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夜校,他們有一套

2021-02-10 伊犁組工

每當夜幕降臨,村裡的農牧民夜校總是燈火通明。各工作隊因村制宜,充分利用晚上、農閒時間,開展惠民政策宣講、國家通用語言和實用技能培訓、才藝比拼等形式多樣的活動,不斷吸引廣大農牧民積極參與、主動「充電」,一來二往,農牧民夜校成了大家學習娛樂的好去處。

「咱們的夜校含金量越來越高,人氣也越來越旺啦!」伊寧市稅務局駐瓊科瑞克街道團結社區第一書記、工作隊長王浩的一句話讓大家興奮不已。為了讓居民夜校成為居民學知識、長技能,真正受歡迎的地方,工作隊主動出擊、整合資源,學校變夜校,居民成學生,讓居民重回校園、從頭學習。

找場地  定老師  工作隊出新花樣

今年2月,工作隊入駐後,發現社區400餘居民中大部分都文化程度偏低,國語水平較差。夜校每周才開一次,授課老師又不專業,導致學員學習主動性不高、流動大,看著夜校課堂上稀拉的20多人,工作隊憂心不已。 

為改善現狀,工作隊立即召開會議研究解決問題。經過分析,兩個最棘手的問題擺在大家面前:一是陣地小又舊,無法滿足教學需求;二是學員底子薄,缺少專業授課教師。

正在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王浩突然想到轄區的學校,「夜校只能在社區辦嗎?只能用幹部嗎?我們為什麼不把夜校搬到學校去!」說幹就幹,第二天王浩就來到伊寧市第十三小學和第十八小學同校長商議夜校事宜,校長們非常支持,「我們在學校教育孩子,但父母不懂國語,家裡沒有語言環境,對孩子學習有很大影響,現在雙管齊下效果肯定好!」經過一番協商,夜校的授課地點最終定在了伊寧市第十三小學和第十八小學,授課教師由學校語文老師擔任。

招學員  選班委  「一年級新生」來報到

場地和老師確定後,「招生」工作一馬當先,工作隊通過各類宣講向居民宣傳新夜校,居民們紛紛踴躍報名,不到一周學員便增加到80餘人。接著,工作隊召開座談會了解學員水平和需求,並及時與轄區學校教學負責人對接、研究,考慮到學員實際,還為他們免費發放了教材和輔導書。一切就緒後,學員們積極踴躍競選班委,最終5名能力強、威望高的學員「競聘」成功,班長帶著大家學習管理制度,督促大家遵守紀律、一同學習、共同進步。

經過工作隊的不懈努力,夜校終於開班了。學員們跟著老師大聲練習「a、o、e...」,這群「一年級新生」開啟了他們的夜校新生活,「我感覺自己像一名新生,仿佛回到了學生時代。」夜校學員斯依提江·艾薩江在第一節課結束後開心地分享起自己的感受。

驗成果  促就業  學員Get新技能

轉眼,新夜校已正式運行4個月,為檢驗成果,工作隊決定組織一場夜校文藝匯演,讓學員們亮出「看家本領」。

8月1日,匯演在全體夜校學員高聲齊唱的《團結就是力量》中拉開序幕。塔吉古麗·買買提的詩歌朗誦《我驕傲我是中國人》、美合日班·吐爾遜自導小品《國語改變了我的生活》……精彩的節目贏得居民陣陣掌聲。

夜校不僅提升了居民的國語水平,更是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了他們的生活。古麗米熱·達吾提原本是一位家庭主婦,在夜校上課時總是聽得非常認真,功夫不負有心人,她的國語水平突飛猛進,成了夜校優秀學員,還找到了一份銷售工作,現在的她終於脫掉了「家庭主婦」的帽子,變成了一名「藍領」,真正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了生活。

