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友記】飛虎隊陳納德將軍外孫女:銘記歷史,增進中美友誼與理解...

2020-12-19 華龍網

開篇語:

陳納德、庫裡申科、柯棣華、馬海德、斯諾、愛波斯坦、原清志……這些人裡,有軍人、有醫生、有記者,雖然都已離我們遠去,但他們的名字卻永遠留存在中國人民的心裡——正是他們,在那場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中,或遠涉重洋或毅然留守,給予了中國人民最無私的幫助和支援。今天,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國際在線將陸續推出《老友記——抗戰中的國際友人》系列專稿,讓我們一起,向這些在艱難歲月裡和中國人民一起並肩戰鬥的國際友人致以深深的敬意。

人物背景:

陳納德(1893-1958):

克萊爾·李·陳納德(Claire LeeChennault,或通常直接稱呼為陳納德),美國陸軍航空隊中將,飛行員。曾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在中國作戰的美國志願航空隊(「飛虎隊」)的指揮官,有「飛虎將軍」之稱。其夫人是著名華裔社會活動家陳香梅女士。

1937年6月3日,宋美齡任命陳納德為中國國民黨空軍顧問,幫助建立中國國民黨空軍。在洛陽考察航空學校時,盧溝橋事變發生,抗日戰爭爆發,他當即表示:「如有需要,願意盡力為中國服務。」陳納德先後參加了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和武漢會戰,與中國和蘇聯空軍司令官共同指揮戰鬥。1941年8月1日,中國空軍美國志願航空隊成立,陳納德擔任上校隊長。陳納德於1945年8月8日離開中國,他在中國生活了8年2個月零8天,與八年抗戰結下不解之緣。1958年7月27日,陳納德逝世。美國國防部以最隆重的軍禮將其安葬於華盛頓阿靈頓軍人公墓。他的墓碑正面是英文墓志銘,鐫刻著他所獲得的各種獎章;背面是用中文寫的「陳納德將軍之墓」,這是阿靈頓公墓中唯一的中文文字。

日前,國際臺駐美國記者採訪了陳納德將軍的外孫女卡洛韋,以下為專訪全文:

