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博士出國20年從未回家,舅舅:不會再找他了!

2020-12-23 騰訊網

中國有一個成語「舐犢情深」,意思也就是說老牛舔小牛的毛,以示對它的深切疼愛,用來形象地比喻了父母對子女的愛和深厚感情。可是,卻有一些人養孩子養成了仇人。前段時間所發生的一件北京大學博士後王永強失聯20年,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吧?

當事人叫王永強,老家是江蘇的,從小就是親朋好友眼中的學霸,1987年考上蘇州大學,後來在蘇州大學讀完碩士,在中科院讀博士,在北京大學讀博士後,可以說是一位難得一見的頂尖技術人才!家裡有一個這麼出息的兒子,王永強一直都是爸媽的驕傲!

老兩口希望兒子未來畢業以後能夠改善家裡的經濟條件,也不枉父母含辛茹苦的供他讀大學。家裡貧困,一大部分原因就是他讀大學。但是家人苦苦尋他20年都無法聯繫到他,後來還是通過媒體朋友的帶動下,才找到了他,但是他卻留給媒體朋友」清官難斷家務事「!

如今王永強的母親得了尿毒和嚴重的貧血,生命垂危。而他的舅舅對記者的採訪表示十分寒心,並且以後不會再尋找他。王永強仍不為之所動,或許他有我們不為人知的經歷,我們無法去道德綁架他。但是不管他經歷了什麼,都希望他能夠回家見母親一面!不知道大家對此事有什麼看法呢?

