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為鄉村振興「蓄」大慶市人力資源人才 精準培訓新型職業農

2021-01-09 瀟湘晨報

近年來,市農業農村局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要求,切實加大培訓力度。

優化師資力量。市農業農村局組織聘請省農科院、東北農大等國內行業知名專家納入大慶農業專家庫,利用農閒時間深入大慶巡迴指導培訓。

據了解,市農業農村局根據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堅持把加快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作為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建設現代農業的重要抓手,指導各縣(區)加強宣傳引導,積極鼓勵和支持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努力培育示範典型,不斷提高發展質量。

原標題:發展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隊伍,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扶持培育新型農產品電商人才,推動鄉村人才振興戰略取得實效

科學設置培訓內容。重點圍繞農村政策、生產技能和新知識、新技術、新品種、新成果、新裝備的應用設置內容,力求實用。同時,適應當前發展需要,專門開設創新創業、網際網路+、農業品牌化建設、市場營銷等新內容,大慶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以滿足新型職業農民加快進入市場的需要。

農村電商在疫情期間讓更多村民跳出傳統銷售模式,走上電商路。在我市,電商已紮根農村、服務農民、賦能農業,成為助推鄉村經濟振興的有力引擎。

大慶日報記者 楊濱寧

在林甸縣東興村東興鄉,村民養的寵物貓賣到了全國20多個省市。一場兩個小時的直播,最高紀錄是賣出了90隻小貓。

精準培訓新型職業農民

此外,我市還認真落實人才激勵機制,以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為重點,全面提升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培育水平。

如今,新型經營主體已成為推動鄉村產業發展的主要力量,並帶動了農民脫貧致富。

電商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撐。我市把培養扶持電商人才作為農村人才的重要一環。去年4月,我市專題舉辦農產品電子商務培訓班,將全市從事農業電商的基層新農人100多人集聚到一起,邀請了黑龍江生物科技職業學院的兩位教授為大家授課。課下,還組織農民電商從業人員參觀了大慶市電商產業園,進一步了解線上業務及後臺處理程序,切實提高大家對電子商務的認知度。

扶持培育新型農產品電商人才

拓展豐富培訓形式。通過聯合高校、專家和基層培訓載體,多種形式推進培訓。同時,通過線上「雲上智農」學習軟體,建立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微信群,靈活培訓形式,有效解決了線下培訓覆蓋面窄的問題。

黑龍江雲方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講師王於佳說,農業技術交流講座主要圍繞兩個方面進行:一是幫助農戶節省成本創造收益;二是解決種植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讓農戶更省心、省時、省力。

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今年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市一些農戶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很多人開始化身主播,通過線上直播,解決銷售難題。

肇源縣義順鄉的蘇日格家庭農場主要從事生豬、肉牛、肉鵝養殖和玉米、水稻種植。2019年出欄生豬1450頭、肉牛110頭、肉鵝3萬隻,糧食總產量39萬斤,純利潤100萬元,家庭人均純收入25萬元。帶動周邊48戶農戶發展肉鵝、生豬養殖,吸納就業200餘人。

打造田間學校。加大農民田間學校選育力度,建設各類實訓基地、創業孵化基地、農民田間學校18處,就地就近開展產業培訓,特別是將我市縣區建設的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區規劃形成田間學校,為基層農民提供交流學習平臺。

目前,全市種植大戶已發展到3539個,農戶家庭農場發展到670個,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到1741個;已成功培育國家級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社5個,培育省級農民專業合作社規範社14個,培育市級農民合作社規範社19個;培育省級示範家庭農場25個。

農村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素質人才的助力。近年來,我市堅持狠抓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市農業農村局認真貫徹落實省、市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策部署,加強農村人才隊伍建設,努力推動鄉村人才振興戰略取得實效。

農民利用冬季農閒時節參加培訓已經成為常態。在肇源縣近日舉辦的農業培訓會上,全縣有400多名種植戶參加了學習培訓。

市農業農村局還通過以會代訓的方式,開拓農民事業。近年來,市農業農村局多次組織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參加哈洽會、農博會等展會,達到推介產品、打造品牌、提升農民市場意識的目的。

