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蘇縣地處伊犁河谷地西南端,為中亞內陸腹地一個群山環抱的高位山間盆地,由於四周高山環抱,形成了較為獨特的自然生態環境,海拔在1 323米~6 995米之間,縣城海拔2018米,是伊犁州直唯一的五類艱苦地區縣。這裡生活著21個民族,大家相親相愛緊密團結在黨的領導下,在鄉村夜校學政策學科技增才幹,發展生產增加收入,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10月22日晚,達吾提·買買提和村民們聽的是村黨支部書記王光軍的課。王光軍用通俗易懂、接地氣的語言為村民講解了各種惠民政策,將小麥收購直補政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補助、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安居富民工程等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政策一一道來。
課後,達吾提·買買提高興地說:「聽了課才明白,我們享受了這麼多國家的好政策,我們真是太幸福了。我要好好勞動,用自己的雙手勤勞致富。」
王光軍說:「有了夜校,村民參加學習的勁頭可高了,每次講課教室裡人都坐得滿滿的,後面還站滿了人,大家都說農民夜校讓他們明白了國家的好政策,明白了自己努力的方向。駐村工作隊結合走訪入戶了解到村民學習需求的情況後,我們就有針對性地安排了講課內容,讓村民學有收穫。」
駐該村的昭蘇縣委宣傳部「訪惠聚」工作隊隊長戴俊華介紹說:「夜校剛開的時候,來的人很少,都是我們組織讓大家來學習,運作三個月後,很多村民早早跑來搶位子坐,思想上轉變了,開始主動學習了,懂政策會經營,科學管理加上辛勤勞動,我們的村民一定都會過上好日子。」
在洪納海鄉喀拉蘇村鄉村夜校的電子屏上,寫著「紅磚」「鋼材」「水泥」等國語、維吾爾語兩種文字的詞語。駐該村的昭蘇縣財政局工作隊幹部管雪琴正用流利的國語帶領大家朗讀。學員們念出學習的語句,踴躍地提出問題互動,認真記錄學習要點。雖說已是夜裡十一點半了,可學員們仍然湊在一起,梳理當天學習的內容,絲毫沒有倦意。駐村工作隊發揮自身優勢,扮演好「輔導員」的角色,從簡單的自我介紹、日常用語教起,鼓勵大家用國語交流,營造了良好的語言環境和學習氛圍,在相互交流、互幫互學中不斷提升農民和村幹部的國語水平。
學員吐爾洪·加拉提說:「村裡開辦鄉村夜校,我們能在家門口學習,既不耽誤我們幹農活,又可以學習國語,每次我都會按時來村裡參加學習。我覺得學好國語,以後去企業或者外出務工找工作交流起來比較方便,所以我一定好好學習、努力提高國語水平,真的非常感謝村委會和工作隊的老師們!」
「大家跟我讀,冰箱,冰櫃,桌子,椅子……」10月23日傍晚,昭蘇縣夏特柯爾克孜民族鄉塔勒德塔斯阿爾納村村委會會議室內傳來陣陣讀書聲。「現在大家看黑板,」隨著「老師」一聲標準的國語發音,臺下的「學生」目光緊盯黑板。來學習的大多是80後、90後的年輕人,還有的是全家人都來學習。
自打秋收後開班以來,22歲的熱斯開勒得·可仁別克一節課也沒落下。她說:「以前出去打工我不會說國語,遇到很多困難無法溝通。現在好了,在夜校不僅能學到國語,還能學到不少種植養殖知識,明年開春後出去打工就順利多了。」
「以前村裡的年輕人傍晚都閒著沒事幹,很容易受到不良思想侵蝕,自從開辦夜校後,將村裡的年輕人集中起來學習國語和先進科學文化知識,既有利於年輕人掌握技能,創業致富,也有利於他們開拓思維。」塔勒德塔斯阿爾納村黨支部書記桂澤承說。
正在授課的伊犁州中石油公司駐村國資隊副隊長雷山老師介紹說:「第一次上課來了22個人,現在上夜校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今天已經有56個人了,大家學習的熱情都非常高,理解得很快。」
「針對村裡面的實際情況,我們買來課本和一些學習用品,免費發給村民,來參加學習的人群中年輕人佔大多數,年輕人都把興趣轉移到了學習知識、參加文體活動上,現在村裡沒事閒逛的年輕人少了,要求進步的年輕人多了。」駐該村的李鵬隊長說。
昭蘇縣阿克達拉鎮上克孜莫依納克村一直延續著每周婦女培訓的傳統,並不斷完善培訓體系和提升培訓效果。駐村幹部李涵是一位有著豐富婦女工作經驗的幹部,每次鄉村夜校的婦女培訓課程都由她親自授課。夜幕下,她站在婦女群眾的身邊,用「包穀饢」式的語言對加強計劃生育、維護民族團結、弘揚現代文化、倡導文明生活、去極端化等內容進行接地氣地宣講,鼓勵婦女群眾不能局限在家務事中,要了解當前黨和國家最新的方針政策,發揮自己半邊天的作用,並要求每個人在促進家庭和睦、正確教育子女、尊老愛幼方面起到良好的作用。
婦女培訓得到了村裡各族婦女群眾的熱烈歡迎,不時有學員積極發言參與討論,發表自己的看法。學員阿拉爾汗·再甫熱培訓後堅定地說:「我們是現代婦女,以後一定要積極參加學習活動,轉變思想拓寬視野,為家庭和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自夜校開班以來,參加學習的人員範圍由起先的農村黨員幹部擴大到現在的種植養殖能手、入黨積極分子、家庭婦女以及返鄉青年等。每晚兩個多小時的課程,授課老師們深入淺出,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國家的各種惠民政策、科學知識以及國語課程,授課方式生動活潑,黨員幹部和各族農牧民群眾聽得津津有味,還不時地提問討論。
目前,新疆昭蘇縣12個鄉鎮(場)秋收結束後,陸續恢復開辦冬季鄉村夜校,課程內容涉及國語、法律法規、種植養殖、健康衛生知識等內容。在各級「訪惠聚」駐村工作隊及村黨支部的牽頭組織下,各族農牧民群眾積極參與,掀起了學國語、學法律、學技能的熱潮。
這個冬天,註定將成為天山深處昭蘇縣各鄉鎮(場)、村(社區)各族農牧民最忙碌的冬天。
作者:李文武,伊犁州昭蘇縣外宣辦負責人。
大家都在看
現正式向廣大讀者徵稿
徵稿方向:參照本平臺以往發布稿件類型;
徵稿形式:可包括文字、圖片、視頻、音頻、h5、直播等。按稿取酬。
投稿郵箱:xj_shuohua@163.com
小疆個人微信號:小疆有話說,歡迎關注!
ID:xjyouhuashuo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