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文化紛紛走進校園 文化教育需分門類

2020-12-15 中國經濟網

  原標題:文化教育需分門類  

  近年來,傳統文化進校園、廉潔文化進校園、中醫藥文化進校園……各種文化紛紛走進校園。但是,學校課程表容量有限,孩子們在校學習時間有限,那麼多內容的文化進校園如何落實?如何讓優秀文化真正入腦入心,而不是一陣風似的停留在口號上、標語上或應付上級檢查上?這麼多的文化湧進校園,如何開展,如何落實,確保教育效果,的確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也值得進行深入的思考。

  眾所周知,文化包含很多方面,有傳統美德、歷史文化、民族禮儀、廉潔文化等等,這些文化對提升學生的思想素質、價值引導和文明修養,對傳承優秀文化、弘揚社會道德和傳播中華文明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文化進校園卻不能「喧賓奪主」,一方面不能影響正常的科學文化知識的教學進程和秩序,另一方面更不能流於形式,如何兼顧這背後的平衡,就需要教育部門、學校和老師們拿出智慧來破解。

  文化進校園可以面面俱到,但是卻不用面面深入,有些教育點到即可,有些教育適可而止。因此,在具體的教學中,文化教育也應該分清楚輕重緩急,將其進行分門別類,哪些屬於必須學習和長期培養的,哪些需要短期教育的,針對教育實際,根據這些分類制定科學角色,這樣就不會自亂陣腳了。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劉園香 )

