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知道漢服的人很少,一段歷史,有點心酸!

2020-12-14 社會品讀

為什麼現在知道漢服的人很少,一段歷史,有點心酸!

「世界上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服飾,唯獨漢族沒有能夠代表本民族的服飾」很多人都這樣說。事實上,漢族也有自己的服飾,那就是——漢服。

由於我們是一個慎終追遠的民族,所以儘管商周確實存在過較為接近對襟的式樣,但整體上我們一直保留了祖先最初的選擇……這是交領右衽的由來。至於長袖和寬袖,可能是在財富積累後上層產生的習俗,但由於當年孔子重視大袖(縫掖之衣)所以成為了士人裝飾的必備元素和突出特徵(當然,也反應了我們的生活觀念)。

約五千年前,中國在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時期,人們的生活日趨穩定,產生了原始的農業和紡織業,開始用織成的麻布來做衣服,後又發明了飼蠶和絲紡,人們的衣冠服飾日臻完備。隨著生產力和社會分工的發展,原始社會的解體,人類社會發展進程出現了一個質的變化,從無階級社會過渡到了階級社會。從此,衣冠服飾便成了統治階級"昭名分,辨等威"的工具。黃帝時代冕冠的出現著等級的差別.開始有了區別貴*的黼黻,尊卑貴*,各有分別,服飾制度逐漸形成。

漢服的概念

漢服即漢族服飾的簡稱: 主要是指明末以前,在自然的文化發展和民族交融過程中形成的漢族服飾。 漢服作為一種獨立服飾體系,在歷史的傳承與發展中,形成了獨特的文化背景和民族風貌,即已形成了鮮明的風格特色,並且明顯區別於我國其它民族,及世界任何一個民族的傳統服裝,更與現代服飾在制式風格上有著質的不同。

漢族服飾博大精深。因為其歷史悠久,應用地域廣泛,並在不斷的創新與融合中發展演變,使得對中國服飾研究較少的人難以把握,而作為一個大的服飾體系,不能僅以表象和簡單的制式來界定漢服,而應以其主導風格為界定標準。

所以漢服的界定標準可以用以下文字進行表述:「上溯炎黃,下至宋明,漢(先秦時期則為華夏)族人民所穿著的服飾為基礎,並在此基礎上自然發展演變而形成的一種明顯具有獨特風格的一系列服飾的集合。

一、漢服的由來

漢服,即華夏衣冠,又稱漢衣冠,中國漢族的傳統服飾,又稱為漢裝、華服。漢服不能與「唐裝」、「和服」相混合。

漢服是世界上歷史最古老的民族服飾之一,其由來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時期一直到明代,連綿幾千年,華夏人民(漢族)一直不改服飾的基本特徵,這一時期漢民族所穿的服裝,被稱為漢服。

自炎黃時代黃帝垂衣裳而天下治,漢服已具基本形式,歷經周朝代的規範制式,到了漢朝已全面完善並普及,還通過儒教和中華法系影響了整個漢文化圈。漢人、漢服、漢語、漢俗由此得名。日本、朝鮮、越南均曾頒布法律效仿漢衣冠制度。但目前在中國,很多人並不了解她,也不清楚漢服究竟是怎樣一個概念。同時,作為目前宣傳漢服的最重要工具的漢服歷史劇在日益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著突出的錯用、亂用漢服等問題,使得很多原本就對漢服就不是很了解的觀眾陷入的誤區。

在經歷滿清兩百多年的統治後,今日的漢族逐漸忘記了自己曾經擁有的華美衣裳,成了世界上唯一沒有自己民族服裝的古老民族。 今天人們看到的「唐裝」和旗袍、長衫馬褂都不是漢族的民族服飾,而是滿族的民族服飾或改良。值得欣慰的是,今天,越來越多的漢族人民又自豪的穿起了自己的美麗服飾,這場民間自發興起的復興漢民族服飾的運動,通常被稱為「漢服運動」。

