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痛北美院線後,HBO Max成為 Netflix 的真正對手了嗎?

2021-01-15 網易

  文 | 李清莉張友發

  「要把 HBO 作為一項新任務的核心:打造一個真正的 Netflix 競爭對手。」

  這是推出 HBO Max 之前,華納媒體執行長斯坦基的豪言壯語。在這個宏偉的目標面前,他擁有的籌碼是:全美最大的電信公司,最有商業價值的電視付費頻道以及豐富的電影資產。傳統的內容生產和渠道商聯合起來,正在謀劃對於流媒體的一場反擊戰。

  反觀市面上的其他流媒體平臺,Netflix、AmazonPrime 和 Hulu 從事流媒體服務多年;迪士尼是全球最大的內容IP擁有者,Apple 則是一家智能硬體製造商。

  原本 HBO Max 將於2019年第四季度推出。但實際的上線時間比預計晚了半年,2020年5月,華納媒體的 HBO Max 才正式上線,加入流媒體「戰爭」。


  為了推進這項宏大的計劃,華納在2020年年底做出了一項石破天驚的舉動:2021年自家旗下的17部影片,都將在影院和 HBO Max 流媒體同步上線。

  《神奇女俠1984》是這項計劃的第一個試驗品,從目前的數據反饋來看,華納在票房和流媒體增長上都收穫了好處。產品的移動端增長正在創造歷史,而票房成績也在疫情期間排名前列。

  但更長遠的考驗還在繼續,HBO Max 仍然在依靠傳統渠道輸血,並沒有在網絡端獨立行走。一個獨立的 HBO Max 生態,應該建立在華納的自我整合以及品牌換新基礎上。這將是一個觸動各方利益的過程。

  HBO Max 是傳統渠道商+影視內容的結合,而這也是斯坦基所尋找的著力點。「這將是 AT&T 與時代華納合併的另一個優勢所在,我們致力於推出一個引人注目的和有競爭力的產品。」

  院網同步上映後,《神奇女俠1984》證明了這種方式對推進用戶增長的有效性。

  《神奇女俠1984》上映後,HBO Max 創下了APP的單日下載量紀錄。根據市場研究公司 Apptopia 的數據,聖誕節周末三天,約有55.4萬用戶註冊了 HBO Max,其中僅周日單日下載量就達到創紀錄的24.4萬。


  《神奇女俠1984》

  華納並未透露太多電影在流媒體上的表現,只表示「有將近一半的 HBO Max 零售用戶在聖誕節那天觀看了這部電影。」截至去年10月,HBO Max 的最新「零售訂戶」有360萬,截至12月初,HBO Max 共有1260萬訂戶,而零售訂戶只佔其中一小部分。

  除去一半的零售訂戶,此外可能還有數百萬家庭在在聖誕節觀看了這部電影。據 CNBC 推測,在家裡觀看《神奇女俠1984》的人數要比在電影院多出數百萬。

  這再次證明,優質的、具有時效性的長視頻內容,能迅速推進流媒體增長。在半年前,Disney+ 靠著音樂劇電影《漢密爾頓》也證明了這一點。在7月3日-5日,Disney+ App全球下載量為513323次,3天的下載量相較於6月份平均周末3天的下載量提高了47%。


  音樂劇電影《漢密爾頓》

  院網同步上映,刺激用戶快速增長,這是華納兄弟的目的。從公布的2021年同步上映的片單可見,經典IP續集到合家歡電影一應俱全,片單十分豪華。包含了《沙丘》、《哥斯拉大戰金剛》、《黑客帝國4》、《貓和老鼠》、《招魂3》、《新自殺小隊》等,從中可以感受華納對 HBO Max 發展的迫切。

  收購華納以來,AT&T 不僅背負著高額債務,還面臨不斷虧損。這也是促使他們做出「院網同步」決定的原因。據 CNBC 報導稱,AT&T 目前的股價已經接近10年低點。與此同時,它最大的競爭對手 Verizon 的股價正接近歷史高點,很顯然,華爾街的投資者並不喜歡現在看到的情況。

