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京東入局,用戶規模成倍增長,慢病管理按下「加速鍵」

2021-01-13 鈦媒體APP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vb動脈網

與艱難生存的醫美、口腔等實體診所不同,2020年的慢病管理行業迎來了大爆發。

第一,受新冠疫情影響,慢病管理平臺用戶大規模增長。疫情期間,線下就診有交叉感染風險,外出就醫受阻,慢病管理平臺提供的防疫科普、在線問診、心理疏導、慢病複診、藥物配送等服務備受歡迎。根據國家衛健委3月披露的數據,疫情期間委屬管醫院的網際網路診療量比去年同期增長17倍,部分知名網際網路醫療平臺診療諮詢量增長20多倍。客觀來講,新冠疫情加速了慢病數位化管理的市場教育、習慣養成,預計未來網際網路平臺、慢病管理平臺將成為用戶解決常見病、慢性病的優先選擇。

第二,政府部門為行業背書,加速線上慢病管理發展。疫情期間,政府部門密集性出臺政策,鼓勵居民使用網際網路+醫療。2月,國家衛健委鼓勵各地醫療機構開展線上服務,緊急馳援疫情防控。3月,國家醫保局將網際網路醫療納入醫保,解決慢病患者續方需求。6月,國家衛健委要求推廣疫情期間線上服務經驗,支撐常態化疫情防控。陸續發布的政策表明:網際網路+醫療不只是疫情期間的臨時舉措,未來將更強調其常態作用。

第三,市場爆發,全國建成900多家網際網路醫院。截止目前,遠程醫療協作網已覆蓋所有地級市的2.4萬餘家醫療機構,有5500多家二級以上醫院提供線上服務。從數據看,居民獲得網際網路醫療服務的路徑十分便捷。

第四,在政策的支持下,網際網路醫療平臺打通線上慢病管理全流程。2019年,國家醫保局發布文件,明確了網際網路醫療納入醫保支付的原則。2020年,線上醫保支付開始落地:網際網路+醫療服務納入醫保;多家網際網路醫院開通線上醫保支付功能。最終,慢病管理平臺打通了支付環節,實現了線上諮詢、慢病複診、在線購藥、藥物配送等全流程閉環。

第五,風口將至,百度、京東等巨頭入局慢病管理。2020年,百度健康推出在線問診服務平臺、糖尿病中心、百度健康醫典等產品,打造網際網路醫療新生態;京東健康則搭建網際網路醫院,成立中醫學中心、呼吸中心、全科中心,推出家庭醫生服務,深入網際網路醫療服務。在網際網路巨頭的資源加持下,線上慢病管理迎來新風口。

受以上利好因素影響,慢病管理行業正「狂飆突進」。接下來,慢病管理企業如何提高管理效率?如何提高患者依從性?如何盈利?未來向嚴肅醫療發展或是向輕醫療發展?這些問題還需慢病管理企業逐一解決。

2020年慢病管理行業新變化(註:紅色字體為新變化)

回顧2020年,在慢病管理行業的新動向裡也許可以找到這些問題的部分答案。接下來,本文將從細分病種、相關政策、新增用戶、業務規範、新技術與新場景等方面探尋2020年慢病管理領域的變化。

核心觀點:

1、出現多起大額融資,行業競爭加劇;

2、慢病管理平臺覆蓋更多細分病種,各企業提升專業壁壘及核心競爭力;

3、線上醫保支付落地,網際網路慢病管理迎來發展契機;

4、網際網路醫療平臺利用自身優勢資源助力抗疫,新用戶成倍增長;

5、線上慢病管理規範化,逐漸向嚴肅醫療滲透;

6、通過創新技術與創新場景提高管理效率及患者依從性。

資本透視:大額融資居多,細分病種仍有機遇

2020年,慢病管理領域發生了12起融資事件。其中,智雲健康獲C+和D輪累計10億元融資,是2020年這一領域融資之最。

(數據來源:動脈橙資料庫)

從2020年融資及併購事件中,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出慢病管理領域融資輪次靠後,大額融資居多。例如,強森醫療、微脈、智雲健康均是C輪及D輪,金額均是過億級大額融資。以此來看,慢病管理領域正進入後半場,企業競爭將可能加劇。

