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規顯示蛋白尿,是腎出問題了?醫生:剛做完1件事別急著檢查

2021-01-09 腎病科高先樓

人體的尿液組成成分就是95%的水和5%的其他物質,尿液是經過腎臟過濾後產生的,因此尿液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應出腎臟的健康問題。蛋白尿顧名思義就是尿液中出現了不該出現的大量蛋白質成分,一般是因為腎小球濾過有問題導致的,於是很多人把出現蛋白尿和腎病畫上等號。但出現蛋白質的原因不僅只有腎病一個原因,也有可能是它引起的。

做完劇烈運動別急著做檢查

大家在做尿常規之前不要劇烈運動,不然可能會像小馬一樣出現烏龍事件。原來小馬在參與健康體檢前做了幾十分鐘的劇烈運動,導致體檢報告上出現蛋白尿的症狀,一開始未查明原因之前小馬一度陷入了恐慌中,認為自己的腎臟出現問題,經過一系列的檢查和問診,原來竟是一場烏龍事件。

劇烈運動後可能出現蛋白尿的原因如下:人在劇烈運動後可能導致腎臟短暫性缺血,從而引起腎小球濾過率發生改變,使蛋白質也透過了過濾層進入到尿液中。而一般來說,腎病引起蛋白尿中尿蛋白含量較多,且有持續性狀態。因此大家面對「蛋白尿」時不必恐慌,不一定就是腎出了問題,腎作為人體重要器官之一,養腎護腎的辦法你用對了嗎?

1. 避免濫用藥物、長期服用中草藥等

大家手邊有藥品說明書的可以打開看看,市面上很多藥物都存在腎臟毒性,因此若非是致病需要,大家不要隨意服用藥物或者聽信來路不明的偏方、保健品。此外某些中草藥也有著很強的腎毒性,比如馬兜鈴酸中藥、魚膽等,若是長期服用很容易會導致腎衰竭。

2. 不良習慣要改正

首先回想一下自己有沒有這些不良習慣:抽菸喝酒、很少喝水、飲食不規律、熬夜通宵、經常處於疲憊狀態下等,若是有的話大家應該及時改正,這些不良習慣都有可能會引發急性腎損傷。就拿不愛喝水來說,腎臟好比水蓮花,離開了水反而會枯萎死亡,腎臟同理。長期缺水會導致腎小球發炎,引起慢性腎炎或者腎結石,從而導致腎衰竭。

3. 控制病情

在臨床病例中,很多腎衰竭患者都是因為糖尿病、高血壓、肥胖等疾病引起的,若你還沒有患上這些疾病要繼續保持下去,若已經成為了其中一員,應該做好相應的治療,比如按時按量吃藥控制血糖或者血壓,體重超標的朋友應該從飲食和運動入手來科學減肥,從而減低患腎衰竭的風險。

4. 控制好尿酸水平

高尿酸往往會引起患者出現痛風症狀,痛風不僅僅會使關節疼痛,對腎臟也有一定的危害,比如會引起腎盂腎炎、尿酸性腎炎等。不過也不必太擔心,尿酸引起的腎危害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因此大家把尿酸水平控制在正常範圍內就好,不吃高嘌呤和中嘌呤食物、多飲水不喝酒、多運動少熬夜等習慣都有利於控制尿酸水平。

