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小妖風大,池淺王八多」這句俗語的出處已然無法考證,不過我們敬愛的主席曾經用該句俗語罵過北京大學。主席對北大有意見是情有可原的,當初主席任職北大圖書館管理員時,被胡適那幫文人鄙視,後來又有北大畢業的張國燾和他爭權,接著北大又出了陳公博這類的漢奸。建國後又有北大校長馬寅初反對他的言論。所以主席心裡對北大十分惱火,也是可以理解的。這句俗語的關鍵在於廟的小及池的淺,指的是圈子雖小,可是魚龍混雜、亂七八糟的事情卻不容忽視。以前我一直認為圈子規模愈大,其間的關係愈複雜,不正之風愈多,後來意識到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直到前幾天看到這句話恍然大悟,原來有時候圈子規模越小,反而更烏煙瘴氣。進一步推論,北大的規模上其實並不小,那是不是有些規模更小的地方的妖風更大呢?王八是不是也更多呢?
由於廟小,就會導致廟裡人頭的設定相對比較困難。譬如人頭太少,那麼每個人的任務太多,抱怨自然就會多了,而且互相推諉的情況也越來越多,吵架的概率也會大了;但假如人頭太多,吃乾飯與說閒話的人的人就多起來了,閒言碎語太多。所以,不管是吵架聲還是閒話聲,其實都是妖風,廟裡當然會烏煙瘴氣了,讓人望而止步。就像是我,由於最近妖風颳得特別大,把一向身體健康的我吹得喉嚨發炎,鼻子裡有了清涕。難受、想哭。
至於池淺王八多,是指水淺了,龜殼就露出來了。引申為門檻低了,雜七雜八的人就多了。換句話說,就是專業的人少了,扯皮的人多了;幹活的人少了,嘴炮的人多了。池子裡會形成兩個陣營:精英組和王八組,兩者互相看對方不順眼,互相埋怨與互相謾罵對方。池子裡的水就被攪渾了。可是,還有一個更嚴重的情況,有些王八看不到自己的龜殼,它們沒有意識到自己是王八,而認為自己是精英,然後這些「假王八」就會罵它們認為的「真王八」。這麼一來,池子裡就被攪得更渾了….
總結自己身邊親身經歷的和他人口中聽到的,正好印證與詮釋了主席當初引用過的這句俗語,可知世界上很多事情不隨空間場景與時間推移而轉變,主席的真知灼見讓我輩折服。對了,補充一句,其實在這句俗語「廟小妖風大,池淺王八多」後面,主席又補充了一句:多幾個王八也不是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