    網絡上說,奶奶帶孩子就是跳廣場舞,爺爺帶孩子就是寫毛筆字,父母帶孩子就是玩手機。現在新生代父母還想也並不排斥孩子玩手機,很多一兩歲的小孩都會捧著平板自己玩了,根本就不需要誰來教。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是孩子的鏡子。
  • 【家長學校】孩子是父母的鏡子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
    作為家長,不僅要在生活情感上去關愛孩子,還要在言行舉止上去身體力行,為孩子做好表率。你們在成長的道路上是兩條平等線,只有「你成為了最好的你,他才會成為最好的他。」在這個寒假,推薦幾部優秀紀錄片給大家,父母和孩子可共同觀看,試著互相探討觀後的感受,理解相互之間的角色情感。
  • 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鏡子
    母蟹對小蟹說:「孩子,你怎麼老是橫著爬,為什麼不能直著走呢?」小蟹委屈地答道:「媽媽,我是照著您的樣子走的呀。」這是說,母親必須正直地生活,正直地做人、行事,才能正確引導孩子。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是父母的翻版。為了培養孩子的品德,做父母親的行為要自慎,應該處處做孩子的表率。孩子好的行為,壞的行為都是父母教育影響的結果。
  • 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影子
    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影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第一任老師絕對是影響孩子一生的最重要的老師。你想想孩子一生下來睜開眼睛最先看到的是誰?每天和誰呆的時間最長。第一聲開口叫的又是誰。都是父母。,其實孩子都是跟父母學的,正所謂有樣學樣。
  • 父母是孩子的「鏡子」
    大意就是說一個人在三歲左右所接觸和學到的東西,包括養成什麼樣的性格、生活習慣等,基本可以預測到其長大後是什麼樣的;同樣,一個孩子在七歲左右時成長為樣子,也基本可以判斷其成年和變老後是個什麼樣子。 這雖不是絕對的,但絕對是大概率事件。一個人在幼年時所生活的環境和所接觸的教育,直接關係著其未來的前途和命運。 因此,在孩子教育的關鍵時期,一定要想辦法給予其力所能及的最好教育。
  • 寶寶變成「噴火龍」: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老人賠笑說:「這不是孩子愛吃嘛,你也一起吃點吧。」帆帆媽媽翻了個白眼說:「我晚上減肥呢!」帆帆看到媽媽翻白眼,也跟著翻了個白眼。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蘇聯教育家霍姆林基說,家長們應該認識到,兒女首先是向他們學習的,不論是好還是壞。所以,父母的言傳身教將給孩子造成深遠影響。
  • 父母行為與孩子性格對照表:什麼樣的父母,就會有什麼樣的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師,從出生起,孩子就與父母聯繫最密切,相處時間最長久。一定程度上父母的言行舉止會成為孩子內心深刻的記憶,他們長大後的性格特點也會受父母很大的影響。我們常說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你能從孩子身上找到父母的行為表現。家長在評價孩子性格和行為問題前,請先自省,自己是否有些許問題。
  • 知愈心理:知乎200萬高贊:孩子是一面鏡子,裡面是父母的影子
    孩子是一面鏡子,父母就是孩子的影子,我們千方百計尋找的教育寶典,其實就在我們自己身上。我們面對孩子的教育問題,發愁和深思的問題很多。我們面對自己時,我們自身的問題同樣伴隨左右,其實這一切都有一個可算是十全十美的解決辦法,那就是改變自己。教育的法寶就是言傳身教,切記:身教大於言傳。當下我們缺少的就是決心和堅持。
  • 孩子和父母是彼此的鏡子,想要孩子表現好,家長要改掉這3個習慣
    孩子和父母是彼此的鏡子,想要孩子表現好,家長要改掉這3個習慣孩子和父母,就是彼此的鏡子,孩子可以從這面鏡子中看到自己長大的樣子,父母可以從這面鏡子中看到自己成長的軌跡。1、不要再刻意隱藏情緒家長不要害怕表現出自己的壞情緒。對於已經上學了的孩子,你可以和他講出自己不好的情緒,用一些簡單易懂的話,來說一些原因,多講一些細節,孩子是可以理解的,也許他還能給你一些安慰呢。
  •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一面鏡子!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一面鏡子,父母的一言一行無不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孩子越長越大,他們的自我意識越來越強,很多時候,他們總是像和大人唱反調一樣,要她吃飯她就是不吃,睡覺時間了還要看電視,等等……,總是讓人氣憤,常常忍不住讚嘆別人家吃飯睡覺不用操心的天使寶寶, 似乎自己家生了朵「霸王花」。我想當我們發脾氣衝孩子大吼大叫,甚至忍不住動手的時候,孩子的內心也是很害怕的吧!你對孩子的態度,孩子也會在未來的某個時間點以某種形式表現出來。
  • 大愛書院小鎮·崇明島大愛城丨智慧大講堂:父母該如何正確愛孩子
    孩子從來到這個世界上的那一刻起,父母就傾注了太多的愛,父母覺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能夠健康成長,有個好的未來。殊不知,正是因為這一份無條件的愛,讓很多父母過多地介入了孩子的生活,家長們付出了那麼多可孩子卻不怎麼領情,反而越來越疏遠了,家長們的愛是否用錯了方向?有的時候家長們的愛是不是也成為了一種傷害呢?在本期智慧大講堂中,李潔博士教您該如何正確的愛孩子?