社區第一書記、工作隊長王浩說:「夜校讓學員們重新當了一回學生,學習積極性都高了起來。下一步我們還計劃分年級,讓學員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升學。完成學業後,我們將根據他們的意願,聯繫企業組織專項就業培訓,通過就業增收致富,真正改變自己的人生。」(伊寧市稅務局駐瓊科瑞克街道團結社區工作隊  寇雅男)

「大家的國語水平進步真快,學習熱情也越來越高,新增的75把椅子又不夠用了!」工作隊員賈小燕高興地忙活著,露出得意的笑容。為了讓群眾都來學國語,學好國語,霍城縣蘆草溝鎮墩買裡村工作隊「花樣」頻出,受到各族村民喜愛。

夜校學習——村民的「演講臺」

「你快點,村裡那麼多人當觀眾,我可是第一個出場的,一定不能遲到了!」米爾古麗·阿不都外力大姐焦急地催促著姐妹再米熱木·庫爾班,急著要去村委會參加村民講故事比賽。

年初,工作隊採取老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方式教學,參學的村民卻越來越少,「我們只有多說才能掌握,不然記不住啊!」村民沙吾列·夏依買爾旦的話讓工作隊茅塞頓開。

老師們開始改變教學方式,從簡單的互相問候起步,引導村民自己站起來大膽地說,初學的生澀和豐富的表情常常讓小課堂充滿歡笑。隨著模擬情景劇、國語發聲亮劍、國語故事會等豐富的國語比賽活動的開展,每個人都爭相站起來講家鄉變化、講學習感受,越來越多的村民主動走進國語課堂。

宣講活動——村民的「才藝窗」

為了讓村民們從會說變得「能」說,工作隊和村婦聯聯合打造了一支婦女快板宣講團,將黨和政府的好政策編成朗朗上口的快板,經過精心訓練後的各族姐妹,身著美麗的服裝,操著流利的普通話,讓村民們眼前一亮,觀眾一場比一場多。

「看到姐妹們變得這般光彩照人、落落大方,大家爭相努力學國語,進步十分明顯,不少姐妹都想加入我們。」領隊米力巴奴·依明自豪地笑道。

村委會還組織農牧民成立了政策宣講小分隊,在村集體活動室、田間地頭、村道小巷中開展宣講。在兩支宣講隊源源不斷的精彩宣講下,村民學國語的熱情大漲,學習國語的氛圍空前濃厚。

書法比賽——村民的「成果展」

「親愛的兒子,這是媽媽第一次給你寫信,想對你說說心裡話……」帕提古麗·尼扎洪一筆一划認真地給兒子寫起了信,一些平日裡不好意思表露的情感,在信中自然流淌。

為了檢驗村民學習成果,工作隊和村「兩委」先後組織開展了「為黨的生日獻禮」「說家鄉變化」「給親人的一封家書」等系列書法比賽活動,還開闢宣傳專欄展示村民的優秀書法作品,村民們學習的動力更足了。

村民努爾言·阿不列提說:「現在兒子都喜歡把作業交給我籤字,我也不害怕在家長會上發言了。孩子的認可、老師的表揚、夜校的畢業證書和優秀學員獎勵,都讓我深深地迷上了國語學習,感謝工作隊!」(伊犁公路管理局霍城分局駐蘆草溝鎮墩買裡村工作隊  張哲)

莫因卓勒村在2017年成功摘掉「貧困村」的帽子。為確保貧困群眾脫貧不返貧,州財政局駐村工作隊結合莫因卓勒村實際,發揮農牧民夜校平臺優勢,幫助農牧民掌握一技之長,實現穩定就業,讓夜校照亮群眾增收致富路。

養殖課程「熱」起來

莫因卓勒村是喬拉克鐵熱克鎮第一大村,牲畜存欄量位居全縣前列,然而傳統的放養模式制約著牧民增收。工作隊通過收集、整理牧民在養殖牲畜中遇到的問題,將重點放在牧民養殖技能提升上。充分利用「視頻播放+教師講解」的方式,組織牧民觀看養殖技術專題片;邀請縣畜牧局專業人員講授牲畜改良、疫病預防和養殖等知識;邀請村裡養殖大戶傳授經驗,著重提升牧民養殖技術,實現養殖增效。

