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醫學檢查

2020-12-22 大河網

  □楊國平  

  

  一提到「核」,很多人可能會想到核武器或核事故曾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傷害,因此大家對核輻射普遍存在恐懼心理。認為核醫學檢查也會使人體受到輻射損傷、致癌、致畸等,不僅自己對做一次核醫學檢查很難下決心,而且對接受核醫學檢查後的患者也是退避三舍,生怕受到有害輻射。

  「其實大家完全不必要有這方面的擔心。」杭州市腫瘤醫院核醫學科主任趙春雷說,在日常生活中,來自自然界各種射線的輻射無處不在。如平常使用的電視、電腦、手機等會使我們受到一定劑量的輻射、一次長途空中飛行所受到的輻射甚至比接受一次核醫學檢查要高很多。

  趙主任從事核醫學臨床與基礎研究工作20多年,經常會碰到一些患者,樂意接受超聲、CT、核磁共振等放射科的檢查,可說什麼也不願意接受核醫學檢查。

  「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核素功能顯像被越來越廣泛地應用於腫瘤、心臟等各種疾病的早期診斷、預後判斷及療效觀察等。目前在發達國家廣泛使用。」趙春雷主任說。

  除了全身骨顯像、腎動態顯像、肺灌注/通氣顯像、心肌血流灌注顯像、甲狀腺顯像、葡萄糖代謝顯像等各種核醫學檢查外,趙春雷解釋,核醫學治療還適合甲狀腺癌的治療。

相關焦點

  • 做了核醫學檢查後發現懷孕了,孩子還能不能要?
    就連沒有懷孕的人,甚至醫生中間也有傳言:如果做了核醫學檢查,最好半年內別要孩子。那麼,做了核醫學檢查真的要等半年後才能懷孕麼?做了核醫學檢查後發現已經懷孕,真的要去做流產嗎?回答是:「假的!」一切脫離「劑量」談核輻射損傷,都是耍流氓。大家都熟悉這句「脫離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
  • 核醫學(ECT)檢查的項目和注意事項
    核醫學主要是指核素顯像檢查,也就是人們俗稱的「ECT」檢查,是將標有放射性核素的藥物引入人體後,通過探測人體內放射性核素分布情況,分析臟器功能和代謝狀況來診斷疾病。常見的核醫學檢查有心肌灌注檢查、PETCT檢查、甲狀腺顯像、骨顯像、腎臟顯像等。
  • 核醫學科在Medical Image Analysis發表「自動化核醫學骨顯像輔助...
    近日,我院核醫學科與四川大學計算機學院「自動化核醫學骨顯像輔助診斷AI」聯合研究成果發表在核醫學與人工智慧交叉領域頂級期刊《Medical Image Analysis》(IF:11.5)。文章第一作者為四川大學計算機學院機器智能實驗室博士研究生皮勇與我院核醫學科趙禎醫師,通訊作者為我院核醫學科蔡華偉與四川大學計算機學院章毅。我核醫學科科研團隊,完成並發表了當前全球最大規模的單中心核醫學骨顯像人工智慧研究。在核醫學顯像診斷技術中,SPECT全身骨顯像(簡稱骨掃描)對臨床腫瘤骨轉移診斷具有重要的價值,也是核醫學適宜技術中應用最多的臨床影像檢查。
  • 核醫學檢查恐怖嗎?這個醫院開放日,市民...
    「我第一次近距離看到了PET-CT機器,也終於弄明白CT、PET-CT這些檢查到底有什麼不同了。」今天上午,在上海市胸科醫院的核醫學檢查室內,市民代表陳先生興致勃勃地說道。冠脈CT對於冠心病高危人群是非常方面、安全的檢查,它可以在無創傷的情況,將心臟血管情況清晰地顯現,對發現心梗非常有效。磁共振(MRI)檢查對軟組織的解析度非常高,所以對神經系統的診斷很有幫助。」 核醫學檢查對許多市民來說有些陌生。今天,市民們進入核醫學的神秘「領地」,學習了核醫學檢查流程、圖像採集和顯像報告流程,一睹PET-CT「真容」。
  • 核醫學檢查必不可少的放射性藥物!
    前言核醫學已經有百餘年歷史,SPECT和PET也已經是成熟的臨床主要檢查項目之一,但是兩者都需要通過注射放射性藥物,設備才能識別信號計算生成圖像。從1913年Frederick第一次開展了用放射性鐳治療各種疾病的研究,到1951年美國FDA第一次批准了碘化鈉I131用於甲狀腺患者的治療,放射性藥物目前已經是核醫學檢查必不可少的試劑。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這種神秘的放射性藥物。
