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敲定高中課程改革教材 必修課程不分文理科

2020-12-25 搜狐網

  高中必修教材不分文理

  選修課仍有區別 高招參考綜合素質評價

  本市敲定高中課改教材 必修課程不分文理科

  晨報訊 (記者 羅德宏)本市所有高一年級9月起將全面開始課程改革。記者昨天從市教委了解到,本月各區縣將陸續啟動高中課改,目前課改教材已基本確定,除政治、化學和體育全市統一教材外,其他科目均有兩套教材供各區縣選用。

有關負責人表示,高中課改必修課不分文理,但選修課程仍有側文側理的區別。作為高中生評價體系的重要部分,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手冊將成為今後高考招生的重要參考。

  西城等區縣日前已正式啟動高中課改工作。按照該區公布的課程改革計劃,實施高中課改後,從高二年級上學期開始將比較集中地安排選修模塊的學習,高二第一學期,學生的課程從物理、化學、數學開始有側文側理的區分,高二第二學期開始將逐步增加側文側理選修課的分量。

  據介紹,在必修課以外,今後各校還將開展一些有特色的校本課程。其中示範高中開設的選修模塊數量應不低於各學科課程標準的80%,其他普通高中不低於60%。在西城,以四中、八中等示範高中為核心,該區共成立了9個學校「發展聯合體」,今後「聯合體」的各校將實現資源共享。

  高中課程改革的實施將對學生評價體系產生重要改變,相比過去主要看成績冊來評價高中生的手段,今後高中學生也將擁有自己的「成長冊」——綜合素質發展記錄袋,全面實行學業成績和成長記錄相結合的綜合評價方式。新課改之後的評價體系既有學習成績,還包括學生的道德品質、公民素養、學習能力、交流和合作能力、學習態度、運動和健康水平、特長等多個方面。市教委有關負責人表示,三年後的高考招生時,高中生的綜合素質評價手冊和高考會考成績雖不會按照比例計入高考分數,但將成為高招的重要參考。

(責任編輯:趙健)