在養殖課程帶動下,412戶牧民對自家的618頭牛進行了品種改良,實現每頭良種牛(新疆褐牛)增收2000元。牧民葉斯木別克·波拉提別克說:「村裡的夜校辦得太好了,老師們的講解,讓我學到很多現代養殖和牲畜疾病預防的知識,希望以後經常開展這方面的培訓。」      

技能培訓「火」起來

「嗒嗒嗒」的縫紉機聲敲響著致富的大門。3月16日,莫因卓勒村的縫紉班第一期開班,50名學員正在認真地學習縫紉技能。如今這些婦女在村委會修建的300平米牧民刺繡專業合作社上班,每月增收1000多元,實現了家門口就業。

工作隊針對學習意願強烈的牧民,充分發揮技能培訓的專業化水平,開展「訂單培訓」,先後舉辦汽車駕訓、裝修、烹飪、刺繡等各類培訓班13期715人次,實現215人就業。如今9名青年成為專職司機,3名掌握挖掘機技術的青年找到了工作,學習房屋裝修的5名牧民第一次靠技術掙得8000多元。

「以前村裡的婦女都是足不出戶,整天圍著火爐燒奶茶,出門買個菜都得伸手向老公要錢。現在不一樣了,參加村裡的技能培訓後,婦女都來合作社上班了,還是自己喜歡的工作!」村裡的刺繡合作社社長古麗加尼·瑪扎克介紹道。

 下山務工「富」起來

「我現在在奎屯上班,包吃包住一個月工資加上『三金』可以拿到4800元,每月給家裡寄點,還可以攢下不少呢。想起我剛去的時候什麼也不會,離家又遠,是身邊的師傅和同事幫助我,讓我每天都過得充實而快樂。」第一批去奎屯寶塔石化務工的青年吐努克·達吾肯作為外出務工代表,在農牧民夜校上講述著自己的感受。

考慮到牧民習慣牧區生活,日常生活中缺乏交流訓練,工作隊在夜校課程上注重國語的課程編排,強化培訓日常生活用語,不斷提升他們的溝通能力。通過邀請吐努克·達吾肯等5名外出務工人員代表談感受,組織人員到伊寧市、伊寧縣的紡織產業園、民族服裝企業、村級創業園、刺繡合作社觀摩學習,幫助他們增進對外出務工的了解、打消顧慮。

為讓富餘勞動力輸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工作隊鼓勵年輕勞動力外出務工,對外出務工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實行車費、生活費補貼獎勵制,目前轉移勞動力縣內務工42人,疆內務工53人,疆外務工30人。(特克斯縣「訪惠聚」辦公室 張文遠)

「挺胸,抬頭,收腹……」奎屯市北京路街道怡沁裡社區的市民夜校格外熱鬧,市文化館副館長瑪依拉·託合達森老師正給居民教授舞蹈課,大齡「學生」個個精神飽滿、滿眼笑容,跟著老師的節奏翩翩起舞。

專業團隊  堂堂精彩

奎屯市文廣局駐北京路街道怡沁裡社區工作隊入駐後,發現轄區老年人、退休職工佔大多數,晚飯後不是在家帶孩子,就是在小區遛彎,鄰裡之間缺乏溝通,業餘文化生活也不豐富。今年3月,工作隊充分發揮「娘家人」作用,邀請瑪依拉、候菊英、聶玉花等專業老師,組成市民夜校「豪華文藝教師團」。

每位老師根據自己的優勢和特點,開設了民族舞、拉丁舞、交誼舞、二胡、電子琴等內容豐富、居民喜愛的文藝課程。轄區居民得知有這樣的「豪華文藝教師團」,不到兩天時間便吸引到100餘名市民來社區報名,開班1月後,連周邊社區居民都前來詢問是否可以報名參加。

