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年前高考,王小波及格全靠記不住,網友:有趣的靈魂

2020-09-03 千飛鹿

20年來,王小波那個有趣的靈魂從未消失

王小波說:我活在世上,無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見些有趣的事,倘若如我所願,我的一生就算成功。我開始的太晚了,我可能做不成什麼,但是我總得申明我的態度,所以就有了這本書,為自己,也代表沉默的大多數。

又是一年一度高考時,王小波的高考卻可以用這句話來概括:「及格全靠記不住。」

1978年時,王小波考大學之前,他只上過一年中學,還是十二年前上的,中學的功課要麼沒有學,要麼全忘光。

家人就勸他說:「你一點基礎都沒,最好還是考文科,免得考不上。」

但王小波並未聽勸,堅持考理科,結果反而考上了。那時,理科對他來說幾乎是快要了他的命。

但王小波和他的超級好記憶裡的同學不一樣,覺得自己一背東西就困,那種感覺和煤氣中毒差不多,冬天在屋子外面背書不困但是要挨凍,「清水鼻涕卻要像開閘一樣往下流,看起來甚不雅」。所以王小波覺得去啃幾道數學題倒會好過些。

王小波讀書那一年,聽有個畢業班的學生,數學有人教的,可一考完試成績全都是零蛋,連0.5分的都沒有。把卷子調出來一看,都答得滿滿的,不是白卷。

學生說:這門課聽不大懂,但是老師讓他們死記硬背來的。無論怎樣,也不可能都是零分。

後來發現,他們的數學老師也在考大學,數學得分也是零。大家知道了此事之後都說:這個班學生的背書功底真了不得。

王小波聽完之後說:不是吹牛,要是我在那個班裡,數學肯定得不了零分,老師讓我背的東西,我肯定記不住。既然記不住,一分兩分總能得到。


這是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數》裡提及的,語言幽默風趣,他是那個特立獨行的人,20年來,王小波的文字就像一面獵獵旌旗,感召著一代代年輕人,王小波的書是書店裡永不消失的風景。

不知道這樣的情景,你是否感到特別熟悉,也想到了當年炎炎夏日的高考和中考?

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數》收入了王小波的雜文代表作,他以卓絕獨特的文採,在眾人皆醉我獨醒的狀態下,對社會道德倫 理、國學與新儒家、個體尊嚴等方面,進行了鞭辟入裡的剖析、表達了有理又有趣的觀點。

時隔20年,王小波仍然像一股清流一般,他的著作讀來讓人沉思良久,讓人捧腹大笑,讓人拍案叫絕。

看完王小波的書,你會感受到,從平時的話語中,你很少能學到人性,但從沉默中卻能,假如還能學到更多,你會選擇繼續一聲不吭。

王小波是毒舌王朔都要敬三分的人

王小波說:我覺得黑色幽默是我的氣質,是天生的。

王小波終其一生,思考著並快樂著,他以獨有的調侃的筆調,完成了對自由與理性的反思,書寫隱藏在生活中的哲理和人性。

《一隻特立獨行的豬》一書中對女權主義、科學與迷信,小說創作、知識分子等話題進行精細剖解,展現了一座充滿智慧理性的迷宮,讓讀者從他那裡學會如何獨立而自由的思考,真切地體會到作為一個獨立個體應有的尊嚴自由。

王小波

他這種特立獨行的觀點,曾經在上世紀90年代,點爆了一代人的青春歲月,燃盡了激情的年歲,如今的青年人,每每讀完,這些獨特腔調的文字,依然具有鮮活的感染力。

王小波用文字當武器,在幽默中充滿自信,獨自一人扛起一面自由、獨立、理性的精神旗幟,做時代的精神先行者。

王蒙曾經這樣評價王小波和他的書:看完王小波的小說,你懷疑的是,他王小波真的有那麼壞嗎?他寫的那樣天真本色率性頑皮,還動不動撒點野,搞點惡作劇,不無一種痞味兒……如果說你在某些人的作品中常常看到感到假面的阻隔,那麼他的小說使你覺得他常常戴上鬼 臉。

王蒙

老炮兒王朔,在14年前曾經說過一句話:中國寫小說的,也就紅樓夢能及格。

他就是那種口出狂言,話語中帶刀的人,所以說出的話都狠,有一天有人調侃他:這幾年出了一個叫王小波的,人家都說他把王朔給蓋了。

王朔想也沒想就脫口而出:王小波是好樣的,我也是好樣的,我們倆不存在誰蓋了誰,王小波要是活著,我覺得他更牛,他好並不意味著我不好,我們相互輝映可以吧。

王朔

像口無遮攔的毒舌王朔曾經懟魯迅和李敖,而他都在誇王小波,所以可見王小波的文字和思想在他看來,放在文壇上也是有一定的地位的。

他對王小波是充滿敬意的,他曾經考量過王小波的著作,所以不敢造次。

讀王小波,是因為人人心中藏著一個有趣的自己

很多人都在說,現在都2020年了,為什麼要讀王小波呢?

