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垃圾分類:需在「方便」與「不便」之間找平衡

2020-12-15 新京報

▲4月10日,東城區首個智能垃圾分類箱在崇外街道新怡家園社區投用。圖為一位居民正掃碼進行垃圾投放。 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攝影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垃圾分類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培養垃圾分類的好習慣,為改善生活環境作努力,為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作貢獻。

這不是習總書記首次就垃圾分類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早在2016年12月,他就指示:「要加快建立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垃圾處理系統,形成以法治為基礎、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城鄉統籌、因地制宜的垃圾分類制度,努力提高垃圾分類制度覆蓋範圍。」

近些年來,我國的垃圾分類工作取得了切實的進展。2017年,國家發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確定46個重點城市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截至目前,46個重點城市均已開展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和處理設施體系建設,多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已初見成效。

然而,目前「垃圾分類」工作還存在多種問題,比如「垃圾分類」尚未成為居民的普遍行動和生活習慣、垃圾準確投放率低、收運處理渠道少等。因此,未來垃圾分類工作的展開,還需要針對這些問題進行對症下藥。

作為一個長期垃圾分類工作的研究人員,我認為,要更有力地推動垃圾分類,關鍵在於解決「怎麼讓市民甘願接受垃圾分類帶來的『不方便』」問題。在現階段,顯然有必要從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讓市民看到身邊的改變,才有信心做分類。

很多大城市從幾年前甚至十幾年前就開始提倡垃圾分類,但過程反反覆覆進展緩慢。市民印象裡的垃圾分類總是雷聲大雨點小,反覆次數多了更造成「狼來了」的反效果。

即使現在很多城市已經建立了廚餘分類收集運輸處理系統,並運行了不短的時間,但由於分類收運過程很少能被大家看見,因此很多市民還拿著老黃曆,總以為「所有垃圾是一輛車拉走的」「分了也白分」,不了解最新的垃圾收運現狀,也就不信任垃圾分類口號宣傳、不願意參與。

因此,切合實際的普及性宣傳很有必要,最好是面對面地告知,讓市民了解自己身邊的垃圾分類條件,如「廚餘應該單獨扔,隔天會有專車拉走」「居委會門口有個箱子可以回收過期藥品」。

先有了解、有信任,才有行動的動力。

▲2017年2月,朝陽區遠洋天地小區的三種分類垃圾桶。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

其次,垃圾分類管理,要在「方便」與「不方便」之間找好平衡。

比起隨意丟垃圾,垃圾分類制度肯定給市民製造了一些「不方便」,可唯有這一點點「不方便」,才能讓垃圾從源頭分開。因此,怎樣讓市民甘願接受這「不方便」,是垃圾分類倡導的重點。

例如,垃圾分類投放點設置,不同城市的不同社區會有不同選擇:定時定點投放、樓層撤桶、平房區垃圾不落地等。其目標都是便於監督、便於垃圾分類收集。這些變化多多少少會讓居民感覺「不方便」,甚至有部分社區出現過業主的反彈。

這就需要管理者更加細緻、更加有智慧地做好設計、溝通和保障工作,既堅持垃圾分類這一原則性目標,又照顧到市民的實際需求,在「方便」與「不方便」之間找好平衡。

再次,垃圾分類要「人人動手」,不只是少數人的工作。

在今年的多檔綜藝節目裡,明星體驗徒手從骯髒的混合垃圾分揀流水線中分揀垃圾,這一幕震撼了很多觀眾,讓大家意識到,自己不分類會給從事垃圾分揀的工人造成多大麻煩。

目前不少城市的垃圾分類,尤其是廚餘垃圾分類,主要還是靠社區分揀員徒手操作,市民沒有被動員起來,家庭源頭分類的比例很低。雖然短時間內可以靠這些分揀員的辛苦工作分揀出一定數量的廚餘垃圾,但長期來看,市民的參與率過低,垃圾分類必然難以為繼。

所以,未來的方向勢必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讓更多人行動起來,培養垃圾分類的好習慣,全社會人人動手」。

此外,急需建立有害垃圾、低價值可回收物的收運處理渠道。

2017年3月,國家發改委、住建部發布的《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中規定,「必須將有害垃圾作為強制分類的類別之一」,此規定的時間節點是2020年底。

