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首個垃圾分類敲門行動升級!為居民建立垃圾分類健康檔案

2020-12-25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詹程開 通訊員 張笑笑 蔣成傑

這個敲門,有點暖心。

自杭州市開展「環境提升」大整治以來,垃圾分類就始終是杭州上城區清波街道「環境提升」大整治的重要環節,從小區宣傳到敲門入戶指導,街道和社區組建了入戶宣傳隊,讓每一位居民都能對垃圾分類這件事明明白白。

最近,在「美麗杭州」創建暨「迎亞運」百日攻堅行動推動下,清波街道在此前全市首創的垃圾分類敲門行動基礎上,升級入戶指導分類「敲門」模式,試點推出「一戶一檔」行動,為居民建立垃圾分類健康檔案。

「我們整合了試點小區2019年以來入戶宣傳收集到的居民分類情況,錄入電腦系統,形成一個全新的分類登記體系,建立『一區一樓一戶』家庭檔案,完善分類情況。」街道公管辦負責人說。

咚咚咚……

「阿姨您好,打擾了,今天來是看一下您家近期垃圾分類情況。」

傍晚時分,上城區清波街道清河坊社區社工小金在小區進行摸排,他來到積極分類的居民陸阿姨家門口。

陸阿姨將小金迎進屋子,她說,自從分發了分類宣傳海報,貼在家裡,怎麼分類看得清清楚楚,分類也輕鬆了許多。

小金對比上次登記的分類情況,發現陸阿姨家中的分類有了很大的提高。他耐心詢問陸阿姨在分類時遇到的問題,一一記錄下來,並將最新的分類宣傳內容告知陸阿姨後,就準備去往下一戶居民家。

據了解,在摸排登記時,社區發現居民垃圾分類大致可分為:願意分類分得好,願意分類但是分不好,以及不願意分類三種情況。

清波是一個老齡化偏高的街道,大多數老年人都積極配合垃圾分類,但是在信息接受能力上有所欠缺,造成分類情況不太理想的情況,有點「心有餘而力不足」。

面對這種情況,街道印發了宣傳圖冊,製作分類海報分發給居民,並定期回訪,觀察居民分類情況的進展。

另一位社工小毛,來到一戶出租房門口,發現屋內新換了租客,是一位年輕姑娘。

當小毛提出入戶查看時,姑娘略有些緊張。為了不讓姑娘尷尬,小毛遞上分類海報,鼓勵她好好分類,就離開了。

除了配備社工包管片區,街道和社區還鼓勵居民成立樓管會進行自管,將分類優秀與不太理想的家庭結成幫扶對象,一對一進行幫扶指導垃圾分類。並每月進行幫扶成果驗收,進步最大的優勝隊伍給予表揚獎勵。