相關焦點

  • 失聯20年北大出國博士之舅:一家人也不想再找他了
    記者 | 毛玉婷北大一博士後出國20年杳無音訊,如今母親病危想見最後一面,卻被告知不要再找他了。對此,當事人的舅舅對界面新聞表示,親屬們已不抱希望,也不想再找。近日,北大博士後王某某出國失聯20年,在美國被找到後不願與家人見面一事引發了網友關注。12月3日,其舅舅郭先生向界面新聞表示,王某某通過中間人表態不想聯繫後,自己曾給他打過電話,也沒有接聽。「現在,我們不抱什麼希望了,也覺得沒什麼意思了。我們一家人也不想再找他了。」郭先生說。
  • 北大博士王永強出國離家20年,有種就永遠不再回來
    近日,江蘇常州的郭巧娣老人已經20年沒有小兒子王永強的消息在網絡上炸開,老人在彌留之際,希望見兒子一面。 王永強,1969出生,天資聰穎,從小就是學霸。早年從蘇州大學研究生畢業考取中科院博士,後又考取北京大學博士後,1999年,王永強博士後畢業,選擇與妻子出國。
  • 北大博士後出國留學20年未與家人聯繫 病危母親想見他最後一面
    但是郭巧娣卻一直有一個心結,她希望能夠再見到自己的小兒子王永強最後一面,1999年,王永強從北京大學博士後畢業後出國,自此與家中再無聯繫,而母親和他最後的通話,是因為家裡困難不得已向他要錢,「無論怎麼樣,希望他能夠和家裡聯繫,也解開他媽媽的心結。」12月1日,王永強的舅舅郭學武對北京青年報記者說。
  • 「北大博士後與家人失聯20年」,背後的真相究竟是什麼?
    ——遇言姐本月初,某報社刊登了一篇新聞《北大博士後出國留學20年未與家人聯繫, 病危母親想見他最後一面》。但「北大」、「博士」、「出國」、「失聯」、「母親病危」,「不肯回應」,這些暗示性的語言足以勾勒出一個飛黃騰達後與窮家撇清、六親不認的「不孝子」。
  • 北大高材生張進生,給他20萬就能成為名醫嗎?不能
    從湖南醫科大學到北大,學習上通過了種種難關,卻被自己性格的缺陷所擊倒,導致曾經的北大高材生,如今一事無成。卻把一切都歸咎在缺20萬元錢的問題上。家裡的觀念就是,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所以,在父母的全力支持下,張進生在1984年高考的時候,考入了湖南醫科大學。當時的湖南醫科大學,如今就是985級別的院校,而且那個時代是包分配的,作為名牌大學的畢業生,張進生的前途光明一片。家裡也認為孩子有出息了。可以幫助改善家庭的環境,在親戚朋友面前更加有面子。
  • 北大博士後出國20年無音信,病危母親盼最後一見,他為何如此冷漠
    曹學佺的對聯相信很多人都不會贊同,然而這幅對聯的寓意卻在現實中上演了。最近這兩天,都在關注一位名叫王永強的北大博士後。對他的關注,除去博士後這個令人羨慕的身份外,更多的是關注他是否能夠出現。據媒體報導,這位名叫王永強的北大博士後,出國20年都未曾與家人聯繫。目前他的老母已經病危,非常渴望能夠見他一面。在眾多網友的努力下,有人在美國找到疑似失聯的王永強。
  • 賣老鼠藥供出的博士後,出國20年無音訊,病危母親想見見他
    但是郭巧娣卻一直有一個心結,她希望能夠再見到自己的小兒子王永強最後一面。父親靠賣老鼠藥供出北大博士後王永強出生於1969年,老家在江蘇常州新北區春江鎮新華村,家中一共三個孩子,王永強是最小的,他上面還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姐姐。
  • 留英學生弒殺雙親 攜款潛逃 竟是為再出國?(組圖)
    如今,除了黃某疑似與父母因再出國一事鬧矛盾有分歧,更具體的殺人原因我們還不得而知。他的髮小表示,「他朋友太少了。」黃某從幼兒園到初中的同學小艾告訴記者,記憶中黃某頭上有一道白色的疤。從小個性就很急,會因為一件小事和別人吵起來。而事發後,疑似黃某的一個社交帳號被發現,頭像是一個小丑。內容相當消極負面。「死了都不會有人關心。孤獨上了癮,就很難戒了。」「我是一個見了棺材也不掉眼淚的人,老子就這麼浪到地獄去。」
  • 留學生家中弒殺雙親,攜款潛逃柬埔寨,竟是為再出國?
    如今,除了黃某疑似與父母因再出國一事鬧矛盾有分歧,更具體的殺人原因我們還不得而知他的髮小表示,「他朋友太少了。」黃某從幼兒園到初中的同學小艾告訴記者,記憶中黃某頭上有一道白色的疤。從小個性就很急,會因為一件小事和別人吵起來。而事發後,疑似黃某的一個社交帳號被發現,頭像是一個小丑。內容相當消極負面。「死了都不會有人關心。孤獨上了癮,就很難戒了。」
  • 失聯20年北大博士後被找到了,卻用一句話回應,你怎麼看
    比如今年在清華開學典禮上校長邱勇提到的寒門學子林萬東,他在收到清華錄取通知書時,還在工地上幫母親幹活,懂得為父母去分擔。可是同樣出身寒門的王永強,卻在北大博士後畢業後,與家人失去聯繫長達20年,來看看他的經歷。
  • 昔日北大醫學博士,回家過上啃老生活,是誰毀了他的人生?
