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飯店145年來第一次賣白領午餐,背後有這麼多故事

2020-12-18 騰訊網

本周是上海企業復工第三周。上海老飯店廚師長朱松濤的手機裡今天又新加了八個人的微信。「朱師傅,今天中午想訂20份套餐,10份八寶辣醬套餐,10份黑椒牛肉套餐,地址是南京西路……中午11點前能送到嗎?」一個微信發過來。

2月10日,上海企業陸續復工。上海老飯店開始為企事業單位提供員工團餐。這是145歲的上海老飯店從來沒做過的生意。為慎重起見,訂餐廣告上的聯繫電話留的是廚師長朱松濤與總經理葉君的手機號碼。

這下可好,最近他們兩人的電話就沒怎麼停過。一邊要忙著廚房運營的工作、一邊還要接收訂餐電話、微信,難以兼顧,他們就趕緊找了同事幫忙接電話、看微信。

27年春節沒休息的大廚,這個年初一休息了

從今年小年夜開始,朱松濤上班至今,中間就休息了一天——大年初一。「這是我27年來第一次、第一次休息!」朱松濤這樣強調。

今年45歲的朱松濤,1992年進入上海老飯店。也是在這一年,上海老飯店第一次推出年夜飯。

上海老飯店廚師長朱松濤

節假日是上海老飯店最忙的時候,春節期間更是忙中之忙。上海老飯店,總店位於福佑路上。建築造型古色古香的上海老飯店有三個樓面,大廳放了450多個座位,包房有40多間,還有一個可容納500人就餐的宴會廳。如此規模的飯店,年年春節大年夜都被訂滿,有不少包房顧客當年年夜飯還沒吃好把第二年年夜飯預定好。春節長假期間,上海老飯店也是客似雲來。為了做好春節檔,廚房75名員工全部春節無休,一般要忙到元宵節燈會結束以後,他們才有機會緩口氣、輪休一下。

燒年夜飯,在上海老飯店是非常有儀式感的一件事情。在上海老飯店,一般只有資歷達到10年以上的廚師才有資格製作年夜飯。除夕當天,廚房從清晨就開始忙碌,把關食材、配菜烹調都要更加上心,不能出錯。等客人用完餐,做年夜飯的廚師還會到顧客中去拜年,詢問有沒有招待不周的地方,哪個菜式最好,哪個普通了些,以便在下一年進行改良。

但,今年是個例外。今年1月中旬,上海老飯店開始陸續收到顧客來電,要取消或改期年夜飯預訂。「疫情當前,顧客對在飯店聚餐有顧慮是正常的。」朱松濤說。

對取消或改期的要求,上海老飯店「照單全收」。顧客少了,今年廚房員工在春節期間輪流休息了,朱松濤被排在了大年初一。

不過,這個難得的初一休息,對朱松濤而言,很不是滋味。

為了春節檔,上海老飯店早早就採購好了雞、鴨、魚、肉、海鮮、蔬菜、水果等食材。看著庫存檔點單上的數字,朱松濤有些擔憂:葷菜尚且可以冷凍,蔬菜和水果保質期不長,多囤一天都是損耗。「當時的心理落差很大呀!我們就想,這得想辦法自救啊!」朱松濤說。

這時,一位熟客發來的微信提醒了他們。原來,這位客人本來預訂了年初二來店就餐,現在不得不取消。但客人提出,想請店裡給他們燒一桌子菜,客人自己開車過來,打包帶走回家吃。

受到這位客人的啟發,朱松濤他們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向豫園餐飲集團領導提出做外帶菜品的申請,沒想到大家一拍即合。集團內各部門馬上開始行動:廚務部負責制定菜單,運營部負責聯繫採購物料,市場部負責設計外送需要的菜單……不到14個小時,上海老飯店「試水」外帶的基本準備工作就完成了。

從做堂吃到白領餐,餐飲老法師一下摸不著頭腦

「儂好,我想訂3套B套餐,明天中午12點鐘來拿。」1月27日,上海老飯店推出了外帶套餐,周邊的社區居民成為了第一批顧客。

糟缽鬥、乳腐扣肉、松鼠大黃魚、本幫紅燒肉、醃篤鮮,都是經典的上海菜,也是上海老飯店的特長。老字號出品,加上人均50元左右的價位,受到了顧客歡迎。平均每天都可以銷售近百份,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門店的庫存壓力。

隨著上海企業復工日期的臨近,「白領午餐怎麼吃」成了問題。察覺到這個新出現的市場需求,上海老飯店團隊響應豫園餐飲集團號召,開始著手準備針對企事業單位的員工團餐。

做慣了店內堂吃,改做員工餐,並沒有想像中的那樣簡單。打包盒用哪種?運送的時候會不會涼掉、翻掉?要燒哪些菜,才能保證口感?三菜一湯還是兩菜一湯?價格怎麼訂?成本控制在多少?……

