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藥監局通報康普藥業等40家企業的57批次不合規藥品
來源:中國新聞網原標題:國家藥監局通報40家企業生產的57批次不合規藥品中新網11月26日電 據國家藥監局網站消息,經蘇州市藥品檢驗檢測研究中心等11家藥品檢驗機構檢驗,標示為康普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等40
-
省藥監局通報17批次不合規藥品
經瀘州市市場檢驗檢測中心等12家藥品檢驗機構檢驗,標示為武漢太福製藥有限公司等17家藥品生產企業生產的17批次藥品不符合規定。現將相關情況通告如下。經四川省食品藥品檢驗檢測院檢驗,標示為四川神農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金銀花不符合規定,不符合規定項目為含量測定。經四川省食品藥品檢驗檢測院檢驗,標示為成都吉安康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金銀花不符合規定,不符合規定項目為含量測定。
-
8批次藥品抽檢不合規涉白鶴製藥複方丹參片
黑龍江省藥品監督管理局近日公告《關於藥品質量抽檢的通告(2020年第2期)》顯示,發現8批次藥品不符合規定,涉及標稱由廣東省羅浮山白鶴製藥廠生產的複方丹參片等。8批次不符合規定藥品信息數據來源:黑龍江省藥品監督管理局《通告》顯示,上述複方丹參片生產批號為1811010,檢品來源為佳木斯市春天醫藥連鎖有限責任公司,不符合規定項目為【含量測定】(丹參丹參酮ⅡA)。
-
一心堂子公司廣西鴻翔一心堂藥業所售藥品「溪黃草」抽檢不合規
中國網財經7月31日訊 (記者 牛荷)今日,廣西藥監局發布的「2020年第3期廣西藥品質量抽查檢驗結果公告」顯示,廣西德潤堂中藥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生產的5批次藥品抽檢不符合規定。公告顯示,此次抽檢中,標示生產企業廣西德潤堂中藥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溪黃草」(批號20191101)[性狀]項不符合規定,檢品來源為廣西鴻翔一心堂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廣西鴻翔一心堂藥業」)。
-
陝西食藥監:安徽方氏製藥等10企業12批次藥品不合格
中國網財經8月25日訊 陝西食藥監局發布「2017年第8期抽驗不符合規定藥品質量公告」,安徽方氏製藥有限公司等10家企業的12批次藥品不合格,涉及地龍、麝香鎮痛膏等藥品。 此次被曝光的不符合規定的藥品分別為:沒藥、地龍、麝香鎮痛膏、琥珀、半夏、蓽澄茄、蒲黃炭、粉葛、麩炒枳實、僵蠶、五靈脂。
-
這25批次藥品不合規,你家有嗎?
7月23日,國家藥監局發布了關於25批次藥品不符合規定的通告,有14家藥品生產企業生產的25批次藥品不符合規定。經河南省食品藥品檢驗所等9家藥品檢驗機構檢驗,標示為江蘇吳中醫藥集團有限公司蘇州製藥廠等14家藥品生產企業生產的25批次藥品不符合規定。
-
江蘇多家藥企銀杏葉藥品不合格 含揚子江藥業
5161批次,不合格產品批次2335批次,佔全部批次的45%。其中,江蘇共有13家企業上「黑榜」,包括揚子江藥業等多家知名藥企。 通告指出,經企業自檢報告檢出不合格產品的生產企業有55家。其中,全部批次產品均不合格的企業30家,江蘇共有8家,包括常州蘭陵製藥有限公司(銀杏葉膠囊,15批)、江蘇潤邦藥業有限公司(銀杏葉片,125批)、江蘇吳中醫藥集團有限公司蘇州製藥廠(銀杏葉片,6批)、江蘇飛馬藥業有限公司(銀杏葉片,84批)、江蘇蘇中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銀杏葉片,2批)、邳州市金龍生化製品有限公司(銀杏葉提取物,1批)、邳州市聚鑫銀杏生化製品有限公司(銀杏葉提取物,1批)、邳州市鑫源生物製品有限公司
-
食藥監:河北福君堂藥業等29家企業38批次中藥飲片不合格
千龍網北京1月2日訊 近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網站公布信息顯示,經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等4家藥品檢驗機構檢驗,標示為安徽易元堂中藥飲片科技有限公司等29家企業生產的38批次中藥飲片不合格。
-
內蒙古公布15批次藥品不合格 河北全泰藥業有限公司再上榜
5月25日,內蒙古自治區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內蒙古自治區藥品監督管理局關於15批次藥品不符合規定的通告》(以下簡稱《通告》)。通告顯示,標示生產企業為河北全泰藥業有限公司等14家企業生產的15批次藥品不合格。這也是河北全泰藥業有限公司自2020年以來第4次被公開點名產品抽檢不合格。
-
國家藥監局:19家企業生產的20批次藥品不符合規定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19年4月19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通告,經安徽省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等4家藥品檢驗機構檢驗,標示為蘇州市春暉堂藥業有限公司等19家企業生產的20批次藥品不符合規定。經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檢驗,標示為慶陽益翔藥業有限公司、江西國都中藥飲片有限公司、江西順福堂中藥飲片有限公司、湖北聚瑞中藥飲片有限公司、肇慶市鼎湖區天之健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生產的5批次肉蓯蓉不符合規定,不符合規定項目為性狀。