但目前46個強制分類的重點城市裡,只有少數城市的有害垃圾分類收運處理系統能順暢運行,燈管、過期藥品等常見的有害垃圾能有地方投放,而多數城市還沒能做到。

另一方面,由於資源再生行業不景氣,且各地對於市政市容、產業升級有要求,新興的「網際網路+回收」企業也尚未滿足市民需求。這也造成很多城市賣廢品難,尤其是低價值可回收物大量被丟棄,影響市民垃圾分類熱情。

故而,目前急需出臺激勵政策,建立有害垃圾、低價值可回收物的收運處理渠道。

▲4月10日,東城區首個智能垃圾分類箱在崇外街道新怡家園社區投入使用,居民排隊掃二維碼投放垃圾。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最後,兒童垃圾分類教育不只是知識普及,更應落實到「實踐」。

「垃圾分類要從娃娃抓起」「小手拉大手」,長期以來我們都把垃圾分類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而培養孩子的好習慣,最好的老師是生活,最有效的方式是實踐。

在目前的教育體系內,垃圾分類通常只作為「環保知識」出現在課堂中,而學生平常在校園生活中往往不參與垃圾分類實踐,回到家也會跟隨大人的習慣走,小手幾乎拉不動大手。

因此,垃圾分類教育不應只是空話,教育從業者有責任把垃圾分類落實到學校每一天每個人的生活中,從教師帶動學生,真正培養孩子們的好習慣。

總之,目前我國的垃圾分類工作正在穩步推進,但要想取得成效,首先就要最大化地調動每個人的熱情,讓垃圾分類的理念深入人心,進而從行動上真正確保垃圾分類的推進。而從理念到行動,絕不是簡單的一句話,還需要各方對症下藥,真正讓市民們心甘情願接受垃圾分類制度所帶來的「不方便」。

□孫敬華(自然之友垃圾減量項目主任)