  而虧損的重要原因,正來自停步不前的流媒體業務。

  HBO Max 從2020年5月推出至10月,用戶量僅860萬,其中只有約360萬是新註冊用戶,其餘大部分都是 HBO 的原有用戶。

  單就轉化率來看,HBO Max 也並不樂觀,HBO 平臺原有近3000萬用戶,其中超過2500萬用戶擁有 HBO Max 的免費激活資格。

  作為對比,Disney+ 推出一年就收穫了超過8000萬的訂閱用戶,現下迪士尼還與流媒體三巨頭之一的 Hulu 達成合作。在收購福克斯後,迪士尼對 Hulu 的控股達60%。成熟的流媒體服務加上不輸的內容數量,幾乎可以直接對標 Netflix。


  漫威新劇《傳奇》上線Disney+

  傳統玩家 Netflix 在2020年 Q1、Q2 共增長了2600萬用戶,全球用戶量接近1.83億。僅 Q1 一個季度,奈飛新增訂閱用戶就高達1577萬。平臺實現營收57.7 億美元,同比增長了 27.6%。

  現在的 HBO Max,利用上新大片《神奇女俠1984》製造了社交話題,成功吸引用戶擴張。接下來,HBO Max 擁有的龐大熱門劇集和電影片庫,將會吸引用戶沉澱和留存。

  HBO Max 囊括了《權力的遊戲》《西部世界》在內的 HBO 的所有內容,高價收購的經典劇集《老友記》《生活大爆炸》和吉卜力工作室作品《千與千尋》《龍貓》,以及 DC 電影宇宙、華納兄弟出品的各種經典影片等。HBO 的內容量是他們的天然優勢。


  《權力的遊戲》

  但是,內容上華納也並非全然不用擔心,在迪士尼2020年投資者大會上,公布了50餘款電影、劇集、動畫項目,其中包括10部漫威相關劇集和10部星球大戰系列衍生劇集。相比迪士尼,華納最近在大熒幕上的表現處於下風,如果真的想在流媒體上扳回一城,就需要重建 DC 超英IP,並且整合 HBO 的劇集製作能力。

  2019年之前,美國有三大流媒體巨頭,依次為 Netflix,AmazonPrime 和 Hulu。2019年後,Apple、Disney、環球影業、HBO 這些傳統內容製作公司、科技公司也紛紛入局,建立起自家的新型流媒體服務平臺,讓本就擁擠的流媒體市場競爭,變得更加激烈。

  接下來 AT&T 和華納如果能將本身的優勢發揮出來,相信 HBO Max 有機會形成獨立的生態系統,在流媒體戰爭中取得一席之地。

  《神奇女俠1984》同步上映後,其實院線也從中收穫了有限的好處。

  《神奇女俠1984》在美國和加拿大,以1670萬美元的票房創下了全國影院上映的紀錄。根據 The-Numbers 的測算模型,《神奇女俠1984》的首映預測值為1435萬美元。這一數字與實際票房相差約16%,可視為《神奇女俠1984》高於預期的偏差值。

  就目前北美的情況來看,尚有接近60%的影院依舊處於歇業狀態,對面臨破產危機的院線來說,即使《神奇女俠1984》選擇了院網同步,但仍然為自身提供了優質的內容,並帶來了一定的觀眾。

  但從更長遠的角度看,《神奇女俠1984》是對北美院線和好萊塢的一記耳光。


  《神奇女俠1984》

  華納院網同步的計劃剛剛推出,北美院線巨頭 AMC 的股價就應聲下跌17%。AMC 院線執行長亞當·阿龍表示,「華納傳媒打算通過犧牲自己電影部門、製片合作夥伴和電影製作人的一大部分盈利空間,來支持構建自己的 HBO Max。對於 AMC 而言,我們會盡全力確保華納不會犧牲我們的利益。我們將積極爭取有利的條款以保證我們的業務。」

  Moffett Nathanson 媒體研究公司的創始人麥可·納森告訴《紐約時報》:「華納長期以來一直被譽為電影人之家,這是他們的競爭優勢,但這一舉動顯然疏遠了這些創作人才,這些導演和明星可不是你隨意可以替換的工程師。」

  感到背叛的院線代表、導演甚至演員紛紛對此表達不滿。導演諾蘭更憤怒地表示對華納的失望,「在晚上睡覺前還認為自己在給最棒的製片廠工作,第二天醒來就發現他們在給最糟糕的流媒服務打工。」

