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出現蛋白尿的時候往往也就代表腎病發作了,這還需要區別蛋白尿是生理性還是病理性的,但如果是病理性的蛋白尿,那麼就需要對疾病進行控制。蛋白尿,顧名思義,也就是尿中蛋白質過多,這樣就需要加強對飲食的調理,有的時候甚至要針對蛋白尿進行治療,才能夠避免其危害。
出現蛋白尿的患者還要補充蛋白質嗎?
其實腎病患者出現蛋白尿,最好就是保持低蛋白飲食,但並不是就絕對不補充蛋白質,因為蛋白質對於身體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屬於身體細胞所需的必要成分,所以如果沒有蛋白質的話,身體可能會逐漸虛弱,並且容易加重腎病。在生活中還是需要補充一定量的蛋白質,只不過需要減少一些攝入的量,這樣才能夠有效的避免腎臟受到損傷。
腎病患者發現蛋白尿該怎麼辦?
1、恢復腎功能
腎病患者發現蛋白尿的時候,一定不能抱有僥倖心理,最好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這樣才能夠儘早恢復腎功能。主要是因為腎功能代償能力比較強,如果在早期及時治療的話,是可以有效恢復功能的,首先就需要恢復腎小球濾過功能,因為大部分時候產生蛋白尿,主要原因就是腎小球濾過功能明顯降低。可以考慮使用藥物針對局部血管進行調整,一般在早期改善了局部的血液循環,就能夠解決蛋白尿的問題。
2、減輕腎臟負擔
減輕腎臟負擔就需要從各方面開始入手,因為蛋白尿症狀會隨著腎臟的負擔加大而不斷嚴重,所以在飲食方面以及用藥方面都要注意對腎臟進行保護。首先使用藥物最好是控制好用量,避免對腎臟造成損傷,也要避免具有腎毒性的藥物,進食的時候可以適當的補充一些蛋白質,但是不能攝入過多。
3、對原發病進行治療
導致蛋白尿的腎臟疾病,一定要及時進行治療和控制,否則依然會使蛋白尿反覆發作,所以在進行早期的檢查就非常有必要。通常蛋白尿是由於腎小球或腎小管的病變導致的,這可能是炎性病變,有可能是局部損傷,就可以針對這些情況來做出相應的處理。
4、保持定期檢查
患者在發現蛋白尿以後,進行明確的診斷就需要長期控制疾病了。因為腎臟疾病不是短時間內能夠徹底治癒的,尤其是蛋白尿的症狀還需要長期飲食控制才能夠逐漸緩解,所以經過一段時間的控制之後還需要進行複查,否則,腎臟疾病加重,患者可能也無法發現,這樣就延誤了病情,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發現蛋白尿之後,腎病患者可以做的也就是飲食上的控制,但自己一定要清楚對蛋白尿的控制原則,不能不補充蛋白,也不能過量的攝入蛋白質,保證自己正常身體機能的前提下,補充營養才是最好的。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