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政策、學國語、教法律、授技能——熱鬧忙碌的昭蘇冬季鄉村夜校

2021-03-05 小疆有話說

昭蘇縣地處伊犁河谷地西南端,為中亞內陸腹地一個群山環抱的高位山間盆地,由於四周高山環抱,形成了較為獨特的自然生態環境,海拔在1 323米~6 995米之間,縣城海拔2018米,是伊犁州直唯一的五類艱苦地區縣。這裡生活著21個民族,大家相親相愛緊密團結在黨的領導下,在鄉村夜校學政策學科技增才幹,發展生產增加收入,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10月22日晚,達吾提·買買提和村民們聽的是村黨支部書記王光軍的課。王光軍用通俗易懂、接地氣的語言為村民講解了各種惠民政策,將小麥收購直補政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補助、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安居富民工程等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政策一一道來。

課後,達吾提·買買提高興地說:「聽了課才明白,我們享受了這麼多國家的好政策,我們真是太幸福了。我要好好勞動,用自己的雙手勤勞致富。」

王光軍說:「有了夜校,村民參加學習的勁頭可高了,每次講課教室裡人都坐得滿滿的,後面還站滿了人,大家都說農民夜校讓他們明白了國家的好政策,明白了自己努力的方向。駐村工作隊結合走訪入戶了解到村民學習需求的情況後,我們就有針對性地安排了講課內容,讓村民學有收穫。」

駐該村的昭蘇縣委宣傳部「訪惠聚」工作隊隊長戴俊華介紹說:「夜校剛開的時候,來的人很少,都是我們組織讓大家來學習,運作三個月後,很多村民早早跑來搶位子坐,思想上轉變了,開始主動學習了,懂政策會經營,科學管理加上辛勤勞動,我們的村民一定都會過上好日子。」

在洪納海鄉喀拉蘇村鄉村夜校的電子屏上,寫著「紅磚」「鋼材」「水泥」等國語、維吾爾語兩種文字的詞語。駐該村的昭蘇縣財政局工作隊幹部管雪琴正用流利的國語帶領大家朗讀。學員們念出學習的語句,踴躍地提出問題互動,認真記錄學習要點。雖說已是夜裡十一點半了,可學員們仍然湊在一起,梳理當天學習的內容,絲毫沒有倦意。駐村工作隊發揮自身優勢,扮演好「輔導員」的角色,從簡單的自我介紹、日常用語教起,鼓勵大家用國語交流,營造了良好的語言環境和學習氛圍,在相互交流、互幫互學中不斷提升農民和村幹部的國語水平。

學員吐爾洪·加拉提說:「村裡開辦鄉村夜校,我們能在家門口學習,既不耽誤我們幹農活,又可以學習國語,每次我都會按時來村裡參加學習。我覺得學好國語,以後去企業或者外出務工找工作交流起來比較方便,所以我一定好好學習、努力提高國語水平,真的非常感謝村委會和工作隊的老師們!」

「大家跟我讀,冰箱,冰櫃,桌子,椅子……」10月23日傍晚,昭蘇縣夏特柯爾克孜民族鄉塔勒德塔斯阿爾納村村委會會議室內傳來陣陣讀書聲。「現在大家看黑板,」隨著「老師」一聲標準的國語發音,臺下的「學生」目光緊盯黑板。來學習的大多是80後、90後的年輕人,還有的是全家人都來學習。

自打秋收後開班以來,22歲的熱斯開勒得·可仁別克一節課也沒落下。她說:「以前出去打工我不會說國語,遇到很多困難無法溝通。現在好了,在夜校不僅能學到國語,還能學到不少種植養殖知識,明年開春後出去打工就順利多了。」

「以前村裡的年輕人傍晚都閒著沒事幹,很容易受到不良思想侵蝕,自從開辦夜校後,將村裡的年輕人集中起來學習國語和先進科學文化知識,既有利於年輕人掌握技能,創業致富,也有利於他們開拓思維。」塔勒德塔斯阿爾納村黨支部書記桂澤承說。

正在授課的伊犁州中石油公司駐村國資隊副隊長雷山老師介紹說:「第一次上課來了22個人,現在上夜校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今天已經有56個人了,大家學習的熱情都非常高,理解得很快。」

