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說話都一樣,誰先進行的翻譯?

2020-12-12 歷史觀察網

我們現在生活的社會一切都很方便,即使和外國人對話也很方便,不會外語翻譯軟體也能幫助你的忙。然而轉念一想,在古代普通話都不怎麼普及,那麼大家怎麼和外國人進行交流呢?那時候是怎麼進行翻譯的呢?

有一個現象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在很多發達地區,有很多小商販的老闆的外語比起那麼考過四六級的大學生英語還厲害,這實在是鍛鍊出真知啊。所以,根據不完全考證,我國第一個和外國人交流的很有可能就是商朝的一個商人。

商超時期我們和朝鮮出現了商品交易的行為,為了能夠商品交易的進行,所以我們必須和朝鮮的商人交流,但是雙方互相講話都聽不懂,所以交流基本靠猜。但是這個時候交流也只能說是家鄉話和外國話之間的交流,也不能說是翻譯。

到了西周,商品交易也是越發繁榮,由於交易的昌盛,所以就誕生了「翻譯官」。那時候的翻譯不是說你說一句就能直接翻譯過來,那時候的「翻譯官」都是邊境的商人,他們能夠聽懂但是不能用官方表達出來,所以翻譯的時候基本上要輾轉翻譯好幾次。

到了秦漢統一的時候,那時候推行了「雅語」「通語」,也就是那時候有了普通話。但是由於在那個時候普及普通話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就設立了「九譯令」、「譯官令」、「譯官丞」等職位,從此之後個朝代都有書面或者口語翻譯官。

那時候匈奴來犯,漢武帝就派張騫出使西域,這一去就是十三年,雖然沒有完成擊退匈奴的目的,卻開闢了一條著名的絲綢之路,從此之後「絲綢翻譯官」也開始流行,由於路途艱險,翻譯官不僅要精通語言,還要有一身好功夫自保。

之後到了唐朝,絲綢之路不斷向外延伸,這時候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頂峰,並且也帶來了宗教信仰,這時候就出現了唐三藏這樣的佛系翻譯官。玄奘在出國之前就學習了印度語,並且在爛陀寺十多年,那是玄奘的印度語十分出色。

之後到了鄭和七下西洋的時候就出現了專業的翻譯官,後來國家實施了閉關鎖國的政策,但是皇帝批改文件的時候出現了各種語言,皇帝看不懂,有一人就靠著翻譯的皇帝的寵愛,那就是和珅。