  • 2017年核醫學醫師上崗證考試大綱
    核醫學影像醫師專業考試大綱第一章 核醫學總論1.核醫學的定義與內容(1)核醫學定義(2)核醫學內容(3)核醫學發展簡史2.放射性核素示蹤技術(1)定義(2)原理(3)優缺點(4)基本方法5.工作人員的職責(1)申請核醫學檢查與治療的原則(2)申請醫師的職責 (3)核醫學醫師的職責第二章 核物理基礎1.原子核(1)原子結構(2)原子核結構(3)放射性與放射性核素2.核的放射性衰變(1)a衰變
  • 江西省核醫學住培結業技能考核在省醫舉行
    8月9日,一年一度的江西省核醫學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結業技能考核在江西省人民醫院(南昌大學附屬人民醫院)核醫學科如期進行。在院領導的大力支持下,科教處等部門和核醫學科各考官認真準備、密切配合,上午11:30結業考核工作圓滿結束。
  • 專訪徐文貴教授:核醫學時代下,癌症並不可怕
    中國抗癌協會腫瘤核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天津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分子影像及核醫學診療科徐文貴教授為我們帶了這樣的答案。PET/CT的出現幫助核醫學完成了重要的跨越,PET過程的衰減校正被CT所取代,CT可以用幾秒鐘的時間完成掃描,整個檢查過程的耗時被大幅縮短。2003年,全球各大廠商陸續停止了PET的單獨銷售,PET/CT以及後續出現的PET/MR,成為了核醫學中的核心設備,開始在腫瘤治療中發揮重要作用。發展到今天,PET/CT的應用已經十分成熟。
  • 2015考研專業介紹:影像醫學與核醫學[100207]
    一級學科/領域名稱:臨床醫學  二級學科代碼:100207  二級學科名稱:影像醫學與核醫學  影像醫學與核醫學專業介紹  影像醫學與核醫學是臨床醫學的一個二級學科。此專業分為放射學(包括X線、CT、磁共振和介入放射學)、超聲醫學及核醫學三部分。主要包含:器官的正常影像學表現及其解剖基礎;各個系統疾病的影像表現、影像表現的病理基礎、疾病的影像學診斷和鑑別診斷;正常和病理組織的功能成影和分子影像學;介入放射學在疾病診斷和治療的應用;醫學影像的圖像處理;影像醫學與核醫學新技術的開發和應用。
  • 核醫學科能幫你發現真相
    鑑於朱大爺的既往病史和檢查資料,感染病科為朱大爺組織了多學科會診。會診中,核醫學科主任程愛萍提出,建議朱大爺做一次全身PET/CT檢查。隨後,核醫學科在第一時間安排了朱大爺的檢查,PET/CT檢查提示:患者甲狀腺增大、FDG代謝增高,提示甲狀腺炎(圖中所示黑色部位為病變部位)。
  • 解放軍總醫院核醫學科
    壹萬名核醫學工作者關注的微信公共平臺公告通知2020年的春天是一個特殊的春天,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全民居家抗疫的同時,我們可愛可敬的醫護人員卻是全副武裝、日以繼夜地與病毒做鬥爭,目前國內疫情抗擊已見成效,與此同時,全國的核醫學科同仁也收到了美國核醫學年會SNMMI
  • 走進核醫學 | SPECT-CT有這麼多功能,你了解幾個?
    當今世界,醫學診斷的四大影像技術是X-CT、MRI、超聲成像以及核醫學成像技術。儘管目前大家耳熟能詳的大型檢查儀器是前三者,但是核醫學成像技術正以其強大的功能逐漸被人們所了解。
  • 【重磅】核醫學(NMI)技師上崗證模擬題(3)
    (NMI)技師上崗證模擬題(1),【重磅】核醫學(NMI)技師上崗證模擬題(2)是不是做的意猶未盡,那我們就繼續。繼續精選核醫學技師上崗證會考的相關知識點試題,供大家參考。今天發布的內容為基礎內容,需要所有考核醫學技師上崗證的都掌握。單選題1、原子核具有一定的質子數、中子數和一定能態的一種原子稱為()。