一堆隨之而來的問題擺在眼前,讓朱松濤這位餐飲業「老法師」一下也有點摸不著頭腦。

好在,他們背後還有另外一群夥伴:去年12月,上海老飯店在浦東活力城開了首家分店。開業不久,分店就給附近一家企業的年會提供了80人份的定製員工餐。分店的同事提了不少寶貴意見:工作餐要「簡約」不簡單,葷素搭配營養要均衡;「顏值」也要高,看起來要有食慾;打包盒密封性一定要好,這樣才經得起運輸的顛簸……

既然是員工餐,就一定要讓人吃飽、吃好。三菜一湯,對於上海老飯店來說不稀奇,但是菜的分量就不能和堂食一樣了。堂食菜量大,滿足的是多人用餐的需求,而員工餐往往是「一人食」,滿足的是單人的胃口。朱松濤發動廚師們,將心比心地想自己平時吃員工餐會怎麼搭配?「大葷、小葷、蔬菜,最好再有點下飯的小醬菜」「米飯稍微要多一點」「湯肯定要有」……大家的「七嘴八舌」,凝結成了筆下的一張菜單:紅燒肉百葉結、八寶辣醬、黑椒鮑菇牛肉、XO醬爆鮮貝、紅燒獅子頭、本幫醬鴨、上海醃篤鮮……20多道菜品,全是老飯店最擅長的本幫口味,不少還是店裡的招牌菜,三菜一湯的組合再送一罐草本潤肺的梨膏露,配成了五套員工餐

一份套餐價位定在26元到38元之間,這對創立至今已有145年歷史的上海老飯店來說也是頭一次嘗試。「現在是特殊時期,我們作為本土的餐飲老字號,應當要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為大家服務!」葉君說。

機會伴隨困難一起來,老字號有了更多想法

2月8日,上海市餐飲烹飪行業協會發布了《上海市供餐外送服務餐飲企業名單》,上海老飯店也在其中。2月10日,復工第一天,上海老飯店訂出了70多份套餐;隨後直線攀升,現在日均在600份左右。廚房人員從剛開始的4人逐漸增加到了11人,並開始了「流水化」高效操作,口罩、手套、消毒洗手液等特殊物資的採購量也變多了。

一切都在往積極的方向發展。「不僅僅是周邊企事業單位預訂,連浦東也有不少公司打來電話諮詢預訂,每天中午都忙得跟打仗一樣!」朱松濤說。

服務好了企事業單位員工,鄰居也不能忘記。附近社區的長輩們最近「買汰燒」不太方便,子女也不放心,一聽說上海老飯店有供應便民套餐就紛紛打來電話詢問。「上海老飯店員工餐設立的出發點是為解決多人團體用餐的問題,且最近店內人手不太充足,所以設了20份起訂的起訂量。但聽著電話那頭傳來失望的聲音,我們還是覺得要在做些什麼。」

於是,上海老飯店在一樓大堂臨時增設了一處保溫箱,每天準備好50份套餐供應周邊居民散客。「一份也賣。等人力充足了,我們打算再多備一些!」散客供應餐銷售非常好,每天10點半左右就陸續有人來買,到11點半前就全賣完了。

看著訂單量一天天增加,朱松濤的信心又慢慢回來了。前不久,上海老飯店嘗試通過微博小視頻的方式,教網友在家烹飪「快手工作餐」的小秘訣。接下來,上海老飯店團隊將總結顧客對產品口味、分量、溫度等方面的評價,把應對這一非常時期消費變化的運營經驗,分享給豫園餐飲集團旗下的其他餐飲老字號團隊,一起群策群力對產品質量、出品效率等做提升。「我們還考慮可能將團餐開發成老飯店的常規服務項目,補充現有的產品結構,擴大品牌的經營範圍,持續為有需求的人群提供服務。」

「機會往往會伴隨困難一起出現,與其擔心現在,不如思考未來。」朱松濤說自己越來越能體會到這句話的含義。

除了上海老飯店以外,豫園餐飲旗下的德興菜館、南翔饅頭店、春風松月樓、老桐椿、寧波湯糰店、松鶴樓蘇式麵館等餐飲老字號也紛紛開展專項行動,不僅上線了各大外賣平臺,還專門開通了微信群為顧客提供送貨上門服務,一起解決好現在這一非常時期的就餐問題。