編輯: 李冰冰 校對:盧茜

相關焦點

  • 垃圾分類有啥妙招?「知行合一」推進垃圾分類 「新時尚」變成「好...
    相較於城區垃圾分類已經取得一定成效,農村地區垃圾分類配套措施不足、居民垃圾分類理念較薄弱,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仍需改善和加強。連日來,縣綜合行政執法局各中隊助力轄區鄉鎮,共同推進農村垃圾分類工作走深走實。如今,垃圾分類新模式正潛移默化地改變著桐琴鎮居民的生活習慣,一種全新的環保理念正逐漸成為這個城鎮的新風尚。為進一步推進生活垃圾精準投放,助力垃圾分類工作落地見效,縣綜合行政執法局桐琴中隊積極落實垃圾分類政策,多措並舉,專人蹲守鎮區垃圾分類站點,現場做好監督檢查,督促居民按規定投放生活垃圾。
  • 【垃圾分類】推進垃圾分類工作 讓城市更潔淨
    為深入推進垃圾分類宣傳工作,提高生活垃圾分類知識水平。11月16日,南京路街道辦事處召開垃圾分類工作推進會議,會議由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房克南主持,各社區書記,主任參加。並根據《全市11月份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要點》中的要求對街道下一步垃圾分類工作做出戰略調整。
  • 杭十一中「三部曲」智慧推進垃圾分類
    推進校園垃圾分類遇到難點 學校用三招讓學生養成好習慣  「通過這首歌做好宣傳,只是杭十一中落實垃圾分類的第一步。」學校學生處副主任章冬萍說,過去學校一直在做垃圾分類,但難點不少,主要還是缺乏嚴謹的考評制度。所以在這次推進時,學校做了諸多嘗試。  第一件事是垃圾桶革命。
  • 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再出招 12部門:逐步在產品包裝上設置醒目的垃圾...
    12月4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12部門發布《關於進一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若干意見》。在建立標識制度方面,《意見》提出推動建立垃圾分類標識制度,逐步在產品包裝上設置醒目的垃圾分類標識。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指出,這一措施的出臺,可以方便公眾掌握垃圾分類知識,更加便捷地開展垃圾分類。
  • 推進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的對策建議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垃圾分類是對垃圾收集處置傳統方式的改革,是對垃圾進行有效處置的一種科學管理方法,涉及點多、面廣,需要久久為功,紮實推進。一是發揮媒體宣傳作用和輿論監督。以點帶面,開展不同層級的垃圾分類示範小區、示範企業、示範街道、示範家庭的創建活動,總結推廣垃圾分類成功經驗,擴大垃圾分類示範效應作用。定期組織垃圾分類交流活動,分享垃圾分類經驗、心得,展示垃圾分類成果,讓居民感受到垃圾分類可以騰出空間、保護土地資源、減少對周邊環境的汙染、保護生態平衡、變廢為寶的成就感。三是加強垃圾分類督導隊伍建設。
  • 從城市開始的垃圾分類怎麼持續推進?
           上海首先推行的垃圾分類回收處理政策,最近成了全國的熱門話題,「你是什麼垃圾」已經成了網上最紅的梗了。可想而知,普通人對垃圾分類和回收的知識的需求有多麼迫切。做這項工作的回收處理人員在後端還而要真正沉入下去研究,讓分類更簡便,讓處理更科學。一、環境保護,知易行難。
  • 垃圾分類有創意 垃圾桶蓋裝拉手,方便又衛生
    馬群街道供圖12月8日,記者從南京市棲霞區馬群街道獲悉,為進一步推進居民參與生活垃圾源頭分類,街道正陸續為轄區各居民小區垃圾桶站增設公交車同款「吊環拉手」,為居民們無接觸投放垃圾創造更加便利的條件。記者在馬群街道文康苑小區看到,這裡的垃圾集中投放點進行了升級改造,頂棚下方與每個垃圾桶對應位置安裝了兩個滑輪,用一條傳動繩將垃圾桶蓋和拉手連接起來,前來扔垃圾的居民們對社區這個貼心做法稱讚不已,「這樣的設計很人性化,不僅避免了垃圾桶直接遭受風吹雨打,腳踩和手拉都能夠打開垃圾桶蓋子,既方便又衛生!」居民王師傅說。
  • 株洲垃圾分類,他來了,仁仁潔集團全力以赴推進垃圾分類工作
    11月25日,株洲市召開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動員大會,湖南仁仁潔集團作為城市創文創衛先導者和踐行者,受邀出席本次會議,參與株洲垃圾分類施行模式探討。會議要求,株洲市加快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樹立現代治理新標誌,塑造城市文明新時尚,堅決打贏城鄉生活垃圾分類治理攻堅戰。株洲市城市將按照「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原則,由點及面、分片實施、分步推進。計劃利用五年時間,全市中心城區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體系;同時有序推進縣(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努力實現「一年見成效、三年大變樣、五年全面決勝」的目標。
  • 惠州因地制宜循序漸進推進垃圾分類
    本月初,惠州165所幼兒園、123所中小學以及惠州學院共同迎來開學的「綠色第一課」——「垃圾分類進校園」活動以「小手牽大手」的方式助力垃圾分類工作;日前,市直公共機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推進暨培訓會議召開,意味著全面推進公共機構垃圾分類全覆蓋進入攻堅階段;還有垃圾分類卡通形象「鵝小類」新鮮出爐,即將飛進千家萬戶……
  • 新建住宅區應配收集房 廈門規範推進生活垃圾分類