相關焦點

  • 尿常規查出蛋白尿怎麼辦?第一步應該這樣做
    患者進行尿液檢查,結果發現尿蛋白異常,是臨床十分常見的一種情況。先來問大家一個問題,看病的過程中,主治醫生有沒有說過——如果不治療的情況下,你的病會怎麼樣發展?這個問題才是合理治療的基礎和出發點。生理性蛋白尿發熱,劇烈運動後出現的一過性蛋白尿,尿蛋白定量一般小於<1 g/24h,患者腎臟無器質性病變。可分為:1.
  • 健康|尿常規報告上這些指標,告訴你腎好不好!
    很多人對尿常規化驗單應該不陌生,它可以直接、迅速的反映泌尿系統、腎臟代謝等情況。因此,定期做尿常規檢查,對於及時發現泌尿系統疾病、腎臟損傷等有著較強的參考價值和臨床意義。尿常規化驗單上有哪些指標和腎臟有關,各指標的高低分別說明什麼問題呢?
  • 拿到尿常規化驗單就一臉懵,莫慌!醫生教你看懂它
    其中,尿常規檢查可以直接、迅速地反映泌尿系統、腎臟代謝等情況。定期做尿常規檢查,對於及時發現泌尿系統疾病、腎臟損傷等問題,有著較強的參考價值和臨床意義。可是,每次拿到尿常規化驗單,看著那些都認識但就是不明白意思的漢字和數字,大家總有些摸不著頭腦,心裡一堆疑問:這些指標都和腎臟有啥關係?各項指標的高低到底說明了什麼問題?
  • 尿常規中提示蛋白「+」,害怕是腎炎?腎內科醫生教你從容應對!
    這些蛋白質分子相互插入就構成了我上面所講到的腎小球濾過屏障的一個分子篩,大家看到這可能不太明白,這什麼蛋白、什麼分子篩咱也不懂啊,不理解不要緊。大家僅需知道這個分子篩是我們人體防止體內中、大分子量蛋白漏出的重要分子屏障,一旦這些裂隙膜蛋白的缺乏或突變則可引起大量蛋白尿。所以在這裡我先提前透露一點,為什麼說腎小球腎炎會出現蛋白尿,其實道理就出在這裡。
  • 尿常規檢查能查出什麼病?醫生:一張尿常規,看懂你的腎
    經常聽腎病科醫生說:「查個尿吧」,這裡醫生說的就是尿常規,通過尿常規,醫生能看到很多關於腎臟的信息,這是因為尿液是人體泌尿系統排出的代謝終產物,其組成和性狀可反映出人體的代謝情況及各器官的狀態。因此,開展尿常規檢查不僅可反映出人體泌尿系統存在的問題,而且對於其他疾病的診斷也有著很重要的參考價值。那麼,尿常規檢查究竟能查出什麼病呢?尿常規檢查能查出什麼病?在臨床上,尿常規檢查應該是除血常規檢查以外最常見的檢查項目了。
  • 尿蛋白VS尿微量蛋白,傻傻分不清楚?
    ,比如「為什麼要留這個24小時尿蛋白定量,這麼麻煩,醫生您看我這個尿常規裡面不是有一個尿微量蛋白了嗎?」記錄第一次小便的時間,直至第二天的這個時間,為24個小時內的,每一次所有的小便,都放在一個容器裡,混合均勻,然後從中間抽取100-200毫升,化驗後是否屬於蛋白尿。儘管24小時尿蛋白定量是判定腎病是否發生的可靠指標,但是單憑一次的24小時尿蛋白定量檢查結果異常就判定受檢者發生了腎病,這是不準確的。在臨床對腎病的發生做出確診時,通常情況下需要重複做尿常規檢查。
  • 拿到尿常規化驗單就一臉懵,莫慌!醫生教你看懂它 - 新京報
    其中,尿常規檢查可以直接、迅速地反映泌尿系統、腎臟代謝等情況。定期做尿常規檢查,對於及時發現泌尿系統疾病、腎臟損傷等問題,有著較強的參考價值和臨床意義。可是,每次拿到尿常規化驗單,看著那些都認識但就是不明白意思的漢字和數字,大家總有些摸不著頭腦,心裡一堆疑問:這些指標都和腎臟有啥關係?
  • 尿常規,一定要注意這些細節!
    尿檢重點:血尿、蛋白尿、白細胞尿 想要準確了解患兒泌尿系統的問題、正確診斷疾病,首先就要對患兒的整體情況有所把握,除了具體的病史、起病經過,適當的檢查對我們科學具體地了解患兒病情也是必不可少的。
  • 腎病患者檢查出蛋白尿,如何診斷、評估與治療?
    然而,它卻不是什麼好東西,即蛋白尿既是腎臟損害的標誌物,也是腎臟病發生發展的危險因素。因此,必須重視蛋白尿。所以說,腎病患者經檢查一旦發現有蛋白尿,首先應該給出診斷與評估,其次再考慮治療問題。1.什麼才算作是蛋白尿?
  • 世界腎臟日:三大常規檢查之一的尿常規檢查可以代替腎功能嗎?
    有人認為尿常規的檢查結果可以完全代表腎臟功能,為什麼查完了尿常規,還要做腎功能的檢查?其實兩者差別大著呢,下面來看看它們差別在哪?
  • 產檢尿常規能檢查出什麼