另外,完成早期融資的幾家企業主要是專注細分病種,已經探索出合理的商業模式並構建起專業競爭壁壘。例如,好心情專注精神心理領域,為精神心理類疾病用戶提供康復管理和在線醫療服務。山丘聯康專注糖尿病,以大數據及AI算法為工具,為以2型糖尿病患者為主的代謝性疾病患者提供健康管理解決方案。閨巢生命專注女性健康,主要圍繞女性常規疾病及三癌提供服務。華諾智勝與益康達美完成合併,打通從糖尿病擴展到體重管理的發展路徑。

可以預見,未來慢病管理領域早期融資將聚焦於專注細分病種並有一定壁壘的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過江龍」曼朗醫療開始進入中國市場。曼朗醫療在澳洲擁有14家精神心理專科醫院,積累了40多年專業服務經驗,擁有成熟完善的多學科循證診療體系。從2020年3月收購私立心理醫療機構廣東心鄰醫生開始,曼朗醫療正式進入中國市場。

根據資料,曼朗醫療計劃將成熟的精神心理治療體系和模式引入中國,在中國實踐「併購+自建」發展戰略,為抑鬱、焦慮、圍產期情緒障礙、兒童及青少年注意力缺陷、睡眠障礙等患者提供個性化綜合治療。

病種:覆蓋細分病種增多,慢病管理業務擴容

2020年,慢病管理企業覆蓋了更多細分病種,服務了更多慢病患者。

例如,雲開亞美的垂直病種管線已經覆蓋風溼骨科、神經內科、腫瘤科,後續將在生殖科進行布局。

慢病管理平臺醫聯已從最初的肝病,增加覆蓋了心血管、糖尿病、呼吸哮喘、腫瘤、慢性腎病、HIV、兒科、婦科、全科、中醫、精神心理等多個病種。從切入點分析,醫聯從醫生切入慢病管理,通過其穩固的醫患關係鏈逐步贏得市場。具體而言,醫聯在醫生及患者進行線下面診後綁定醫患,由綁定醫生為患者提供慢病複診等醫療服務。

相比於醫聯,京東健康入局稍晚,但來勢洶洶。京東健康與胡大一教授聯合成立心臟病中心後,加速進入健康管理領域,密集成立專科中心、慢病管理中心:2020年4月推出糖尿病中心;5月與艾爾健戰略合作,聚焦眼科疾病預防與治療;6月成立耳鼻喉中心、中醫學中心;8月成立口腔醫學中心並推出家庭醫生服務;9月成立呼吸中心、全科中心;11月與阿斯利康達成戰略合作,共建創新型患者服務和慢病管理……目前,京東健康已與頭部專家合作共建了16個專科中心。

強勢進入健康管理,京東健康展示出了超強的破局能力。一個最基本的邏輯是:長期無法盈利的企業難以長久。目前來看,網際網路醫療服務盈利模式較為模糊,如何實現「企業盈利驅動行業發展」成了共性問題。

京東健康給出了可借鑑的解決方案:通過提升用戶體驗,培養用戶健康管理習慣,提高用戶黏性,最終實現用戶在健康管理師的指導下購買減肥餐、玻尿酸、燕窩、保健品等健康品類產品。如此一來,用戶通過健康管理享受更健康的生活方式,醫生通過健康管理指導用戶購買合適的產品獲得收入,京東健康通過新增銷售量獲取利潤,實現三方共贏。另外,在健康管理下,用戶的小病發展成重病、大病的可能性降低,醫保支出也將有可能隨之大幅降低。

在細分病種方面,百度健康於2020年7月推出糖尿病中心,打造專科網際網路醫院。百度健康聚合上百位內分泌權威專家,攜手糖友雲健康搭建醫患一體化服務平臺,為患者提供線上問診諮詢功能,為醫生提供圖文、視頻、檢測等專業工具,幫助醫生在線跟蹤患者病情。線上問診方面,除了百度健康直連的醫生,平安好醫生、好大夫在線、京東健康等平臺的在線問診產品均已接入百度健康問醫生平臺。

