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人購買基金,最先接觸的術語就是「基金淨值」,基金淨值上漲,咱們就賺錢,反之,如果淨值大跌,我們就會虧錢。
某種程度上看,基金淨值與股價類似,都用來標誌單價的,但是相對而言,基金淨值複雜一些,常見的有「單位淨值」「累計淨值」和「估算淨值」。
01 一隻基金有好幾種「淨值」
第一,單位淨值,單位淨值是基金單位份額的價格,單位淨值=基金持有的所有資產的價值總和/基金總份額。
基金持有的所有資產包括,基金持有的股票、債券、現金以及相關的有價證券,在計算單位淨值時,還需要扣除相關費用。
舉個例子,A基金共有10000份,它的資產包括價值9000元的股票,價值500元的債券,以及500元的現金,那麼在不考慮相關費用的情況下,A基金的單位淨值就等於1元。
第二,累計淨值,市場上大量基金為了吸引投資,會進行分紅,在盈利狀況好的時候,把基金資產以現金的方式返還給投資人。此時,基金單位淨值為減少,而為了查看基金的總體漲幅,就有了「累積淨值」的概念。
累計淨值=單位淨值+每份基金歷史分紅,累計淨值能夠體現基金成立以來的業績表現:如果累計淨值大於1,說明基金整體賺錢,反之,則表示基金虧錢;累計淨值還能展現基金的盈虧水平,如果累計淨值為2,說明基金已經翻倍。
正常來看,基金累計淨值≥單位淨值。對於投資人而言,我們不能通過基金是否分紅來判斷基金的好壞,優質基金為了維持投資狀況的穩定,可能長期不分紅;而劣質基金可能為了擴大基金規模,強行分紅。
第三,淨值估算,淨值估算是銷售平臺根據目標基金最新一個季度披露的持倉狀況,估算出來的單位淨值,它只有參考作用,並沒有交易價值。
公募基金的持倉一個季度才公布一次,因此,大眾所得到的的持倉消息都是嚴重滯後的,基金經理的倉位管理是實時變動的。因此淨值估算並不準確,它的出現,只是各大銷售平臺為了滿足投資者「盯盤」需求,而推出的服務。
綜上,基金單位淨值是我們進行基金交易的憑據;基金累計淨值是基金歷史業績的體現,能夠體現基金成立以來的盈虧狀況;而基金估算淨值並沒有實際意義,只是參考數值。
02 基金買賣過程中,我們到底應該看什麼淨值?
股票市場是瞬息萬變的,基金經理每天都會進行多次股票操作,但是一隻基金一天只有一個淨值,這個淨值也是我們進行基金交易的依據。
基金淨值的核算是一個複雜的過程,股票收盤之後,基金公司及相關專業人員會對基金當日資產、盈虧狀況進行核算,還需要對基金申購贖回狀況進行統計,最終才能算出淨值。
這個淨值就是基金當日的「單位淨值」,每隻基金單位淨值的公布時間不同,但是大體而言,會在當晚19:00-22:00之間公布。
然而,基金的交易時間是每日上午9:00-下午15:00,也就是說,投資人在申購贖回基金時,基金的單位淨值尚未知曉。此時,我們只能根據基金的估算淨值,大致做一個判斷。
舉個例子,小王在周一10:00時買入基金1萬元,那麼一直要等到周一晚上基金單位淨值公布以後,小王才能確定自己買入多少份基金。
03 基金淨值高低是不是篩選基金的參考?
不少投資人對於基金淨值有疑問,這隻基金淨值已經很高了,還能夠買入嗎?
也有的投資人認為,基金淨值高,就意味著後期漲得慢、基金淨值低,後期增長的潛力更大,這些想法是錯誤的。
一方面,基金累計淨值能夠體現基金的整體表現。剛剛說到,基金累計淨值能夠體現基金成立以來的整體盈虧狀況,這是基金業績的重要參考。理論來說,基金累計淨值越高越好。
當然,基金的累計淨值要加上基金的成立時間綜合考慮,成立時間10年,累計淨值只有2元,與成立時間只有2年,累計淨值同樣達到2元的基金,增長潛力是迥然不同的。
另一方面,不要對基金單位淨值有「恐高症」。基金淨值的高低與基金的漲幅沒有關係,1萬元買入基金,漲幅10%,無論你買單位淨值1元的A基金,還是單位淨值2元的B基金,都是賺1000元。
有些時候,單位淨值高的基金反而走勢更好。哪怕大盤長期在3000點左右震蕩,優質的基金依舊可以通過高拋低吸賺取收益,提升基金資產水平,抬高單位淨值。
綜上,基金淨值是我們最常接觸的基金術語,不同類型的基金淨值,用途不相同,我們要理性客觀看待基金的不同淨值。
以上是我的一點看法,希望對你有幫助,也歡迎在留言區一起探討。
我是正好,專注小白理財的80後巨蟹男,請關注@正好的成長筆記,和我一起慢慢變富。
碼字很辛苦,新手求祝福,請您點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