相關焦點

  • 「合肥版」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改革方案出爐!必修課程修滿144分才可畢業
    「合肥版」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改革方案出爐語文、數學必修8分英語必修6分最低修滿144學分才能高中畢業……「合肥版」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改革方案出爐比如,語文、數學的必修學分為8分;英語、思想政治為6分;歷史、地理為6分等。按照要求,所有學校必須開齊開足國家新課程方案中規定的學分下限需要的課程,鼓勵有條件的學校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提供更多的選擇性必修和選修課程,滿足學生特長發展和學校特色發展的需求。
  • 重慶高中實行學分制 修滿144分畢業 不分文理科
    我市普高新課程改革標準正式出臺,服裝設計、汽車駕駛將進入高中課堂高考改革方案將在此基礎上進行制訂,有望近期向社會公布華龍網訊昨天,我市出臺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的課程標準。今年秋季入學的普通高中新生將按新的課程標準進行學習。
  • 教育部「最新」通知:高中課程改革方案來了!學生恨不得早出生
    課程方案中把素質教育中的勞動教育設置成高中時代的必修課,面對這樣的課程改革,學生直言恨不得早出生幾年,成功躲避這次的課程改革。隨著全國高考試點改革的推進,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東、海南等省份相繼開始實行新高考政策。新高考改革下設計的「3+3」新高考選科模式,賦予了學生充分的自由選擇權,可以自主決定科目組合。與學生自主選科相對應,試點地區的高中開始全面推進「走班制」教學和特色化辦學。
  • 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相關問題答疑
    必修學分從116學分減少到96學分,選修學分從28學分提高到48學分。選修課程按知識拓展、職業技能、興趣特長、社會實踐四類設置。    減總量。    9.如何防止一些學校為了應試而過度複習必修課程?    《方案》明確要求,學校必須規範課程開設,即根據各學科教學指導意見,嚴格控制必修課程教學的課時總量,課時總量應與該學科學分相對應。同時還要求學校為學生建立豐富多彩、多層次、可選擇的選修課程體系,並切實保障和維護學生的選課權力。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教育督導機構將切實加強對普通高中開課程情況的檢查。
  • 福建啟動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
    中新網福州7月17日電 (記者 林春茵)福建省教育廳日前發布《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要求自2020年秋季起,福建省普通高中起始年級全面實施新課程改革,使用新教材,到2022年實現高中所有年級全覆蓋。2020年6月,《教育部關於印發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的通知》對外發布。
  • 黑龍江省實施新課程、新教材、文理科數學同卷!選課走班這些變化要...
    從2020年秋季學期起黑龍江省已實施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文理科數學同卷相關年級學生將於2023年開始參加高考據了解黑龍江省教育廳最近已下發通知孟繁偉向記者介紹說,由於我省未進入高考綜合改革,只進行了「雙新」,那麼高考的模式基本與「老」高考一樣,還是分文理科,不會有什麼特別的變化。平時,老師的教學以提高學生學習技能、靈活掌握知識內容、熟練解答題目、培養學生的學習素養為根本。作為學生,只要跟住老師,掌握好每個知識點,不打折扣地去落實每一個細節,就一定會迎來高考的勝利。
  • 【高中部】兵團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通識培訓活動(四)
    兵團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通識培訓活動 活動簡介 1.活動內容 兵團教研室於 2020 年 10 月 18 日-12月 6 日分四次對全兵團普通高中教師進行新課程新教材培訓
  • 從最近發布的高中課程方案看2019年開始的高考改革
    2017年底,教育部公布了自2019年秋季學期開始的新課程改革方案,同期還發布了高中各學科的課程標準。通過對課程方案的認真學習我們不難發現高中的本次課程改革具有以下幾個比較典型的特點。第一、強調繼承和發展 普通高中學生上千萬,在普及高中教育的呼聲越來越大的今天,課程改革首先是要繼承已有的成功的經驗,保證改革的連續性,只有這樣才能夠做到改革的平穩過渡。其次才是發展性,其發展重在於修正現行方案中的缺漏之處。
  • 我國高中物理課程設置及演變
    1983年又頒布了高中數學、物理、化學的教學綱要,把教學要求分為「基本要求」和「較高要求」。與之對應,出現了「甲種本」、「乙種本」兩種教材。在教學實踐中,出現了盲目追求高要求的傾向。在這以後,由於高考命題以乙種本為標準,甲種本遂停止出版。這一階段,多數學校以高考為目的進行教學,出現了過早劃分文理科的現象,許多學生只學過力學之後就停止了物理課的學習。
  • 北京市教委:高中三年勞動為必修課程,計6學分
    8月14日,北京市教委在官網發布消息,再次明確,勞動作為國家規定必修課程,高中階段共6個學分。近日教育部印發《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市教委表示,要進一步清晰普通高中三類課程的屬性。普通高中課程由必修、選擇性必修、選修三類課程構成。其中,必修、選擇性必修為國家課程,選修為校本課程。必修、選擇性必修按各學科課程標準實施。
  • 湖北公布高中課改方案 選用教材多達45套
    42.3萬中考生將是湖北省高中今秋首批課改生。2日,備受關注的湖北省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實施方案(試行)正式出爐。課改後,15門科目的選用教材共多達45套400餘本,高一年級不允許分文理科。   據介紹,湖北省高中課改的主要內容是課程管理和學分制。課程內容將涉及8大領域:語言與文字、數學、人文與社會、科學、技術、藝術、體育與健康和綜合實踐活動,每一領域由課程價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組成,共有15門科目。
  • 高中新課程改革訪談:化學學科 曹淑玲
    課改後的高中教材與傳統教材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對高一新生來說,學習中也有許多方面需要提前做好準備。記者分別就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等學科採訪了市教育局教研室各科教研員,讓他們談一談新教材與傳統教材的不同之處,同時對高一學生的學習提出幾點建議。
  • 中小學英語課程改革的設想方案
    關於中小學英語課程的去留問題,本人已發表過兩篇文章闡述自己的觀點:既不是一刀切式的「去」,也非完全「留」,而是因國情、因學情而改革現行的中小學課程方案和評價、招生考試方式。讓願學、能學的學生選修或必修,讓不願學、無力學的學生不學。
  • 北京高中新課改:《雪山飛狐》入選教材
    這意味著,「高中新課程」這一對現行教育具有革命意義的變化即將在北京實現。  北京是全國第四批進入新課程的省份,今年9月,北京的高一新生將進入一個嶄新的課堂:課程分為選修和必修、用學分來描述科目修習狀況、教師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將轉變為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本市首批進入高中新課程的學生,將在高中課堂上體驗到四大顯著變化。
  • 福建省2020年秋季起 普通高中全面實施新課程改革
    臺海網7月18日訊 據泉州網報導 為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質量、促進人才培養模式轉變,福建省決定自2020年秋季起,全省普通高中起始年級全面實施《普通高中課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訂)》和配套課程標準,使用新教材,到2022年實現高中所有年級全覆蓋。
  • 2020年高考或將出現五套全國卷 數學不分文理科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了《新高考過渡時期數學學科考試範圍說明》和《新高考過渡時期語文學科背誦篇目說明》的通知,通知針對部分進入高考綜合改革省份,提出的關於數學學科普通高中課程內容與高考命題銜接和語文學科背誦篇目範圍的問題
  • 普通高中新課程資源系列 英語 學與教指南 必修一
    《普通高中新課程資源系列 英語 學與教指南 必修一》共2冊,《教學指南 必修一》1冊,《學習指南 必修一》1冊。《教學指南》供高中教師使用,《學習指南》供學生使用。二者一體化設計,相互照應,同步使用。本冊為《普通高中新課程資源系列 英語教學指南 必修 第一冊》,共六個單元,涉及《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規定的「人與自我」「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三大主題領域,旨在引領學生進行相關主題的意義探究。
  • 教育部印發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17年版)
    央廣網北京1月16日消息(記者張明浩)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教育部日前印發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17年版),新的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將加強與高考綜合改革的銜接。  本次修訂後,普通高中各學科凝練提出了本學科的核心素養,明確學生學習該學科課程後應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精選重組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活動、提出考試評價建議。  在教考關係方面,本次修訂把學習內容分為必修、選擇性必修和選修三類,與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統一高考相關要求以及學生興趣特長發展需要相適應。
  • 新高中課程方案與課程標準改了什麼?釋放哪些教改信號?
    另一方面,自2014年開始的高考綜合改革,也對高中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提出了新的要求。 修訂後的課程方案優化了課程結構,在英語、日語、俄語基礎上,增加德語、法語和西班牙語。課程類別調整為必修課程、選擇性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為不同發展方向的學生提供有選擇的課程。課程標準上,強調傳統文化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語文課標要求學生背誦72篇經典作品。
  •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教育廳等部門全省普通高中課程改革...
    (二)課程設置。  普通高中學制為3年。普通高中課程由必修和選修兩部分構成,並通過學分描述學生的課程修習狀況(具體設置見附件)。  (三)課程管理。  1.學時安排。  每學年52周,其中教學時間40周,社會實踐1周,假期(包括寒暑假、節假日和農忙假)11周。每學期分兩段安排課程,每段10周,其中9周授課,1周複習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