相關焦點

  • 參差不齊的小飯館,冷熱不均的外賣,何處安放大城市白領的午餐
    走進那些小飯店,往往能看到三三兩兩的上班族走進來。飯店是否乾淨,大家似乎都不太在意,匆匆忙忙下單,找個地方吃下去就行了。想想自己在單位食堂吃飯的樣子,感覺自己還是很幸福的。看到那些白領吃飯的樣子,著實被感動了。要知道,他們有可能加班通宵,有可能上午忙碌半天,工作期間受累受氣,中午等待他們的卻不是什麼美食,僅僅是一頓所謂的中式快餐。
  • 寧波東部新城的簡餐和咖啡,上海白領的健康午餐,也就這樣吧
    聲音有點尖銳,因為她為她這麼時髦的人居然沒有住在上海而遺憾,又為曼楨這個上海小姐居然只穿了件舊羊皮襖感到不可思議。對於上海人來講,別的地方就都是鄉下人,也的確是,看到東部新城的裙樓林立,我第一個反應是這裡真像上海啊,真像上海浦東啊。以前看到有臺灣大學生到上海浦東參觀,帶著臺灣腔說:「這裡好多101哦!」
  • 新店老味道,上海老飯店新店入駐南翔印象城
    因此,每每提起上海老飯店,許多人的腦海裡就會不禁浮現出許許多多的本幫味道:用超過8種食材製成的金牌八寶鴨,每年只有秋冬才能品嘗的「中國鵝肝」青魚禿肺,享有「天下第一參」美譽的蝦籽大烏參,脆到連殼都可以吃下去的油爆蝦,以及被《舌尖上的中國2》拍攝的「刀功巔峰」扣三絲……這些本幫菜餚不只是上海老飯店店裡的招牌,更是上海人餐桌上的「常客」。如今,這些本幫味道跨越20多公裡,從百年豫園來到了千年南翔。
  • 白領早午餐吃得...
    「食堂的選擇太少,出去吃有交叉感染風險,叫外賣擔心衛生問題。」在南京東路某寫字樓上班的張小姐說。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日趨穩定,滬上不少企業也逐步復工。然而,工作午餐怎麼解決成了困擾不少人的新問題。面對這一難題,滬上多家老字號餐飲企業推出了工作套餐,在滿足美味營養的同時,嚴格把好食品安全關。
  • 暖心午餐端上申城辦公桌:飯店堂食改外賣,結合招牌菜研發可口套餐...
    「昨天中午我們的外賣午餐銷售了大約600份,而在2月中旬,日均銷售量只有70份左右。」上海老飯店總經理葉君說,「銷售數量的迅速增長顯示出上海復工復產的全面推進。」春江水暖鴨先知,越來越多的企業復工復產,對外賣午餐的需求也越來越大。餐飲企業不僅可以通過午餐外賣緩解疫情給自身帶來的影響,更可以有力地支持復工復產。
  • 老壇酸菜面背後竟然有這麼多故事...
    B1層,都能看到易拉寶上有康師傅和統一的銷售對比,這是統一內部專門設立來提醒自己的。這幾年康師傅方便麵做得確實比統一好很多,經典口味紅燒牛肉麵一直在被鞏固,口味也不斷推陳出新,而統一方便麵旗下的小浣熊\來一桶\巧麵館等曾經強勢的子品牌被極度弱化到識別不清。統一方便麵陷入了一個尷尬的境地——曾經兩個差不多的品牌,現在對方遙遙領先。直到老壇酸菜。
  • 上海首個區塊鏈生態谷就在靜安!還有白領關心的午餐、租房,區委...
    市北高新從1992年開始發展了28年,經歷了幾次轉型,從傳統的工業區發展到現在的高新技術的開發區。以前我們主要講大數據、雲計算,市北高新是上海最早的雲計算基地,也是上海市唯一的大數據產業基地。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應該說大數據這塊的功能已經很強大了。這裡集聚了300多家數據智能類企業,其中市級層面認定的核心大數據企業約有170家,要佔全市四分之一。
  • 老上海 八大有"靈魂"的飯店
    精緻與奢華已經是人們腦海中對上海不容辯駁的第一印象。現今的上海,依然豪華大氣,依然高貴時尚。歷史的塵煙,都化在一幢幢有記憶的老房子裡。昔日的恩怨情仇已經隨風而逝,成為一道道食色大餐供今天的吃客們茶餘飯後談笑風生,這些飯店都是有著一段屬於自己的故事,這些故事構成了它們特有的「靈魂」。
  • 嬉皮蘑菇的白領早午餐!
    Brunch早午餐,Breakfast和Lunch的合體,源於英國上層社會。英國人只有炸魚和薯條,但在吃的規格上,貢獻了逼格無限的創意,比如下午茶,比如早午餐。英國人覺得,有身份的人,不該起早貪黑應付早點;早晨的美食,慢條斯理,品味識香,該是一日享受的開始。
  • 上海和平飯店歲月「食」光,經典永恆與網紅拍照,都在這些餐廳裡