  • 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父母必看
    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孩子表現的好壞,都是來源自父母的影響。有些父母面對孩子的缺點毛病,只會一味地訓斥責罵,卻不知父母自己才是罪魁禍首。看完下面10張漫畫,你就會明白,孩子的這些毛病,都是父母造成的。
  •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你改變了孩子才能改變
    當一個個美好的生命呱呱落地,嗷嗷待哺,每個孩子基本都是相同的,餓了要吃奶,困了便呼呼大睡。隨著父母們的養育,有的孩子變的活潑可愛,而有的孩子變的調皮搗蛋。看到別的孩子乖巧懂事,有上進心,一看自家孩子,許多父母總會說一句:別人家的孩子怎麼樣,你看看你。其實與我們孩子朝日相處的父母則是孩子最信任的人,父母的言行舉止,孩子自然是深刻相信的,自然會去模仿。所以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
  • 「熊孩子」發脾氣朝老師扔凳子,孩子的一舉一動,都有父母的影子
    孩子的一舉一動,都有父母的影子。作為陪伴孩子整個成長階段的人,家長對孩子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老師所承擔的教學責任雖然重要,但是和家長對孩子的影響比起來還是差一些,因此家長的言行舉止,對孩子的影響更大。但在孩子合理的成長和需求範圍內,父母還是應該儘量滿足。如果必須拒絕,也要儘量讓孩子明白,他自身的要求出了什麼問題,將孩子的想法朝著正確的思路和方向上引導,同時一定要制止孩子的暴戾反抗。有些孩子達不到目的,就又鬧又作,家長為了清淨就服了軟,其實是無形中認可了他這種不正確的做法。
  • 每日蒙臺梭利對您說*早安: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是父母的翻版
    每一個人都不是他自己要出生的,父母使他們偶然來到這個世界,來到一個他們自己無法選擇的家庭,有了一對永遠不能變換的父母。一個孩子將來能成為什麼樣的人,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孩子的父母是何種層次的人,取決於孩子在早期成長過程中受到何種層次的家庭教育。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是父母的翻版。
  •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孩子的行為是家長的映射,要以身作則
    只要父母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孩子在處理一些問題或者表達情緒的時候,父母往往可以看到自己的身影。所以孩子很多的行為都是受到父母影響而產生的,孩子在家裡度過的時光其實就是在為他們以後的人生定基調。家庭為孩子的未來奠定基調家是孩子們夢的發源地,也是孩子最安全的港灣。
  • 「改造孩子」還是「影響孩子」?一步錯,當心步步錯!
    很多家長,在孩子出現一些小問題之後,總是想方設法「改造孩子」。「改造」的方式,無非是「管理」。然而,鮮有成功者。換一種方式,改為「影響孩子」,效果大不一樣。所以,家長啊,幹嘛強迫孩子讀書呢?你自己拿本童書,讀得津津有味,時不時吧唧吧唧嘴,一顰一笑,皺眉發怒,沉浸其中(嗯,家長一定是個好演員),不就把孩子給吸引過來了嗎?然後,母子共讀,父子共讀,那時候你就是林黛玉了。你再想想,林黛玉讓賈寶玉讀四書五經了嗎?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