居民王海英說:「候菊英老師不愧是專業老師,我才發現以前的舞蹈動作好多都不規範,我們社區能有這麼專業的老師真是我們的福氣,我妹妹都要來和我一起學舞蹈,現在每周就盼市民夜校開課呢!」

整合需求  各個滿意

市民夜校文藝隊的居民群眾越來越多,然而年齡層次不一、舞蹈樂器功底不一、身體素質不一等多重差異問題漸漸凸顯。為滿足更多居民在市民夜校均能學有所獲,工作隊打破「一刀切」「一鍋煮」的傳統模式,採取分班上課、網絡授課、補課輔導等方式滿足居民群眾多層次的需求。

以自願原則為主,文藝隊「尖子班」裡大多為有一定舞蹈功底、年齡在65歲以下的學子;「平行班」多數年齡在65歲以上;「補習班」面向沒有完成教學目標,臨時有事未參加學習需要再補課的學子,採用「點對點、面對面」的方式進行輔導。同時,將每節課所教的舞蹈動作、聲樂常識、指法彈奏等錄製成視頻,共享給需要反覆學、反覆練習的居民。

70多歲的毛叔叔說:「咱們社區市民夜校的這個分班好,不同年齡上不同班,還可以『晉升』,把我們老同志的積極性也調動起來了,我現在在『平行班』,經過這1個多月的訓練,我覺得我快可以去『尖子班』了。」

精品課程 人人稱讚

工作隊以豐富社區居民文化生活為出發點,根據居民的選課意向和喜愛程度,精心設置課程,授課內容涉惠民政策宣講、健康知識講座、老年疾病預防、民族舞教學、化妝禮儀教程等多方面內容,著重培養舞蹈、書法、唱歌等才藝特長,普及食品安全、醫療衛生等群眾最關心的內容。選聘的老師既有新疆應用職業技術學院的優秀講師,也有文廣局的舞蹈演藝家,還有司法、民政、社保等機關單位的業務骨幹,都是各個專業的行家裡手。

老師教得好不好,還要看群眾滿不滿意。工作隊建立課後評課機制,由居民群眾對授課教師教學方式、內容、態度及實用性進行「背靠背」實時評價。以「節節都是精品課」為目標,激勵老師不斷提升、不斷打磨。

紀秋閣阿姨剛剛跳完舞,汗水順著臉頰流了下來,她自豪地說:「以前工作繁忙沒時間學習,沒想到退休以後還能有機會學習跳舞,我現在都能收到好多演出的邀請呢!」(奎屯市文廣局駐北京路街道怡沁裡社區工作隊   呂燁 蔣齊萱 馬進)