與京東健康發展路徑不同,百度健康通過百度健康醫典打造內容生態,通過百度健康問醫生打造服務生態。百度健康通過「內容+服務」的雙生態布局,實現高頻內容搜索導流醫療服務。在雙生態的戰略布局下,百度健康通過內容與服務的結合,形成差異化發展路徑。目前,百度健康已覆蓋線上問診、預約送藥、預約掛號、心理諮詢、保險等醫療服務。

糖護士、智雲健康、圓心科技等老牌慢病管理企業同樣在2020年做出重大突破。成立於2013年的糖尿病慢病管理企業糖護士於2020年7月推出了SPUG血糖尿酸測試儀,該產品可幫助患者實現血糖、尿酸一機雙測,便於糖尿病合併痛風患者綜合管理。根據海外企業Vida的經驗:「糖尿病患者中,合併症患者(例如糖尿病並抑鬱症)眾多,使用單一的糖尿病管理方法難以滿足患者需求。」因此,糖護士推出的SPUG血糖尿酸測試儀對於眾多糖尿病合併症患者有巨大幫助,而糖護士軟體增加尿酸選項,增加痛風防控尿酸控制指南等專業知識,更有助於糖尿病並痛風患者更好地自我管理。或許,糖護士未來將向管理糖尿病合併症方向發展。

與三諾生物一樣,糖護士也是通過智能硬體切入糖尿病慢病管理。不同的是,三諾生物正從血糖儀普及者向糖尿病管理專家發展,而糖護士則是通過智能硬體產品獲取更多患者數據,用於制定更精確的管理方案。另外,三諾生物打造了院內外一體化糖尿病管理解決方案,而糖護士則專注院外糖尿病管理。

成立於2014年的智雲健康,經過五年的探索,終於實踐出合適的慢病管理模式。2020年,智雲健康開始大力推廣其創新模式,通過城市合伙人方式迅速將其創新型慢病管理模式推廣到全國。根據企業公開資料,截至9月1日,智雲健康籤約城市合伙人已遍及全國23個省份46個城市。

從切入點看,智雲健康通過自主研發的醫院SaaS系統、藥店SaaS系統及網際網路醫院平臺切入慢病管理,聚合醫院、藥企、保險、藥店等醫療B端力量,為患者提供一體化的慢病管理服務。

成立於2015年的圓心科技將醫療服務、藥事服務、保險服務充分結合,目前已連接醫生端、患者端、藥品端、保險端,構建起了「醫-患-藥-險」的服務體系。

除此之外,心理健康在2020年也格外火熱。根據動脈網此前發布的文章顯示,2020年數字心理健康領域發生51起融資事件,累計融資10.48億美元,同比增加76%。受惠於國家高度重視,心理幹預、心理援助、心理服務成為年度熱詞,壹心理、壹點靈等心理諮詢服務平臺的線上心理諮詢服務逐漸獲得用戶認可。與糖尿病管理、高血壓管理等慢病管理不同,心理健康領域用戶付費意願更強,相關企業因此主打C端市場,也有部分企業發力院內心理健康系統。在經營模式上,一部分企業專注線下實體店,另一部分企業將心理健康服務搬到線上,通過電話、視頻、文字等方式進行服務。

總的來看,慢病管理已從曾經單一的糖尿病、高血壓逐漸滲透到骨科、皮膚科、腦卒中、精神心理等更多細分病種領域。

政策:線上醫保支付突破,慢病管理全流程打通

2020年,慢病管理政策也迎來了突破。

2019年8月30日,國家醫保局發布《關於完善「網際網路+」醫療服務價格和醫保支付政策的指導意見》,明確網際網路醫療納入醫保支付的整體原則。2020年,因疫情防控需要,國家衛健委、國家醫保局等部門密集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大力推動網際網路醫療發展。

2020年3月,國家醫保局、國家衛健委發布《關於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開展「網際網路+」醫保服務的指導意見》,將符合條件的「網際網路+」醫療服務費用納入醫保支付範圍,提高居民使用網際網路醫療的意願;2020年11月,國家醫保局發布《關於積極推進「網際網路+」醫療服務醫保支付工作的指導意見》,網際網路醫療納入醫保進入實操階段。

在政策鼓勵下,我國已建成900多家網際網路醫院,遠程醫療協作網已覆蓋所有地級市的2.4萬餘家醫療機構,有5500多家二級以上醫院提供線上服務。受政策驅動及數位化、智慧化趨勢影響,網際網路醫院建設數量呈加速增長趨勢。