相關焦點

  • 美國陳納德航空軍事博物館:銘記歷史 增進中美友誼與理解
    原標題:美國陳納德航空軍事博物館:銘記歷史 增進中美友誼與理解  原標題:美國陳納德航空軍事博物館:銘記歷史 增進中美友誼與理解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張旭、呂曉紅):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來自美國的陳納德將軍領導美國志願航空部隊「飛虎隊」投入到中緬印戰區,為中國抗戰勝利作出了卓越貢獻。
  • 陳納德將軍翻譯王清的故事:決不讓歷史悲劇重演
    (資料圖片)寧黨保 攝通訊員 寧黨保 湖南日報記者 楊軍在芷江飛虎隊紀念館,收藏著王清捐贈的當年在飛虎隊用過的一臺英文打字機、一張美制行軍鋼絲床。王清當年曾為美軍第14航空隊(即飛虎隊)司令官陳納德將軍當過翻譯,後任益陽市二中英語教師至退休,現已離世3年。8月25日,他在益陽市教育局的一位好友,向記者講述了王清在抗戰中的故事。
  • 飛虎隊陳納德將軍遺孀陳香梅逝世,傳奇人生畫下句點!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飛虎隊陳納德將軍遺孀陳香梅3月30日在位於美國華盛頓的家中逝世,享年94歲。
  • 紀念飛虎將軍陳納德
    每天有分享。
  • 第四屆「中美二戰友誼暨飛虎隊歷史論壇」曲終情不散
    為期兩天的第四屆「中美二戰友誼暨飛虎隊歷史論壇」,當晚在美國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落幕。中新社記者 張朔 攝為慶祝中美建交40周年,以「父輩的旗幟」為主題的第四屆「中美二戰友誼暨飛虎隊歷史論壇」10日至11日在美國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舉行。當地時間11日晚,數百位中美各界人士出席論壇閉幕晚宴。
  • 飛虎隊,難以置信的歷史真相
    飛虎隊的名稱,因此而生。 真相七 飛虎隊軍紀不佳 實際上,這支由美國浪蕩青年組成的飛虎隊,其實紀律並不佳,這在歷史上,已經早就不是秘密。
  • 陳納德遺孀陳香梅逝世|她祖籍南海,曾被授予「佛山榮譽市民」稱號
    南方網訊(全媒體記者/吳欣寧 王芃琹)4月4日,經佛山相關部門確認,「飛虎隊」將軍陳納德遺孀、美國著名華人社會活動家陳香梅女士,於當地時間3月30日在華盛頓家中逝世,享壽94歲。陳香梅祖籍佛山南海,也是「佛山市榮譽市民」。
  • "飛虎隊"偷襲新竹機場-中美空軍的雷霆之怒
    根據這種情況,美國第14航空隊司令陳納德將軍下決心將新竹列為攻擊目標,中、美空軍立即著手進行戰前準備,1943年3日,第21偵察大隊拍回的圖片顯示了在新竹基地有日本海軍的舊式96式轟炸機88架,這些飛機可能對盟軍構成嚴重威脅,因此陳納德將軍決定立即發動空襲
  • 飛虎將軍陳納德和陳香梅一見鍾情,浪漫婚戀,跨越歲月的驚世傳奇
    文/唐朝陳納德將軍是中國人民的好朋友。在抗日戰爭時期,陳納德將軍以高度的國際主義精神,於1937年4月來到中國,幫助中國軍隊組建空軍,和日本侵略者展開了艱苦卓絕的空中鬥爭。他的飛虎隊家喻戶曉,他和中國姑娘陳香梅的婚戀愛情,傳奇美好。
  • 22歲陳香梅和54歲陳納德結婚現場:陳香梅稱很幸福,圖9女兒出生
    【陳納德和陳香梅結婚照】1947年12月21日,22歲的陳香梅和54歲的「飛虎隊」陳納德在上海結婚。兩人年齡相差32歲,而且陳納德還比自己的嶽父大3歲。兩人走到一起,自然不會一帆風順,因此兩人都非常珍惜。
  • 老照片中的美國「飛虎隊」,最早的中國基地在雲南昆明
    從右起:克萊爾·陳納德中將、亨利·斯特裡克蘭上校(後來的中美混合聯隊第三中隊指揮官)、布魯斯·霍洛威中校、艾伯特·鮑姆勒少校和柯林頓·文森特中校。飛虎隊的徽章是由迪士尼工作室設計的。
  • 你不知道的飛虎隊:第一次聽到陳納德的名字
    第一次聽到陳納德的名字 The First Time I Heard Chennault她又問:「美國飛虎隊真的很有辦法嗎?他們真的會協助中國空軍打退日本鬼子嗎?」畢君肯定地說:「當然啦,我弟弟說飛虎隊真是了不起,比這兒不堪一擊的英國空軍強多了。」Chen Xiangmei nodded, 「I see」.
  • 守護駝峰航線的援華飛虎隊,到底什麼來路,為什麼叫它飛虎隊
    那就是——中國空軍美國志願援華航空隊,因其在機頭畫著帶有翅膀的老虎隊標和鯊魚隊標被稱為「飛虎隊」。1937年7月,國民政府蔣介石邀請美軍陳納德將軍抵達對中國空軍進行考察和訪問,並且在國軍的空軍部隊中擔任軍事顧問。而在訪問結束之時,七七事變爆發,全民族的抗日救亡運動全面開展。
  • 但使龍城飛將在-追尋飛虎隊倖存者-搜狐新聞中心
    1940年,日本獨佔中國的政策嚴重損害美國利益,羅斯福總統默許一些退役空軍到中國支援抗日戰爭,陳納德上尉受僱為中國航空委員會顧問,開始中美空軍實際合作。   1941年8月,陳納德空軍志願隊成立,中國取得「金屬借款」等一億多美元,訂購125 架飛機,包括P-40「寇克斯戰鷹」,極速570公裡時速,作戰半徑600公裡,帶6挺機槍及700磅炸彈。
  • 共同的戰鬥 難忘的友誼——中美人民聯合抗擊日本法西斯的故事
    在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中,中美兩國人民曾並肩作戰、打擊日寇,許多美國人不遠千裡來到中國,從軍事上、經濟上、輿論上、醫療上給予多方面支持,在中國人民抗日鬥爭史上留下了輝煌的篇章。戰爭的硝煙已經消散,而中美兩國共同戰鬥、浴血奮戰的歲月將永載史冊。讓我們記住這些用生命傳遞人道主義精神、用鮮血捍衛人類和 平與正義的人們。
  • 飛虎隊公墓毀損於荒郊野外 英魂歸宿在何處(圖)
    在中後期則組成了中美空軍混合團、中美駝峰運輸大隊,加上中方的秘書、翻譯、地勤和警衛部隊為飛虎隊服務。他們後來都被稱為「飛虎」。據統計,援華作戰的美國飛虎隊員犧牲2264人,飛機損失1000餘架,僅駝峰航線墜機就達825架。中國飛虎隊員犧牲912人。他們當中有的因為飛機在空中爆炸,已經找不到遺骸;有的則安葬在公墓裡。這裡有美國飛虎,也有中國飛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