相關焦點

  • 走,上夜校去!
    「一看見是免費的培訓,還辦在晚上,趕緊把名額搶到手。」剛滿27歲的小楊告訴記者,以前,他只在電影、小說裡看到過「工人夜校」,沒想到現在自己也走進了「傳說中的夜校」,成為這裡的學員。到職工服務中心時是18時30分,道路兩旁的路燈已經亮起,小楊從車後座下面拿出筆記本,走進二樓一間由會議室改造成的培訓教室。此時教室裡已有十幾名學員早早佔好了座位。
  • 夜校吸引農民工到課堂
    本報訊(記者鄒明強 通訊員朱雅婧)「今天有夜校!別遲到了!」11月12日,吃過晚飯,段紅飛叫上工友們,趕往中國一冶荊州公司荊州大道項目部的培訓室。公司開辦的農民工夜校通過多媒體教學,不僅解決了農民工對培訓內容不感興趣或聽不懂的問題,還把不同層次農民工百分之百吸引到了課堂。 「因為是免費培訓,還在晚上辦,就報了名。」
  • 「工友夜校」停辦了,還會有下一個範雨素嗎?
    曾經,人大夜校辦得紅紅火火,在各大高校志願類社團中獨樹一幟。但現在,繁重的工作使後勤員工只能去生存線上掙扎,沒有時間去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夜校不得不關閉了。從上學期到現在,新光夜校經歷了很長時間的低谷。
  • 政治夜校
    分了班,但進教室很少,要麼搞勞動,要麼開大會,回家以後還給我們布置任務,要我們以生產小隊為單位,辦什麼政治夜校。學校要我們辦夜校,本來是想要倡導農民參加革命大批判的,但是我們一個十一二歲的娃娃,哪敢去找成年人?我們就組織了一些年齡相仿的小朋友在一起,唱歌,演樣板戲,搞詩朗誦等等,有時候也做一些「官兵捉強盜」之類的遊戲。我在勝利五隊組織的政治夜校堅持了很久,天天晚上搞活動。
  • 深圳夜校報名有哪些要了解的
    初次了解提升學歷總有很多不知道的點,想要報考深圳夜校提升學歷,需要了解報考深圳夜校都要考慮什麼因素、深圳夜校都有什麼學校、深圳夜校多久畢業等等問題,深圳夜校報考從學校到專業到報名點都需要綜合考慮,可選學校眾多,畢業時間也短,還是值得報考的。
  • 夜校「鄉土味」,學得有滋味~
    在克拉瑪依市烏爾禾區烏爾禾鎮查乾草村,農牧民夜校是不少村民晚上的好去處。烏爾禾區發展改革委駐村工作隊與村「兩委」積極拓展夜校辦學模式,提高群眾文化素質、技能水平、就業能力,讓夜校成為做好群眾工作的「助推器」和「加油站」。
  • 海南脫貧致富電視夜校:從「富腦袋」到「富口袋」
    現在只要有工幹,貧困戶都搶著去幹。」脫貧致富電視夜校對貧困戶思想觀念的改變給海南省農信社駐瓊中嶺門村第一書記黃海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沒有內在動力,外部幫扶再多,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將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海南省探索出「電視+夜校+961017服務熱線」精準扶貧新模式。
  • 省脫貧致富電視夜校今晚播出
    本報海口12月6日訊 (記者陳蔚林 實習生王夢洋)第211期海南省脫貧致富電視夜校將於12月7日20時在海南經濟頻道、20時30分在三沙衛視,12月13日16時20分在海南衛視播出。
  • 「千年古縣」的社會治理「新創意」:農民夜校 功德銀行 村落餐廳
    中新社記者 王嶄 攝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千年古縣」的社會治理「新創意」:農民夜校 功德銀行 村落餐廳  中新社河南安陽12月27日電 題:「千年古縣」的社會治理「新創意」:農民夜校 功德銀行 村落餐廳  中新社記者 李貴剛  嶽飛故裡、「千年古縣」河南湯陰縣
  • 馬雲英語夜校培訓班的「公關老太太」
    前面的文章說到過,馬雲在做老師的時候辦了一個英語夜校培訓班,由於他的個人魅力和獨特風趣的授課方式,使得這個英語培訓班的名氣越來越大。很多人都莫名而來,有殘疾人坐輪椅來的,有電視臺主持人帶媽媽一起來的,也有奶奶和孫女一起來的。
  • 夜校漫憶