另外,隨著醫保線上支付落地,網際網路醫療企業通過網際網路醫院打通線上諮詢、慢病複診、在線購藥、醫保支付、藥物配送等全流程。例如,2020年2月28日,醫聯在成都市醫保局的指導下,率先打通了成都高新海爾森網際網路醫院在線個帳醫保支付通道,當地患者在醫聯網際網路醫院平臺不出門即可享受線上問診購藥、醫保個帳在線支付、送藥到家等服務。

可以預見,在網際網路慢病複診納入醫保、醫保報銷網際網路購藥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慢性病患者將使用慢病管理平臺進行慢病複診、慢病管理,而網購的習慣性與便利性將大大刺激患者的網上購藥欲望。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保險企業更深層次介入健康管理(慢病管理),助力行業發展。例如,2020年席捲全國五十餘城的惠民保,同時提供智能健康諮詢、疾病風險評估、慢病藥品配送等健康管理服務。再如,太平洋保險·加拿大健康管理中心於2020年1月陸續在杭州、鄭州先後開業,助力保險客戶健康管理。

隨著保險企業加深介入健康管理(慢病管理),用戶(患者)將更高程度地預防重大疾病的發生,保險企業將降低賠付風險,健康管理(慢病管理)企業將尋找到新的支付方,實現多方共贏。

用戶:全平臺抗疫,用戶成倍增長

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在12月23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疫情防控期間,『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為群眾提供防疫科普、在線諮詢、心理疏導、遠程會診、慢病複診、藥物配送等一系列服務,有效防止了人員聚集,降低了線下感染的風險,保障了群眾的醫療需求。」

在疫情防控期間,阿里健康、京東健康、平安好醫生、醫聯、微醫、騰訊微信、微醫、丁香園、1藥網、好大夫等平臺均上線了在線問診服務,免費為用戶提供問診、諮詢服務。

同時,網際網路醫療平臺還分別利用各自優勢助力抗疫、服務用戶。例如,慢病管理平臺醫聯利用其醫生資源及慢病管理能力,針對慢病問診、複診配藥等難題,聯合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健康時報開通全國慢病救助通道,為患者提供線上複診、送藥上門、健康管理等服務。

數位化精準健康管理平臺妙健康通過其物聯網、大數據等優勢打通健康武漢APP數據,使「健康武漢」具備居家自測和遠程監控的能力。針對疫情期間的健康管理需求,妙健康引入加拿大健康管理中心(簡稱CWI)的生活方式醫學,上線CWI訓練營。

院外慢病處方藥供應鏈集成服務商阿康健康利用其供應鏈能力服務網際網路醫療平臺及患者。疫情期間,網際網路醫療處方流轉日均發貨量達1萬多單,阿康健康憑藉多年積累的供應鏈能力保證了線上患者的用藥及時和安全。

心理服務平臺壹心理通過其豐富的專業資源優勢,針對疫情帶來的焦慮、緊張等情緒,上線心理援助專線,發布《新冠肺炎心理支持手冊》《疫情心理健康在線心理測評》,並組織心理諮詢專家團隊,通過人民網等權威機構和媒體,傳播專業權威的心理緩解指南。

除此之外,騰訊在廣州上線發熱門診地圖,用戶可通過手機導航,前往距離最近的發熱門診;百度聯合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推出《新型肺炎防護自查手冊》,提供一站式的權威疫情防護知識……

在這場全民戰役中,網際網路醫療開闢了「第二戰場」,各網際網路醫療平臺貢獻了巨大的力量,也收穫了大量新增用戶,教育了市場。根據各企業公開數據:疫情高峰期間,平安好醫生APP訪問人次超過11.1億次,APP註冊量是疫情前的10倍,新增用戶日均問診量是疫情前的9倍;春雨醫生在線問診服務在疫情期間流量同比增長15倍;2020年1季度支付寶醫療健康頻道累計去重活躍用戶數超過3.9億……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助理教授傅虹橋接受動脈網採訪時曾表示:「疫情防控過程中,網際網路醫療用戶的整體規模和滲透率達到了歷史新高。第三方網際網路醫療平臺迎來拐點,公立醫院網際網路醫療服務也加速上線。從長遠看,網際網路醫療將根據地域特徵的不同,有差異地影響用戶就醫方式。在大中型城市、大型醫院集中的城市,患者直接使用在線問診的習慣會逐漸形成,成為用戶解決常見病、慢性病的優先選擇;在小城市、鄉村地區,患者使用網際網路醫療在全國範圍內尋找大專家、解決疑難雜症將越來越多。」