    產檢尿常規檢查,主要是檢查尿酮、尿糖、尿蛋白,尿液內的有紅血球、白血球等項目。孕婦懷孕期間,尿常規中如果出現尿酮、尿糖陽性的,應該複查空腹血糖、餐後血糖、糖化血紅蛋白來排外是否有妊娠期糖尿病。尿蛋白的出現,結合孕婦的血壓情況,考慮孕婦是否有妊娠期高血壓症候群。
  • 尿常規報告上這幾個指標,告訴你腎好不好!
    數據顯示,我國的腎臟病患者已達1.2億,幾乎每十個成年人中就有一人患有腎臟病。這個數字超過了糖尿病,但大家對腎臟病的知曉度卻遠不及糖尿病。我們常說的「腎虛」到底是不是病?最傷腎的習慣有哪些?本期,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腎臟科主任倪兆慧作客名醫面對面,同大家聊聊養腎之道。
  • 尿常規檢查出了尿蛋白,是腎病?這裡面的問題,不看不明白
    是腎臟出問題了嗎?正常尿液中其實是含有微量蛋白質的,人每天體內會有40-80毫克的蛋白質隨尿液排出,在這個範圍內,尿常規檢查結果就是陰性。如果超過了這個水平,就形成了蛋白尿,也就是尿蛋白呈陽性。蛋白尿分為功能性蛋白尿和病理性蛋白尿,當尿蛋白含量超標,這就有可能是病理性蛋白尿。
  • 引起兒童蛋白尿的原因是?
    所有兒童的尿液中都含有微量蛋白質,但如果蛋白質含量過多意味著腎臟出現了問題。腎臟的首要角色是人體的「淨化工廠」,當血液流經腎臟時,血液中的代謝廢物、多餘的鹽分和水將形成尿液排出體外。1.蛋白尿的臨床表現發生蛋白尿時,肉眼觀察不到尿液的異常,有時可見尿液伴較多泡沫。
  • 蛋白尿傷腎,這些辦法就可以降低腎友的尿蛋白
    尿蛋白是由於腎小球濾過膜的濾過作用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故障等原因引起尿中蛋白量增多,健康人尿中蛋白質的含量很少,每日排出量小於150mg,當尿中蛋白質含量增加,普通尿常規檢查就可以測出,就是我們常說的蛋白尿。蛋白尿為何要重視?蛋白尿是腎臟病常見的臨床表現,一直被認為是腎臟疾病的「結果」。
  • 偶爾查出蛋白尿也算腎炎嗎?
    尿常規查出尿蛋白和(或)隱血陽性,但無症狀,這是慢性腎炎嗎?現在體檢多了,查尿常規的也多了,所以查出如尿蛋白陽性、隱血(尿紅細胞)陽性的人也多起來。首先應明確一點是,一旦出現了尿蛋白陽性和或隱血陽性,考慮腎可能出了問題。正常情況下尿液中會有很少量的蛋白、紅細胞,一般是不會查出陽性;一旦超標(顯示陽性),則提示腎臟受損,出了問題。
  • 兒童出現蛋白尿的原因是什麼?
    有些兒童在做尿常規檢查時,出現尿蛋白2+,其他檢查如腎功能、B超、ECT等均正常,身體也沒有任何的症狀表現。這樣的檢查結果讓很多家長產生疑問:孩子這是什麼病,需要治療嗎?怎麼才能消除蛋白呢?面對這種情況的發生,到底該如何應對呢?尿液的狀況能夠反映腎臟健康與否?事實上,尿液是腎臟功能健康與否的「反射鏡」。通過做尿常規檢查,可以直觀的反映出腎臟所處的功能狀態。
  • 尿檢查出蛋白尿,腎病找上來了?醫生:別急,先分清楚三件事!
    最讓人有所體會的就是每天排尿這件事。說起「尿尿」這件事,要是正常的時候,人們不在乎,可一旦不正常了,那就真的得上點心了。通常情況下,腎臟出現損傷,可以從尿液的異常情況中窺探一二。尿檢作為腎內科的重要檢查之一,能夠幫助我們初步認識腎臟的情況。而尿液異常中,最常引起人們重視大概就是「蛋白尿」了吧。很多人在體檢時發現自己的尿蛋白出現了+號,都會聯繫到腎病。
  • 沒有蛋白尿、高血壓,腎卻要罷工?肌酐升高的元兇,原來是它
    長時間蛋白尿和高血壓控制不佳,是腎病患者發展成尿毒症的主要危險因素。 但你可能也見過這樣的情況:沒有尿蛋白,或尿蛋白很少,血壓也不高,腎卻不行了! 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別急,搬好小板凳,我們通過一個臨床病例來一起看看---一種以肌酐高、但尿檢正常或僅輕微異常的類型:腎小管間質病。
  • 腎友獨白:關於蛋白尿,我懂得少,你別騙我!
    這個小苗頭呢,就是尿液——腎臟健康的晴雨表,眾所周知,尿液的重要成分——蛋白,你了解它嗎?今天和大家討論一下基本常識。1.什麼樣的人尿中有蛋白不是只有腎病患者尿中會有蛋白,正常人的尿中也會排洩一定量的蛋白,但量很少,持續時間短,一天總量小於150mg(0.15g),通常在40~80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