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竹媽媽
文章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在這個動動手指就能在各大平臺借錢的時代,不少年輕人身上都背著債務,甚至有的孩子還沒有出社會就已經負債纍纍了。
對他們來說,借貸能讓自己現在的生活過得有滋有味,光鮮亮麗,讓同齡人露出羨慕的眼光,滿足自己的欲望,一切都是那麼美好。
但是他們不知道自己在沒有足夠償還能力的前提下,借貸用來超前消費的行為,其實是在毀了自己。
在豆瓣上有一個小組叫做「負債者聯盟」,裡面有著形形色色定的負債任務,其中大部分都是90後以上的年輕人。
根據11月組內的帖子進行抽樣統計,網友們發現了超前消費和遊戲是「負債者聯盟」中人群欠債的最主要的原因。
有一名大二的學生就曾在網絡上求助,說自己因為在白條、花唄等向小額貸款中欠下了九千多元,而自己沒有能力償還,感覺十分對不起自己的父母,希望有好心人能夠幫自己渡過難關。
這個帖子發出來後,有網友表示自作孽不可活。
大二的學生已經是個成年人了,心智早已成熟,做事情也應該有自己的考慮。
在借錢的時候就應該想到自己的消費水平和償還能力,之後再決定是否借貸。如果這一層面的要求都沒有考慮,就貿貿然讓自己背上債務,只能說是自討苦吃。
還有網友表示,如果這名大二學生的求助能夠被看作是正當行為的話,那就是這個社會病了,而且病的不輕。
將「超前消費」視作正常的消費行為,而不顧未來需要承擔的後果,這對孩子未來的生活方式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入不敷出」有可能是常態。
這樣的孩子走上社會之後,很難闖出自己的一片天空,終日活在「還貸」的陰影之下。
有很多年輕人年紀輕輕背上負債之後悔不當初,甚至因為無力償還巨債而選擇用死亡逃避現實。
鮮活的生命在一瞬間凋零,原本美好的生活因為自己的一念之差毀於一旦。
「負債者聯盟」小組內的帖子,每一個標題都值得眾人警醒,鼓勵「超前消費」其實是一個大坑,無數年輕人渾然不知,興高採烈地往下跳。
這一跳,就跳進了深淵。
·資本鼓吹「超前消費」
現在隨手打開一個APP,大部分都能在其中發現一些借貸的途徑。這種「借貸行為」貼上了「貼心生活,為你著想」的糖衣包裝,令孩子降低了自己的警惕之心,成功騙取心智不夠成熟的孩子去點擊消費。
再加上鋪天蓋地地宣傳廣告,比如某個平臺發布的五十多歲老父親借錢給女兒過了一個難忘的生日....讓你感受到借點小錢就能夠讓生活變得更美好的虛假快樂。
這都是資本鼓吹「超前消費」的糖衣炮彈,讓一些年輕人為了自己嚮往的精緻生活而借錢,提前支取自己未來的收入。
·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有的孩子的攀比心理比較重,別人有的自己也要有。當家庭條件無法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理時,有的孩子就會動上歪腦筋。
只要輕輕一點就能夠有錢到手,不需要經過父母的審問,也不用感受別人的自卑,於是網貸成為了一些孩子為滿足自己虛榮心而「超前消費」的在最佳方式。
俗話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當形成了高端消費習慣的孩子,為了保持自己的生活品質,只會不斷透支自己未來的金錢。
·被商家忽悠「超前消費」
有的孩子在外出消費的時候,經常會被一些店員給忽悠,用一些小恩小惠忽悠孩子去辦理貸款超前消費。甚至還有一些商家專門做局欺騙一些看起來不經世事的孩子,允諾一些福利讓孩子頭昏腦熱,一時不察中了招。
結果貸款是自己的,福利卻沒到手。
導致這種情況一般是因為商家太奸詐,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孩子明白弄是非的能力不強,不懂世道險惡,所以被忽悠「超前消費」。
·「超前消費」要謹慎
父母在培養孩子的金錢觀念時,一定要告誡孩子「超前消費」要小心謹慎,不能掉進消費主義編織出來的精緻陷阱當中。
美國富豪洛克·菲勒曾經說過:「世界上有兩種人永遠不會富有。第一種是『及時行樂』的人,而第二種是只知道存錢的人。」
「超前消費」就是鼓勵眾人及時行樂,透支未來的錢,享受當下的歡愉,不顧及更加長遠的未來。
這樣只會讓孩子們越來越依賴於超前消費者中不健康的消費行為,對孩子的成長和未來很不利。
所以,一定要告誡孩子,慎重選擇「超前消費」。
·合理規劃自己的金錢
想要給孩子上好金錢這一課,我們一定要讓孩子學會合理規劃自己的的金錢,將自己的財產劃分為幾部分,合理使用自己的金錢。
只有這樣,孩子才不會因為一時的頭昏腦熱而出現「一擲千金」,掏空家底的行為。
讓孩子學會合理規劃自己的金錢,還能讓孩子學會一定理財知識讓錢生錢。
·養育孩子的時候要有度
有的父母在養孩子的時候選擇「窮養」或是「富養」,但是卻沒有了解其中的真意,認為「窮養」和「富養」是跟金錢掛鈎。
這就導致父母在養育孩子的時候給孩子建立起不正確的金錢觀。
所以在養育孩子的時候父母要有度,不能夠過分節儉,也不能夠讓孩子養成花錢大手大腳的習性。
————————————
圖|來源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