標準:趨向嚴肅醫療,推動線上慢病管理規範化

2020年,慢病管理領域的一個重大變化是企業開始探索建立相關標準。例如,醫聯探索制定網際網路慢病管理標準,智雲健康推動建立慢病數據行業標準。

醫聯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醫聯已針對超過15個學科、30多個病種進行了完備的學科建設。在各學科專家的指導下,醫聯制定了科學、有效、規範的網際網路慢病管理標準,並於2020年啟動了糖尿病、腫瘤、腎病等多個學科的線上慢病管理專家共識項目,讓線上慢病管理有據可依。」

2020年9月,網際網路醫院糖尿病規範化管理專家共識項目啟動;10月,腫瘤患者院外網際網路隨訪管理項目啟動;12月,慢性腎臟病管理中心項目啟動……醫聯通過與各學科專家合作推出慢病專科規範化管理標準,為線上慢病管理提供依據。可以預見,規範化標準將促進行業正向發展,提高患者滿意度。

另外,醫聯作為慢病管理平臺,正趨向嚴肅醫療發展。醫聯通過與臨床專家、藥企、器械廠商、科學實驗室、各學科專家協會合作,了解各病種的臨床路徑、用藥指南及專家共識,最終為患者提供科學、規範、標準的慢病管理服務。

與醫聯不同,智雲健康選擇從標準化數據切入,推動慢病管理高效、精準。智雲健康表示:「我國慢病管理行業缺乏規範、標準的慢病數據,規範化數據缺失使慢病管理的效果受到較大影響。」

基於此,智雲健康積極推動建立慢病數據標準,並與中電數據共建慢病大數據中心,推進行業解決「數據孤島、信息非標準化」難題,希望提高醫院診療效率、降低慢病復發率、縮減醫保支出。

創新:新場景、新技術、新模式

2020年,慢病管理領域另一重大變化是:企業開拓新場景,AI、大數據等創新技術應用於慢病管理,管理新模式落地。

新場景與新技術2019年及以前,慢病患者接受慢病管理的路徑通常是通過PC端或手機端,這對於不會使用電腦及手機的老年人有一定門檻,而慢病患者中又以老年人為主,如何更方便地獲得慢病管理服務成了重要課題。

2020年,PC端慢病管理基本退出市場。新場景方面,阿里健康、百度智慧醫療、京東健康陸續推出定製版智能音箱,為用戶及用戶家庭提供健康服務。相比於傳統的PC端與手機端,智能音箱通過語音即可操作,大大方便了老年人用戶。另外,2020年,北京福樂雲數據科技有限公司的「網際網路+」智能藥盒慢病管理模式迅速發展,目前已廣泛應用於國內17個省市,並在其中5個省份進行了全覆蓋。

從手機端到智能音箱,從文字交互到語音交互,慢病管理探索出了新的應用場景。能夠語音交互的智能音箱產品對於老年人更具操作性,也更易於滿足不同人群的操作習慣和健康訴求。在AI技術的支撐下,慢病管理企業可以將智能音箱作為新的載體,為用戶量身打造包含飲食運動、用藥管理、規律測量、複診續方在內的全套慢病管理方案。

在新技術落地方面,AI及大數據技術逐漸成為「標配」。例如,醫聯利用人工智慧與大數據技術設立慢病專科,並通過個人電子檔案、指標反饋等標準數據為患者提供定製化慢病管理服務;妙健康通過物聯網、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技術為患者提供精準的健康管理服務;基於網際網路、大數據、AI等技術,微脈與醫院共同開展就診、網際網路診療、家庭醫生、醫護上門、細分病種的全周期閉環管理等服務,提升醫院服務效率。