-
國家藥監局:14家企業生產的18批次藥品不符合規定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18年12月28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通告稱,經內蒙古自治區藥品檢驗研究院等5家藥品檢驗機構檢驗,標示為江西九連山藥業有限公司等14家企業生產的18批次藥品不符合規定。經廣東省藥品檢驗所檢驗,標示為大元製藥株式會社生產的1批次注射用鹽酸頭孢替安不符合規定,不符合規定項目為溶液的澄清度與顏色。經內蒙古自治區藥品檢驗研究院檢驗,標示為吉林省通化博祥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江西九連山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5批次雲芝肝泰顆粒不符合規定,不符合規定項目包括粒度、性狀、含量測定。
-
內蒙古藥監局:24家企業生產的28批次藥品不符合規定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近日,內蒙古自治區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關於28批次不符合規定藥品的通告(內藥監通告〔2019〕1號)》。據通報,經檢驗機構檢驗,標示為河北凱達藥業有限公司等24家企業生產的28批次藥品不符合規定。
-
河北省藥品質量公告發布 吉林通化博祥藥業等5家企業「榜上有名」
5家企業生產的5批次產品不合格。同年7月6日,國家藥監局發布《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關於31批次藥品不符合規定的通告(2018年第53號)》顯示,標示為吉林省通化博祥藥業生產的1批次B肝扶正膠囊不符合規定,不符合規定項目為水分。
-
省藥監局通告7批次不合規藥品
近日,省藥品監督管理局通告7批次不符合規定藥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已依法進行核查處置,相關企業和單位已採取暫停銷售使用、召回等風險控制措施。近期,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對藥品生產、經營、使用單位進行了藥品質量監督抽檢,加強藥品質量監管,保障公眾用藥安全。
-
92批次藥品不合格 浙江尖峰藥業、重慶大新藥業上榜
92批次藥品不合格 浙江尖峰藥業、重慶大新藥業上榜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近日發布2010年第二季度廣東省藥品質量公告,2010年第二季度,全省共完成藥品抽驗共計896個品種4801批次,其中60個品種92批次不合格。
-
國內過半銀杏葉生產企業藥品不合格 含6家蘇企
此前報導: 江蘇多家藥企銀杏葉藥品不合格 含揚子江藥業 人民網南京8月3日電 (胡偉)7月,國家食藥監總局先後兩次披露了對銀杏葉藥品的抽查結果,國內104家與銀杏葉藥品生產相關的企業中,55家企業所生產的銀杏葉藥品不合格,佔到所有銀杏葉生產企業的一半以上。
-
四川省藥品監督管理局:17批次藥品不符合規定
通告稱,經瀘州市市場檢驗檢測中心等12家藥品檢驗機構檢驗,標示為武漢太福製藥有限公司等17家藥品生產企業生產的17批次藥品不符合規定。相關情況如下:經瀘州市市場檢驗檢測中心檢驗,標示為武漢太福製藥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夜寧顆粒不符合規定,不符合規定項目為裝量差異。
-
陝西省食藥監局:17批次藥品不符合規定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7月26日,陝西省食藥監局官網發布藥品質量公告稱,為加強藥品監管,保障公眾用藥安全,陝西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全省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開展藥品抽驗。現將抽驗發現的不符合規定17批次藥品予以公告,不符合規定項目主要為性狀、檢查、鑑別、含量測定等。
-
河南省藥監局:13批次藥品抽檢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19年5月24日,河南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關於13批次抽檢不合格藥品的通告(2019年第7期)。據通告,經鄭州市食品藥品檢驗所檢驗,標示為安國市聚藥堂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當歸(批號1806008)不合格,不合格項目為性狀。
-
安徽曝光8批次不合格藥品
11月22日,安徽省食藥監局發布2016年第7期藥品抽驗不合格信息公告,經抽驗並核查確認,共有8個品種8批次藥品不符合標準規定,不符合規定項目包括【性狀】、【檢查】項下粒度、水分、裝量差異、可見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