「針對村裡面的實際情況,我們買來課本和一些學習用品,免費發給村民,來參加學習的人群中年輕人佔大多數,年輕人都把興趣轉移到了學習知識、參加文體活動上,現在村裡沒事閒逛的年輕人少了,要求進步的年輕人多了。」駐該村的李鵬隊長說。

昭蘇縣阿克達拉鎮上克孜莫依納克村一直延續著每周婦女培訓的傳統,並不斷完善培訓體系和提升培訓效果。駐村幹部李涵是一位有著豐富婦女工作經驗的幹部,每次鄉村夜校的婦女培訓課程都由她親自授課。夜幕下,她站在婦女群眾的身邊,用「包穀饢」式的語言對加強計劃生育、維護民族團結、弘揚現代文化、倡導文明生活、去極端化等內容進行接地氣地宣講,鼓勵婦女群眾不能局限在家務事中,要了解當前黨和國家最新的方針政策,發揮自己半邊天的作用,並要求每個人在促進家庭和睦、正確教育子女、尊老愛幼方面起到良好的作用。

婦女培訓得到了村裡各族婦女群眾的熱烈歡迎,不時有學員積極發言參與討論,發表自己的看法。學員阿拉爾汗·再甫熱培訓後堅定地說:「我們是現代婦女,以後一定要積極參加學習活動,轉變思想拓寬視野,為家庭和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自夜校開班以來,參加學習的人員範圍由起先的農村黨員幹部擴大到現在的種植養殖能手、入黨積極分子、家庭婦女以及返鄉青年等。每晚兩個多小時的課程,授課老師們深入淺出,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國家的各種惠民政策、科學知識以及國語課程,授課方式生動活潑,黨員幹部和各族農牧民群眾聽得津津有味,還不時地提問討論。

目前,新疆昭蘇縣12個鄉鎮(場)秋收結束後,陸續恢復開辦冬季鄉村夜校,課程內容涉及國語、法律法規、種植養殖、健康衛生知識等內容。在各級「訪惠聚」駐村工作隊及村黨支部的牽頭組織下,各族農牧民群眾積極參與,掀起了學國語、學法律、學技能的熱潮。

這個冬天,註定將成為天山深處昭蘇縣各鄉鎮(場)、村(社區)各族農牧民最忙碌的冬天。

 

作者:李文武,伊犁州昭蘇縣外宣辦負責人。

 

大家都在看

現正式向廣大讀者徵稿

徵稿方向:參照本平臺以往發布稿件類型;

徵稿形式:可包括文字、圖片、視頻、音頻、h5、直播等。按稿取酬。

投稿郵箱:xj_shuohua@163.com

小疆個人微信號:小疆有話說,歡迎關注!