總的來看,慢病管理領域正探索應用多種創新技術以提高管理效率及患者依從性。

新模式2020年,慢病管理「線上+線下」閉環探索升級。

此前,妙健康與加拿大健康管理中心(CWI)在國內成立合資公司,通過加拿大健康管理中心豐富的線下臨床經驗結合妙健康線上健康管理手段、大數據及人工智慧技術,為國內用戶提供運動健身、慢病康復、健康管理、健康新零售等服務。2020年,妙健康與加拿大健康管理中心共同推出的線下實體店已在北京、湖北十堰等地運營,打造「線上+線下」慢病管理閉環。

2020年10月,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服務平臺微脈的自營藥店在線下開業。微脈希望通過本地化藥店的運作,逐漸實現「線上看病+線下買藥」的聯動,為更多慢病患者解決買不到所需藥、長期用藥負擔高的問題。具體而言,微脈通過藥品集中採購、DTP與平臺補貼等方式,將慢病藥價格向「4+7」集中採購價格靠攏,旨在讓慢病用戶以更低的價格買到放心藥。

除了「線上+線下」服務閉環探索,慢病管理企業還與各地政府合作試點規模化慢病管理。2019年,微醫已經正式啟動了數字健共體戰略。微醫數字健共體通過整合地方政府、醫保機構、醫療機構、養老服務機構、商業保險公司、藥企藥店等諸多機構,構建起貫穿線上線下,「醫療、醫藥、醫保、醫養」四醫聯動的數位化醫療健康服務體系,最終實現區域醫療水平提升、百姓健康指數提高、醫保增幅降低的目標。

2020年,數字健共體已在天津、福建龍巖、山東泰安、德州、湖北黃岡、寧夏銀川、黑龍江克東縣等多個區域落地,並已取得一定成效。

例如,微醫在山東泰安探索的慢病管理模式為25萬門診慢性大病患者提供線上線下結合的慢病複診和管理服務,將慢病患者複診購藥時間由原來的2-3小時下降到現在的10-20分鐘,分擔了大醫院20%左右的門診壓力,將慢病複診的次均處方金額由原來的550元下降到480元,有效節約了慢病醫保支出。

結語

展望2021,許多企業設立新戰略、新計劃。在慢病管理領域,部分企業計劃開始加大資金投入。

2020年11月,慢病管理平臺醫聯宣布成立「湖北招贏醫聯新醫療產業投資基金」,總規模為5億元人民幣,主要合作方包括長江招銀、武漢科技投資有限公司。據介紹,新成立的投資基金將主要圍繞專科慢病管理領域,重點關注數字療法、創新型院外醫療服務、智能醫療器械和檢驗檢測等細分領域優質標的。

2020年12月,健客集團發布新戰略:以1億元打造100個品牌醫生,在慢病管理數位化、智能化的科技應用方向投入1億元。醫生是慢病管理流程中的核心,打造品牌醫生將有助於以醫帶患;升級慢病管理軟硬體將大幅提高患者依從性及滿意度,有助於吸納更多用戶。

除了醫聯、健客,從各企業動作來看,京東健康、百度健康、阿里健康等巨頭也將大舉投入慢病管理,慢病管理領域的市場格局、創新技術、醫生工具、創新模式在2021年或許將迎來巨大變化。