漢服的民族屬性和文化屬性。

漢服為漢族民族服飾,曾一度為滿清所滅。漢服目前依然處於艱難的恢復期,遠未到達國人盡知的程度,作為漢服指導者的網站,不能淡化漢服的消亡史,這是尊重客觀歷史,揭示漢服現實地位,警示民族未來的需要。漢服的確是漢族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但是與琴棋書畫等漢族其他的民族文化相比,漢服一度滅絕達三百餘年,在民族文化界,漢服依然缺乏其應有的地位和榮耀。在這樣的情況下,僅僅把漢服作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來宣揚漢服,顯然為時尚早。若非要以漢服的文化意義為主旨,不妨以「漢服興趣」為名,而不該冠以所謂的「漢服運動」,或者「漢服復興」來吸引眼球。

二、漢服的特點

漢服是漢民族傳承了四千多年的傳統民族服裝,是最能體現漢族特色及信仰的服裝,是華夏禮儀文化的必要組成,通過四書五經、二十四史輿服志千年不變。漢服的每一個特點都可以在四書五經、二十四史、經史子集裡找到依據。每個民族都有屬於特色的民族服裝,漢服體現了漢族的民族特色。從黃帝到明代的四千多年時間裡,漢民族憑藉自己的智慧和信仰,創造了絢麗多彩的漢服文化,發展形成了具有漢民族自己獨特特色的服裝體系——漢服體系。