相關焦點

  • 古代翻譯是高危職業:亂翻譯或被處以勞役刑
    對於「誰是世界上第一個翻譯」這種問題目前並沒有相關文獻和史料能夠確切回答,但是,只要對目前公開的部分資料加以分析,一個籠統的結論並不難得出:最早的翻譯家,也許是巫師,或說是神婆。  在最早的原始部落,巫師這個職業,出現時間遠早於翻譯。即使出現了翻譯,那麼最適合擔當此職的人,還是巫師。巫師的翻譯對象,通常是「神諭」。
  • 古代百姓怎麼說話?難道張嘴就是文言文?你們想太多了
    這就讓人不禁疑惑,我們現在都學習得這麼的困難,難道在古代的時候他們都是這麼說話的嗎? 甚至在當時都沒有什麼便利的交通,能夠出門的人很多都是有識字能力的人出門就要和外界進行溝通和交流的啊,現在的我們學習文言文都已經非常困難了,難道在以前的時候人們說話都是之乎者也的嗎?
  • 誰都可以翻譯,誰都不會翻譯
    從我出版書的數量來看,我好像首先是一個翻譯家。不過,我們都知道,會外語的教授們一般來說不翻譯,特別是在中國他們不搞翻譯。那麼,我為什麼每天從事翻譯工作呢?因為我是漢學家?這也是一個原因,但不是最重要的。最晚從歌德時代開始,德國作家覺得翻譯他們國外的同行是他們的任務,連現在德語國家最有名的文人都會介紹他們重視的外國同事。在中國很少會這樣。相反,中國作家覺得外國人應該翻譯他們,就好了。
  • 古代的「文」與「言」:古人是怎麼說話的?
    如果孔子當時真這麼說話,估計衛靈公會這樣責備:「汝,可以講人話麼?!」抑或很不好意思地、弱弱地懇求:「老先生,你說口語好麼?」這裡就涉及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古人究竟怎麼說話的?中國古代是「文言不一」的,這裡的「文」是指書面語,「言」是口頭語。也就是說,中國古代的讀書人寫的文章,對於一個普通老百姓來說是不能理解的。即便是有人把文章朗讀出來,沒受過教育的老百姓也聽不懂。就算你受過教育,那些朦朧詩,你懂嗎?所以,古代老百姓說話是不會用書面語的。(二)為什麼會文言不一呢?
  • 難道古代所有人都說古代白話?
    比如雍正就特別愛用白話寫硃批,給封疆大吏年羹堯的硃批:朕實在不知怎麼疼你,才能上對天地神明,爾用愛我之處,朕皆都體會得到,朕亦甚想你,亦有些朝事和你商量。那為何我們在電視劇或者是古代文學典籍裡面看到的經常是文言文呢?
  • 「知道和誰說話比說什麼話更重要」,會說話就是先分清場合再說話
    還有一個心理課程,好幾個教授講解,其中一位PPT做得非常詳實,密密麻麻布滿文字,再聽講發現完全是照著課件來說的,也就幾乎都成了知識點介紹。這樣很難吸引人,不會生動有趣。 這就是說,說話需要區分場合,寫文章要側重書面語,說話講課就要側重口語。 印象深的,還有一個例子。
  • 古代有個敢說話的人,被稱為「聖人」
    犧牲(祭品)既成,粢(zī,古代供祭祀的穀物)盛既潔,祭祖以時,然而旱乾水溢,則變置社稷(「社」指土神,「稷」指穀神,後「社稷」演化為即國家)。 用現代話翻譯出來是: 孟子說:「百姓最為重要,國家其次,國君為輕。所以得到民心的做天子,得到天子應允的做國君,得到國君應允的做大夫。國君危害到土神穀神(指國家),就改立國君。
  • 在古代,人們是怎麼和外國人交流的,古代也有從事翻譯的人麼
    當今世界,英語在國際上作為一種通用語言,很多人都多少會一些,遇到外國人進行簡單的交流是沒有問題,就算是不會英語,最起碼依靠強大的卡科技,我們還能藉助一些翻譯軟體進行交流,但是在古代,當人們遇到外國人,他們又是如何進行交流的呢,是不是在古代也有從事外語翻譯的人呢?
  • 古代國王、法老、蘇丹、天皇和皇帝是一樣嗎?是不是翻譯的區別
    有的叫國王,有的叫法老,有的叫可汗,還有天皇等等,和我們國家的名字都是不一樣的。剛開始的時候我們以為只是翻譯的問題,不過事實上真的不是翻譯的問題,不同的稱號所代表的寓意都是不一樣的。我們看一下書上那些稱號的含義。
  • 多民族的古代中國裡,翻譯的作用和他們的素質與操守
    我國境內現行語言的數量有 120 種,而古代民族數量比現在要多得多,語言的數量也遠超現在的 120 種。不同民族、不同語言群體的交流,必須需要有專門的人員進行翻譯,也因此產生了專門的專職或者兼職翻譯這一群體。
  • 美國乳製品協會為誰說話?