相關焦點

  • 資本熱捧 網際網路醫療按下「加速鍵」
    剔除公允價值變動和非經常損益項目,京東健康在2017年至2019年的淨利潤分別為2.1億元、2.5億元和3.4億元。  據諮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按2019年收入計,京東健康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在線醫療健康平臺及最大的在線零售藥房,市場份額為29.8%(在線零售藥房)。截至今年6月30日,超過1.5億用戶曾使用京東健康的平臺購買醫藥和健康產品或醫療健康服務。
  • 劉強東中國首富之路按下「加速鍵」:京東健康正式登陸港股,市值超...
    原標題:劉強東中國首富之路按下「加速鍵」:京東健康正式登陸港股,市值超3000億 劉強東又在資本市場打出了一張王牌。 2020年12月8日,京東健康正式登陸港股。上市當天,京東健康開盤價為94.5港元,較發行價漲超33%。
  • 京東健康糖尿病中心上線 創新線上線下一體化慢病管理模式
    中心充分發揮京東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優勢,結合京東網際網路醫院在線問診、開方購藥和藥品到家的優勢,構建線上線下一體化的糖尿病管理閉環模式,為我國糖尿病患者提供智能高效的醫療健康管理服務,全面提升糖尿病診療效率,幫助患者更科學、更有效地治療。
  • 推進生活服務新「基建」,京東618按下服務型消費加速鍵
    兩會期間「促消費」成為熱議話題,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活服務業復工復產和消費復甦需要按下加速鍵。在「促消費」的背景下,京東618將推出超級百億補貼、千億優惠和百億消費券,打造史上優惠力度最大,購物體驗最佳,品牌、商家增長最強和新品發布最多的一次京東618,提供超2億件五折商品、品牌商家1000條專供生產線為消費復甦注入了信心,強勢響應政府工作報告中關於推動消費回升的要求,並以誠意滿滿的優惠回饋消費者。
  • 社區團購按下「加速鍵」
    疫情從需求端倒推業務,加速社區團購業務的落地,會帶來什麼新變量?盒馬在配送挑戰之下,改為社區團購;京東7FRESH旗下多業態趁勢推出「小七拼」社區團購服務;拼多多則推出線下團購工具「快團團」......與此同時,海底撈、耶裡夏麗等餐飲企業,永輝超市、步步高、大潤發、沃爾瑪、家樂福在內的大型商超也不斷入局。而這個賽道原本就擠滿了興盛優選、考拉精選、食享會、十薈團等創業公司。
  • 京東618湯臣倍健、Swisse收穫爆發式增長 京東健康全方位助力成關鍵
    數據顯示,京東618開場僅15分鐘,營養保健成交額同比增長130%;開場30分鐘,湯臣倍健成交額同比增長超150%,Swisse成交額同比增長超140%,京東618為營養保健品牌的成長按下了「加速鍵」。
  • 京東第三季度淨收入同比增28.7% 核心指標加速增長
    持續盈利下收入依然保持加速增長從2018年三季度以來,京東集團在收入增長、利潤增長、用戶增長、現金流增長等核心業績指標上,經歷了觸底反彈到恢復增長,從換擋提速再到重回高速增長,京東從零售到「以零售為基礎的技術與服務」的宏大戰略轉型一步步取得成效,也為京東再次全面步入高速增長奠定了穩健的根基。
  • ​疫情按下母嬰線上消費加速鍵,看垂類社區平臺順勢而為
    同時,爆發式增長的母嬰電商,也受到資本關注,京東、阿里、蘇寧等巨頭相繼入場。2018年至今,經歷多年高增長後,中國母嬰行業開始步入成熟期,消費品類從傳統的奶粉、紙尿褲延伸到營養品、時裝,乃至美妝、出行等領域;整個市場規模也不斷擴大,2019年中國母嬰市場規模已超3萬億元,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母嬰產品消費大國。
  • 安頓預警手錶4A上市 持續深耕慢病管理市場
    安頓預警手錶4A上市 持續深耕慢病管理市場 安頓預警手錶4A上市 持續深耕慢病管理市場 2020-12-21 13:50:00  來源:網際網路目前,安頓預警手錶4A已在安頓官方APP、京東旗艦店、及全國各地線下代理商現貨發售。
  • 敦白高鐵建設按下「加速鍵」
    敦白高鐵建設按下「加速鍵」 作者:韓金祥 劉輝 張書萁    編輯:奚暢波    來源:吉林日報    2020-04-27 08:01
  • 沒效果就退款,山丘聯康打造按效果付費的慢病管理新模式
    動脈網·蛋殼研究院在近期發布的《糖尿病管理數位化創新報告》中指出,數位化技術作為一股驅動產業顛覆式變革的新力量,正在以席捲之勢觸及醫療健康的各個領域。慢病管理作為醫療健康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受到數位化帶來的衝擊與變革,慢病管理生態正在重塑。