相關焦點

  • 彰顯城市主題文化魅力 鶴文化教育基地活動成果巡禮舉行
    12 日,作為我市第九屆鶴文化藝術節活動之一的「愛祖國·愛家鄉」鶴文化教育基地活動成果巡禮舉行,通過微信公眾號圖文、短視頻等形式,將 2006 年以來命名的鶴文化教育基地建設成果進行展示。參加此次巡禮的共有 31 家市級鶴文化教育基地,包括18 所學校、5 個社區和 8 家企業,將陸續通過校園篇、社區篇和企業篇三個篇章進行展示。
  • 黑河:民族文化之花在校園盛開
    黑河市實驗小學自2016年掛牌為黑河市民族小學以來,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極開展民族團結教育,以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為特色,打造了富有特色的優質教育品牌,讓民族團結進步之花在校園盛開。文化立校營造民族團結的濃鬱氛圍  黑河市民族小學擁有厚重的文化底蘊,十分重視校園文化建設。
  • 傳統文化如何真正走進校園
    通過開展經典誦讀、書寫、講解等活動,引導中小學生學習詩詞歌賦、親近傳統文化,傳承中華美德,弘揚人文精神。傳統文化已成為我國中小學校園一道風景線。然而,其中也出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第一,重形式輕實效,有捨本逐末的現象。
  • 【淅川五小·「走進經典」校園文化藝術節】
    胡蘿蔔兔兔2019-12-28 閱讀 148關注 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培根鑄魂--淅川五小第六屆「走進經典」校園文化藝術節成功舉行。在這陽光明媚的日子裡,淅川五小成功地舉行了「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培根鑄魂--淅川五小第六屆走進經典校園文化藝術節」。全校師生及學生家長900餘人共同觀看了本次系列展演。
  • 校園傳統文化:教師節走進校園,體驗傳統文化教育
    九月份,學生開學,教師節臨近,我們懷念曾經的老師,也懷念曾經的校園。如今的校園建設變得更加美麗,設施更加完備,壞境和條件真是太好了。如果不走進校園,就不會發現目前新疆教育發生的變化。尤其是學校和老師對學生的傳統文化教育,早已深入學子們的內心,根植於他們的世界觀,影響著他們對人生觀和價值觀的認識。
  • 共青團安次區委組織開展「國學走進生活,經典傳揚社區」文化教育志願活動
    共青團安次區委開展「國學走進生活,經典傳揚社區」文化教育志願活動>題記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未成年思想道德意識,助推創城工作,弘揚和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提高青少年國學素養,共青團安次區委組織開展了「國學走進生活,經典傳揚社區」文化教育志願活動。
  • 從象牙塔到社區 文化教育資源利用新模式
    雖然「高校遊」的市場熱度不斷飆升,但相關層面的管理者則強調大學作為象牙塔的封閉性,認為大學不是公園,害怕高校遊會影響校園秩序。  日前,中國新聞網發起了「高校是否應該閉門謝客」的投票,除了兩成網友認為「應該進行封閉式管理,保證正常的教學和校園秩序」外;多達四成的網友認為「高校應該開放,讓更多人共享文化教育資源」;不過,另有兩成網友則建議「可以封閉管理,但應有更好的方式利用文化資源」。
  • 如何發展地看待多元文化和多元文化教育
    那麼,認知文化多樣性之後,人們會如何看待和對待他(異)文化?世界範圍內,不同的社會背景、文化環境以及個人際遇,都會影響人們不同的文化態度和行為。如果說前現代社會,文化的偏見主要是「少見多怪」,當今社會經常出現的文化「偏見」和「仇恨」原因卻大不一樣。各種文化的面向均可以「我」者或「他」者的立場、個人媒介的和國家媒介的方式呈現,展現的手段(媒體)又可以選擇性使用。
  • 教育部:進一步加強中小學中醫藥文化教育內容
    近日,教育部網站發布對《關於進一步深化落實中小學中醫文化教育的提案》的答覆。答覆中稱,教育部一直高度重視中醫藥文化教育,將中醫藥文化教育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內容,結合不同年齡段學生認知發展特點,有機融入中小學道德與法治、歷史、語文、體育與健康等相關課程教材和校園文化活動之中。
  • 翁姐學堂|傳統文化走進校園,讓文化顯化,行為化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已躍升至「文化強國」的戰略高度推動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已成為國內教育界的共識2014年3月教育部印發了《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傳統文化進校園」正式拉開序幕 2017年1月 國家更是以中央文件的形式發布《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
  • 校園文化建設校園導視系統標誌標牌設計規劃設計解決方案
    注意每處細節,考慮到學生和老師親身體驗感觸,從使用者的角度去調整和思考學校文化建設的設計構思。不論是學校文化建設分良好氛圍的打造出,或是景觀造型設計的設計構思,均按照人機工學原理,較大限度地打造出舒適的學校文化建設環境。
  • 齊齊哈爾關注:鶴文化教育基地活動成果巡禮——校園篇
    齊齊哈爾市第一幼兒園——2006年第一批鶴文化教育基地齊市第一幼兒園作為鶴文化教育基地,始終致力於培養幼兒了解丹頂鶴、熱愛家鄉、弘揚鶴文化的美好情感,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文化教育活動建設路小學多年來大力普及和推廣鶴文化知識,重點在鶴文化教育上做文章,使鶴文化融入到學校的教育精神和校園文化元素中,打造校園文化特色。
  • 走進校園|人人爭當小狀元!黎湧小學因狀元文化而聞名
    :學校佔地面積9700平方米,建築面積5290平方米基本情況:現有14個教學班,600多名學生,33名教職員工學校特色:實行「狀元文化教育」,提出「行行出狀元」的教育理念,開發「小狀元課程」在這樣的人文環境下,黎湧小學在1991年9月重建落成並借著「狀元村」的文化底蘊摸索出一套「狀元文化教育」的特色教育模式。
  • 「方言文化教育」要點摘編
    近年來,有關專家學者在不同的平臺發聲呼籲,希望「方言文化教育」能通過適當的方式和途徑走進校園。當然,也有的學校已經積極行動起來了。她們是「方言文化教育」的探索者和踐行者,她們是真正的「語保人」……近期,我們通過各種渠道收集了方言文化教育的有關文章,其中大部分來源於網絡,我們做成了資料彙編。下面是其中一部分文章的要點彙編。
  • 麥子店社區語言文化教育成果走進首屆語博會
    人民網北京9月13日電(記者趙英梓 實習生方萌萌)昨天,在首屆中國北京國際語言文化博覽會朝陽分會場北京金臺藝術館,舉辦了麥子店街道社區語言文化教育成果展,通過展覽展示、舞臺演出、實踐活動等環節,展示朝陽區在語言文化工作上取得的成果。
  • 儒學文化講師證書培訓,儒學文化講師職業技能培訓,儒學文化講師證書培訓,儒學文化講師教育培訓,儒學文化講師考證考試
    儒學文化講師儒學文化親近於現代人文。近年來,受到越來越多的學術關注。學習儒學文化有利於趨選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內容。
  • 市教育局開展「三·百·萬」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
    校長表示,「京劇是國粹,把京劇舞臺搬進校園,是面向學生開展傳統優秀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徑之一,也是從小培養學生文化自信的有益嘗試。」 本次活動,是蘭州市教育局「三·百·萬」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的一個縮影。自2010年起,蘭州市教育局與省市戲曲、書法、武術等專業協會和團隊加強溝通,深度合作,開展「戲曲、書法、傳統體育進校園」三大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
  • 浙江大學經濟學院與西湖法院共建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浙江大學經濟學院與西湖法院共建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2020-06-26 05: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走進東崗小學 「美猴王」攪熱校園
    9月15日上午,作為「文化蘭州全民共享」系列活動之一,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在蘭州市城關區東崗小學生動開場。當傳統文化以更加接地氣的方式走進校園,走進孩子們,歡天喜地的掌聲和一張張笑臉讓文化浸潤的土壤變得更加有溫度,更加有熱度。 當天上午,活動以開場歌曲《不忘初心》進入主題,優美的旋律唱響校園,孩子們沉浸其中,感受藝術魅力。隨後,相聲《報菜名》《武魂》《猴王模仿秀》等節目令同學們大開眼界,小朋友們樂翻了天,表演結束後小朋友們還戀戀不捨:「猴哥你別走!」
  • 「文明校園創建」培育特色學校文化 展現文明校園風採
    這是高青縣中心路小學的一堂傳統文化課程,作為學校的校本課程,學生們手中的教材是由學校自己編寫的仁義禮智信系列叢書,學校選取中國傳統儒家文化中的仁義禮智信五個方面,從一年級到五年級,每個年級一個主題,對學生們進行傳統文化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