一對一幫扶不僅能夠更加詳細的指導,避免社工排查無法全面覆蓋轄區,造成分類信息遺漏,同時還能通過互幫互組增進鄰裡感情,減少居民矛盾,構建小區和諧有愛的垃圾分類氛圍。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上城丨硬體改造理念升級 杭州首個垃圾分類主題公園全新亮相
    這幾天,杭州市上城區望江街道近江西園社區的垃圾分類主題公園又熱鬧了起來,時不時能看到幾位穿著紅馬甲的志願者,向過往居民普及垃圾分類小知識。 這座公園起源於2013年,是杭州市首個以垃圾分類為主題的公園,配置了垃圾分類的設施設備、宣傳標識標牌。一建成,它就成了當時的網紅「打卡點」。一轉眼7年過去,公園裡很多設備、標牌都已老化,失去了往日的生機。
  • 黃埔區垃圾分類總動員 與居民籤訂承諾書
    垃圾分類人人有責、人人動手垃圾分類」為主題, 正式啟動「三個一百萬,一個都不少」(一百萬婦女、一百萬在校少年兒童、一百萬志願者; 公務員一個都不少地帶頭參與垃圾分類)活動, 號召全區人民人人動手,人人參與。
  • 杭州探路垃圾分類市場化 高價「買垃圾」企業如何不虧本
    浙江在線-杭州頻道7月12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陳健 繆佳敏 通訊員 陳金輝 溫藝華 孫憶賢 陳駿)一見到回收員蔣承仁,杭州下城區潮鳴街道艮園社區居民魯大媽便熱絡地聊起天來,交上裝得滿滿的一袋垃圾,對有償分類回收連連誇讚:「只要打個電話,回收員就上門,垃圾分類還能換錢,老百姓的熱情當然高!」
  • 垃圾分類|「家庭守桶行動」,垃圾分類我先行——石園街道篇
    一 個 有 溫 度 的 公 眾 號x關注家庭關心女性關愛兒童為充分發揮婦聯組織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積極作用,進一步推動轄區家庭參與生活垃圾分類及減量工作,日前,石園街道婦聯以「垃圾分類」『家』行動為主題,開展垃圾分類「家庭守桶行動」。
  • 「垃圾分類 守護健康」東營區實驗幼兒園開展垃圾分類主題活動
    為了培養幼兒愛護環境的意識,帶動家庭、社區共同參與垃圾分類活動,近日,東營市東營區實驗幼兒園開展了「垃圾分類 守護健康」垃圾分類主題活動。幼兒園召開專題會議,成立專門的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詳細的垃圾分類回收制度,加以規範師生行為。
  • 擁有1522戶居民的上海大型居住區,垃圾分類該怎麼做?
    自去年7月1日上海垃圾分類條例實施以來,芷江西路街道積極行動,克服了老舊小區多、設施基礎薄弱、人員流動大等難點,因地制宜,推動不同特色的垃圾分類模式落地生根,並引導轄區居民廣泛參與,不斷提高居民垃圾分類意識,讓垃圾分類從口號變為習慣,努力推動轄區內的每一個人都成為踐行垃圾分類的主角。
  • 溼紙巾是幹垃圾還是溼垃圾? 教您如何正確垃圾分類-垃圾分類 支付...
    對上海每一個居民來說,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究竟是哪一類垃圾?如何分類才準確?家裡需不需要購買特別的垃圾袋?不垃圾分類會不會有處罰?記者整理了10個關於生活垃圾分類問題,讓市民能夠正確垃圾分類。  1、都說生活垃圾分類有很多好處,具體是什麼呢?
  • 聽著音樂扔垃圾 杭州文二路變身「生活垃圾分類示範街」(組圖)
    商戶們表示,自文二路垃圾分類音樂收運線開啟以來,每天上午八點、下午六點,垃圾收運車都會準時前來收運垃圾。自今年8月底西湖區決定將文二路打造成杭州第一條「生活垃圾分類示範街」以來,翠苑街道把文二路翠苑路段沿街商鋪實施正確垃圾分類作為推進創建活動的重要載體,全力推進垃圾分類示範「一個生活小區、一條商業街、一個現代樓宇」的目標。
  • 入戶宣講垃圾分類 萬個垃圾桶送居民
    日前,道裏區城管局組織50餘名在職黨員深入群力新城小區,開展「垃圾分類、黨員先行」主題黨日活動。黨員免費為居民發放小型垃圾桶,入戶宣傳垃圾分類,進一步提升轄區居民主動參與垃圾分類能動性。近萬個小型垃圾桶將發放到轄區居民手中。
  • 北科院發揮科研優勢,認真開展「垃圾分類」行動
    以北科大廈為例,通過建立「全過程全分類體系」,不斷強化科學管理。大廈內部各層及時替換為新型分類垃圾桶,全樓每層放置一組60升容量的廚餘垃圾桶、其他垃圾桶和可回收垃圾桶,共計設置51個分類垃圾桶,及時升級原有垃圾處理站容量,充分完善終端處理設施。加大科普場館引導力度。北京天文館、北京自然博物館、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強化宣傳普及,科學引導觀眾參與垃圾分類。
  • 街道寫感謝信致謝居民:謝謝你們的垃圾分類 讓環境變得更好!
    原來,這是街道對於垃圾分類正確居民的獎勵,每次正確分類即可領取塑料口袋獎勵。 「紙板屬於可回收物,你裝到其他垃圾袋了,下次注意哈!」王先貴在檢查完張婆婆的垃圾袋後提醒道。「要得!每次還要送垃圾袋給我,謝謝了!」張婆婆笑著道謝離開。 王先貴告訴記者,他當垃圾分類指導員已經有4個多月了,如今算得上是越來越輕鬆了。
  • 山東:垃圾分類新標準出爐,生活垃圾分類調整為4大類11小類
