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花和麥冬其實都屬於性味比較寒涼的藥物,歸經也都已經入胃了,那麼對於清胃火來說,是不是都可以用哪?
我們先來說一下什麼才是胃火。中醫通常將胃火熾盛所導致的各種不適的症狀,被稱作胃熱症。產生胃熱症可能會有以下這幾個原因:
1、熱邪犯胃:長期情志不舒,鬱而化火;過食比較辛辣肥膩,嗜酒,從而造成化熱生火。
胃熱主要的臨床表現有:胃脘灼熱,脹痛,胃食管反酸,經常口乾,比較喝涼的,心煩燥熱,齒齦腫痛,經常的口腔潰瘍,口臭,大便的秘結,小便的短赤,舌紅苔黃。如果各位有上述的症狀,那麼很有可能是胃熱症所導致的。
那麼胃熱有火,到底是用金銀花泡水好,還是用麥冬來泡水喝好哪?
現在我們分別來介紹一下這兩種中藥
胃種火主要的胃腸道症狀為胃部灼熱的疼痛、腹脹、口乾口臭、大便稀爛、便秘、牙齦腫痛以及胃口不好等。
胃火其實就是微熱,對於嗜酒、嗜食辛辣、過食膏粱厚味等食物所引起的火氣,中醫稱為胃火。胃火通常是由溼熱、食滯這兩方面原因造成的。
中醫認為,胃火應該適當的調節,遵循清熱,清滯的原則,飲食需要節制、太過熱的東西、甜膩的東西需要少吃。同時還可以採用中藥來進行調節,有人推薦喝麥冬,有人推薦喝金銀花。究竟是哪一個更好哪?
金銀花:金銀花,又名忍冬、銀花以及雙花等,被譽為清熱解毒的良藥。
它性甘寒氣芳香,甘寒清熱而不傷胃,芳香透達又可祛邪。金銀花不但可以宣散風熱,還善清解血毒,用於各種的熱性病,比如:身熱、發疹、發斑、熱毒瘡癰、咽喉腫痛等相關的症狀,均效果比較的顯著。
麥冬:麥冬為百合科植物麥冬的乾燥塊根,性甘,微苦以及微寒。本品甘補質潤,苦微寒而清瀉,入肺、心、胃經,為滋養清潤之品。不但可以養陰生津而潤肺益胃,又可以清養心神而除煩安神,還可以滋潤腸燥而通便。
從兩個藥物的功效和比較常見的應用來看一看,如果是有胃火的情況,還是麥冬更加適合泡水來飲用。對於胃熱傷津,口乾心煩等相關問題的朋友,可以用麥冬泡水喝,往往會有比較好的效果。《本草新編》之中也談到:或疑胃中有火,最宜麥冬以清之。
但是作者同樣談到,對於胃火,需要辯證的來看,從根本上來說,胃是比較喜溫而且應該是有火的,但是這個火應該是屬於正火,如果真的是外邪入侵的邪火,那麼可以用麥冬來清除邪火,這也算是比較好的選擇。
總而言之,胃火大,我們還是建議喝麥冬。金銀花主要是用於外感熱病,可以消炎,抗菌抗病毒。麥冬不僅僅可以清胃火,還可以滋養益胃。
當然,還有朋友,可以用金銀花和麥冬一起泡水喝,這兩種藥物其實都是性寒的藥物,雖然這樣一起合用,並沒有什麼不妥。
但是如果真的想要清胃熱,這兩個藥如果一起用,而其性味還是過寒了一些,如果是脾胃虛寒,內有虛火的這一情況,則或許會起到反作用。
因此,如果是胃部有邪火,單獨的選擇麥冬來清洩就是可以的,如果真的要進行配伍,可以配伍玉竹以及甘草等,如果一旦感覺有效果,已經改善胃熱的情況,也不用一直服用,這樣很有可能會導致身體胃部正火受到一定的影響。
還有就是需要注意的是,麥冬之中所含的皂甙、多糖以及胺基酸等有比較明顯的抗疲勞作用,但是麥冬性寒,如果由於脾胃虛寒,而見有腹瀉便搪,舌苔白膩,消化不良者,均不宜進行應用。兒童正屬於消化系統不完全的群體,所以也不建議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