  • 2017臨床醫學考研二級學科介紹:影像醫學與核醫學
    以下是影像醫學與核醫學的相關介紹。   一.學科背景   影像醫學與核醫學專業分為放射學(包括X線、CT、磁共振和介入放射學)、超聲醫學及核醫學三部分。影像醫學與核醫學新技術的開發和應用。目前醫學影像技術成像清晰,解析度高,不僅能顯示正常與異常結構的輪廓和形態,而且可以觀察器官的血液、代謝及其機能,己經廣泛用於多個系統和部位各種疾患的檢查和診斷,使診斷水平有很大提高,在臨床上發揮重要作用。在介入診斷和治療方面也有長足的進步,使許多疾病能得到微創治療,特別是對某些腫瘤的治療效果可與內科治療或外科治療相媲美,已成臨床首選治療方法之一。
  • 七院核醫學科搬新「家」啦,快來我們的新「家」聊聊吧
    >大廳效果圖很多人聽到核醫學時一臉懵眼科看眼睛心內科看心臟皮膚科看皮膚……核醫學科看什麼的?呃,能做的很多來我們的新「家」給您揭開神秘核醫學的面紗吧~ 一、醫療特色上海市第七人民醫院核醫學科是浦東新區區屬公立醫院的首家核醫學科,是浦東新區重點專科、重點學科,目前開展的醫療項目主要包括核素功能影像檢查、核素治療和實驗核醫學三大區域。
  • 【重磅】核醫學(NMI)技師上崗證模擬題(1)
    A.364keVB.40~80keVC.300~400keVD.100~250keVE.511keV2、核醫學診斷技術的缺點包括(  )。A.為創傷性檢查B.不能獲得臟器的功能C.解析度不夠高D.不能進行代謝研究E.不能定量分析3、放射性核素稀釋法的原理是(  )。
  • ...科王程弘獲第三屆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十佳新銳技師」榮譽稱號
    9月18日,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在石家莊舉辦了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2020年學術年會暨學會成立40周年紀念大會。該會由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物理(技術)學組組織,經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常委會甄選,第三屆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十佳優秀技師」與「十佳新銳技師」評選活動揭曉了獲獎名單,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核醫學科技師王程弘獲得第三屆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十佳新銳技師」稱號。
  • 陳達:從核武器到核醫學
    從核武器,他轉向核醫學研究  陳達的大半生都在進行核武器的科學研究,饒有意味的是,在他60多歲後,卻將核醫學研究作為最重要的目標。核,既是大規模的殺傷性武器,也是救人於苦難的醫學技術,陳達的選擇,看似是對自己過去的反駁,實則是年輕時理想的延伸。
  • ...MRI……這些檢查有啥用?胸科醫院開放日帶你搞清楚這些影像檢查
    圖說:市民代表沉浸式體驗醫務人員的日常工作實境 醫院供圖(下同)「我第一次近距離看到了PET-CT機器,也終於弄明白CT、PET-CT這些檢查到底有什麼不同了。」今天上午,在上海市胸科醫院的核醫學檢查室內,市民代表陳先生興致勃勃地說道。
  • 李方:SPECT、PET在核醫學診斷的作用
    它們在現代核醫學影像診斷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什麼?以及有哪些人群需要做此類的檢查?李方教授:目前核素在臨床上的應用可以分為兩方面,一是診斷;二是治療。治療我們很好解釋,和吃藥治病是一樣的道理。而利用核素診斷病情,我們首先要有這一類的設備儀器。在核素進入人體後,通過設備把核素分布顯示出來,用影像的方式進行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