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寫這篇文章,我在前一天下班特意去了公司附近的一家鮑師傅買了幾種糕點,然後晚上回到家做了測評。
對於一個不吃晚飯的人,可以說很有誠意了。至於口味怎麼樣,先留個懸念,文章最後會寫到。
內容來源|部分圖片來源自網絡
本文整理|吐司番
本文編輯|王韻姬
內容發布|掌上北京
微信 I D|bejingchihe
去之前,我在大眾點評上搜最近的一家鮑師傅,沒想到出來的結果...
各種「金典鮑師傅」、「鮑師傅糕點」、「至尊鮑師傅」讓人傻傻分不清啊,到底哪個才是真的鮑師傅?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鮑師傅突然一躍成了全民網紅,他家主打的肉鬆蛋糕「海苔小貝」、「牛肉小貝」成了大家爭相搶購、拍照、曬票圈的資本,全京城颳起了一陣鮑師傅之風。
北京鮑師傅排隊
其實相對於上海,北京人民還算是幸福的,畢竟排個十幾分鐘就可以吃到鮑師傅了。在上海,流行的是,一人去排隊喜茶,另一人排鮑師傅,所以最常見的場景便是,喝著喜茶在鮑師傅排隊,上海人民好像格外熱衷於排隊。
上海人民廣場店排隊盛狀
鮑師傅為什麼這麼火?很大一個原因是他真正的門店並不多,目前在北京有14家,天津2家,上海一家,至於其它各種金典鮑師傅」、「京鮑師傅」、「至尊鮑師傅」不用說,都是冒牌的。
這些個在京城遍地開花的各種鮑師傅,不僅招牌仿照的像,就連糕點的外觀和味道也讓人分不出真假。「說實話我吃了多年正宗的鮑師傅,也比較過金典鮑師傅的肉鬆小貝,確實從口感上兩家吃不出什麼太大差異。」消費者王女士說。
不過奇怪的是,你在北京許多家有鮑師傅招牌的店問「你們這是真的鮑師傅嗎?」店員都會毫不猶豫地說「是真的,我們這是直營店或加盟店,原料都是一樣的,一個廠家配送的」。
這也是挺好笑的,好像現在全北京街頭的糕點攤師傅都改姓鮑了。
對於這件事,鮑師傅的創始人鮑才勝其實是挺憂愁的。
今年43歲的鮑才勝來自中國麵包之鄉——江西資溪縣,2004年,鮑才勝跟隨家人來到北京,全家人在朝陽區傳媒大學附近開了一家麵包房,並且首創了肉鬆小貝這一品類。
2008年他們把這家店盤了出去,也是在這一年鮑才勝開始轉型做窗口型的特色糕點店,當年在阜成門、雍和宮、長椿街三個地方開了『鮑師傅』,並陸續研發出不同口味的肉鬆小貝、提子酥、棗糕、蛋黃酥等20多個品種,希望能將鮑師傅打造成百年老店。
從2013年開始,鮑才勝逐漸開始對門店進行擴張,每年開業至少3家左右,員工人數也從最初的七八個人發展到現在的幾百人。
2014年開始,已經不斷有人在山寨他們。鮑才勝透露「他們從2008年已經撤離的傳媒大學那家門店原址,如今也經營著一家山寨的「鮑師傅」,經常會接到消費者電話投訴說買了哪款糕點,味道不好。但當我們仔細一問購買的地址,發現並不是我們的門店」。
鮑才勝說,他估計北京地區的假冒鮑師傅高達百餘家,而更讓他防不勝防的還有天津的30多家山寨店。現在上海雖然只開了一家店,但當地成幾何狀也冒出了近百家各種鮑師傅。
原本一家用心做味道的糕點鋪,現如今很大一部分精力卻要用在維權上,讓人嘆息。只希望鮑師傅家能始終堅持初心,味道不改。
至於北京的14家正宗鮑師傅,在這裡給大家列出來,千萬別吃錯。
地安門店:
西城區地安門東大街147號
西單店:
西單明珠商場東門外圍橫二條1320號
西安門店:
西城區西安門大街57號
雍和宮店:
東城區雍和宮大街58號
阜成門店:
西城區阜成門內大街193號
東四店:
東城區東四北大街440號
新街口店:
西城區新街口北大街94號
永定路店:
海澱區永定路97號
安定門店:
東城區安定門內大街133號
馬家堡店:
豐臺區馬家堡東路11號(四路通公交車站)
華威店:
朝陽區華威北路潘家園東裡22號樓底商
惠新店:
朝陽區惠新西街與安苑路交叉口
雙井店:
朝陽區廣渠路九龍山家園1號樓
中關村店:
海澱區中關村南路西口(超市發旁)
其實鮑師傅的包裝袋上也會印有這14家門店,下次大家再買的時候可以注意下。
最後,到了大家最關心的!鮑師傅家到底哪種糕點最好吃?