    青島人習慣把業餘學校稱作「夜校」。大凡為人之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白天工作,晚上即為業餘。以此而論,將業餘學校呼作夜校,似乎顯得格外親切。    參加夜校學習,說來容易做到難,難的是持之以恆,堅持不懈。打工一族,工作了一天,顧不上疲乏勞累,拋下家務瑣事,去夜校學習,沒有相當的毅力是難以持久的。
  • 農民夜校傳出的朗朗讀書聲
    為了全面強化該村群眾的國語學習水平,學習就業技能,增加收入,喀什市軍糧站、科技局駐艾格日亞(12)村工作隊長期開辦夜校,教村民學國語、習技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近日,喀什市多來特巴格鄉積極組織各村在該鄉艾格日亞(12)村召開全鄉農民夜校觀摩會。該鄉黨委書記、鄉長、各村黨工委書記、支部書記以及各村負責農民夜校相關幹部等90餘人參加了此次觀摩會。
  • 讀夜校升大專本科學歷,2018年深圳夜校報名須知
    夜校也被稱之為夜大,那麼夜大是什麼意思呢?2018年深圳夜校怎麼報名呢?深圳在職成考給大家簡要講解一下夜校相關知識,以及告訴大家有關2018年深圳夜校報名相關注意事項。夜校一、什麼是夜校夜校其實就是現在的成人高考(準確來說是成人高考中的業餘形式),由於以前在改革開放初期,報讀成人高考之後
  • 大安區回龍鎮:「農民夜校」搬進花椒地裡 接地氣聚民心
    四川新聞網自貢11月23日訊(明豔)22日,大安區回龍鎮當地黨委政府把農民夜校的課堂搬到了省級貧困村關帝村花椒地裡。當地的雲龍果蔬專業合作社邀請了農技專家,給前來聽課的貧困戶們發放花椒管理年曆和防治病蟲害的技術資料。
  • 夜校——積極的人有'米'吃
    夜校已經上了一個多月了,滿打滿算共20節課,這學期是圖書室的工作人員當老師,陪伴著媽媽們成長,看見媽媽們的努力和進步,真的是感動又感恩。
  • 公文寫作犯迷糊 公文高手來支招 晉州青年幹部夜校邀請王鍇授課
    為進一步提高青年幹部公文寫作能力,12月9日,晉州市青年幹部人才夜校邀請市委辦王鍇進行授課,160餘位新入職的青年幹部參加了本次課程。課程一開始,王鍇老師要求大家寫一寫入職以來,對公文寫作有何認識。待大家寫作完畢後,王鍇老師以自己在公文寫作深耕多年的經歷,對青年幹部循循善誘。他引經據典,以「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來說明文章對於思想流傳的重要性。
  • 高山上的夜校,閃耀星河中的一顆星!
    這個位於山頂上的苗族村寨,在夜色籠罩下,遠遠望去像閃耀的星河,而村裡青年志願者脫貧攻堅夜校的燈火就是星河中的一顆星。王健強(右)和孟老強在夜校門口等候村民「夜校上課前,我們會在門口等著村民來。人到得差不多就開始上課。」孟老強說,大歹村青年志願者夜校就他和王建強兩名志願者,一個上課、一個輔助教學,因為名字裡有個都有個強字,有人稱他們叫「強強聯合」。
  • 寧波夜校2020招生條件
    夜校寧波夜校(成人高考)就是為了給低學歷的同學一個提升學歷的機會,利用晚上、非工作時間進行再教育的一種教學模式。報夜校需要什麼條件?寧波夜校的招生對象包括在職、從業人員和社會其他人員。非本地戶籍報考,則需要提供該省居住證、社保證明。報考條件最低是高中層次學歷,目前如果你是初中及以下學歷,還是可以依照成人教育改革前的政策,出具高中同等學力證明即可報名。
  • 休寧縣機關幹部讀「夜校」
    在當前「衝刺十二五、謀劃十三五」的關鍵期,休寧縣積極適應新的形勢發展需要,將全面提升幹部素質作為「主基調」,以「幹部夜校」為載體,為全縣機關幹部打造能力提升的「加油站」。自今年9月以來,該縣利用機關幹部晚上休息時間,先後開辦了13期「幹部夜校」,為全縣廣大機關幹部提供了一個學以增智的「大課堂」、煉就人才的「大熔爐」、展示形象的「大舞臺」。
  • 講政策、學國語、教法律、授技能——熱鬧忙碌的昭蘇冬季鄉村夜校
    王光軍說:「有了夜校,村民參加學習的勁頭可高了,每次講課教室裡人都坐得滿滿的,後面還站滿了人,大家都說農民夜校讓他們明白了國家的好政策,明白了自己努力的方向。駐村工作隊結合走訪入戶了解到村民學習需求的情況後,我們就有針對性地安排了講課內容,讓村民學有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