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長3種典型教養方式,你是哪一種?

2020-12-23 重慶奧數網

  人是環境動物,社會風氣,工作環境,家庭氛圍,以及周圍人的攀比都有可能改變父母教育孩子的想法。

  目前,社會上對於教育孩子的問題有三種比較主流的看法:

  第一種:絕對權威型

  具體表現:孩子怎麼培養,全父母說了算;

  這一類父母對孩子有絕對的話語權和控制權。一個十六七歲的男孩出去參加同學聚會,媽媽會問:「和誰在一起?去幾個人?什麼活動?什麼性質?你帶多少錢?只能用多少錢……」玩到一半時,老媽又一會一個電話:「你在哪裡?可以回來了吧,已經9點了,你不是說好9點嗎?」。這樣的父母恨不能全天24小時貼在孩子身上……

  第二種:放任自由型

  具體表現:父母放任不管,任孩子生長;

  這一類父母相信「兒孫自有兒孫福」,一些道理孩子長大就懂了,一些壞毛病孩子懂事就自然改了,愛去哪玩去哪玩,愛學什麼學什麼,只要讓你吃飽飯,學習交友興趣愛好我一概不過問……

  第三種:跟風從眾型

  具體表現:別人怎麼養的,我就怎麼養。

  這一類父母基本都是跟著別人走:小A父母給報了奧數班,那咱們也去學;小B剛去學了編程,那你也不能落後;小C明年和爸媽出國遊學,那我現在勒緊褲腰帶給你攢錢……

  不論你是上面哪一種類型,(當然,你也可能是開朗智慧型父母),每年的2月和7月,家有7-16歲孩子的全體中國家長都毫無例外會變成同一種類型:考試抓狂型。

  毫不誇張,在中國,孩子的考試成績就是一個家庭裡氛圍和夫妻關係的晴雨表。

  孩子考的不好,父母的情緒就會大變,孩子的情緒也會有影響,但情緒沒有好壞之分,只要是情緒,都是正常的。

  但是我們往往不喜歡負面情緒,認為那是壞東西,應該壓制下去,尤其是父母受不了孩子的負面情緒,內心希望他們痛快地接受任何失望,不要哭鬧。

  這對於孩子來說,是不可能達到的境界,即便成年人也不可能做到。

  孩子對自己情緒的認識和掌控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前期尤其需要父母的幫助和疏導。

  在生活中,當孩子明顯表現出這些負面情緒時,父母最常用的處理方式是安慰、勸導、解釋等,可結果往往是徒勞無功。

  其實,這是因為父母的方法不得當,而處理孩子負面情緒的關鍵,應該是與孩子溝通感受。

  與孩子溝通感受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我個人最為推薦的工具是:情感連接循環。

  情感連接循環,每一步都極具操作性,而且能形成一個完整閉環,能非常有效地幫助父母處理孩子的負面情緒。

  每一步都需要父母好好思考,無論你是哪種類型的父母,因為孩子的成長永遠最重要,沒有之一。

  所謂教養,就是孩子的情緒培養,孩子有了好情緒,就可能有成績,也就會有好成長,相信這是你最想也最願意看到的,你說呢?