    相比2008版標準,新標準的適用範圍進一步擴大,生活垃圾類別調整為4個大類(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和11個小類(紙類、塑料、金屬、玻璃、織物、燈管、家用化學品、電池、家庭廚餘垃圾、餐廚垃圾、其他廚餘垃圾),標誌圖形符號共刪除4個、新增4個、沿用7個、修改4個。據悉,新標準12月1日起實施。
  • 垃圾分類設施設備如何配置——《江蘇省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類投放...
    近年來,為規範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推動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的建設,各地積極推進相關政策、標準體系的建立。近日,《江蘇省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與收運設施設備配置指南(試行)》(以下簡稱《指南》)發布,不僅對江蘇省的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與收運設施設備的配置提出了可行性方案,對其他城市也有很好的借鑑意義。
  • 推進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的對策建議
    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教育體驗基地,普及「垃圾經濟」概念,使居民明確「垃圾分類,回收的是資源,丟棄的是垃圾」,促進整個社會形成良好的垃圾分類習慣。二是以社區為重點加強培訓教育。社區居民點是各類生活垃圾最重要的集聚地,也是生活垃圾分類的工作重點。對廣大居民特別是年齡偏大、居住分散的社區居民而言,知識的匱乏和分類不當的現象最為集中。
  • 宣傳垃圾分類知識 提高居民環保意識
    本報訊 10月26日,白雲區雲城街道聯合貴州鼎城聚點科技有限公司在轄區瑞福花園小區開展垃圾分類宣傳活動,進一步增強社區居民垃圾分類意識,倡導綠色低碳、健康生活理念。「口香糖是什麼垃圾?」「廢電池是可回收垃圾還是有害垃圾?」
  • 垃圾分類,南京學校在行動!
    9月11日下午,南京市教育局、南京市城管局和南京報業傳媒集團聯合,以「追隨新時尚,我是行動者」為主題,在六合區科利華中學棠城分校舉辦全市中小學、幼兒園垃圾分類宣傳教育活動,交流學校垃圾分類工作已有的成績和積累的經驗,動員部署下階段學校垃圾分類工作。「培養青少年學生垃圾分類意識,了解垃圾分類知識,養成垃圾分類習慣,是教育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
  • 助力垃圾分類,首都各級工會在行動(二十三)
    為展示首都各級工會踐行垃圾分類的主動與熱情,小暖隆重推出了「助力垃圾分類,首都各級工會在行動」系列報導,今天是該系列報導的第二十三期,一起來看看吧~當天安全管理部下發了關於《北京利爾垃圾分類補充管理規定》的通知,進一步強調了垃圾存放位置、垃圾清理負責人員及時間、垃圾收取流程,收取要求等。綜合部也在第一時間為各部門發放了垃圾分類表和可分類的垃圾桶,便於大家可以及時且準確的對垃圾進行分類。垃圾分類,人人有責。此項舉措可以強化員工的垃圾分類意識、提高員工的素質,更是為環保事業貢獻利爾的一份力量!
  • 推進垃圾分類:需在「方便」與「不便」之間找平衡
    ▲4月10日,東城區首個智能垃圾分類箱在崇外街道新怡家園社區投用。圖為一位居民正掃碼進行垃圾投放。 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攝影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垃圾分類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培養垃圾分類的好習慣,為改善生活環境作努力,為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作貢獻。
  • 持續「加力」助推垃圾分類「新時尚」
    紅網時刻長沙10月26日訊(通訊員 趙玲)為深入推動《長沙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的貫徹落實,增強轄區居民依法踐行垃圾分類的意識,近日,長沙縣梨街道龍華村廣泛發動來自黨員、群眾的力量,積極參與到垃圾分類的綠色風尚中來。
  • 【文明實踐在行動】託克託縣垃圾分類倡議書
    「垃圾分類一小步,健康文明一大步」。為推行垃圾分類,倡導綠色健康的生活方式,託克託縣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向全縣各部門單位、道德模範、文明家庭、廣大市民朋友發出以下倡議:一、積極行動,做垃圾分類的實踐者。廣大市民朋友要自覺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做到主動分、習慣分、準確分,堅決杜絕隨手亂扔垃圾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