用王小波在《愛你就像愛生命》中的一句話來回答就是:沒有像樣的精神生活,就沒有一代英俊的新人。

每個人在或沉重或乏味的生活中,極度渴望脫離現實,呈現一個超脫的自我,一個有趣可愛的自己,很多人沒有王小波的勇氣,也沒有王小波的特立獨行,於是我們在王小波的書中尋找一個真實的自我。

我們在社會行走,不免會戴著一些符合社會世俗的面具,將真實的自我妥善安放,我們在王小波的書中感悟自己,撫慰自我。

讀王小波,是因為人人心中藏著一個有趣的自己。

許知遠在《十三邀》中說:王小波是一個例外的存在,沒有人比他更有吸引力。他在經常戲謔的體驗之下,是一顆追逐智慧和自由的靈魂。

許知遠

王小波的《黃金時代》書中描寫大膽,但是這本書讓王小波自覺寫得最用心,寫得最好的一本書,也是王小波「生前寂寞、死後爆紅」的最具代表的作品。《黃金時代》榮獲第13屆《聯合報》文學獎中篇小說大獎。

書中以上世紀70、80年代為創作背景,是以下鄉知青王二為「破鞋」陳清揚證明她不是破鞋的故事為引子,正面大膽寫出當時那個時代的人的禁錮,對「性 愛」和「自由」的追求,反思作為一個人的當下的生存現狀和作為一個人該有的生存狀態,並彰顯了人性中的自由與本真。

沒有讀過王小波的書的人,不要錯過哦,這段時間平臺有活動,王小波的三部曲《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黑鐵時代》,原價是198元,現價只要98元,優惠多多。

喜歡的朋友可在圖片下方點擊購買,願你紅塵濁世中獨得一份有趣靈魂。


王小波說:寫《黃金時代》用了我很多時間和才華,寫得很精緻,傾注了我對小說的許多想法。

王小波的雜文集也不錯,推薦大家《沉默的大多數》和《一直特立獨行的豬》。


讀了王小波的書,你會發現,儘管文字諧謔,筆觸犀利,但荒誕的是社會,有趣的是王小波。

他的書讓很多網友有一種感受:無知、無性、無趣簡直是對人類最大的罪惡,而我都王小波,就是努力讓無趣的自己變得豐富,變得有趣些。


更多精彩文章:

(我是。為你解讀情深緣淺,陪你共讀經典好書。若文章能給你帶來價值,倍感榮幸。)