ID:xjyouhuashuo2017

相關焦點

  • 農民夜校傳出的朗朗讀書聲
    為了全面強化該村群眾的國語學習水平,學習就業技能,增加收入,喀什市軍糧站、科技局駐艾格日亞(12)村工作隊長期開辦夜校,教村民學國語、習技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近日,喀什市多來特巴格鄉積極組織各村在該鄉艾格日亞(12)村召開全鄉農民夜校觀摩會。該鄉黨委書記、鄉長、各村黨工委書記、支部書記以及各村負責農民夜校相關幹部等90餘人參加了此次觀摩會。
  • 辦夜校,他們有一套
    為了讓居民夜校成為居民學知識、長技能,真正受歡迎的地方,工作隊主動出擊、整合資源,學校變夜校,居民成學生,讓居民重回校園、從頭學習。找場地  定老師  工作隊出新花樣今年2月,工作隊入駐後,發現社區400餘居民中大部分都文化程度偏低,國語水平較差。
  • 一所鄉村夜校激起的「蝴蝶效應」
    儘管距離開課還有段時間,但生怕錯過的李群一路上不停小跑,第一個趕到夜校,靜靜等待開課。這是貴陽目前唯一的省級示範夜校,課程內容設置靈活,「有講優惠政策的,有講種養殖技術的,還有文明宣傳的。」李群說,開課時間也「隨行就市」,「農忙時就晚上開,平時有需要就加開,你像這個食用菌種植,現在正是關鍵時候,我們白天也上課。」
  • 夜校「鄉土味」,學得有滋味~
    在克拉瑪依市烏爾禾區烏爾禾鎮查乾草村,農牧民夜校是不少村民晚上的好去處。烏爾禾區發展改革委駐村工作隊與村「兩委」積極拓展夜校辦學模式,提高群眾文化素質、技能水平、就業能力,讓夜校成為做好群眾工作的「助推器」和「加油站」。
  • 【五中全會精神在基層】鄉村「小夜校」 讓學習交流更暢快
    與「開大會」宣講不同,這個鄉村夜校是「小班」,「師生」真正實現了面對面。「我們現在搞的土地流轉,符合鄉村振興戰略吧?」「村委會遵循鄉村發展規律和「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理念,打造成立了紅色教育基地,下一步目標是什麼?」……這樣面對面溝通、點對點交流,將不懂的弄懂,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理解得會更透徹,村莊發展的新思路理得更清。
  • 學用結合 紮實推進國語學習見成效
    且末縣委宣傳部訪惠聚駐村工作隊入駐喀特勒什村以來,積極發揮幫帶作用,主動承擔國語夜校班授課任務,以提升村民文化素質和愛國教育、民族團結教育為抓手,提前籌劃認真備課,豐富授課內容、改進教學方式。阿羌鎮喀特勒什村共有村民95戶,323人,全都是維吾爾族。
  • 聊城臨清12所農民職業技能培訓夜校助力鄉村振興
    聊城臨清12所農民職業技能培訓夜校助力鄉村振興 2020-04-27 | 來源:齊魯網 https://www.eol.cn/ceici/
  • 暑假畢業季 | 我們都愛學國語
    國語培訓班結業啦!「張老師,我考試考了96.5分。」小姑娘高興地來到了張琪的面前。張琪是拜城縣交通運輸局駐託克遜鄉康其鐵米村工作隊隊員。今天是國語培訓班的結業典禮,工作隊和村委會幹部一起忙碌地準備著。每次村委會開展農牧民雙語夜校時,都有一些孩子坐在裡面學習雙語。孩子們對國語的熱情,引起了工作隊的注意。於是,經過商量後,村黨支部與工作隊一起制定出了屬於孩子們的培訓方案。組織本村兩名返鄉大學生為村裡107名初中、小學以及幼兒園學生開展為期20天的暑期國語培訓班。
  • 魚灣夜校,授人以漁
    11月17日,魚灣夜校舉行抖音拍攝帶貨培訓。 張晨牧 攝人民網清遠11月19日電(張晨牧)「我們決心創辦夜校,初衷就是扶智、扶技。」廣州無線電集團駐英德市東華鎮魚灣村第一書記高建輝說。11月17日晚,人民網跟隨採訪團來到英德市東華鎮魚灣村夜校,這裡正在進行抖音拍攝帶貨培訓。東華鎮魚灣村是革命老區,也是英德78個省定貧困村之一,有貧困戶123戶共325人。對口幫扶單位廣州無線電集團創新扶貧思路,開設夜校,全力打造「技能+學歷+就業(再就業)」平臺。