為了這個測評,我昨天晚上和今天早餐吃的都是鮑師傅,現在只剩滿嘴的肉鬆味。
鮑師傅惠新店
去的時候是晚上7點多,排隊的人並沒有很多,但是許多糕點也已經賣空。店員都火急火燎的,匆忙之下我只買了5種糕點,本來還有個蓮蓉蛋黃酥,但是回家後發現店員忘記給我裝了。
已經賣空一大半的糕點櫃
先來個全家福
這次測評的有,海苔風味肉絲小貝、牛肉風味肉絲小貝、原味肉絲小貝、桃酥、流心芝士。
小票
價格確實是優惠又便宜,這麼一大袋子還不到30元,分量多到可以吃到撐。
這個是我第一口嘗的,事實證明了它也是我的最愛。一口咬下去,海苔的香脆先透過舌尖,說實話剛開始只覺得松鬆脆脆的很好吃,並沒弄清是什麼東西這麼脆哈哈。
還有讓我驚豔的是夾在中間的沙拉醬,不膩很是清爽,配上鬆軟的蛋糕和鹹香的肉鬆,再來一個也不嫌多。
許多人說最好吃的是這個,但是我對它的喜愛不如海苔小貝。其實它和海苔小貝的區別就是沒有了海苔,肉鬆更多了,個頭兒感覺也比海苔小貝要大一些,但是顏值低於海苔小貝。
愛吃的人可能就鍾情於滿滿一層厚厚的牛肉肉鬆吧,一口咬下去,滿滿的厚實感,可以用幸福感爆棚來形容了。但是我覺得它有點偏鹹了,多吃幾口會有些膩。
原味其實就是豬肉肉絲小貝,比起海苔和牛肉的它沒有那麼受歡迎。要說它和牛肉小貝的區別,我只能說它的顏色比牛肉小貝要淺一些,大小倒是差不多的,別的真是沒啥差別了。
這三種肉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很油!吃完後看到滿盤子的油,內心深深的罪惡感油然而生。
不過肉鬆三兄弟,還是推薦海苔和牛肉小貝,畢竟味道更好,顏值更高。
名字取的很好聽,其實就是蛋撻。和外面那些妖豔蛋撻不同的是,他家蛋撻的外皮像餅乾一樣很酥,一口咬下去還會掉渣。
裡外一共三層,精華在外皮和裡面的芝士夾心。輕輕一咬,一股濃濃的奶酪味直奔舌尖,加上酥鬆的外皮一起吃,一點也不會覺得膩。
這個我認真的嘗了好幾口,實在沒嘗出和一般的桃酥有啥區別,要非得說一個,就是它挺大一塊兒的。口感也是酥酥脆脆,無功無過吧。
在一口氣吃了這麼多以後,我來了一小碗西瓜,油膩立馬減輕了不少。
知道大家還沒看過癮,於是給你們找了一個比較全乎的鮑師傅攻略,來解解饞吧~
最後拍著肚子告訴大家一個辨別鮑師傅真假的方法,就鮑師傅糕點,三個大字的裝修和設計門頭,邊上沒有什麼裝飾的詞語,衝著這點就能篩掉一大半冒牌的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