相關焦點

  • 王小波只上過一年中學就考上人大,高考數學都是瞎琢磨因為沒學過
    王小波的一生算得上是傳奇。1978年王小波去參加高考,在此之前他只上過一年中學,但已經是十二年前的事了,課程要麼沒學要麼已經忘光了。家裡人勸王小波說他沒基礎還是考文科比較好,而且他的記憶力好,文科會更有把握。但王小波不聽,去考了理科,不過王小波的沒學過數學也沒人教,都是自己瞎琢磨。
  • 《黃金時代》王小波:「有趣,是一個人最大的魅力」
    然而,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位主角王小波,他對待性的態度卻截然不同。王小波寫了29年的小說,他用文字向大家傳遞了一種新的思想:性是一門藝術,它並不骯髒,每個人都應該正確看待。在他的作品中,將「性愛」與「人性」用樸實無華的語言,不加修飾地展現在了大眾面前。
  • 王小波:一輩子很長,要跟有趣的人在一起
    最好的愛情,不過是靈魂的門當戶對,王小波和李銀河的愛情正是如此。今天,仍有很多人期望一生能有一次「王小波李銀河式的愛情」!是愛情,將人尖銳的犄角磨柔軟。也給人力量,在塵世生活中繼續前行。性是一個人隱藏最多的東西,是透視靈魂的真正窗口,這段《黃金時代》寫得有些境界。」1997年的4月11日,王小波因突發心臟病在家中去世,年僅45歲。這個有趣的靈魂走了,卻點燃了很多人心中的火種。
  • 高考英語「不及格」的老阿姨:不及格是天經地義!
    老阿姨的高考英語不及格近日,一位高考英語不及格的成年人被一個同事的小孩子給收拾了。小孩子問這位老阿姨:「hen是什麼意思?」這不僅是一個單詞,而且是高考英語所要求的單詞。一大批的網友看見此消息後紛紛回憶自己的高考英語成績,然而下面這位網友的回覆扎心了:一定是特別的緣分讓我們高考英語都不及格!這種緣分似乎從高考開始就註定要延續到大學畢業。
  • 高階段的性感,是靈魂有趣
    作者:千一(富書專欄作者)王爾德曾經說:「這個世界上好看的臉蛋太多,有趣的靈魂太少。」有趣的人,總是能夠把灰白的日子活成五彩斑斕,把生活的瑣碎過得多姿多彩。即便眼前滿身苟且,依然能夠撥開雲霧,從中尋找到詩和遠方。
  • 王小波的《黃金時代》,性描寫尺度有多大?網友:就怕被女人看到
    10年前就看過王小波的《黃金時代》,那時候還在上高中,因為文章內容尺度太大,不敢讓人知道我在讀,都是躲著看的,有一次被我的同學兼發小發現,他直接在班裡大喊,說我在看「小黃書」。我瞬間漲紅了臉,同學們異樣的眼神,那種嫌棄與偷笑的樣子,我這輩子都忘不了。
  • 王小波《黃金時代》:荒誕的時代,壓抑的人性,肆意張狂的靈魂
    不懂王小波的人會說他的書很黃,懂王小波的人會說那是他誠實不掩飾。出生於北京52年的王小波,註定有著不平凡的一生,他和李銀河的愛情故事,是一段佳話。他成為了那個時代最偉大的作家之一。王小波被稱為中國的喬伊斯兼卡夫卡一樣的人物,在我心裡中國文壇的領袖。你也許還未讀過他的書,但一定聽過他的一句話:「一輩子很長,要跟有趣的人在一起。」
  • 《黃金時代》是王小波對人性自由的探索,及自我情感的靈魂救贖
    王小波走了,走得很落寞。被人發現時,王小波身邊還有未完成的著作,牆壁上還留著牙齒刮過的印跡,看上去死得特別痛苦。著名作家周國平如此惋惜地說:正值創作盛年的王小波突然撒手人寰,我們為他的早逝而悲哀,更為文壇的損失而惋惜。
  • 性學家李銀河:洗白阿嬌、認親李亞鵬,要不是王小波,我沒今天
    性學家李銀河:洗白阿嬌、認親李亞鵬,歸功於王小波激情愛戀誰是中國最牛的性學家?誰是中國版的伏波娃,很多人第一時間喜歡講起那個總是發出奇談怪論的李銀河,誰能想到,其實李銀河取得今日歸根結底要靠年輕時與王小波的一場激情愛戀。
  • 王小波的《紅拂夜奔》:人需要活得有趣,要不然還有什麼意思?
    王小波《紅拂夜奔》是王小波在美學習期間所創造的小說,曾經有位女編輯對這篇小說感興趣,想發表它。但要求王小波從18萬字刪到3萬字,只是沒想到,這三萬字最後也還是沒被發表出來。但她是自由且有趣的,慧眼識英雄,僅僅見過一次面她就認定了李靖,然後和他私奔到外面,農家院裡偷菜,破廟裡棲身。她放棄了衣食無憂,逃離了洛陽而去過這種日子,她追求的是有趣而鮮活的生活,而不是一天又一天的往復循環。她是逃離的典範,自己敢於逃離,也敢於二次慫恿靠裝瘋度日的李靖逃離長安城。
  • 王小波用幽默寫盡性愛,用調侃笑對人生,高曉松:神一樣的存在
    當你看完王小波的作品之後,會打開你的思維世界,會讓你產生共鳴。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因心臟病離開了這個世界,當時很多人並不了解王小波,因此他的死就像滴進大海的一滴水,沒有翻起任何浪花,直到幾年後他的作品重新進入人們視線,人們這才意識到1997年去世的王小波有多有才、多有趣。