  • 用戶規模增長背後 怪獸充電已過「三重山」
    報告顯示:2020年上半年怪獸充電憑藉較強的抗風險力和持續的市場擴張力,在業務規模和運營能力上保持競爭優勢,活躍用戶規模位居行業第一。報告預測,疫情後怪獸充電綜合實力仍居第一。無獨有偶,不久前,歐睿國際發布的行業報告顯示:2019年怪獸充電以36.4%的交易額佔比穩居行業第一位,在總交易額、訂單量、商戶覆蓋量三大核心指標上均處於明顯頭部地位。
  • 疫情加速雲辦公,百度網盤用戶增速居辦公軟體第二
    3月31日,TrustData發布的《疫情影響下中國移動網際網路2020年2月份行業分析報告》顯示,在商務辦公領域,百度網盤日均啟動次數排名前三,位居第一梯隊,百度網盤日均啟動次數同比增長52.5%,排名第二。
  • ...2020移動網際網路全景生態報告:整體用戶時長增長12.9%,BATT平臺...
    QuestMobile數據顯示,過去一年,在用戶量增長近乎停滯的狀態下,移動用戶月人均使用時長增長了12.9%,由2019年4月的128.2小時增長至2020年4月的144.8小時,流量的深度運成為制勝關鍵,BATT等巨頭平臺化戰略提速,用戶挖掘+流量分發:微信的社交流量、支付寶的數字生活流量、百度的智能搜索流量、頭條的推薦流量,成了玩家們繞不開的流量通路。
  • 半成品菜的高端化,因為疫情按下「加速鍵」
    近期以來,半成品菜的熱門程度有目共睹,新入局者不在少數,不少原本處於觀望態度的人,也開始蠢蠢欲動,尤其是那些大牌餐飲企業,「盯著」半成品菜這塊蛋糕時間已久,而這次疫情,正好成為其布局高端化半成品菜的最佳時機。
  • 抖音反訴百度,索賠9000萬;京東回應5000萬用戶數據洩露;視覺中國...
    (Techweb)京東回應洩露5千萬用戶數據:不是京東帳號數據針對外界傳聞的「京東洩露的5千萬用戶數據」一事,京東發言人官方微博表示,「京東經過示例數據查驗,確認這些數據不是京東帳號數據,請勿造謠傳謠!另外提醒:買賣公民個人隱私數據涉嫌觸犯刑法!」
  • 測血糖「黑科技」只是個開始,雅培在慢病管理市場正在加速
    從掃描儀到手機,在被問到雅培是否會由此切入慢病管理時,向宇表示,「在慢病管理方面,雅培有很多專長,不僅在糖尿病領域,也在心血管、婦科、消化等領域。我們希望和業界、政府、同行一起努力把這一塊做好。」切入慢病管理解決方案中國有1.14億糖尿病患者,自2016年在中國上市以來,瞬感還沒有實現1%的覆蓋率,但向宇認為,產品始終處於需求遠大於預期的狀態。向宇覺得覆蓋率較低的原因還是在於觀念,即便是在手指採血、用試紙測血糖的年代,中國老百姓的監測率就落後於相關指南和世界上其他主要市場的水平。
  • 徐雷解讀京東Q1財報:疫情突顯網際網路醫療價值 京東大健康業務快速...
    在京東Q1財報發布後的分析師電話會上,京東零售集團CEO徐雷專門介紹了京東健康在一季度的發展情況和未來定位。北京時間5月15日,京東集團發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數據顯示京東集團淨收入為1462億元人民幣(約206億美元),同比增長20.7%,疫情期間京東不間斷運營全力抗疫情、保民生,促使活躍購買用戶數大增2500萬。
  • 武功山景區按下教育發展「加速鍵」
    近年來,武功山風景名勝區黨委、管委會切實將教育擺在突出的戰略地位,特別是在武功山被評定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後,大手筆、大投入、高起點推動全區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逐一補齊山村教育短板,按下教育高質量發展「加速鍵」。
  • 數字賦能西湖區按下高質量發展「加速鍵」
    數字賦能西湖區按下高質量發展「加速鍵」杭州網  發布時間:2020-07-08 16:12:10西湖區緊扣「數字產業化、產業數位化」, 「雲創、科創、文創」三創融合,2019年,西湖區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達到309.3億元,今年在新冠疫情嚴峻考驗下,一季度全區完成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117.1億元,增長36.5%,增幅位列全市第1。並帶動全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58.48億元,增長4.8%,增幅排名全省第2、全市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