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尿常規化驗單應該不陌生,它可以直接、迅速的反映泌尿系統、腎臟代謝等情況。
因此,定期做尿常規檢查,對於及時發現泌尿系統疾病、腎臟損傷等有著較強的參考價值和臨床意義。
尿常規化驗單上有哪些指標和腎臟有關,各指標的高低分別說明什麼問題呢?
在一張尿常規化驗單上,如果一些項目後面寫了「+」號,叫做陽性結果;相反,「-」號就叫陰性結果。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尿常規報告中,這幾個指標最重要。
尿比重:正常參考值:成人晨尿1.015—1.025,成人隨機尿1.003—1.030
尿比重增高,有可能是急性腎小球腎炎,糖尿病。
尿比重降低,有可能是慢性腎炎、慢性腎功能不全、慢性腎盂腎炎、腎小球損害性疾病、急性腎衰竭、尿毒症多尿期
尿蛋白:是尿常規最重要的指標之一。正常尿液檢驗單上會顯示陰性,如果1周內連續3次檢測晨尿尿常規都發現尿蛋白+,應考慮「蛋白尿」。
若是檢查結果顯示陽性,那就有可能是
①功能性蛋白尿(劇烈運動、嚴寒、精神過度緊張,多見於青少年)
②病理性蛋白尿(多見於急性和慢性腎小球腎炎、腎盂腎炎、腎病症候群、腎腫瘤)
尿紅細胞:它是反映血尿的首要指標,正常值成人波動於0-3個/高倍視野。如每個高倍視野紅細胞在5個以上,稱為血尿,說明泌尿系統存在出血。
血尿常見於急性腎小球腎炎、IgA腎病、遺傳性腎炎、泌尿道感染、腎結核、腎結石、腎腫瘤等。
尿白細胞:正常人尿中有少數白細胞存在,離心尿液後顯微鏡下觀察小於5個/高倍視野。如果報告單上報告驗出大量白細胞(WBC++---+++),多提示泌尿系統感染。如腎盂腎炎、膀胱炎及尿道炎等。
尿肌酐:尿肌酐減少,有可能是貧血、急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腎小球腎炎失代償期、急性或慢性腎功能不全等。
注意事項:檢查的話以早起第一次尿的中尿最為準確;不要被上面的列舉的疾病嚇到,不要只依據一條結果就輕易下結論,應根據自身或病因等,結合各項數據綜合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