我市為鄉村振興「蓄」人才

【來源:大慶市人社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關鍵是人才
    首先,當地政府有關部門要從思想上提高人力資源開發的意識,建立一套完備的人才回歸制度,制定人才回流後的相關配套制度,解決人才回流後的後顧之憂;其次,要加強在村農民的主體意識,通過多種舉措轉變農民的職業觀念,提升其市場、科技意識,增進對現代化農業的了解,激發農民提升自身素質的意願;再次,還要因地制宜地開展鄉村產業發展規劃,保障就業,做好人力資源規劃工作,制定當地人力資源獲取、利用、保持、開發的策略,對所需人才的數量和質量做出精準預測
  • 政協提案追蹤:強化新型職業農民培育 築牢鄉村振興人才基礎
    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是國家針對農業可持續發展,解決在城市化推進過程中出現的農業勞動力短缺的問題而提出的一項工程,尤其在以創新驅動為導向的網際網路時代,培養、造就一大批「新農人」,是時代的需要,也是鄉村振興的希望所在。在縣政協十四屆五次會議上,縣政協委員袁冬冰就把自己的想法和建議撰寫成提案,呼籲相關部門加強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和培訓,為今後真正實現鄉村振興,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
  • 大慶市委「十四五」規大慶市人力資源劃建議系列解讀(七)新
    那麼,大慶在「十四五」時期,應該如何來做大做強縣域經濟呢?規劃建議起草組人員表示,這些過渡時期的安排部署,為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拓展了實踐路徑、提供了制度保障。而鄉村振興是全面、全方位的振興,因此,規劃建議提出「統籌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大慶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加快是實現鄉村全面振興」重點任務。
  • 青島:以人才配置為引領 打造鄉村人才振興新模式
    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鄉村人才振興的重要指示精神,實地觀摩「鄉村人才配置」試點情況,交流總結鄉村人才振興工作情況,安排部署下步重點任務。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市鄉村人才振興工作專班辦公室副主任劉傳華出席會議並講話。
  • 山東省推動鄉村人才振興工作方案(全文)
    3.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全面建立職業農民制度。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輪訓計劃和現代青年農場主培養計劃為引領,以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領辦人和骨幹為重點,分類型、分層次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和農業專業技術人才繼續教育。引導具有實踐經驗的電子商務從業者從城鎮返鄉創業,鼓勵電子商務職業經理人到農村發展。
  • 一專多能崗位成才 紅大慶市人力資源崗區統一人才識別度量衡
    紅崗區還注重將業內同行口碑作為對各類人才個人能力的評價。全區各單位、部門內開展崗位練兵、技術比武70餘次,讓行業中、系統內、部門間、身邊人從「內行門道」評價人才能力和水平。紅崗區通過一系列活動的開展,激發了各行業人才學技術、練技能的積極性,營造出尊重勞動、崇尚技能、人才優先的良好社會氛圍。
  •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人才」為筆,描繪鄉村振興秀美畫卷
    ;去年,省裡選派232名科技副職,任職科技副鎮長和省級園區副主任培育本土人才,激活內生動力實施農業經理人培養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輪訓,去年培訓高素質農民3.5萬人,今年擬培訓4萬人左右建立新型職業農民職稱制度,目前已評選出976名新型職業農民創新制度,拴心留人
  • 南通科技職業學院精準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出成效 「新農人」領跑...
    原標題:——南通科技職業學院精準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出成效 「新農人」領跑鄉村致富路   上月底,啟東市王鮑廟橋村忠輝果蔬專業合作社「當家人」倪忠輝在北京捧回了
  • 華農黨委書記王斌偉:精心培育知農愛農新型人才
    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回信精神,就要用回信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把回信精神作為涉農高校辦學治校、科技服務、人才培養的行動指南,主動服務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精心培育知農愛農新型人才。涉農高校培育知農愛農新型人才,必須堅持「三全育人」,即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
  • 量身打造農民職業培訓「項目制」助推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
    2020年以來,墾利區人社局立足保就業、穩就業大局,堅持立足農民需求導向,緊跟時代潮流與鄉村振興需要步伐,自8月起率先打破培訓目錄壁壘,根據實際需求,為農民量身打造鄉村振興—人才振興技能提升項目」,做到了「項目培訓」引領、「線上+線下」同步,先後舉辦鄉土氣息項目培訓19期,惠及612名農民,不僅為農民帶去了最先進的知識技能,著重培養了一批生力軍,還積極發揮了農村致富「頭雁」的作用,為農村產業發展、人才培育