  • [脫貧故事]宜秀區大龍山鎮: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安慶市宜秀區大龍山鎮各社區全面開展了「扶貧夜校」活動,向貧困群眾傳播了脫貧知識,宣傳了脫貧政策。也為他們指明了脫貧方向,提振了貧困群眾的脫貧信心。胡賢德一家是安慶市宜秀區大龍山鎮百華社區建檔立卡貧困戶,由於胡賢德患病不能幹重活,社區兩委和幫扶責任人扶持他家由其妻子負責在南山園小區開了一家糧油、調味品店維持家庭生計。為了讓日子過得更好一點,胡賢德的妻子一直想要擴大經營,但苦於沒有資金。
  • 綠塘鄉「冬季充電」大講習在進行 ——冬季講習不「停電」
    、鄉幹部先後在五星村、高潮社區、高峰村等村(社區)開展「冬季充電」大講習。此次講習針對五星村在農村環境衛生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希望通過此次講習能提升大家愛護環境的意識,打掃房前屋後,清潔公共環境衛生,塑造出五星村優美的人居環境。
  • 微靖江:疫情期間,一位靖江教師在昭蘇的援疆生活
    我沐著和煦的春風、帶著親人和領導的叮嚀來到了塞外邊城——昭蘇,開始了為期一年半的支教之旅。隔離前14天的網上崗前培訓讓我了解了新疆的過去、現在;了解了國家治疆方略和民族政策;了解了昭蘇教育現狀。崗前培訓使我對適應今後的工作有了心理準備。 初到昭蘇,氣候不適應、飲食不習慣、隔離的孤獨等種種的困難挑戰著我們的心理,考驗著我們的意志。
  • 走,上夜校去!
    楊榮煌的家在園區北面,與平日不同,今天他騎上電摩卻往園區南面趕,在一旁小吃店裡吃麵的工友問他去哪,他笑著說:「上夜校去!」楊榮煌口中的夜校,位於兩公裡外的臺商投資區職工服務中心,因為培訓班在晚上開辦,被職工們稱為「工人夜校」。2019年9月底,楊榮煌和工友一起通過投資區總工會的微信平臺報名了「特種作業低壓電工」課程。
  • 昭蘇,昭然復甦 |魯豔飛
    昭蘇,昭然復甦✿ 魯豔飛看著天邊翻滾的雲海,聽著窗外噼啪的雨聲,放眼滿是綠色和五彩的花色,看著…聽著…我的思緒也隨著不平靜起來,不禁問自己,何時起我愛上了這個地方,何時起我深深的眷戀著這個詩一樣的地方——昭蘇,昭然復甦!記憶的書被翻到了十多年前。
  • 洞背村的「村民夜校」成了農民「致富加油站」
    浙江在線08月13日訊「今天夜校要講怎麼用微博吸引遊客,一定會有管用的好辦法。」昨日,剛忙完農家生意的青田洞背村村民周伯玉,匆匆趕去村裡的三立堂參加夜學。「有專業老師來給我們上課,這麼好的學習機會怎麼能錯過。」周伯玉一邊趕路一邊向記者介紹。
  • 女孩上夜校學什麼專業 女孩子讀夜校可以學什麼專業
    一般讀夜校都是邊工作邊學習,而且其中以女孩子居多,專業的選擇對於女孩子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那讀夜校選擇哪些專業就業好,哪些專業比較熱門呢?且聽小編娓娓道來。  女孩上夜校學什麼專業  1、會計專業  會計工作非常穩定,而且會計工作專業性非常強,這份工作需要不斷累積經驗,年級越大的會計更受重用,所以,女生做會計不用擔心自己年齡的問題
  • 海南脫貧致富電視夜校:從「富腦袋」到「富口袋」
    海南廣播電視大學黨委書記譚基虎說,電視夜校從貧困群眾實際需求出發,圍繞扶貧政策普及、致富技術講解、特色產業展示、市縣扶貧經驗交流、脫貧典型宣傳和感恩教育等開展教學,主講教師包括黨政幹部、技術專家、致富能手、優秀幫扶幹部等。  澄邁縣橋頭鎮土地肥沃,被喻為海南的「富硒之鄉」。轄區內沙土村產出的地瓜富含硒元素,甜度適中,常吃不膩。
  • 廣州無線電集團全力打造「魚灣夜校」扶智平臺
    這是廣州無線電集團(下稱「集團」)在扶貧工作中打造的「扶志扶智」工作平臺--魚灣夜校。 魚灣村位於東華鎮魚灣墟旁,是著名的革命老區村,也是英德78條省定貧困村之一,有貧困戶共123戶325人。 「打造這樣的平臺主要是想發揮育人功能,提升當地群眾的技能和學歷。」
  • 第七十八集團軍某旅:戰例研究走進營連夜校課堂
    「化學武器在一戰時被應用於戰場……」3月下旬,在第78集團軍某旅防化營夜校課堂上,營長高海峰結合歷史戰例進行理論授課,翔實的數據、生動的圖片、新穎的觀點吸引著參訓人員,現場氣氛熱烈。該旅圍繞工兵、防化、舟橋等作戰保障專業領域開展戰例研究,不斷強化基層指揮軍官的戰場意識和敵情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