  這種損害不僅是感情上,也體現在切實利益上。以往好萊塢的參與模式是後端分成,很多參與人員都是通過電影上映後的票房分紅獲得收益,新模式實行後,不僅北美票房會必然下降,全球票房也會受到一定衝擊,票房分紅會因此大降甚至消失。

  這不是流媒體第一次挑戰院線利益了。此前奈飛因為不斷縮短自製電影的窗口期,已經成為好萊塢公敵。

  而從今年開始,在疫情造成的流媒體紅利之下,迪士尼等內容生產商也開始加入這一行列,在今年9月,投資兩億美金的《花木蘭》選擇用付費點播的方式登陸 Disney +,電影的蛋糕正在被重新分割。


  Disney + 上映的電影是單獨收費的,票房也許還可以計算。但 HBO Max 的電影是所有會員均可觀看,沒有單獨的付費機制,如果播放量無法換算成票房,那麼如何保障電影人的利益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儘管,華納執行長表示,如果影院業務恢復正常,對電影上映方式會進行調整,或者採取不同的運行模式。但很多人認為,此舉將永久性地改變電影上映方式,流媒體大勢所趨,不可逆轉。

  流媒體大行其道,疫情只是推進了院網關係的變革。

  在今年毒眸2020年文娛大會上,青崧影業創始人葉寧就曾經提到,院網融合一定是未來,「在系統重啟和更新的時候,還寄希望於原來的利益模式肯定不行,我們需要建立新的秩序。大家應該考慮的是面對你的用戶,如何讓用戶滿意。」

  AT&T 領導人基拉爾也提到過類似的觀點,「在商業上,在網際網路上,尋找成功的最好方法是從客戶開始。」「如果我們每天的開始和結束都以客戶為中心,我們就會引領行業。」

  據2018年 CNBC 發布的《全美經濟調查》顯示,有57%的美國人正在使用不同形式的流媒體服務。美國年輕人的觀看習慣正在發生改變,越來越多的人喜歡 binge watch (刷劇)以及不受時間地點約束的流媒體服務。

  用戶習慣的改變,給各家帶來了在大數據時代分一杯羹的機會;而流媒體市場競爭激烈,也會促使各家不斷優化自己的服務,對廣大用戶來說是件好事。


  HBO Max 誕生於傳統渠道對流媒體的自衛反擊中。因此它背靠著的,是傳統內容生產和渠道商的聯盟。

  隨著網際網路與流媒體的爆發,傳統內容分發渠道開始沒落。根據海外的研究報告,2019年第四季度傳統電視頻道發行服務商損失了約150萬個訂戶,其中的主要輸家就是 AT&T,公司在此期間流失的電視用戶數高達116萬。

  傳統運營商想在新時代站穩腳跟,那麼,擁抱流媒體就是重要一環。

  而在擁抱流媒體之前,需要做的是資源整合。2018年6月,作為全美最大的固網電話及行動電話電信服務供應商的 AT&T 在與美國司法部打了漫長的兩年官司後,終於把時代華納收入囊中,並正式將其更名華納媒體。曾經,在 AT&T 與時代華納反壟斷官司的法庭上,其辯論代表提到,「在如今科技巨頭統治的環境下,一家媒體公司要想生存,只有把電影公司、電視頻道、分銷、數據合而為一。」

  華納傳媒是僅次於康卡斯特集團和華特迪士尼公司,全球收入排名第三的娛樂公司,業務涉及出版、電影與電視等多個領域。擁有 CNN、HBO、DC 漫畫公司和華納兄弟等眾多具有影響力的品牌。也擁有《哈利波特》、《黑客帝國》、《蝙蝠俠》、《銀翼殺手》這樣的知名IP。


  《哈利波特》

  AT&T 是通訊領域巨頭,華納傳媒手握海量IP,這個組合看起來的確是有優勢的。從現在的情況來看,AT&T 和華納傳媒在上一個時代的積累,既是發力流媒體時的重要籌碼,也是需要克服的桎梏。

  所以斯坦基正試圖將華納的所有資源從有線電視、電影和 HBO 轉移到 HBO Max 上。

  在接受 Variety 專訪時,華納傳媒 CEO Jason Kilar 表示,華納傳媒的業務原本分為互不相關的三部分:華納兄弟,HBO,特納。公司需要把這三部分整合起來,讓華納傳媒真正成為一個整體。

