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說:我活在世上,無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見些有趣的事,倘若如我所願,我的一生就算成功。我開始的太晚了,我可能做不成什麼,但是我總得申明我的態度,所以就有了這本書,為自己,也代表沉默的大多數。
又是一年一度高考時,王小波的高考卻可以用這句話來概括:「及格全靠記不住。」
1978年時,王小波考大學之前,他只上過一年中學,還是十二年前上的,中學的功課要麼沒有學,要麼全忘光。
家人就勸他說:「你一點基礎都沒,最好還是考文科,免得考不上。」
但王小波並未聽勸,堅持考理科,結果反而考上了。那時,理科對他來說幾乎是快要了他的命。
但王小波和他的超級好記憶裡的同學不一樣,覺得自己一背東西就困,那種感覺和煤氣中毒差不多,冬天在屋子外面背書不困但是要挨凍,「清水鼻涕卻要像開閘一樣往下流,看起來甚不雅」。所以王小波覺得去啃幾道數學題倒會好過些。
王小波讀書那一年,聽有個畢業班的學生,數學有人教的,可一考完試成績全都是零蛋,連0.5分的都沒有。把卷子調出來一看,都答得滿滿的,不是白卷。
學生說:這門課聽不大懂,但是老師讓他們死記硬背來的。無論怎樣,也不可能都是零分。
後來發現,他們的數學老師也在考大學,數學得分也是零。大家知道了此事之後都說:這個班學生的背書功底真了不得。
王小波聽完之後說:不是吹牛,要是我在那個班裡,數學肯定得不了零分,老師讓我背的東西,我肯定記不住。既然記不住,一分兩分總能得到。
這是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數》裡提及的,語言幽默風趣,他是那個特立獨行的人,20年來,王小波的文字就像一面獵獵旌旗,感召著一代代年輕人,王小波的書是書店裡永不消失的風景。
不知道這樣的情景,你是否感到特別熟悉,也想到了當年炎炎夏日的高考和中考?
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數》收入了王小波的雜文代表作,他以卓絕獨特的文採,在眾人皆醉我獨醒的狀態下,對社會道德倫 理、國學與新儒家、個體尊嚴等方面,進行了鞭辟入裡的剖析、表達了有理又有趣的觀點。
時隔20年,王小波仍然像一股清流一般,他的著作讀來讓人沉思良久,讓人捧腹大笑,讓人拍案叫絕。
看完王小波的書,你會感受到,從平時的話語中,你很少能學到人性,但從沉默中卻能,假如還能學到更多,你會選擇繼續一聲不吭。
王小波說:我覺得黑色幽默是我的氣質,是天生的。
王小波終其一生,思考著並快樂著,他以獨有的調侃的筆調,完成了對自由與理性的反思,書寫隱藏在生活中的哲理和人性。
《一隻特立獨行的豬》一書中對女權主義、科學與迷信,小說創作、知識分子等話題進行精細剖解,展現了一座充滿智慧理性的迷宮,讓讀者從他那裡學會如何獨立而自由的思考,真切地體會到作為一個獨立個體應有的尊嚴自由。
王小波
他這種特立獨行的觀點,曾經在上世紀90年代,點爆了一代人的青春歲月,燃盡了激情的年歲,如今的青年人,每每讀完,這些獨特腔調的文字,依然具有鮮活的感染力。
王小波用文字當武器,在幽默中充滿自信,獨自一人扛起一面自由、獨立、理性的精神旗幟,做時代的精神先行者。
王蒙曾經這樣評價王小波和他的書:看完王小波的小說,你懷疑的是,他王小波真的有那麼壞嗎?他寫的那樣天真本色率性頑皮,還動不動撒點野,搞點惡作劇,不無一種痞味兒……如果說你在某些人的作品中常常看到感到假面的阻隔,那麼他的小說使你覺得他常常戴上鬼 臉。
王蒙
老炮兒王朔,在14年前曾經說過一句話:中國寫小說的,也就紅樓夢能及格。
他就是那種口出狂言,話語中帶刀的人,所以說出的話都狠,有一天有人調侃他:這幾年出了一個叫王小波的,人家都說他把王朔給蓋了。
王朔想也沒想就脫口而出:王小波是好樣的,我也是好樣的,我們倆不存在誰蓋了誰,王小波要是活著,我覺得他更牛,他好並不意味著我不好,我們相互輝映可以吧。
王朔
像口無遮攔的毒舌王朔曾經懟魯迅和李敖,而他都在誇王小波,所以可見王小波的文字和思想在他看來,放在文壇上也是有一定的地位的。
他對王小波是充滿敬意的,他曾經考量過王小波的著作,所以不敢造次。
很多人都在說,現在都2020年了,為什麼要讀王小波呢?
用王小波在《愛你就像愛生命》中的一句話來回答就是:沒有像樣的精神生活,就沒有一代英俊的新人。
每個人在或沉重或乏味的生活中,極度渴望脫離現實,呈現一個超脫的自我,一個有趣可愛的自己,很多人沒有王小波的勇氣,也沒有王小波的特立獨行,於是我們在王小波的書中尋找一個真實的自我。
我們在社會行走,不免會戴著一些符合社會世俗的面具,將真實的自我妥善安放,我們在王小波的書中感悟自己,撫慰自我。
讀王小波,是因為人人心中藏著一個有趣的自己。
許知遠在《十三邀》中說:王小波是一個例外的存在,沒有人比他更有吸引力。他在經常戲謔的體驗之下,是一顆追逐智慧和自由的靈魂。
許知遠
王小波的《黃金時代》書中描寫大膽,但是這本書讓王小波自覺寫得最用心,寫得最好的一本書,也是王小波「生前寂寞、死後爆紅」的最具代表的作品。《黃金時代》榮獲第13屆《聯合報》文學獎中篇小說大獎。
書中以上世紀70、80年代為創作背景,是以下鄉知青王二為「破鞋」陳清揚證明她不是破鞋的故事為引子,正面大膽寫出當時那個時代的人的禁錮,對「性 愛」和「自由」的追求,反思作為一個人的當下的生存現狀和作為一個人該有的生存狀態,並彰顯了人性中的自由與本真。
沒有讀過王小波的書的人,不要錯過哦,這段時間平臺有活動,王小波的三部曲《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黑鐵時代》,原價是198元,現價只要98元,優惠多多。
喜歡的朋友可在圖片下方點擊購買,願你紅塵濁世中獨得一份有趣靈魂。
王小波說:寫《黃金時代》用了我很多時間和才華,寫得很精緻,傾注了我對小說的許多想法。
王小波的雜文集也不錯,推薦大家《沉默的大多數》和《一直特立獨行的豬》。
讀了王小波的書,你會發現,儘管文字諧謔,筆觸犀利,但荒誕的是社會,有趣的是王小波。
他的書讓很多網友有一種感受:無知、無性、無趣簡直是對人類最大的罪惡,而我都王小波,就是努力讓無趣的自己變得豐富,變得有趣些。
更多精彩文章:
(我是。為你解讀情深緣淺,陪你共讀經典好書。若文章能給你帶來價值,倍感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