  • 王小波《黃金時代》被眾多出版社拒之門外:男女之事描寫過於露骨
    帥氣的王小波,哪裡醜了?王小波、李銀河幸福的生活日常02.兩個有趣的靈魂,緣分註定,冥冥之中就這樣相遇李銀河陪朋友去拜訪王小波的父親時,在王小波的家中李銀河也同樣深愛王小波。李銀河去美國念書,王小波給她做陪讀。無論是學歷還是收入,王小波都不如李銀河,但是李銀河卻從沒讓王小波出去打工。兩個人的生活全靠李銀河一個人的獎學金,她說:「他那麼一個智慧的頭腦,我捨不得他去幹粗活。」
  • 勿以40歲玩遊戲而悲,王小波:保持健康和有活力地追求智慧和有趣
    一句話情話: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硬是被架上道德與知識的辯論賽,人人都說:「好看有氣質的女人與有趣、幽默的男人」。然而有趣卻是極少取得人生真經的人,用「取」來解釋趣。關於生命經驗這個課題,姚勇從王小波那裡獲得是精神自由與邏輯思維。今天,作為科技公司創始人的姚勇總結道:「哪怕在40歲還在看動漫、玩遊戲,只要保持健康和有活力地追求智慧和有趣,假以時日,就可以完成自己的目標。」
  • 王小波的痛楚:他把《黃金時代》當寵兒,而有讀者卻當「黃書」看
    在中國文壇,有一位作家憑藉自己有趣的靈魂創造出了一個又一個精彩絕倫的花花世界,在他的筆下,每個人物都是那麼獨特。他的愛人才初見他時曾笑稱他的長相是種「障礙」,可他卻憑藉自己的幽默風趣,譜寫了一曲令無數人豔羨的愛情樂章。他與愛人之間的書信被很多年輕朋友當作表白的經典臺詞,他就是王小波。
  • 王小波和李銀河的愛情故事
    1977年,二十五歲的王小波與在《光明日報》做編輯的李銀河相識並戀愛,當時在王小波朋友圈中傳閱的小說手稿《綠毛水怪》是二人相識的契機,相識以後他們便開始了書信來往。李銀河和王小波同歲,她是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曾被《亞洲周刊》評為中國50位最具影響的人物之一。
  • 世界在下沉,越發讓人懷念王小波的黃金時代
    < 王小波在五線譜上給李銀河寫的情書 >三1977年還有一件大事,中斷十一年的高考恢復,李銀河鼓勵王小波去高考。不僅如此,王小波也全力支持著妻子的事業。李銀河首開先例,研究同性戀話題,身邊全是質疑與反對的聲音,王小波不僅支持她,還幫著她一起收集素材,一起採訪,一起整理稿件。王小波還親自到同性戀聚集地去尋求素材,深入廁所「探秘」,結果被人發現,當場趕了出來。
  • 王小波逝世23周年,他還活著
    23年前的4月11日,一位叫做王小波的作家猝然離世。他的離開,讓這個世界悵然若失。 他生前對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無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見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願,我的一生就算成功。1978年,文革的陰影逐漸褪去,國家恢復高考。
  • 王小波45歲貧疾而死,一生孤獨而自由,生前寂寞、身後聲名鵲起
    ——王小波1997年的4月11日,王小波因突發心臟病在家中去世,年僅45歲。這個有趣的靈魂走了,卻點燃了很多人心中的火種。王小波走了,走得很落寞。被人發現時,王小波身邊還有未完成的著作,牆壁上還留著牙齒刮過的印跡,看上去死得特別痛苦。
  • 王小波:我的明辨是非,也是在打自己的嘴
    王小波,當代著名作家,他的著作《黃金時代》、《白銀時代》等不僅紅遍大江南北,他的一個電影劇本《東宮西宮》更是獲阿根廷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獎,並且入圍1997年的坎城國際電影節。而他能有如今的成就,源於年輕時候的一次閱讀。
  • 發現快要高考的兒子,在悄悄看王小波寫的「小黃書」,我該管嗎?
    王小波與李銀河真正的天才,都是孤獨的。王小波的孤獨,則只有「靈魂伴侶」李銀河可解。在那個年代,王小波和李銀河之間的差距,絕對不亞於《黃金時代》筆下的王二與陳清揚。好看的皮囊不過是過眼雲煙,有趣的靈魂才真正打動人心。看到信的李銀河,撲哧一笑,決定和王小波交往。多年之後,李銀河後來回憶說,「我起初懷疑,一對不美的人的戀愛能是美的嗎?後來的事證明,兩顆相愛的心在一起可以是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