  作為重組的一部分,華納傳媒進行了幾輪裁員,包括去年11月的1000多名員工。其中包括2019年3月接任華納傳媒娛樂董事長的鮑勃·格林布拉特。還有一批華納資深高管因為與新任領導的變革觀念不同,而選擇主動離職。

  在產品架構上, HBO 此前已經在2010年和2015年推出了 HBO Go 和 HBO Now。HBO Go服務於訂閱 HBO 有線電視產品的用戶;HBO Now 服務於沒有有線電視但又想要訂閱 HBO 內容的用戶。

  但這兩者都沒有帶來良好的用戶體驗。因為沒有配備足夠的伺服器和帶寬,HBO Go 在播放美劇《權力的遊戲》和《真探》時,都出現了中斷、卡頓等問題。由於品牌混亂,用戶無心分辨個中區別,從而限制了消費者的使用頻次。傳統媒體 HBO 服務在2020年第一季度就失去了超過200萬訂閱用戶。

  華納傳媒意識到問題後,在2020年6月決定讓 HBO Go 退出市場,且將 HBO Now 改成簡單的 「HBO」 。而 HBO Max 推出後,通過 AT&T 渠道訂閱 HBO 付費頻道的用戶,和現有的 HBO Now 用戶,都可以免費直接升級為 HBO Max。


  不過在 CNBC 的報導中表示,華納的動作還是慢了半拍。公司內部負責營銷和品牌推廣的員工認為,這些變化本應該在 HBO Max 推出之前就完成。

  在推廣方面,過去的分銷商並沒有起到足夠積極的作用。HBO 曾經的合作夥伴——付費電視和流媒體分銷商,已經沒有動力向數百萬已經使用了 HBO 的用戶推廣 HBO Max。斯坦基曾認為 HBO 用戶會隨著時間推移切換到 HBO Max 上,但現在看來,這種轉變非常緩慢。

  此外,機頂盒商與智能電視機等新分銷渠道的談判又異常艱難。華納傳媒花了幾個月時間和亞馬遜談判。最終兩家公司完成了談判,作為協議的條件,HBO 在明年會把其內容從亞馬遜的頻道界面上撤下,將 HBO Max 放在亞馬遜 Fire TV 上。