相關焦點

  • 教養孩子的四種方式 看看你是屬於哪一種
    用什麼方式教養,這些話題由來已久,大家都在討論教養的方式。在決定如何教孩子之前,先來了解一下您的教養現狀。下面我來分享一下我學習和總結的觀點,看看您是屬於哪一類型的教養方式。大概分有四種最主要的教養方式第一種教養方式叫忽視型忽視形是最糟糕的教養方式,就是完全不管。
  • 家庭教育:這幾種家庭教養方式,家長您屬於哪一種?
    了解四種家庭教養方式1、專制型專制型父母希望操縱孩子的一切,對孩子的所有行為都加以監督和約束,要求孩子絕對地服從自己。父母從自己的主觀意志出發,代替孩子思考,希望子女按照他們為其設計的發展藍圖去成長。這種教養方式下的孩子經常處於被動、壓抑狀態,缺乏自制能力,往往會形成兩種截然不同的個性:一種表現為順從、缺乏自信、性格壓抑、自卑、遇事唯唯諾諾,缺乏獨立判斷和處理的能力;另一種表現為逆反心理強、不善控制自己的情緒、常出現暴力行為。
  • 三種父母教養方式您認為哪一種教養方式養出來的孩子會更加自信?
    這種類型的父母希望自己做孩子最好的朋友,而不是孩子的家長。二.專制型。這種類型的父母,信奉絕對的行為標準及無權威,他們在生活中對孩子使用,大量的命令和威脅。這種類型的父母幾乎不會去關心孩子心裡想些什麼,也不會考慮與孩子妥協或者是讓步。更談不上和孩子就某事進行協商。這種類型的父母灌輸給孩子的理念是:努力工作,遵從權威以及傳統,他們相信這些理念對孩子是有益的。
  • 媽媽微信群裡這樣說,好的教養方式影響孩子一生,看你是哪一種?
    我們總說,孩子是家長的鏡子,從孩子身上我們看到自己的影子。不同的教養方式,會養出不同的孩子,現在的父母大致有以下幾類,快來看一下,你是哪一種父母呢?一:放任型父母如果你發現一個孩子獨立性比較差,比較依賴於他人,喜怒無常,情緒不穩定,並且在社會上社交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比較差,那麼很大可能這個孩子的父母對於他的教養方式是
  • 家長的教養方式,決定孩子情商的高低,你屬於什麼類型?
    想要成為更好的父母,家長必須首先對自己進行審視。不同的教養方式決定了孩子情商的高低。在你成長的家庭中,父母採用的是什麼樣的教養方式,對情緒的理念是什麼?父母能自然的對待傷心和憤怒的時刻嗎?當家庭成員難過害怕或者生氣時,父母會花時間去聆聽嗎?父母會藉助這樣的時刻給孩子支持、指引,幫你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嗎?又或者父母是否認為憤怒是有害的?恐懼是懦弱的表現?而悲傷是在自我憐憫?孩子的感受是否被忽視了?
  • 四種不同的教養方式培養出四種性格的孩子,你的孩子屬於哪一種?
    我於是反問鄰居,你平時是如何教養孩子的?古語云:子不教,父之過。鄰居家的孩子出現了這個問題,跟鄰居平時的教養方式不無關係。鄰居夫妻二人平時工作都比較忙,孩子大多時候都由爺爺奶奶照看。教養方式是個什麼樣的概念,它包括哪些平時會影響到孩子的行為父母教養方式是指在家庭生活中以親子關係為中心的,父母在對子女進行撫養和教育的日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一種對待孩子的相對穩定的、固定的行為模式和行為傾向。
  • 四種不同類型的孩子教養方式,你是哪一種呢?
    俗話說「子不教,父之過」,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不同的育兒方式會影響孩子多方面的成長和發展,甚至影響到孩子的餘生。研究人員發現,父母的教育方式可以用兩個維度來評定,x軸為父母對孩子的回應和溝通,y軸為父母對孩子的要求和控制。
  • 工作日常感悟:家長教養方式對孩子的影響太太了
    通過和小朋友的接觸和溝通,我得出的感悟就是:家長教養方式對孩子的影響太大了。以下內容中提到的故事都是工作中碰到的,希望能給家長朋友們帶來一定的思考。>忽視型下面我會通過一些小朋友的故事來幫助家長們更好地認識到這四種教養方式及其對孩子產生的影響。
  • 孩子有這些表現,是典型的「沒教養」,家長別再引以為傲
    現在的孩子確實沒有以前有教養,現在的孩子走親訪友,所到之處跟拆家差不多,總之誰見誰怕。可是,你要說他們吧,他們的家長還以「孩子還小」、「不懂事」等等。說實在的,其實教養這回事,真的跟年紀大小沒有太多的關係,關鍵是家長怎麼教育的。如果孩子沒有教養,家長意識到了,好好教育,還是好的。但是,我發現現在有的家長,根本意識不到孩子是沒教養,還引以為傲,旁人也沒法說,只能是能躲就躲了。
  • 父母們要正確教育自己的孩子,溺愛孩子3種典型方式別再犯了