    上海作家陳丹燕在她的《成為和平飯店》一書中如此寫道:「沒有一座紀念碑,能比和平飯店更勝任來做上海的紀念碑。」可以說上海灘的風雲故事,百年來的名士風流,都被凝縮在了這裡。來上海,打卡和平飯店,是一件「幸事」,即使不入住,也可以來體驗歲月「食」光,那些經典永恆與網紅拍照,都在這些餐廳裡!
  • 便利蜂發布《白領夜宵報告》:6成白領夜宵大於30元 超午餐花費6倍
    超6成白領夜宵花費大於30元,是午餐的6倍   此次調查發現,大排檔、燒烤攤依然是白領最常吃夜宵的場所,佔69.78%,遠超其他;緊隨其後有38.27%的受訪者選擇了飯店、餐廳;便利店以微弱差距(34.09%)排在第三位,成為重要的夜宵新去處。
  • 三十年前進上海外企的白領,後來怎麼樣了?
    「寫寫上海外企的二十年吧。」有讀者在後臺給我們留言說。我們用小本子記下了,結果一查才發現:何止二十年,早在1981年,改革開放後的第一批外商就入駐上海了。用第一代外企白領的話來說:「埃個辰光,儂大概還沒養出來唻。」
  • 陸家嘴打造文化新地標 為20萬白領加"文化午餐"
    「一開始,我們覺得白領可能不需要這樣的演出,擔心冷場,沒想到觀眾從起步時的每場三四百人,漸漸上升到如今每場近千人。」10月27日,「白領午間爵士音樂會」公益演出在陸家嘴金融貿易區中心綠地上演第20場,演出方上海輕音樂團團長褚保傑說,每周3場演出,一個多月下來觀眾總人數已經超過1.5萬。
  • 女民警第一次當主播直播賣桃 背後有一個溫暖的故事
    70箱1400斤就這麼猝不及防地擺到了她面前。老家的桃子和江浙一帶軟軟的水蜜桃不一樣,許軍梅家出產的是脆桃,還取了個響亮的名字:「突圍桃」。桃子是最擱不起的水果之一,再加上一路上顛簸,而她也沒有地方放這麼多桃子,眼看著梅雨期這一堆桃子要爛在箱子裡了,這可怎麼辦呢?
  • 細數上海展覽中心這些有故事的老建築 你都知道嗎?
    當然,上海展覽中心才不是一個沒有故事的老建築,其原名叫做「愛儷園」,是猶太人哈同的私人花園,1904年興建,歷經6年才告全部落成。當年花園佔地171畝,為上海私人花園之冠。除了上海展覽中心,魔都還有許多這樣有故事的老建築,找個時間拜訪一下吧。和平飯店
  • 傳承紅色基因 | 老上海賓館飯店暗藏接頭地點-飯店 1918年 宣俠父...
    原標題:傳承紅色基因| 老上海賓館飯店暗藏接頭地點  上海地理位置優越,自開埠起與世界各地的聯繫日益廣泛,這也讓上海的旅館業發展進入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黃金時期,呈現出十分繁榮的發展態勢。特別是1934年號稱遠東第一高樓的國際飯店開業,上海旅館飯店業達到鼎盛時期。今天,當我們坐在飯店賓館中吃年夜飯的時候,或許就能發現諸多的紅色基因。
  • 百年老店,上海老飯店的傳承與創新
    (二)實地觀察 我運用周末時間與同學組織前往上海老飯店進行實地觀察。近距離觀察了上海老飯店的人流,後廚情況。顧客主要以中低齡人為主,多是有過預定,多與親朋好友同時到達。
  • 「試客經濟」:「免費午餐」背後有隱憂
    新華網上海8月6日電 題:「試客經濟」:「免費午餐」背後有隱憂     新華社記者潘清     試用最新潮的化妝品和小家電,試玩最新款的網路遊戲,試嘗即將面市的食品和飲料……伴隨著「試客」家族的日益龐大,「試客經濟」正在悄然升溫
  • 真正的上海老飯店,舌尖上的非遺新年居然來你家
    原標題:真正的上海老飯店,舌尖上的非遺新年居然來你家 2021年春節 年味從一桌團圓飯開始 你家的年夜飯 被上海老飯店承包啦 上海老飯店,是上海人都知道的「老字號」,也是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本幫菜餚傳統烹飪技藝」的保護單位,一年到頭,回頭客巨多。
  • 老字號今以新面目回歸 綠楊村開賣港式白領午餐
    「升級整修後的綠楊村,以老上海新中式古典設計為風格,融精細、精緻地方本土味,有了更深的韻味和文化。」綠楊村辦公室負責人王女士介紹說,為了重拾傳統,他們這次花大力氣把綠楊村第三代傳承人全部請回,第四代、第五代傳人也悉數回歸。「第三代傳承人始終不變的傳統技法,把那些令人念念不忘的陳年傳統美味再次尋回,老客人肯定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