相關焦點

  • 現在越來越多人穿漢服,尤其是在國外,知道為什麼嗎?
    現在都流行一種漢服風,在微博,抖音,快手,都有一些小姐姐,小哥哥穿著漢服在大街上,繁華區,來回走著。接下來我們看看為什麼穿漢服。一名年輕的小姑娘身著漢服,梳著髮髻,款款而來。在喜歡漢服的人看來,穿漢服真的只是自己喜歡,也能傳播傳統文化。
  • 漢服都是富麗堂皇嗎?古代百姓穿的漢服,網友:看了讓人心酸
    古代富貴人的衣服貧瘠的古代條件下,最好的都供給皇室和富家人家,百姓其實穿的衣服並不是我們所在一些影視劇中看到的服裝,甚至比之還要更加惡劣,漢服都是富麗堂皇嗎?百姓穿的漢服,網友:看了讓人心酸!今天小編就跟各位聊聊古代窮人穿的漢服究竟是什麼樣的。古代百姓穿著的漢服,主要以短褐為主,也就是一種短上衣加長褲的配置,衣料非常粗糙,一般以最廉價的粗麻布製作而成,冬天時夾雜動物皮毛以取暖——在古代棉花也是非常奢侈的。
  • 為什麼韓國人經常穿韓服,中國人卻很少穿漢服?原因太過於真實
    一、歷史原因 朝代有斷層。漢服是漢族人的服裝,從漢朝開始直至明朝。大家都知道,清朝取代了明朝,清朝的統治者為少數民族——女真族,非漢族。 清朝統治以後,以女真族的服裝取代了漢服,以致幾百年的時間內漢服銷聲匿跡,如今再拾起,略顯艱難。而女真族的服裝,旗服得以傳承,經過演變,成為旗袍,依然深受現代女性喜愛。
  • 為什麼韓國人可以大方的穿韓服,中國人穿漢服的人卻很少?
    隨著漢服文化的流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這一匯聚著千年底蘊的服裝動了心,恍惚在一夜春風過後,街上的同袍玩家們如春筍般冒出。但是儘管如此,漢服的風頭來得快,去得也快,如今已經有很長時間沒有再看到眾多同袍們穿著漢服在大街上了。
  • 漢服起源於漢朝?別鬧!這才是漢服的歷史!
    漢服,是漢朝人穿的衣服嗎?有這樣的困惑的人不少,但是很可惜,這樣的猜想是不對的,因為漢服和漢朝的關係也就是差不多是漢人和漢朝的關係。後來的歷史大家都知道了,清朝滅亡了,於是服飾也就開始放得開了,但是大部分漢人卻都已經忘記了漢服,而且來自西方的服飾設計以其輕便和廉價,迅速的佔領市場,以至於現在的漢人都已經習慣了各種各樣的西方服飾,不知道的還以為這些衣服就是中國的特色呢!
  • 漢服抄襲韓服?韓國小學都不教歷史的嗎?
    哎,也難怪他們都不知道! 唐代以後,中國也有一段時間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 朝鮮半島經過多年徵戰總算「基本」統一。
  • 南京「開筆禮」:點硃砂+著漢服+行禮寫字,開學季也能穿漢服
    ,為什麼他們這麼小都有漢服穿,而且還是學校支持家長支持的,眾多人紛紛表示,自己也想要這樣的機會去回爐重造,去體驗一下穿著漢服以及接下來行使的儀式,這樣的學校給滿分。,孩子們穿上漢服行禮寫字,或端正站立,或提筆行書,無一不讓人想要去觀看見識,比起往日裡只會搖頭晃腦死讀書的人們來說,這些孩子為漢服為學堂注入了新的力量。
  • 外國人評價漢服,有點誤會,但認為中國人的穿著品味很高
    導語:外國人評價漢服,有點誤會,但認為中國人的穿著品味很高漢服有這悠久的歷史,從皇帝上位一直到明末,在漢族居住區都很流行,但到了清朝,由於政治原因,漢服受到嚴重打擊,那麼現在的外國人看到漢服會怎麼想呢?
  • 為什麼日本人喜歡穿和服,中國人卻不喜歡穿漢服?主要原因有4點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日本人喜歡穿和服,中國人卻不喜歡穿漢服?感覺這些年漢服好像從我們的視線中消失了,甚至還有很多年輕人將漢服當成二次元服裝,但事實上漢服就是老祖宗穿的衣服,那為什麼現在的人不穿了呢?
  • 漢服為什麼普遍都很貴?漢服生意能賺錢嗎?做原創漢服要多少成本
    現在很多買家都認為漢服不過是幾塊布而已,為什麼商家賣那麼貴,就因為漢服需求量大,而供應商少就可以讓我們交智商稅嗎?如果真是這樣恐怕所有服裝工廠都去做漢服了,往下看,我來給大家算算你們的「智商稅」都交到了哪兒。
  • 為何現在「漢服」不斷被推崇?而清朝卻禁穿漢服!漢服熱一波三折