    父母們要正確教育自己的孩子,溺愛孩子3種典型方式別再犯了父母的教養風格也會影響孩子的一些判斷和認知,心理學家鮑姆林德認為家長既不應該過度懲罰孩子,也不應該一味放縱,應該為孩子訂立一些規則,真情實感的對待他們。
  • 父母的教養方式有四種,心理學家卻只推崇這一種,看看你是哪一種
    這其中的核心問題在於你使用哪種養育方式來教育孩子。心理學家根據「接納或回應」以及「要求或控制」兩個維度把養育方式分成四類,分別是專制型教育方式、權威型教育方式、放任型教育方式以及不作為型教育方式。所謂「接納或回應」維度描述了父母對孩子表現出多少關愛,對孩子有多少回應。
  • 你的教養方式決定了你孩子的樣子
    你的教養方式決定了你孩子的樣子你的教養方式決定了你孩子的樣子,中國正面管教高級導師張宏武,同時也是微課傳奇家庭教育籤約導師說過,教養方式可以從父母對子女的情感支持程度和父母對子女的控制程度,分為權威型,控制型,放任型和忽視型四種教養方式。
  • 你知道孩子的教養方式有哪三種嗎?《愛,金錢和孩子》
    也就是說,你上一個好的學校,和你上一個普通的大學,或者甚至沒有上大學,你所收穫的收入是完全不同的。這個時候所有的家長和學校就開始使勁,因此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文化傳統的問題。它和我們的經濟有著非常大的關係。這是這本書的核心內容。通過這個核心內容的研究,我們可以看一下,全球並不是只有直升機父母這一種教育方式,我們有很多種方式可以選擇,前提是我們得知道,我們所處的經濟環境。
  • 中國家庭︱教養方式的階層差異從何而來
    專制型家長對孩子要求嚴格,且在孩子違背要求時,家長傾向於通過懲罰或強迫的方式要求子女服從,而不是像權威型家長那樣通過平等溝通解決。忽視型家長則對子女既沒有嚴格的要求,又缺乏積極的回應和溝通。筆者嘗試通過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調查與數據中心收集的「中國教育追蹤調查」2014-2015學年數據考察四種教養方式的佔比。
  • 父母的教養方式對孩子能力高低的影響
    早在1978年,美國心理學家黛安娜·鮑姆林德提出了家庭教養方式的兩個維度,即要求性和反應性。要求性指的是家長是否對孩子的行為建立適當的標準,並堅持要求孩子去達到這些標準。反應性指的是對孩子和藹接受的程度及對孩子需求的敏感程度。
  • 對孩子追求完美的教養方式,如履薄冰,放過自己何嘗不是一種選擇
    12歲的孩子說不得打不得,說重了,害怕孩子會有心理陰影,不說,孩子不長記性,家長氣得要死。朋友的想法很正常,問了身邊同齡人的父母,幾乎都會陷入這樣的兩難。以前說孩子不聽話打一頓就好了,可是那麼多的育兒理念告訴你,對孩子千萬不能動手,於是嘗試各種其他方法,但最後孩子該調皮的依然調皮,該叛逆的還是叛逆。
  • 錢志亮:教養方式的影響
    所以教養方式對孩子性格的形成、人格的成長、意義重大。湖北省曾經對167個11歲到18歲的違法青少年進行過調查。這些違法青少年的家庭教養方式中,民主教養只佔3%;粗暴教養佔20%;放任教養佔29%;而溺愛教養佔44%。換句話說,最糟糕的教養方式是什麼?溺愛。44%的違法青少年都來自溺愛家庭,所以愛孩子沒有錯,但溺愛孩子就錯了。
  • 父母教養方式評價量表
    通過小朋友自己在線作答,了解家長的教養方式;或者由家長朋友協助小朋友作答,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教養方式。當然此量表也適合成人填寫。該量表分父親教養方式和母親教養方式,分別對父親、母親的情感溫暖與理解、過度保護與幹涉、拒絕與否認、懲罰與嚴厲、偏愛被試等方面進行了評估。
  • 家庭教養方式
    一、家庭教養方式的定義  家庭教養方式是指父母在撫養、教育兒童的活動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種教養行為的特徵概括,是一種具有相當穩定性的行為風格。  二、家庭教養方式的類型、特點及對幼兒性格的影響  (一)家庭教養方式的類型  據調查研究發現,家庭教養根據父母的教養方式不同,可分為常見的以下幾種類型:專制型、溺愛型、縱容型、民主型這四種類型。  (二)家庭教養方式的類型特點及對幼兒性格的影響  據調查顯示,不同類型的父母教養方式的特點對幼兒性格的影響是不同的。
  • 4種教養方式:權威型、專斷型、放縱型、忽視型,你屬於哪種?
    這讓我想到了最近看到的關於家庭教養方式的文章,一個人成年後能否幸福,家庭教養模式真的太重要了。 美國心理學家黛安娜·鮑姆林德經過長時間跟蹤研究,根據父母對孩子的管束嚴格程度和管束特點,把父母的教育方式分為4種,分別是權威型、專斷型、放縱型、忽視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