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大企業的命,卻得了大企業的病!」許多小企業在實際運作時都會犯這樣的低級錯誤。
雖說小企業的規模小,但也是有很強的優勢,那就是靈活、不招搖、員工動力強、管理費用低、滿足市場特定需求等。但有一些小公司常常把自己搞得很累,無休止地開會、喊口號、想戰略、推文化,真正該幹的事都忽略了。
要知道,對於一家小企業來說,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事,成天沉迷於飄在雲端的戰略和企業文化,公司早晚要出問題。
小企業的最核心本質就是要活下去!因此公司所有運轉都是圍繞著「盈利」兩個字,配套的管理也是為了盈利。有了足夠的利潤,能夠活下去以後,再談戰略、情懷、感恩、文化這些,否則都是空談。
一些小企業的老闆精力不夠,就會聘請專職的管理人員來輔助,但是又常常覺得招聘的管理人員不好用,不能體會他們的痛苦,很頭疼。
那麼,如何做好小企業的管理?這五個要點是關鍵,只要你掌握了核心精髓,做好小企業的管理也不難。
小企業的管理者千萬不要沉迷於純管理中,因為脫離盈利為目的的管理,都是假管理。
企業管理者真正要弄明白的對象不僅僅是員工,還包括客戶。要知道客戶需要什麼,公司能否解決客戶的需求,如何讓客戶買單。只有搞清楚這一點,才可能通過管理讓公司盈利。
高大上的管理適用於成熟型企業,小企業只有盈利了,活下來了,管理才有價值。
實現盈利的方法有哪些?這些方法對應的行動內容又是什麼?
小企業很簡單,就是不斷地尋找實現盈利的方法,有些方法可能很簡單,但是需要管理者充分調動員工的智慧,一同去深挖。還有一些方法也許大家都想不出來,那就去尋找這個行業或這個領域中做得好的公司或案例,不斷模仿它。
尋找實現盈利方法的過程,就是不斷做決策的過程。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先做,什麼後做,用多長時間做,以及要不要做……
大多數公司都是20%的員工創造了80%的利潤,找到那些能讓公司盈利的人,淘汰讓公司虧損的人。
有很多管理者是不喜歡看經營數據的,那麼他就很難管理好一家公司,因為他不知道公司什麼產品是暢銷、什麼員工能創利、什麼成本是浪費。
小企業的管理者一定要會識人和算帳,通過經營數據來找發現優秀的員工,通過大量的溝通和面試,尋找與公司匹配的員工。
大企業的管理者在做管控時,大方向抓對了,結果都不會差到哪裡去,因為整個企業的運作和檢核系統是成熟的,他們只要保證方向不錯就好了。
但小企業的管理者一定不能粗泛式管理,不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要深入到實際的項目運行中,跟進團隊每一階段的核心工作安排,檢核這期間的關鍵事項,多問問團隊「為什麼要這樣做」和「下一步如何安排」這兩個問題。
復盤是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管理者帶領團隊通過復盤找到影響盈利的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辦法,每一天都要思考,及時做出調整。
不要想著管理可以一步管到位,很多工作要結合市場的變化做出調整。管理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要把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放在首位,適時而變。
【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本人並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