  根據外媒的報導,談判難點在於 HBO 此前給予亞馬遜的頻道權益過多,使得華納想將自己的獨家內容收回,把觀眾留在 AT&T 的生態系統中時,變得困難重重。

  雖然我們現在無法確定,ATT和華納當下的種種決策是否正確,但現在看來,HBO Max 的發展確實不夠順利。

  流媒體時代到來,傳統的秩序被打破,新的秩序還沒有建立起來。需要 AT&T 和華納乃至整個流媒體戰爭的參與者們,解決的問題還有很多。

  但可知的是,時代在變革,坐以待斃總不是好辦法。

相關焦點

  • 華納兄弟取消窗口期,HBO MAX捅了全球院線的「馬蜂窩」嗎?
    近日,好萊塢巨頭華納兄弟對外宣布,其2021年預計在北美上映的真人電影《貓和老鼠》、《哥斯拉大戰金剛》、遊戲改編真人電影《真人快打》、《招魂3》、《X特遣隊2》等17部電影將同步登陸HBO Max,在北美院線上映當天也上線流媒體,徹底取消院線窗口期。
  • ...年北美上映的全部17部電影將同步登陸HBO Max,即北美院線上映...
    2020-12-04 08:14:50來源:FX168 【華納兄弟宣布取消院線窗口期明年所有新片同步上線流媒體 】華納兄弟周四宣布,其2021年北美上映的全部17部電影將同步登陸HBO Max,即北美院線上映當天也上線流媒體,取消院線窗口期。
  • 華納兄弟宣布2021年影片全部在院線及HBO Max流媒體同步開播
    站長之家(ChinaZ.com)12月4日 消息:華納兄弟在今天宣布,2021年全部影片將在院線和自家的HBO Max流媒體平臺同步播放,這將涉及18部電影,包括即將在今年12月上映的《神奇女俠1984》,華納的這一做法可能會讓北美院線慘澹的生意雪上加霜
  • 經濟學人讀譯會| Game of phones——HBO和Netflix流媒體視頻之戰:掌上權遊
    Streaming-video wars就是流媒體視頻之戰,流媒體是(streaming media)什麼,與下載後觀看的網絡播放形式相對,流媒體的典型特徵是把連續的音頻和視頻信息壓縮後放到網絡伺服器上,用戶邊下載邊觀看,而不必等待整個文件下載完畢。
  • 破產姐妹max結婚了嗎男友是誰 max前任男友盤點
    ­  日前,破產姐妹卡洛琳的扮演者貝絲結婚的消息讓許多粉絲表示很開心,那麼另一女主max的現況如何呢?她現在結婚了嗎?男友是誰?­  在熱門美劇《破產姐妹》中飾演毒舌「Max」的女演員凱特·戴琳斯 (Kat Dennings) 與20165年的時候交往近2年的音樂家男友Josh Groban已經分道揚鑣。
  • 革萬達院線命的可能是...Netflix?
    一位駐美電影記者認為,坎城已經陷入「孤芳自賞」的困局中,在沒有「扶持藝術創新的電影專項稅」的美國,流媒體正大放異彩:其實在Netflix誕生15年後,居然還在討論這個問題已經說明了坎城的落後!在美國這都不算新聞了。
  • HBO重新上架《亂世佳人》:未做刪改、新增解說
    撰文丨周潔下架兩周後,《亂世佳人》重新上線流媒體平臺HBO Max。影片本身仍為原版形式,但是新增了兩個歷史背景說明視頻。第一個視頻是4分26秒的介紹段落。參考資料:https://www.tmz.com/2020/06/24/gone-with-the-wind-returns-hbo-max-disclaimer/https://variety.com/2020/digital/news/gone-with-the-wind-hbo-max-disclaimer-horrors-slavery
  • 取消院線窗口期,特效大片同天「上網」會引發怎樣的變革?
    就在幾個月前,華納兄弟將《信條》作為院線救世軍,在疫情已經呈焦灼態勢之時,選擇登陸北美院線,當然,結果我們已經知道了,一方面,《信條》成了諾蘭電影序列中口碑最差的一部,另外一方面,受疫情影響,電影也並沒有在票房上取得回報,華納高層甚至直言,對《信條》的發行感到不滿意。
  • 北美院線徹底「淪陷」 華納明年多部大片第一時間登陸流媒體
    北美影市一片蕭條封面新聞記者 楊帆12月4日,據外媒報導,因為疫情對北美院線的沉重打擊,華納已徹底向流媒體妥協。明年華納發行的重磅大片有 《沙丘》 、《哥斯拉大戰金剛》 、《黑客帝國4》、《貓和老鼠》 、《招魂3》、《新自殺小隊》等,加上其它影片,共有17部都會在院線上映的同日在流媒體上線一個月時間。華納的這一聲明發布後,立刻引發北美影市震蕩,美國不少影院的股票也隨之大跌。
  • 華納影視2021年所有的電影都將同時在院線與HBO Max首映
    具體說來就是,這些新片會在同一天於院線和HBO Max首映,HBO Max訂閱用戶無需額外支付費用就可以在自家電視上看到華納最新的大片。但是,這些大片在HBO Max上只會放一個月,一個月後就會下線(院線仍繼續上映),以後重新上線可能還要若干個月。
  • 花木蘭放棄北美院線發行 花木蘭在線觀看平臺在哪
