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因為深陷真假公章「代持門」的國海證券(000750.SZ)再發公告稱,「我司正在積極與事涉金融機構溝通核實情況,並對我司有關管理制度進行自查。相關事件核查清楚後,依法應由我司承擔的責任,我司絕不推諉」。
相比此前的態度,國海的口氣有些轉變。此前,國海證券於12月15日在該公司位於北京騰達大廈25層的辦公室召開了和有關涉及機構的會議。 一份流傳出來的會議紀要顯示,涉及的機構多大22家,可能被捲入或參與會議的就包括聯儲證券、五礦證券、聯訊證券、華福證券、東吳證券、南昌農商行、華林證券等多家機構。
某不願具名的市場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目前,債市還在持續下跌,國海的處理陷入了兩難。如果國海證券全部承認了,損失可能高達7-8億,以他的實力,這家公司幾年都緩不過來。如果拒不承認,很多涉案機構會通過訴訟解決,但是市場其他機構會對國海的信用產生懷疑,未來業務也不好做。」
接近國海的人士也表示,「國海證券高層已向監管部門進行了詳細的匯報,監管的態度是,代持協議中如果是公章為真實的,則國海必須認帳。」
不過,截止發稿時,這一點並未得到國海官方以及監管部門確認。21世紀經濟報導將對此事進行持續關注。
(21世紀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