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記者國倩 通訊員彭寵 藍靜 孫伊珞
「本以為受疫情和經濟下行影響,找工作比較難,沒想到實習單位直接通知我籤約了」,今年7月,武漢工商學院物流管理專業的熊明峰結束了為期一年的專業實習,與特大型中央企業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中遠海運貨櫃運輸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籤訂了就業協議,成為了公司的一名單證員,和他一樣通過實習與公司籤約的還有該校的14名畢業生。
儘管疫情對大學生就業帶來了不利影響,但是該校眾多應屆畢業生通過在大型央企、銀行及上市公司等校企合作單位的實習實踐,順利實現了高質量就業。那麼武漢工商學院是一所什麼樣的大學?為什麼該校學子能夠成為大批知名企業爭搶的「香餑餑」?
「13個首批、5個唯一」凸顯辦學實力
武漢工商學院創辦於2002年,是湖北省最早成立的民辦本科高校之一,取得了省同類高校「13個首批、5個唯一」的辦學成效,擁有5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項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項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近3年學生學科專業競賽獲獎數在省同類高校中排名第一,躋身中國校友會網2020中國頂尖民辦大學。
其中,13個首批為:省同類高校中,首批入選湖北省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列入省「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列入省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劃項目、擁有省重點(培育)學科、獲得省重點(培育)本科專業、獲得省高校優秀中青年科技創新團隊、實施高校碩士研究生聯合學位項目、獲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獲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等。
5個唯一是:省同類高校中,唯一獲得中宣部輿情信息直報點、獲得湖北省青年英才計劃項目、獲得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改革示範高校、2018年度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獲批湖北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院士工作站(李圭白院士、魏復盛院士)、入選2018年湖北省教師隊伍建設創新事項。
產教融合協同育人促高質量就業
「我們通過了嚴格的面試,在實習期間跟著企業導師參加藥品研發,由於我獨立完成了3個項目,實習3個月就被公司優先錄用了」,該校畢業生王興宇去年7月份在武漢藥明康德新藥開發有限公司實習,成為一名化學研究員助理參與藥品研發實驗,在一線學到了不少新的知識和經驗,回想起自己實習的經歷,王興宇認為,實習期間的鍛鍊提升讓他獲得了就業優勢。
在武漢工商學院,每年通過校企合作單位籤約大型央企、銀行及上市公司的畢業生不在少數,該校畢業生就業率連續多年來超過95%。湧現出了被習近平總書記接見的「全國就業創業先進個人」鄧麗、受到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會見並點讚的魏凡等優秀校友典型。
該校校長熊蕊介紹,學校與社會同頻共振,積極探索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新模式,與全國200多家知名企業協同育人,形成對內學科交叉、對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發展新格局。「我們與行業企業共建產業學院和專業,共同打造師資隊伍與實踐平臺、制定人才培養計劃、實施教學、開展科研等,促進學科專業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的有機銜接,培養出真正能夠適應企業發展需求,專業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發展後勁足的應用型人才。」
強化「新工科」等專業建設應對產業變革
今年5月,該校成立人工智慧學院、機器人與未來技術學院,這是該校主動應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趨勢,加強「新工科」建設、改造傳統專業、實施校企聯動和協同育人,適應新產業、新技術、新業態對人才培養新要求的重要舉措。
該校校長熊蕊教授介紹,「新工科」的新不僅體現在專業上,還體現在創建新的人才培養機制和模式。「將部分有著最新技術的專業實驗室建在企業,學生可以站在最新開發技術平臺上接受挑戰,第一年參加設計、第二年發揮創意、第三年做真實項目、第四年參與業界相關工作,不斷提升就業核心競爭力,讓學生成長為企業最受歡迎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