  • 南通科技職業學院精準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新農人」領跑...
    原標題:南通科技職業學院精準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新農人」領跑鄉村致富路去年11月底,江蘇南通啟東市王鮑廟橋村忠輝果蔬專業合作社「當家人」倪忠輝在北京捧回了「全國勞動模範」的榮譽。「能獲此殊榮,要特別感謝南通科技職業學院開展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培訓中學到的知識,幫助我更好地帶著大家走上了致富路。」倪忠輝說。
  • 大慶市公務員任職培訓大慶市人力資源班開班 151人集體「充電」
    大慶網訊(大慶晚報記者 李慧呈)近日,大慶市2020年度公務員任職培訓班開班式在市委黨校舉行,我市新任職的151名科級公務員參加培訓,通過集體式「充電」,全面提升在崗任職能力,為大慶轉型發展提供充足動能。
  • 如何強化鄉村振興的人才支撐?——天作雲平臺的解讀與行動
    新型職業農民——人才振興的主力軍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中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破解人才瓶頸制約。要把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暢通智力、技術、管理下鄉通道,造就更多鄉土人才,聚天下人才而用之。」並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 廣東80後「新農人」胡順天:建特色人才驛站 助有志青年振興鄉村
    同年,胡順天創建了首個服務新農人及鄉村振興的人才驛站——梅州市新農人人才驛站,專注於培育及引進人才,助力鄉村振興。  近幾年,胡順天的鄉村事業也經歷了「裂變」,向鄉村培訓和創業諮詢等方向拓展。  建人才驛站服務返鄉青年  「投身鄉村事業近十年,邊實踐邊思考,越融入越發現,農村的事業真的是要久久為功。」 胡順天曾感慨賦詩一首:「急功近利莫為農,焉能成敗論英雄?順勢為農結碩果,天地人和創未來。」胡順天說,如何將中央政策解讀好,結合鄉村當地的實際情況,適用於不同的企業,接好地氣,就是他想為「新農人」做的事。
  • 鄉村人才振興,與你相關!
    ■ 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和加強黨對鄉村人才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把鄉村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大力培養本土人才,引導城市人才下鄉,推動專業人才服務鄉村,吸引各類人才在鄉村振興中建功立業,健全鄉村人才工作體制機制
  • 以鄉村規劃引領推進鄉村振興
    工作隊在謀劃脫貧攻堅思路上,不僅是摘掉貧困村帽子,還要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機銜接,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首要任務,鄉村振興要為脫貧攻堅提供支撐保障,以脫貧攻堅補齊鄉村短板。同時,堅持實事求是,堅持時間服從質量,堅決防止盲目冒進,做到鄉村振興事事有規可循、層層有人負責。
  • 大慶油田團幹部培訓班大慶市人力資源開班 王昆出席開班式並授
    大慶網訊(大慶日報記者 幸福)12月7日,2020年度大慶油田團幹部培訓班在鐵人學院開班。大慶油田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王昆出席開班式並授課。據了解,此次培訓班為期5天,採取體驗和授課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旨在深入貫徹落實油田黨委和上級團組織關於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工作部署,強化油田基層團幹部政治素養、履職能力和業務水平,大慶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持續提升基層團隊組織力、引導力、服務力和大局貢獻度,進一步發揮團幹部「領頭雁」作用,更好地團結引領廣大團員青年切實肩負起當好標杆旗幟、建設百年油田的重大責任
  • 科技興農 樂陵市農業農村局奮力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夢晴 通訊員 趙燕近年來,樂陵市農業農村局牢牢把握農業供給側改革主線,以鄉村振興科技支撐為總抓手,不斷強化科技興農支撐力量,走出了一條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的現代化新路子,為鄉村振興插上了「科技」翅膀。
  • 嚴純華委員:加大職業技能培訓力度提高深度貧困地區人力資本質量
    中國教育報北京5月22日訊(記者 高毅哲)「深度貧困地區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和骨幹人才流失,從根本上制約了當地鄉村建設與發展的步伐。農村地區勞動力數量不足、質量不高已成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重要制約因素。」全國政協委員、蘭州大學校長嚴純華表示。
  • 大慶新增大慶市人力資源三家國家三級博物館
    原標題:大慶新增三家國家三級博物館大慶網訊(大慶日報記者 王翠)12月21日,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了經國家文物局備案的《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黑龍江省共8家博物館晉級,其中,我市大同歷史陳列館、肇源博物館、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博物館同時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