    考上北大對一般人來說,是件十分值得慶賀的事,尤其是北大醫學院畢業的博士,在國內就業基本上是暢通無阻了。這對張進生‍來說沒有任何用處,甚至影響了他的一生!在報考志願時,他和父母產生了分歧,父母建議他能報醫學專業,以後可以做醫生,這樣擁有一技之長,工作也穩定。但他明顯更喜歡土木工程,孝順的他選擇了聽從父母的安排,順利去學習了臨床醫院。儘管不喜歡,但依舊努力地汲取知識。直到上實踐課時,他驚人的發現,自己暈血,這對於學習臨床醫學的人來說,幾乎是致命的打擊。不善表達的他,一直沒有透露這件事,深深地埋在了心底。
  • 他曾是北大博士醫學高端人才,卻因留學資金抑鬱,如今淪為低保戶
    這個普通的南方農家,一家人都靠土裡刨食為生,比較貧寒,但父母還是對這個小兒子寄予厚望,再苦再難也想辦法拿錢供張進生讀書。別看張進生從小老實巴交,性格內向,但學習方面從來都是輕輕鬆鬆,不但從未讓父母操過心,而且一直成績突出,顯示出了超高的智商水平。
  • 繼「北大博士拉黑父母12年」之後,又一個孩子離家出走17年
    2011年8月,天涯論壇一名教師的帖子引起了人們的熱議,他說:「做了15年老師我想告訴大家,這個時代寒門再難出貴子。」雖說不是很想承認這個觀點,但現實的狀況的確如此。 3 去年,一則「兒子深造出國20年杳無音訊,常州病危老母親盼見兒子最後一面」的消息引起了廣大網友的關注。
  • 北大博士抑鬱肄業,找工作四處碰壁,失業18年後靠低保生活
    北大博士抑鬱肄業,找工作四處碰壁,失業18年後靠低保生活地貧栽松柏,家貧子讀書。老祖先的教誨還猶言在耳。讀書可以改變命運,這也是多麼寒門子弟奮發向上的動力。研究生畢業後,他決定攻讀北大博士,經過自己的番努力,他如願以償考上了北大博士,再次證明了他的才華。也將自己的學業高度拔上一大截,要知道,當時全國能有幾個北大的博士生呀。這樣的學習經歷要是放在現在,可以說是開掛的人生。在北大讀研和讀博時,每月都可以領到5000元的補助工資的,這在當時是何等的豔羨的事。
  • 北大學子弒母案:吳謝宇舅舅表示已經原諒他,這齣悲劇該如何收尾
    ,而這種好奇的原因多數源於吳謝宇北大學子的身份,當然更多的好奇是他弒母的動機,以及他最終的結局!吳謝宇舅舅評價吳謝宇母親謝天琴的原話是「我姐一生清苦……或者說是人格潔癖,從而註定了悲劇的結局」接著,吳謝宇舅舅告訴記者,因為吳謝宇太優秀了,平時有很懂事,所以當時家人對他一點懷疑都沒有,直到事發半年以後,才覺得不對勁。現在,吳謝宇被找到了,吳謝宇舅舅說:「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我覺得我已經原諒他了,他畢竟是我的外甥,是我們的家人,他所犯下的錯不能全怪他。」
  • 北大吳謝宇弒母案最終結果,被舅舅原諒後,逃過一死
    北大吳謝宇弒母案最終宣判,被舅舅原諒後,他刺痛的人生引人深思去年,一則新聞霸佔熱搜,遲遲不見熱度消退,一個北大的高材生,同學眼中溫文爾雅的少年,親戚眼中仁孝禮貌的好孩子,母親心心念念的驕傲,為什麼以如此殘忍的手段結束自己母親的生命,並且並沒有急著逃走,而是不可思議的留戀於風塵之所,這究竟是巧合,還是必然?
  • 北大畢業、出國留學,張益唐曾落魄20年,如今是北大美籍客座教授
    1985年,張益唐赴美留學,在普渡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眼看要功成名就之際,卻因與導師存在矛盾,苦苦經歷7年的等待,1992年才拿到了博士學位,更為糟糕的是導師沒有給他寫推薦信,一畢業就陷入失業困境。他就是博士畢業後在美國四處漂泊的生活的張益唐。
  • 華科20歲博士家世曝光,外公畢業於同濟醫科大學,舅舅15歲上大學
    20歲女博士讓人羨慕2020年華中科技大學研究生新生報到,其中一名20歲的女博士劉可薇同學引發網絡的關注,作為華中科技大學人工智慧與自動化學院的博士新生,劉可薇的家世也被曝光,作為4歲就開始上小學的天才學霸,為何會選擇華中科技大學?
  • 他是北大博士畢業的甘肅小夥,放棄百萬年薪,回家種地如今怎樣?
    前言:相信很多人都想要讀大學,找到好的工作,但是無奈城市的壓力始終是這麼大,而且很多人都不再想要安逸的生活了,都喜歡跳出來創業,尋找自己喜歡的行業去創業,趁著還年輕拼搏一下,就有這麼一個人,他是北大的博士畢業,他工作幾年爬上了百萬年薪職業,但是因為他想要回家種田,圓自己一個夢,他便放棄了自己的高薪工作
  • 2016年3月北大學霸吳謝宇,他趁母親換鞋時用啞鈴砸死了她。
    他的身上除了殺人犯之外,還有太多「閃光」的標籤。「北大高材生」、「特等獎學金」、「保送」、「GRE全球排名前5」......1994年10月7日,吳謝宇出生在福建省南平,父母都是教師,算是知識分子家庭。據鄰居說,夫妻關係一直和睦,從未發生過明顯的爭吵。