    近日,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編制並印發《廈門市生活垃圾分類設施設備配置導則(試行)》(以下簡稱《導則》),以進一步規範生活垃圾設施設備設置,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理,提升生活垃圾分類成效,實現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目標。
  • 城鄉統籌推進垃圾分類治理
    2020年 9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進一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若干意見》。《若干意見》強調要從落實城市主體責任、推動群眾習慣養成、加快分類設施建設、完善配套支持政策等方面入手,加快構建以法治為基礎、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城鄉統籌、因地制宜的垃圾分類長效機制,樹立科學理念,分類指導,加強全鏈條管理。
  • 莫幹山鎮開啟垃圾分類智能模式 推進數字鄉村建設
    近年來,莫幹山鎮逐步引入智能化設備,使垃圾分類在智能化設備的助力下變得異常輕鬆,其操作模式的便利化更進一步提升了老百姓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近日,莫幹山鎮與企業聯合打造「網際網路+可回收物回購」新模式,於11月正式啟用APP「莫幹山清寶寶」回購平臺。
  • 鼓樓區垃圾分類,老百姓怎麼方便怎麼做
    鼓樓有900多個小區,其中六成以上是無物管小區,如何高效推進垃圾分類?帶著這樣的疑問,鼓樓人在努力探索和實踐。完善硬體設施,推進555個小區收集點提升改造鼓樓區城管局副局長張立安介紹,4月份以來,該區強力推進垃圾分類先行先試工作:一方面,成立了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並由區主要領導擔任負責人;另一方面,建立每周調度機制,細化責任分工,明確推進計劃。
  • 為什麼要搞垃圾分類?一文告訴你垃圾分類的所有真相
    其實恰好,這兩種人代表了現在對待垃圾分類非常典型的兩種心態,第一種是看笑話,第二種是直接否定。我一直在跟我的觀眾說,咱們看待問題,一定要跳出事情本身從更大的格局來看。例如垃圾分類,我們不能光從我周圍人怎麼看待垃圾分類這個角度來看,也不能從垃圾分類讓我產生了不便這個角度看,我們首先來分析一下,為什麼國家要搞垃圾分類?又為什麼是從上海開始嚴格執行?
  • 新昌南明街道推進垃圾分類工作 增強居民垃圾分類意識
    日前,新昌縣南明街道兩美辦組織召開垃圾分類工作推進會,進一步增強居民的垃圾分類意識和環境保護意識,推進垃圾分類工作再上新臺階。兩美辦成員與街道15個村、13個社區的聯村指導員和村主職幹部及「三支隊伍」成員參加會議。
  • ...東莞物業小區推進生活垃圾分類,變「鄰避效應」為「鄰利設施」
    事實上,小區推進垃圾分類,要讓垃圾分類投放點設施變「鄰避效應」為「鄰利設施」,需要通過精細化、科學化的「繡花工夫」把投放點工作做「細」做「實」。開元國際物業管理東莞東城片區總經理陳雷雷說,從成本管理、環境衛生等綜合考慮,物業企業希望推進垃圾分類。然而,在推廣垃圾分類「樓層撤桶」過程中,最怕遇到家家戶戶都反對垃圾投放點設在居民家附近。因此,他希望政府部門多參與,走進小區開展垃圾分類宣傳活動。鄰避效應,是橫亙在居民和生活垃圾投放點之間的難題。許多居民不希望垃圾分類投放點建設在自家附近,但建遠了又擔心颳風下雨天撐傘扔垃圾太費心。
  • 成都推進住宅小區生活垃圾分類
    原標題:成都推進住宅小區生活垃圾分類   11月12日,記者獲悉,近日成都市住建局、成都市城管委聯合組織召開全市住宅小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現場會。   各區(市)縣住建行政主管部門、市物業管理協會及部分物業服務企業代表共計80餘人先後赴青羊區童子街庭苑小區、高新區銀泰泰悅灣小區實地參觀學習,並以「積極參與垃圾分類,營造小區綠色環境」為主題,開展成都市物管行業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座談交流會。   活動現場,東潤物業、蜀信勵志物業項目負責人結合小區實際,分別就生活垃圾分類試點中的經驗和做法進行了介紹。
  • 上海推進高校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上海推進高校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2019-06-09 18:46:00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上海6月9日消息(記者吳善陽)上海市教育委員會
  • 全國各地因地制宜有序推進生活垃圾分類
    廣州12月14日電,在廣州日前舉行的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現場會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有關負責人說,各地要結合實際,因地制宜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有序推進生活垃圾分類。  該負責人說,各地要落實黨委政府主體責任,加快建設生活垃圾分類長效機制,加快生活垃圾管理立法,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類法規體系,細化管理要求和技術標準。
  • 城中區城管局:寓教於樂 推進垃圾分類
    為了更加紮實地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7月31日,城中區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垃圾分類推進辦公室聯合倉門街街道辦事處來到前營街社區,城中區垃圾分類推進辦公室工作人員以「第二課堂」垃圾分類繪畫教學及垃圾分類宣講為載體,引導學生們從小學習垃圾分類,樹立節約環保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