    翻譯過來就是報業協會,是不是就是報業公司成立的協會?其實也不是,這是一個記者工會組織。 我們國家有一個乳業協會,成員都是國內的乳品企業,全名叫中國乳製品協會。 其協會章程的第三條寫到了協會的宗旨是: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法律、法規、政策,為企業、為行業、為政府服務,促進乳製品行業發展。
  • 學好文言文和古詩的方法一樣,先學字後學句,將心比心才能有共情
    不少同學都覺得,和古詩詞比起來,文言文很難學。光是實詞、虛詞等語法就能把人學迷糊了,而且古代人真的是這麼說話嗎?大家用文言文交流起來也太費勁了。我們的學生站在現代語文的基礎上看古代漢語,有不理解的地方很正常。知識學好文言文,其實和古詩詞的學習方法一樣,都是先疏通文字再理解句子,將心比心才能有共情,體會到古代人通過文字表達的情感。
  • 古代新娘出嫁當天,要先進行開臉儀式,折騰的新娘淚流滿面
    古代男人雖然在婚姻方面三妻四妾,但是妻子和小妾的地位是有著很大的差距的,光從婚禮上就可以看得出來,妻子是要用八抬大轎接到家裡來的,小妾則隨意用一頂小轎從後門抬進家中,在娶妻子的時候是要經過很多繁瑣的儀式,家裡還要宴請親朋好友來吃飯,而那切就比較的簡單了,甚至連宴席都沒有,直接叫人來開臉,然後成為小妾。古代女子在嫁人之前都是要進行開臉的,看到這裡相信很多朋友都比較的納悶,什麼叫做開臉呢?
  • 高考文言文中重要的古代文化常識以及固定句式的翻譯方法
    高考題中一般不會直接考查古代文化常識,但在文言文閱讀文段中,往往會涉及相關的古代文化常識。如果不懂這些常識,就會影響我們對於閱讀文段意思的準確理解;如果了解這類常識,就會幫助我們對文段的理解請從古代文化常識的角度選出下列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
  • 美劇裡的"神翻譯"都是哪來的?想"進組"得先考試
    原標題:美劇裡的「神翻譯」都是哪來的?大學生解密字幕君記者了解到,他們個個都是外語能力優秀的「翻譯達人」,有時甚至會較真到中文的「一字之差」。想「進組」得先考試平時說話時,南大外國語學院的女生寧寧偶爾會蹦出一兩個英語單詞,但實際上她已經做了4年多字幕翻譯。高三畢業時,寧寧被保送到南大外國語學院,在網站上看到了字幕組的招募信息,便發送了加入申請。
  • 汪星語翻譯項圈 讓你家的汪汪會說話
    雖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但估計眾多汪汪的主人,也有著和筆者一樣的夢想。不過,如果讓你家裡的汪汪會說話,你會不會被嚇著?如果家裡的狗狗突然一覺起來會跟你說話了,你肯定會說,這一定是在做夢。但其實,有可以把動物的思想轉化成人類的語言的智能設備。想不想讓家裡的狗狗一秒鐘變身成會說話的汪汪?
  • 給金毛剪頭髮,金毛:不燙不染不辦會員卡,誰先說話誰是狗
    金毛是我們生活中非常常見的犬種,它們還是傳說中的大暖汪,它們聰明智商高、脾氣超級好、對小孩子特別溫柔,而且金毛還特別好養,所以很多喜歡大型犬的朋友都選擇了金毛這個犬種,我們在網絡上也能看到各種成精的金毛犬。
  • 《劍橋古代史》《新編劍橋近代史》翻譯惠澤國人
    特別值得指出的是,這兩部史書巨製迄今尚無除英文之外的其他語種譯本,中譯本的翻譯和最終出版,將打破這種局面。近日,記者就這一重大工程的相關情況專訪了首席專家武寅研究員。  問:《劍橋古代史》和《新編劍橋中世紀史》迄今尚無英文之外的譯本,中譯本的翻譯工程為什麼直到現在才開始啟動?
  • 我國古代四大醜女都有誰?
    每天都會有分享,都是免費訂閱,請您放心關注。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 孩子說話先叫誰?媽媽表示心疼自己,可網友的話卻讓人不得不笑
    當孩子剛剛出生後,家人每天都看著孩子,和孩子說話,但是唯一遺憾的就是孩子不能與你對話,只能哼哼哈哈的發聲,家長整天都在期盼著孩子可以開口說話。孩子說話先叫誰?媽媽表示心疼自己,可網友的話卻讓人不得不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