    為何現在「漢服」不斷被推崇?而清朝卻禁穿漢服!漢服熱一波三折 ,各位看官大家好,小編這廂有禮了。大家都知道近些年來網絡上掀起了「漢服歸來」的熱潮,園林、水鄉、古鎮、故宮等古典的一些地方經常出現穿漢服的的才子佳人們,用智慧型手機拍出穿越時空的古典之美,一想起漢服,在很多人的腦海裡就映出了拖天掃地、寬袖褒衣的特點,大家還想對漢服進行更多的了解嗎?請各位看官不要走開,答案在下方。
  • 漢服婚禮流行的今天,為什麼還有人認為不能穿漢服結婚?
    現如今,隨著漢服文化的不斷發展,漢服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在變得越來越常見。在漢服文化興起的同時,除了漢服的發展之外,一些漢服周邊的發展也是進行的如火如荼。 因此,也有很多人想要穿著漢服,舉辦一場美麗的漢服婚禮。然而,有的人卻認為,結婚是不能穿著漢服的。那麼,為什麼不能穿漢服結婚呢?
  • 韓國人喜歡穿韓服,日本人喜歡穿和服,為什麼中國人不喜歡穿漢服
    每個國家因為不同的文化底蘊,所以會造就出不同的文化產品,就拿服飾來說,韓國人喜歡穿韓服,日本人喜歡穿和服,而中國最有名的就是漢服和旗袍了,那就有朋友很疑惑?為什麼走在日本街頭,可以發現很多日本人穿的和服出街,但是在中國除了電視劇外,其他很少時間可以看見國人穿漢服,普及率要遠低於和服,其實這裡面是有原因的,在日本和服的歷史意義和歷史內涵,每年都會有很多視頻和電影進行宣傳,這就使得日本人對和服有種文化認同感,不會覺得穿和服出門是一種很奇怪的行為。
  • 為什麼985本科生很少參加考研?真實答案令人心酸,卻又無奈!
    據數據顯示,在2019年的時候,考研的總人數已經突破了290萬大關,不知道今天是否會因為疫情的影響直接衝破300萬大關。畢竟,就業形勢的不斷嚴峻,工作壓力的日益加深,使得更多的同學走上了考研的這條道路。可仔細了解和研究過考研的同學就會發現有一點現象很是奇妙。那就是在數以百萬的考研大隊中,我們幾乎沒有看到什麼985高校的本科生參加?這背後的原因究竟為何呢?
  • 日本人穿和服,韓國人穿韓服,為什麼中國人沒穿漢服?
    日本人穿和服,韓國人穿韓服,為什麼中國人沒穿漢服?世界上有不同的國家和民族,服裝和語言是區分他們最明顯的途徑。不管時代如何改變,民族的語言跟服裝都保持著基礎的元素。那麼我們中國人數最多的漢族,為何沒有繼承下來穿漢服的習俗呢?其實服裝作為一個民族精神的外在體現,如果不是遭受外力的強烈衝擊,民俗不會輕易改變,為什麼中國人不穿漢服,只因這個歷史原因,導致這個傳統丟失……中國封建王朝在清朝之前,其實就是不斷漢化的過程,而在清軍入關當家作主後,我們尊崇的漢族文化逐漸被拋棄。
  • 髮簪那麼美,為什麼現在很少看到有人戴?
    可是為什麼那麼美的頭飾,為什麼人們現在基本不戴了?你還願意用嗎?我覺得這是時代進步帶來的影響。髮簪古時候流行也是有原因的,當時並沒有現在這些髮飾,也沒有現在這麼簡單一根發圈就能解決,複雜的髮型需要髮簪這種來固定。這是髮簪在那個時候就行的最大原因,因為需要,因為沒有其他選擇。
  • 哪些國家之間在歷史上曾合併過,第一個很少有人知道,現在是仇敵
    我們知道世界上目前有兩百多個國家和地區,每個國家和地區之間各不相同。不過世界上的國家並不是一直都是這麼多的,自古以來就不斷發生改變。有很多國家之前不存在,也有很多之前存在的國家後來消失在歷史上了。我們今天看一下那些曾經在歷史上是一個國家的國家。可以說很少有人知道第一個。
  • 繼韓服挑戰之後,十音在油管發視頻為漢服發聲,請尊重歷史
    這個事件在推特上發酵之後,很多韓國的漫畫師紛紛在推特上響應所謂的「韓服挑戰」,以此來證明韓服的存在感,包括我們熟知的《野畫ji》的作家也參與了這一次的「韓服挑戰」,不知道這是在維護他們的民族尊嚴,還是在扭曲文化歷史。
  • 為什麼歐美很少有常年臥病在床的老人?原因讓人感到心酸
    為什麼歐美很少有常年臥病在床的老人?原因讓人感到心酸追求長壽肯定是大部分人的願望,但是人老去以後,身體機能下降,很多事情都變得身不由己。許多老人會受病痛的折磨,也有些老人有慢性病。更嚴重的,有些老人的晚年或許都要在病床上度過。
  • 漢服的發展及經典的形制,小配飾添彩漢服,放到現在依然驚豔時光
    各個時期的漢服形制及發展不同的歷史時期漢服的形制不同,漢服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裝和配飾體系,是中國「衣冠上國」、「禮儀之邦」、「錦繡中華」、賽裡斯國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