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3月7日訊(記者肖楊 通訊員陳學兵)「我擔心爸爸媽媽出門會感染病毒」「 我什麼時候可以去上學呢」「我擔心我的朋友們生病」……「噢,你真的有很多很多的擔憂,讓我來隔空抱抱你,也感謝你把它們說給我聽。」5日,武漢鋼城十七小的李晶老師,用講故事的方式,為該區小學生們帶來了妙趣橫生的心理健康課。
李晶老師的課程以《我的情緒小怪獸》繪本故事貫穿,用講故事的形式,引導小學生們正確認識自己的情緒,並借用故事人物告訴學生,在生活中可以運用模擬「碎紙機」的方法來舒緩情緒。她讓學生寫下害怕的事情,通過撕紙這個手部運動來釋放壓力。
「因為疫情原因,這段時間都有爸爸媽媽的陪伴,是不是也很開心?」不僅是講故事,李老師設計「情緒變變變」小遊戲來緩解學生久坐電腦前的疲勞感;用紙筆製作卡片加深孩子對家庭成員的愛,讓學生學會關心;用熱門的「快樂源泉小瓶子」遊戲跟學生進行線下互動,讓他們學會將內心敞開,用記錄的方式釋放壓力,漸漸地管理好情緒……記者看到,整節課下來,空中課堂幽默風趣又洋溢著老師對學生用心的呵護。一位家長在班級群留言,「老師把積極和陽光的心態、情緒,傳遞給了身邊每個人,孩子們還小,他們也會害怕、緊張,每天給他們一個擁抱,接納他們的情緒,一定能度過難關!」
據悉,結合疫情,青山區教育局針對全區學生推出的疫情心理健康課,小學和初中分學段統一收看,高中則由各個學校組織,引導中小學生健康居家,隔離「心理病毒」。如初中學段第一節課聚焦親子陪伴,高中則聚焦宅家學習如何高效。
青山區教育局教科室主任張軍介紹,除了搭建心理健康雲課堂,為維護中小學心理健康,該區建立了區內心理輔導教師工作群,每日在群內分享心理健康知識,如良好的生活習慣、網課學習方法、調試情緒的策略等內容,再由各個學校老師推介給師生們,工作群裡也會進行學校個性化工作方法的交流推介。同時,該區還成立了心理工作志願者團隊,邀請心理幹預專家進行培訓,培養骨幹教師,針對個案進行一對一幫扶援助。針對區內醫護人員子女,開啟了為期一個月的音樂治療,分年齡段提供音樂陪伴,用音樂引導孩子們釋放精神壓力,減輕疫情對孩子心理的幹擾,「雖然經過了一個超長的假期,但我們教育人一刻也沒有休息。」張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