    花木蘭放棄北美院線發行 花木蘭在線觀看平臺在哪  北京時間8月5日消息,據外國媒體報導,迪士尼宣布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劉亦菲主演的真人電影《花木蘭》在北美和全球其他一些市場將繞過院線上映,於9月4日上線流媒體Disney+,價格為高端點播價29.99美元。該片進行流媒體首映的市場還有紐西蘭澳大利亞和一些西歐國家,別的市場該片仍將在院線上映。
  • 海外網深一度:北美院線難重啟,好萊塢「瞄準」中國市場
    過去,一部成本高昂的大片在美國市場缺席的情況下登陸全球院線是難以想像的。一位好萊塢製片廠高管表示,「雖然我們認為美國是世界的中心,實際上但我們不是。」 北美票房統計平臺Comscore與英國電影產業分析公司Gower Street發布的分析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將近一半(約12400家)電影院已經重新開放,其中超過90%在美國境外。
  • 《哪吒之魔童降世》 英文配音版登陸北美院線
    中國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簡稱《哪吒》)英文配音版1月31日登陸北美院線,與美國和加拿大觀眾見面。負責該片北美地區發行的美國WellGo公司表示,《哪吒》英文配音版將在洛杉磯、紐約、休斯敦、多倫多、渥太華等13個城市的影院上映。《哪吒》中文普通話加英文字幕版去年8月率先在洛杉磯、紐約等地的66家IMAX3D影院上映,隨後於9月初在北美2D影院全面鋪開,北美票房總額約370萬美元。
  • 流媒體大戰院線 美國Netflix幹得過萬達院線嗎?
    而歐洲的普華永道,最近也對院線做出了一些些許的「不看好」。  據普華永道預測,Netflix和Amazon在英國地區的營收(包括電視節目、電影節目)將在2021年超過院線收入。流媒體收入將增長超過30%至14.2億英鎊,超過院線的14.1億英鎊收入。
  • 《哪吒之魔童降世》英文配音版登陸北美院線
    新華社洛杉磯1月31日電(記者高山)中國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簡稱《哪吒》)英文配音版1月31日登陸北美院線,與美國和加拿大觀眾見面。負責該片北美地區發行的美國Well Go公司表示,《哪吒》英文配音版將在洛杉磯、紐約、休斯敦、多倫多、渥太華等13個城市的影院上映。《哪吒》中文普通話加英文字幕版去年8月率先在洛杉磯、紐約等地的66家IMAX 3D影院上映,隨後於9月初在北美2D影院全面鋪開,北美票房總額約370萬美元。
  • 北美95%院線停業,電影市場跌至冰點
    疫情在北美地區進一步惡化,美國的確診病例數日之間便已經增至2.6萬例以上,而紐約州和加利福尼亞州等票房重鎮的情況尤其嚴峻。截止本周四,除223家處於相對偏僻地區的獨立影院(多為汽車影院)外,北美市場95%的院線都已進入至少六周的停業期。
  • 全球電影院線「一哥」來了
    作為中國乃至亞洲的第一大院線公司,萬達成功併購AMC之後,將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電影院線運營商。  這是目前中國文化娛樂產業歷史上最大的海外併購,萬達將成為全球最大規模的電影院線運營商。有專業人士預測,此舉或將影響萬達院線IPO進程,為其上市增添籌碼,獲得更高的股票定價。
  • 《哪吒》英文配音版登陸北美院線 將在13個城市上映
    新華社洛杉磯1月31日電(記者高山)中國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簡稱《哪吒》)英文配音版1月31日登陸北美院線,與美國和加拿大觀眾見面。負責該片北美地區發行的美國Well Go公司表示,《哪吒》英文配音版將在洛杉磯、紐約、休斯敦、多倫多、渥太華等13個城市的影院上映。《哪吒》中文普通話加英文字幕版去年8月率先在洛杉磯、紐約等地的66家IMAX 3D影院上映,隨後於9月初在北美2D影院全面鋪開,北美票房總額約370萬美元。
  • Netflix為《羅馬》衝奧確定院線檔期 《巴斯特民謠》《蒙上你的眼...
    時光網訊 流媒體平臺Netflix確定會讓自主出品的《羅馬》《巴斯特民謠》《蒙上你的眼》三部影片年底登陸北美院線,確切地說,是在三部影片網絡上線之前登陸電影院線。  科恩兄弟執導的西部片《巴斯特民謠》11月8日在美國紐約、洛杉磯、舊金山等地的影院小範圍上映,11月16日Netflix平臺上線,之後仍然會在北美和歐洲等地的影院擴映。
  • 好萊塢院線集體關閉 Netflix等流媒體迎來流量紅利?
    而此前北美AMC、Regal、Cineplex、Alamo Drafthouse等大型連鎖院線已經陸續宣布關閉旗下影院,好萊塢各大製片廠也將3、4月的大片悉數撤檔。疫情對票房市場與院線的衝擊在持續擴大。另一方面,海外流媒體們卻迎來了爆發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